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尿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水平与IgA肾病(IgAN)患者病情进展之间关系。方法:用酶免疫方法(EIA)测定35例IgAN患者尿MIF浓度,并与肾脏病理分级、24h尿蛋白(TUP)、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尿等进行分组分析,以1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组。结果:IgAN患者尿MIF浓度较健康人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病理分级增加而逐渐增高,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尿MIF水平与24h蛋白尿水平显著相关(r=0.787,P〈0.01),与Ccr、血尿无显著相关;随着病情控制,治疗后尿MIF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gAN尿MIF浓度明显增高,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对于患者病情判断有一定价值。

  • 标签: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IGA肾病 病情进展
  • 简介:目的探讨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低血压维持血液透析(MHD)患者心功能影响。方法比较45例低血压MHD不能耐受普通血液透析患者CRRT治疗前后体质量、收缩压、舒张压、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室内径(LV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左室后壁厚度(LVPW)、室间隔舒张期厚度(IV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质量(LVM)及左室质量指数(LVMI),分析治疗前后血压变化与NT-proBNP下降水平、左室射血分数升高水平、左室质量下降水平、左室质量指数下降水平相关,评价CRRT治疗在改善低血压MHD患者心功能中作用。结果45例低血压MHD患者CRRT治疗后NT-proBNP、LVD、LVID、LVPW、IVSD、LVM及LVMI均较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压、LVEF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收缩压升高水平与NT-proBNP下降水平、左室质量下降水平、左室质量指数下降水平呈正相关(P<0.05),治疗后舒张压升高水平与NT-proBNP下降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CRRT可有效改善低血压MHD患者心脏功能。

  • 标签: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低血压 N端脑钠肽前体 左室质量指数
  • 简介:作者研究了根治膀胱切除(RC)术中快速切片检查(FSA)发现恶性尿道切缘准确。德国Tuebingen医院行RC+FSA307例,术中对尿道切缘先行FSA,紧接着用福尔马林固定标本、行石腊包埋(FFPE)研究。随访时间6~115个月,中位数28个月。术前1~3d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固定极限值250U/L)。结果:

  • 标签: 根治性膀胱切除 切缘阳性 危险因素 尿道 切除后 术中快速切片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肾梗塞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总结2例急性局灶肾梗塞临床诊治经验,并结合文献对急性肾梗塞临床疗法疗效进行分析.结果经解痉止痛和经静脉抗凝治疗,2例患者疼痛缓解,随访复查局部肾梗塞灶仍存.结论急性肾梗塞治疗效果主要取决于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临床诊断中需提高对肾梗塞认识.

  • 标签: 急性局灶性肾梗塞 丹参 低分子肝素 CT检查 肾血管造影
  • 简介:血管炎是一组以血管壁炎症和纤维素样坏死为主要病理特征系统性疾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小血管炎包括韦格纳肉芽肿(Wegener'sgranulomatosis,WG)、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microscopicpolyangiitis,MPA)和Churg—Strauss综合征(CSS)和局灶节段坏死性肾炎。ANCA是其血清学标志,它是一种以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胞浆成分为靶抗原自身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可将ANCA分为二种荧光类型:胞浆型(c-ANCA)和环核型(p—ANCA),前者特异性靶抗原为蛋白酶3(PR3);后者特异性靶抗原之一为髓过氧化物酶(MPO)。

