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慢血流(CSFP)临床特点和冠脉特点,探讨影响冠状动脉慢血流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潞河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于心内科住院行冠脉造影检查诊断冠状动脉慢血流89例,男性60例(67.4%),女性29例(32.6%),平均年龄(55.16±9.07)岁。选择同期行冠脉造影检查证实冠状动脉正常并且血流正常87例作为对照组,男性33例(37.9%),女性54例(62.1%),平均年龄(55.95±9.43)岁。分析CSFP患者临床特点、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和对心功能影响,并分析影响CSFP相关因素。结果慢血流组男性、吸烟比率高于对照组(P〈O.05),慢血流组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分布宽度明显高于对照组[(142.90±14.20)g/L比(135.16±11.98)g/L;(12.18±1.02)%比(11.82±0.92)%,P〈0.05].慢血流组患者GGT、血肌酐、尿酸、甘油三酯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0.53±45.37)U/L比(28.13±29.54)U/L;(73.34±14.54)μmol/L比(66.83±14.20)μmol/L;(338.18±83.66)μmol/L比(313.49±75.19)μmol/L;(2.90±4.48)mmol/L比(1.48±0.71)mmol/L,P〈0.05]。慢血流组HDL—C和E/A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1.05±0.30)mmol/L比(1.14±0.27)mmol/L;(0.99±0.30)比(1.17±0.29),P〈O.05]。CSFP在前降支、回旋支、右冠脉发生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tstic回归分析预测冠状动脉慢血流因素为吸烟、低HDL—C、红细胞分布宽度。结论CSFP主要见于男性患者,吸烟、低HDL—C、红细胞分布宽度为其独立预测因素。CSFP主要影响心脏舒张功能。

  • 标签: 冠状动脉慢血流 危险因素 吸烟 红细胞分布宽度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简介:有关运动平板试验分析、报道十分多见,大多是关于阳性率、相关血管、运动中心律失常等研究.我们曾分析随运动时间增加,心率上升缓慢与运动量不相符临床意义.而终止运动后心率迅速下降至基础或低于基础心率未见报道,本文分析8例运动终止后心率迅速降至基础或低于基础心率典型心电图资料,重点讨论其原因和临床意义.作者单位:271200山东省新泰市人民医院心电图室

  • 标签: 运动平板试验 心率 心电图特点 终止 临床意义 运动后
  • 简介: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塞CT影像诊断及特点。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60例腔隙性脑梗塞患者,通过回顾性分析法对CT影像在腔隙性脑梗塞诊断中应用与特点进行分析。结果60例腔隙性脑梗塞患者中,单发病灶30例,病灶尺寸0.5×1.1cm,圆形,CT影像显示为低密度椭圆影,CT值在19-26HU之间,不存在占位效应;多发病灶20例,病灶尺寸0.5-1.0cm,圆形,CT影像显示为低密度圆形影,CT值在21-27HU之间,不存在占位效应;混合病灶10例,呈圆形与梭形,CT值在20-25HU之间,占位效应不清晰。病灶分布如下:35例患者位于基底节,15例位于顶叶、颞叶、额叶,6例位于丘脑,4例位于脑干。结论CT影像是腔隙性脑梗塞诊断中使用较为普遍诊断方式,不仅能够缩短腔隙性脑梗塞患者诊断时间,而且具有良好经济性和很高诊断率,成为腔隙性脑梗塞诊断中首选选择。但是受到患者发病时间和病灶大小影响,因此如果医院条件允许的话,患者还可以使用MRI辅助检查,以尽早治疗。

  • 标签: 腔隙性脑梗塞 CT影像 诊断 特点
  • 简介:目的研究女性冠心病临床特点和冠状动脉支架术后长期随访结果.方法对比分析52例女性与215例男性冠心病临床特点、冠状动脉造影所见和冠状动脉支架术后长期随访结果.结果女组年龄(64±6)岁高于男组(58±9)岁;女组收缩压(164±26)mmHg高于男组(144±27)mmHg;女组总胆固醇(5.1±0.5)mmol/L高于男组(4.6±1.0)mmol/L;女组心胸比0.52±0.08高于男组0.49±0.08;女组高血压病史82.7%高于男组49.3%;女组伴有非心血管病比例78.8%高于男组41.4%;女组有心肌梗死病史比例11.5%低于男组31.2%;女组有吸烟史比例1.9%低于男组65.1%.以上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期内,两组在术后死亡、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生活质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冠心病病人年龄较大,并存疾病较多,冠状动脉支架术后随访结果表明疗效满意.

