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微型腹腔镜器械治疗输卵管不孕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2013年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医院收治102例输卵管不孕患者临床资料,其中54例患者使用微型腹腔镜器械手术纳入微械组,48例使用普通腹腔镜器械手术患者纳入普械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妊娠情况。结果微械组术后总妊娠率、宫内妊娠率及活产率[44.4%(24/54)、42.6%(23/54)、38.9%(21/54)]均高于普械组[25.0%(12/48)、18.8%(9/48)、16.7%(8/48)](P〈0.05);微械组轻、中度输卵管病变患者宫内妊娠率[64.7%(11/17)、41.7%(10/24)]明显高于普械组[25.0%(4/16)、18.2%(4/22)](P〈0.05)。结论使用微型腹腔镜器械治疗轻、中度输卵管不孕能提高术后宫内妊娠率。

  • 标签: 腹腔镜 微型 输卵管 不孕 妊娠
  • 简介:目的了解3种侵人性产前诊断技术成功率、有效、安全及其手术并发症。方法总结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优生遗传门诊所进行经腹绒毛穿刺、羊水穿刺、脐静脉穿刺手术病例,对其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种侵入产前诊断技术均能安全、有效地预防出生缺陷,羊水穿刺一次成功率最高,但流产率无显著差异。结论侵入产前诊断技术能安全有效地预防出生缺陷,值得推广。

  • 标签: 产前诊断 绒毛穿刺 羊水穿刺 脐血穿刺
  • 简介:目的探讨复杂双胎分类、发生率和预后等。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分娩617例双胎妊娠中出现双胎之一死胎、双胎之一胎儿畸形、双胎发育不一致等复杂情况,并追踪其预后。结果双胎妊娠中复杂双胎112例,其中双胎之一死胎28例,双胎发育不一致59例,双胎输血综合征5例,32例双胎胎儿畸形中双胎均胎儿畸形7例,双胎之一胎儿畸形25例(胎儿畸形漏诊5例),其中反向动脉灌注序列征5例,短肢畸形、尿道下裂、神经管畸形各3例,足内翻、并指、肾脏畸形各2例,唇裂、先天性心脏病、单脐动脉、阴茎短小各1例。结论复杂双胎早产率、各种并发症发生比例较高,研究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仅异常胎儿本身预后不良,而且由于一胎异常并发羊水过多、前置胎盘、晚期流产、早产等也影响另一胎预后。

  • 标签: 双胎 双胎之一死胎 双胎之一胎儿畸形 双胎发育不一致 妊娠结局
  • 简介:产前筛查作为预防先天缺陷儿出生一种风险预测手段,结合产前诊断,能有效诊断胎儿是否患有某种遗传性疾病或先天性疾病。风险评估软件是预测胎儿罹患唐氏综合征等疾病风险率,纳入软件中参数分析值在预测中有至关重要作用。本文就产前筛查中风险评估软件各参数进行综述。

  • 标签: 风险性评估软件 产前筛查
  • 简介:目的寻找超声BI-RADS4A级乳腺病变良恶性鉴别的证据,从而探讨部分BI-RADS4A级乳腺病变患者选择随访可行。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经乳腺超声诊断为BI-RADS4A级病变且完成手术治疗63例患者超声图像特征及其相关临床资料。其中,经病理证实良性病变有48例(良性病变组),恶性病变有15例(恶性病变组)。分析患者年龄、初潮年龄、流产史、病变部位、是否为多发病灶,超声图中病变直径、边界、形态和内部血流,以及X线检查结果与病变良恶性关系。先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患者乳腺病变性质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单因素分析),然后,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在恶性病变组中,病变位于外上、外下、内上及内下象限者分别占11/15、4/15、0/15和0/15,而在良性病变组中,病变位于外上、外下、内上及内下象限者分别占22.9%(11/48)、39.6%(19/48)、27.1%(13/48)和10.4%(5/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11,P=0.003),其中外上象限病变为恶性可能大于内上象限病变(P〈0.008)。并且,在恶性病变组中,超声显示病变直径≥2.0cm、边界不清、内部存在血流,以及X线检查提示可疑恶性者分别占9/15、14/15、10/15和6/15,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14.6%(7/48)、14.6%(7/48)、16.7%(8/48)和12.5%(6/48)(χ2=10.160、31.894、11.657、3.964,P均〈0.050)。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相对于直径〈2.0cm、边界清晰、内部无血流BI-RADS4A级病变而言,超声显示病变直径≥2.0cm、边界不清、内部存在血流是超声BI-RADS4A级乳腺恶性病变证据(OR=22.162,95%CI:2.083~235.756,P=0.010;OR=121.694,95%CI:8.670~1708.145,P〈0.001;OR=17.400,95%CI:1.779~170.218,P=0.014)。结论对于乳腺超声提示病变直�

  • 标签: 乳腺疾病 超声检查 诊断 鉴别
  • 简介:<正>母源抗体是指婴幼儿或新生儿通过胎盘或乳汁从母体所获得抗体。新生儿可通过乳汁获得特异性分泌型IgA(secretoryImmunoglobulinA,sIgA)[1],但是通过胎盘获得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G,IgG)仍是母源抗体主要成分。母源抗体能保护新生儿和婴幼儿抵御相应病原体感染,但也可影响婴幼儿疫苗接种后主动

  • 标签: 母源性 疫苗接种 抗体滴度 免疫保护 IgG Immunoglobulin
  • 简介:中医认为,秋天主燥,燥邪当今。若燥邪致病可以出现口干、鼻干、咽干、皮肤干燥等,因此应多吃一些润肺生津食品。特别是对于妇女来讲更应如此,因为中医讲男属阳,女属阴;男主精,女主血,燥邪易伤阴血,妇女若燥邪,易出现闭经、月经错后、月经量少、产后虚弱、产后奶水不足、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等。上述疾病,均围绕着经、胎、产、哺乳等方面,而维持经、胎、产、哺乳生理功能,又是冲、任、督、带四脉,其中又以冲、任二脉直接关系到妇女月经、怀孕、生育等生理功能。冲、任二脉又与肝、肾、脾、胃有密切关系,所以药膳疗法,就必须从调补着手。

  • 标签: 妇女更年期综合症 食疗方 女性 月经量少 产后虚弱 生理功能
  • 简介:输卵管不孕症是不孕症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逐年增高,临床疗效不满意,为探讨其临床诊治方法、疗效、目的,现对近年来输卵管不孕症诊治方法进行小结。

  • 标签: 输卵管 不孕症 诊治 综述
  • 简介:目的: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过敏鼻炎具有简单、快捷,疗效确切优点。方法:将112例过敏鼻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用中药合并针灸治疗,对照组用生理盐水250毫升加葡萄糖酸钙20毫升加地塞米松10毫克静脉滴注液治疗。结果:经过针灸和中药联合治疗后,治疗组56例患者中,痊愈40例;显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6%。对照组56例患者中,痊愈28例,显效2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5.7%。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性(P〈0.01),故有统计晕分析意义。结论: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过敏鼻炎具有十分显著临床疗效,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 标签: 过敏性鼻炎 温肺止流丹 针灸
  • 简介:隆突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protuberans,DFSP)是少见皮肤软组织低度恶性肿瘤。DFSP常发生在躯干、四肢,其次是头颈部,其发生于乳腺皮肤比较罕见[1-2]。同时,DFSP临床常表现为突出于体表结节状软组织肿物,一般能较早发现并进行手术治疗,所以影像学报道相对较少。为提高放射科医师对本病认识及诊断准确,现将天津市人民医院诊断1例乳腺DFSP报道如下。一、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7岁,于2015年1月无意中发现左侧乳房肿物,偶有胀痛不适,并于2015年10月以“左乳房肿物”收住天津市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科。

  • 标签: 乳腺 皮肤肿瘤 皮肤纤维肉瘤 磁共振波谱学
  • 简介:隆突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protuberans,DFSP)是一种发生于真皮和皮下间叶组织低度恶性肿瘤,起源不明,发病年龄为20~40岁,男性略多见,好发于躯干和下肢皮肤[1]。其发生于乳腺皮肤时,临床容易误诊。现将福建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厦门中医院收治1例报道如下。