  • 标签: 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药物诱发 间接免疫荧光法 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 特异性靶抗原
  • 简介:目的探讨前列腺癌肿瘤浸润树突状细胞(tumorinfiltratingdendriticcells,TIDCs)数量与活化功能变化,并探讨分析前列腺癌组织TIDCs表达与患者血清PSA值、年龄、Gleason评分、骨转移等情况相关。方法运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技术标记28例前列腺癌组织及1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CD1a及CD83分子,镜下观察被标记DC形态和分布情况并人工计数,比较良性和恶性前列腺组织DCCD1a及CD83均数,使用student—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行28例前列腺癌患者CD1a、CD83、年龄、PSA、Gleason评分Pearson相关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相关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前列腺癌组织DCCD1a多分布在癌周,染色浅,数量比前列腺增生组织CD1a数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组织DCCD83亦分布于癌周,染色较浅,数量比前列腺增生组织CD83数量略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8例前列腺癌患者CD1a、CD83、年龄、PSA相关不显著,相关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癌TIDCs多分布在癌周,总体数量(用CD1a标记)较良性前列腺组织少,活化TIDCs(用CD83标记)数量与良性组织相差不大;CD1a、CD83与年龄、PSA、Gleason评分及骨转移相关不显著。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 CD1A CD83
  • 简介:横纹肌肉瘤原发于小儿泌尿生殖系,属高度恶性。我院于1995年11月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儿,女,2岁。因会阴部肿物40天余,突然增大伴排尿困难2天被以”1.会阴部肿物性质待检。2.急性尿潴留”收入院。入院体查:消瘦,神

  • 标签: 肌肉瘤 胚胎性 宁夏银川市 泌尿生殖系 横纹 水利水电工程
  • 简介:目的探讨氯胺酮膀胱炎诊断及其运用麻醉下水扩手术疗法及其药物和膀胱灌注综合治疗临床价值。方法2008-2011年收治氯胺酮相关膀胱炎共11例,其中男8例,女3例,平均(25±6)岁。从患者吸毒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其尿动力学检查对该病做出了正确诊断,治疗上采取了以麻醉状态下膀胱水压扩张为主,并同时使用2%碳酸利多卡因加地塞米松针剂进行膀胱灌注,术后继续口服托特罗定缓释片等综合治疗。结果10例(90.9%)术后病理检测均提示膀胱内黏膜慢性炎症改变。平均随访(8±4)个月,患者下尿路症状(LUTS)明显改善,膀胱容量平均(240±60)mL,残余尿量(10±5)mL,最大尿流率(Qmax)(14.5±2.8)mL/s。结论麻醉状态下水扩张能显著地增加膀胱容量,配合膀胱灌注治疗和口服托特罗定缓释片等综合治疗,可有效治疗氯胺酮膀胱炎。

  • 标签: 氯胺酮 膀胱炎 诊断 治疗 水扩疗法
  • 简介:肾癌(cysticrenalcellcarcinoma,CRCC)与肾小细胞癌(smallcellcarcinoma,SCC)两者单独发生较为罕见。但我科近期收治1例更为罕见术前诊断CRCC而术后病理为肾SCC患者,故结合有关CRCC与肾SCC文献报告如下。

  • 标签: 肾癌 囊性肾小细胞癌 临床特性 诊断 治疗
  • 简介:肿瘤相关肾微小病变、膜肾病、膜增生性肾炎、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等常以肾病综合征为主要表现。实体瘤如肺癌、胃癌、乳腺癌、大肠癌等是最常见引起膜肾病肿瘤,占60%~70%。霍奇金病以微小病变型最常见,占霍奇金病并发肾病综合征患者70%。血液系统肿瘤如淋巴瘤(常为非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病则主要引起。肾脏微小病变。

  • 标签: 肾病综合征 肿瘤相关性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非霍奇金淋巴瘤 微小病变型 膜增生性肾炎
  • 简介:目的探讨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合并冠心病心脏介入治疗安全和可行。方法回顾分析本院7例血液透析合并冠心病患者在强化透析基础上应用非离子型低渗造影剂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支架植入术临床资料。结果单支病变3例,多支病变4例,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置放支架1~2个。死亡3例,病情改善4例。此4例术后心绞痛症状改善,肾功能无进一步恶化。结论血液透析患者中合并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可考虑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疗效较好,但对于同时有心肌酶谱升高者预后不良。