  • 标签: 冠状动脉支架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女性 随访
  • 简介:目的:了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特点。方法入选156例冠心病患者及128例正常体检人员,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冠心病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测量心功能(LVEF)并分组为射血分数正常组(LVEF≥50%)和射血分数下降组(LVEF<50%),同时对冠心病组进行不同年龄段分组,计算各组心率变异性参数:NN间期标准差(SDNN)、NN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NN间期差均方根(RMSSD)、相邻NN间期差值超过50ms心搏数占NN间期总心搏数百分比(pNN50)、5分钟总功率(TP)、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通过组间比较分析,分析比较各组间HRV参数特点。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患者SDNN(96.2±28.8msvs.138.1±27.7ms)、SDANN(79.4±27.1msvs.130.4±28.2ms)、RMSSD(24.3±9.8msvs.31.2±9.3ms)、pNN50(8.5±3.2msvs.12.3±3.9ms)及HF(233.6±95.5ms2vs.292.3±100.2ms2)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冠心病患者中,射血分数下降组患者SDNN、SDANN、RMSSD、pNN50、TP、HF均较射血分数正常组患者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不同年龄段冠心病组间SDNN、TP以及RMSSD、pNN50、LF、H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5~45岁组SDANN高于55~65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降低,射血分数下降会进一步加重自主神经损害。

  • 标签: 心率变异性 冠心病 左室射血分数
  • 简介:新生儿心肌炎近年有增多趋势。病情轻重不一,变化多端,病死率较高。现对我科2002年1月~2006年1月收治32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 标签: 心肌炎 新生儿 临床特点 临床资料 病死率
  • 简介:目的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262例患者,其中102例为男性,160例为女性。年龄为219~83岁,平均年龄为(46.9±8.2)岁。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206例为原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56例为继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结论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患者具有其特殊、差异化临床特征,应当对其临床特征加以认识及把握,并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合适治法,以提升临床疗效。

  • 标签: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复位
  • 简介:目的探讨双侧延髓内侧梗死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3例双侧延髓内侧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患者均为男性,临床主要表现为四肢瘫痪、构音障碍、感觉异常,其中1例患者伴有呼吸衰竭。1例患者初期怀疑吉兰-巴雷综合征。"心"形、"Y"形及"V"形高信号为其典型MRI扩散加权成像影像特征。结论双侧延髓内侧梗死为临床少见后循环缺血病变,早期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及漏诊。MRI扩散加权成像为其主要影像学检查手段。

  • 标签: 脑梗死 延髓 临床特点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探讨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H)患者临床特点、放射学特点、诊断标准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476例行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检查(DSA)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其中97例患者DSA检查为阴性,患者在SAH后3d内作头颅CT平扫,根据CT平扫检出了17例患者出血仅限于中脑周围脑池.结果17例患者SAH发作时均无意识丧失,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所有患者Hunt-Hess分级均为Ⅰ级或Ⅱ级.17例PNSH患者随访期为10~70个月,平均随访44个月.无再出血、脑血管痉挛和脑积水.一般对症治疗,远期生活质量很高.结论PNSH临床表现平稳,影像学检查独特,恢复期短,预后良好,无再出血及脑缺血.正确认识、诊断PNSH,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减少重复脑血管造影及开颅手术探查.