  • 标签: 乳腺 皮肤纤维肉瘤
  • 简介:目的:探讨短暂脑缺血发作(TIA)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自2004~2010年我科收治60例TIA病人病历资料。结果:颈内动脉系统TIA共45例,主要表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椎基底动脉系统15例,表现为发作眩晕。复视、一过黑蒙、平衡失调。构音障碍、饮水呛咳症状,发作时间〈1h;颈动脉彩超、MRA、CTA及DSA检查可显示大部分病人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或(和)相应责任血管狭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抗凝及手术等,58例症状得到有效控制,2例进展成脑梗死。结论:微栓子学说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学说是其主要发病机制;危险因素有高血压、吸烟、糖尿病等;临床诊断主要依据其临床特点;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是治疗TIA安全、有效方法;颈动脉高度狭窄、药物治疗无效患者,应尽快行手术治疗。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低分子肝素钙 抗凝
  • 作者: 马文晋
  • 学科: 医药卫生 > 妇产科学
  • 创建时间:2023-06-23
  • 出处:《养生科学》2023年第3期
  • 机构:成都市成华区妇幼保健院,四川 成都 610000
  • 简介:许多女性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感觉阴部瘙痒,做事情时无法集中注意力,效率低下,可能会通过变换体位或是不断调整坐姿以期盼瘙痒感觉能够缓解,但是并没有什么作用!因这种症状有时会自己消失,所以许多女性对此并未引起足够重视,一般只有当症状非常严重,已经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某些日常行为无法进行时候才会去医院就诊。到医院检查后,医生可能会告诉患者这是霉菌阴道炎,患者一听是炎症而且还有霉菌,心里会有恐惧感,再一看医生治疗内容,只是开了一些药,没有其它治疗方案,心里便可能会出现不安感,认为是不是这种病没办法治好,只能通过药物给自己一些心里安慰啊!其实不用这么害怕,霉菌阴道炎可以说是非常常见一种妇科疾病,一般不会非常严重,如果得了霉菌阴道炎,是可以通过一些简单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甚至有时都不需要去医院就诊,只需要在家里做好相应措施就可以了。那当霉菌阴道炎发作时候,女性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减轻症状、治疗疾病呢?接下来我将和大家一起通过了解霉菌阴道炎基本知识,学习针对这些基本知识治疗措施。

  • 标签: 霉菌性阴道炎
  • 简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ysyndrome,PCOS)是女性常见一种内分泌紊乱疾病,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或闭经、多毛、肥胖,合并双侧卵巢囊增大,伴有高雄激素血症以及黄体生成激素(luteinizinghormone,LH)与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hormne,FSH)比值升高。多项研究提示,PCOS与正常卵巢间存在卵泡发育内在因素不同,PCOS原发障碍可能位于卵巢,导致从原始卵泡发育到初级卵泡早期不受垂体促性腺激素控制。调节原始卵泡向初级卵泡发育内在调控因子是重要机制之一,生长因子、神经肽等是被广泛研究潜在卵巢内调节因子,而细胞因子作为重要卵巢调节因子之一,其与PCOS相关目前报道尚不多见。本文对细胞因子与PCOS相关作一综述报道。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细胞因子 syndrome 内分泌紊乱疾病 垂体促性腺激素 PCOS
  • 作者: 向佳琪
  • 学科: 医药卫生 > 妇产科学
  • 创建时间:2022-09-22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第18期
  • 机构:湖北省宜城市人民医院,湖北宜城 441400
  • 简介:目的:分析麦角新碱联合卡孕栓治疗产后出血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92例剖宫产手术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麦角新碱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麦角新碱联合卡孕栓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产妇产后2h和产后24h出血量、止血时间、宫缩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h、产后24小时出血量、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宫缩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麦角新碱联合卡孕栓治疗产妇产后出血效果较好,有利于产妇产后康复。

  • 标签: 麦角新碱;卡孕栓;产后出血
  • 简介:目的:探讨葡萄球菌皮肤烫伤样综合征(SSSS)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分析我科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共收治14例SSSS。结果:14例患者临床治愈(体温正常、皮疹脱屑消失)。结论:早期诊断SSSS是关键,经过局部护理及抗生素治疗,疗效满意。