  • 标签: 肾透析 冠状血管造影术 支架
  • 简介:1.典型病例患者:杨玉民,男,25岁,打工者,四川省剑阁县金仙镇人。2005年3月20日初诊。主诉:尿频尿不尽伴尿白浊2月。自述病史:我是2004年10月回家结婚,妻子与我同在深圳一家电子厂务工。由于我身体素质好,新婚头两月,对性要求特别高,性趣特别浓,时时都想与妻子干那事,每天不1-2次则心里空虚,或觉烦闷。蜜月期后,我俩又一同外出务工,但不知咋,虽然出门在外,而我性欲还是相当亢奋,

  • 标签: 蜜月期 前列腺炎 典型病例 身体素质 外出务工 打工者
  • 简介:由青海大学、西藏大学医学院、四川生殖卫生学院主办。东方民族学研究所承办“第五届中国国际学学术交流会”于2007年8月10至16日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来自奥地利、捷克、挪威、英国、以色列、美国、也门、土耳其、保加利亚、意大利、波兰、中国、香港特区等13个国家和地区共80多位专家学者及代表参加了交流会。

  • 标签: 学术交流会 国际性 西宁市 中国 社会稳定 西藏大学医学院
  • 简介:目的探讨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VT)、经闭孔无张力尿道吊带术(TOT)和单切口可调节Ajust~(TM)吊带治疗女性固有括约肌障碍型(ISD)压力尿失禁(SUI)疗效及安全。方法前瞻随机对照法选取ISD型SUI患者80例(25例行TVT术、29例行TOT术、26例行Ajust~(TM)吊带术)。观察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短、中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并于术后6个月、1年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1TVT组手术时间最长(P=0.00),TOT组、Ajust组无显著差异(P〉0.05);2TVT组术中耻骨后血肿1例、膀胱损伤1例,TOT组、Ajust组无术中并发症;3术后1年TVT组、Ajust组治愈率、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TOT组治愈率、有效率均较前两组低(P〈0.05);4TVT组、Ajust组术后短期排尿障碍发生率较TOT组高(P〈0.05),TVT组术后远期排尿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0.05);5TOT组、Ajust组术后1年最大尿流率(Qmax)、膀胱残余尿(PVR)与各组术后6个月指标相比无显著变化(P〉0.05);TVT组术后1年Qmax降至(20.1±9.3)mL/s,PVR增至(5.6±8.2)mL,较其术后6个月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TVT术和Ajust~(TM)吊带术治疗女性ISD型SUI疗效均满意。Ajust~(TM)吊带术有更加微创、安全优势,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 标签: 压力性尿失禁 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 经闭孔无张力尿道吊带术 可调节吊带 固有括约肌障碍
  • 简介:1991年美国胸科医生学会与危重感染急救医学会在芝加哥召开讨论会上,指出严重感染、创伤患者出现菌血症、败血症、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时,都有一个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相似的过程,并一致建议停止使用“败血症”一词,统一使用SIRS和MODS概念。

  • 标签: 连续性血液净化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急性肾衰竭 血液滤过 血液透析
  • 简介:随着社会医疗保障机制完善和医疗卫生事业进步,血液透析技术在各医院迅速发展,肾衰竭患者成活率不断提高。对透析患者而言,治疗目的已不再是延续生命,他们需要活得更有意义,并且拥有更好生活品质。因此如何采取有效干预以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已成为血液透析中心医护人员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我科通过探索将PBL(problem—basedlearing)教学模式应用到对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工作中,在促进患者遵医行为,提高生存质量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健康教育工作 PBL模式 生存质量 社会医疗保障机制 医疗卫生事业
  • 简介:目的评估复方α酮酸配合低蛋白质饮食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及营养状况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维持血液透析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观察组给予复方α酮酸加低蛋白质饮食;对照组给予碳酸钙,不限蛋白质饮食,共观察6个月。比较2组血磷、血钙、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及患者体质量指数(BMI)、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上臂肌围(MAMC)。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对照组血磷、血钙、钙磷乘积、iPTH呈升高趋势(P〈0.05或P〈0.01),观察组血磷呈降低趋势(P〈0.01),血钙、钙磷乘积呈升高趋势(P〈0.05),iPTH无变化(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BMI、Hb、Alb、MAMC均呈升高趋势(P〈0.05),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复方α酮酸配合低蛋白质饮食可在不导致患者营养不良同时有效纠正患者钙磷代谢紊乱。