  • 标签: 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临床特点 放射学特点 诊断标准 预后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特征分析.方法选取商洛市山阳县人民医院于2014年1月~2017年6月经冠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且年龄〉65岁患者250例,按照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各125例.统计患者-般临床资料及入院24h内实验室结果.根据冠脉狭窄直径≥50%累及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或左主干(LM)分为单支、双支(累及左主干为双支)及三支病变组.根据Gensini积分标准对每例患者进行评分.结果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空腹血糖(FPG)较非糖尿病组明显升高(P〈0.001).糖尿病组冠脉三支病变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组(P〈0.001),单支病变、两支/左主干病变发生率低于非糖尿病组(P〈0.001).与非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组冠脉病变部位累及LAD、LCX和RCA更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组冠脉病变支数更多、Gensini积分更高(P〈0.001).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更广泛和严重,具有更高致死风险.

  • 标签: 冠心病 2型糖尿病 冠状动脉病变
  • 简介: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动员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内皮祖细胞(EPCs),促进梗死心肌血管新生,减小梗死面积效果。方法①成年Wistar大鼠左前降支结扎造模,随机分为空白组(A组)、假手术组(B组)、AMI组(C组)和氟伐他汀治疗AMI组(D组)。②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不同时段大鼠外周静脉血EPC动态变化。③4周末处死大鼠,心肌切片Masson染色,左室心肌正中线弧长方法计算梗死面积。④CD31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法标记心肌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并计算各组梗死、梗死周边及非梗死区新生血管数。结果①造模后第7天D组EPCs(37.13±3.44/2×10^5MNCs)显著高于A组(19.88±4.91/2×10^5MNCs)、B组(22.33±5.43/2×10^5MNCs)和C组(26.56±3.17/2×10^5MNC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较A组有少量增加(P〈0.05),B组较A组无明显升高(P〉0.05),B组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第14天D组EPCs(45.5-±4.99/2×10^5MNCs)同样显著高于A组(17.25±7.17/2×10^5MNCs)、B组(22.78±2.91/2×10^5MNCs)和C组(26.88±3.76/2×10^5MNCs)(P〈0.05);B组和C组较A组有少量增加(P〈0.05),B组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和第14天各组变化比较,A、B、C三组EPCs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则明显增加(P〈0.05)。②D组梗死区新生血管计数(10.75±1.61/mm。)明显多于C组(5.09±2.33/mm。)(P〈0.01),梗死周边区新生血管计数D组(17.53±2.35/mm^2)同样明显多于C组(8.55±2.40/mm^2)(P〈0.01)。③D组梗死面积[(31.41±2.59)%]小于C组[(35.67±5.22)%](P〈0.01)。结论①氟伐他汀能动员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内皮祖细胞进入外周血循环,使其数量增加并促进梗死周边区血管新生。②心肌梗死后大鼠应�

  • 标签: 祖细胞 心肌梗塞 新生血管
  • 简介:目的观察电针脑缺血大鼠水沟穴对缺血半暗带区血管新生及微小RNA(miR-328)、CD44mRNA和蛋白表达影响,探讨电针脑缺血大鼠水沟穴调节miR-328促血管新生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各5只。Longa法评估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CD34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miR-328、CD44mRNA表达水平,Westernblot技术检测CD4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假手术组与正常组大鼠在神经功能缺损、CD34为标记血管新生、miR-328和CD44表达无差异(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神经功能缺损、血管新生、miR-328、CD44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刺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2.6±0.6)分vs(3.4±0.6)分,P〈0.01],血管新生增加显著[(80.40±3.85)vs(67.60±2.79)分,P〈0.01],miR-3281.22±0.37vs2.02±0.22和CD44mRNA4.35±1.33vs7.16±1.83,CD44蛋白0.42±0.04vs0.55±0.06表达降低(P〈0.05,P〈0.01)。结论电针水沟穴可通过调节miR-328及靶基因CD44表达水平,促进缺血半暗带区血管新生。