  • 标签: 弥漫性红斑 触痛 口角放射状皲裂
  • 简介:控制超排卵是辅助生殖技术重要步骤,有效提高了助孕效果,同时也带来了卵巢高反应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hyperstimulationsyndrome,OHSS)。卵巢高反应备受关注,对之具有一定认识,但仍缺乏统一判断标准及有效临床应对策略。卵巢高反应带来了辅助生殖中最严重并发症,其对亲代健康影响重大,对子代影响有待阐明。重视卵巢高反应及其导致安全问题,是辅助生殖一临床中重要课题。

  • 标签: 控制性超排卵 卵巢高反应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并发症 安全
  • 简介:目的:研究冷冻联合DC-CIK(dendriticcell-cytokine-inducedkiller)免疫疗法治疗转移乳腺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5月至2012年5月本院收治120例转移乳腺癌患者(共计222个转移灶)临床资料,其中35例患者接受冷冻联合DC-CIK免疫疗法治疗(冷冻联合免疫疗法组),29例患者接受冷冻联合化疗(冷冻联合化疗组),27例患者接受冷冻治疗(冷冻治疗组),29例患者接受化疗(化疗组)。在27例仅接受冷冻治疗患者中,有18例患者接受单次冷冻治疗,9例患者接受多次冷冻治疗。对所有患者进行定期随访,总生存期以诊断为转移乳腺癌时开始计算。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检验和Friedman检验比较患者一般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各组患者总生存期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冷冻联合免疫疗法组中位生存期为83(69.5~113.0)个月,冷冻联合化疗组中位生存期为48(30.0~64.0)个月,冷冻治疗组中位生存期为43(30.5~53.0)个月,化疗组中位生存期为27(18.0~41.0)个月,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30,P=0.000);其中,冷冻联合免疫疗法组总生存期显著长于冷冻联合化疗组、冷冻治疗组和化疗组(χ2=27.58,P=0.000;χ2=27.76,P=0.000;χ2=74.21,P=0.000)。在冷冻治疗组中,多次冷冻组与单次冷冻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54(37.0~67.0)个月和35(28.0~48.5)个月,多次冷冻组总生存期显著长于单次冷冻组(χ2=6.25,P=0.012)。各组乳腺癌患者均未发生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冷冻联合免疫疗法能显著延长无法手术转移乳腺癌患者总生存期。

  • 标签: 冷冻外科手术 乳腺肿瘤 肿瘤转移 免疫疗法 化学疗法 辅助
  • 简介:目的探讨HDlive技术在单绒毛膜双胎妊娠产前超声筛查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行产前超声检查,筛查异常42例单绒毛膜双胎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经过胎儿超声检查并随访至分娩,结合胎儿超声筛查与妊娠结局进行总结分析。结果42例单绒毛膜双胎妊娠中,单绒双羊双胎39例,单绒单羊双胎3例。39例单绒双羊双胎中,胎儿异常共28例(71.8%,28/39),其中包括双胎其一合并畸形12例(30.8%,12/39),双胎其一宫内死胎6例(15.4%,6/39),双胎输血综合征(twin-to-twintransfusionsyndrome,TTTS)4例(10.3%,4/39),选择胎儿宫内生长受限(selectiveintrauterinegrowthrestriction,sIUGR)5例(12.8%,5/39),双胎反向动脉灌注序列(twinreversedarterialperfusionsequence,TRAPS)1例(2.56%,1/39);胎儿附属物异常共11例(28.2%,11/39),其中包括球拍状胎盘7例(17.9%,7/39),帆状胎盘2例(5.13%,2/39),胎盘血管瘤2例(5.13%,2/39)。3例单绒单羊双胎中,脐带异常2例,胎儿及其附属物合并异常1例。结论随着HDlive超声技术应用,对于单绒毛膜双胎妊娠产前诊断及评估具有更加早期、精准、直观优势,对胎儿早期干预具有积极临床指导作用。

  • 标签: 超声 胎儿 单绒毛膜性 双胎 HD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