  • 标签: 肾透析 钙磷代谢 营养状况
  • 简介: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又称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是1型和2型糖尿病主要微血管并发症,也是引起终末期肾脏病(ESRD)重要病因之一。近年来,随着全球范围内糖尿病患者日趋增多,在西方国家DN已成为导致ESRD首要病因,在我国这一比例也在逐年递增。在DN发病早期主要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尿白蛋白排泄率30~300mg/d),而大量蛋白尿(尿白蛋白排泄率〉300mg/d)则预示该疾病持续性恶化[1]。一旦进展至ESRD阶段时,很多患者须采取肾脏替代疗法,即透析或肾移植。可见,对早期DN给予有效诊断及治疗,对于延缓疾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发病早期 MIRNAS 生物标志物 尿白蛋白排泄率 潜在性
  • 简介:目的:观察氯沙坦对维持血液透析(MHD)患者脑钠素(BNP)水平影响.方法:选取伴有高血压MHD患者48例,随机分为安慰剂组和氯沙坦组,安慰剂组每位患者每日口服安慰剂,氯沙坦组每位患者口服氯沙坦50~100mg/d,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后3个月分别测定BNP水平.结果:与实验前相比,实验后1个月氯沙坦组BNP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92.4±238.9)pg/mlVS(618.5±243.6)pg/ml,P〈0.01],而安慰剂组无明显变化[(978.3±226.5)pg/mlVS(989.7±235.1)pg/ml,P〉0.05].结论:氯沙坦可降低MHD患者BNP水平,从而减少心血管病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具体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氯沙坦 维持性血液透析 脑钠素
  • 简介:目的观察褪黑素(melatonin,MT)对大鼠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纤维化影响。方法将38只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6只)、腹膜纤维化模型组(8只)、模型+低剂量MT(5mg·kg^-1·d^-1)腹腔给药组(8只)、模型+中剂量MT(10mg·kg^-1·d^-1)腹腔给药组(8只)、模型+高剂量MT(20mg·kg^-1·d^-1)腹腔给药组(8只)。腹腔注射4.25%腹膜透析液100ml·kg^-1·d^-1建立腹膜纤维化大鼠模型。实验第28天行4h腹膜平衡实验(peritonealequilibrationtest,PET),量取超滤量(ultra-filtration,UF),检测腹透液尿素氮浓度(dialysateureanitrogenconcentration,D)、血浆尿素氮浓度(plasmaureanitrogenconcentration,Purea)、初始腹膜透析液葡萄糖浓度(D0)、4h后透出液葡萄糖浓度(D4),并计算D/Purea、D4/D0。取大鼠壁层腹膜组织行HE和Masson染色,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truinggrowthfactorβ1,TGF-β1),胶原Ⅰ(collagenⅠ,Col-Ⅰ)和Q平滑肌肌动蛋白(msmoothmuscleactin,a-SMA)表达。结果4hPET显示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UF和D4/D0明显减少(P〈0.05),D/Purea明显增加(P〈0.05);MT各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UF和D4/DO明显增加(P〈0.05),D/Purea明显减少(P〈0.05);HE和Masson染色显示对照组腹膜菲薄,间皮细胞连接紧密,模型组腹膜明显增厚,部分可见间皮细胞缺失,间皮下可见胶原沉积,MT各给药组上述腹膜病理改变较模型组明显减轻;免疫组化显示模型组TGF-β1、Col-I、rSM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MT各给药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MT能通过改善腹膜结构和功能来发挥其对抗大鼠腹膜纤维化作用并能抑制TGF-β1、Col-Ⅰ和a-SMA表达。

  • 标签: 褪黑素 腹膜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B1 胶原I Α平滑肌肌动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