  • 标签: 脑缺血 电针 微RNAS 水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产后女性盆底肌功能障碍及康复锻炼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产后40天盆底功能障碍产妇400例,其中200例为阴道分娩组,200例为剖宫产组,两组产妇均采取相同康复锻炼,观察两组产妇治疗前后盆底肌力分级、盆底肌电图变化、及盆底肌功能障碍情况。结果治疗前阴道分娩组盆底肌力为0至Ⅰ级几率为74.00%高于剖宫产组64.50%,盆底肌力为Ⅱ至Ⅲ级几率15.00%低于剖产产组23.00%,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阴道分娩组盆底肌力为0至Ⅰ级几率为5.00%低于剖宫产组14.00%,盆底肌力为Ⅱ至Ⅲ级23.00%、Ⅳ级几率52.50%分别高于剖宫产组15.00%、42.50%,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治疗前阴道分娩组肌电图活力值低于剖宫产组13.15±1.27vs14.28±1.30ms,速度值低于剖宫产组16.61±1.54vs17.93±1.51ms,峰值低于剖宫产组18.32±1.14vs19.47±1.10ms,功值低于剖宫产组78.53±5.62vs84.97±5.61ms,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阴道分娩组肌电图活力值高于剖宫产组17.53±1.25vs16.42±1.28ms,速度值高于剖宫产组20.28±1.30vs19.03±1.26ms,峰值高于剖宫产组21.57±1.20vs20.51±1.16ms,功值高于剖宫产组94.23±4.41vs91.36±4.56ms,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治疗前阴道分娩组子宫脱垂、尿失禁、阴道前壁膨出及阴道后壁膨出几率同剖宫产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阴道分娩组子宫脱垂几率2.50%低于剖宫产组7.00%,尿失禁几率1.50%低于剖宫产组5.00%,阴道前壁膨出几率0.50%低于剖宫产组3.50%,阴道后壁膨出率1.00%低于剖宫产组4.50%,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均能降低盆底肌力,引发盆底肌功能障碍,但剖宫产对盆底肌功能近期影响相对较小,产后合理有效盆底肌康复锻炼能够有效改善盆底功能障碍,且阴道分娩改善效果更为明显。

  • 标签: 阴道分娩 剖宫产 盆底肌功能 康复锻炼
  • 简介:职业疗法(代替疗法)(OT)是已知中风或手术后患者康复治疗一部分:它有助于患者重新学习日程活动并通过调整不同方法来完成。但是职业疗法无法改变人们衰老所伴随生理变化,如手关节炎、髋关节或膝关节问题所致疼痛和活动性问题。哈佛附属马萨诸塞州综合医院职业治疗师艾莉森·皮森斯认为,我们教导患者如何从不同方法去完成某种原来动作,这样患者才能在做想做动作时可以避免无法忍受疼痛。

  • 标签: 职业疗法 手关节炎 马萨诸塞州 治疗师 综合医院 康复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变异性及动脉硬化特点,为H型高血压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于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心内科收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测定,根据血浆Hcy水平分为H型高血压组(Hcy≥10μmol/L,n=68),非H型高血压组(Hcy〈10μmol/L,n=52)例.分别检测两组患者各项动态血压变异性情况以及动脉硬化指标,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与心-踝血管指数(CAVI)相关性.结果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Hcy水平为显著高于非H型高血压(P〈0.05).H型高血压组患者24h平均收缩压标准差(24hSSD)、日间收缩压标准差(dSSD)、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SD)、夜间舒张压标准差(nDSD)、24h收缩压加权标准差(24hSwSD)以及24h舒张压加权标准差(24hDwSD)水平均显著高于非H型高血压组(P〈0.05).H型高血压组患者L-CAVI、R-CAVI水平均显著高于非H型高血压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H型高血压患者24hSSD、dSSD、nSSD、nDSD、24hSwSD以及24hDwSD均与CAVI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H型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变异性增高,且动脉硬化程度增大.

  • 标签: 高血压 同型半胱氨酸 血压变异性 动脉硬化 相关性
  • 简介: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纤颤(PAF)患者左心功能、心脏结构特点及与脑钠肽(BNP)、内皮素(ET)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西安市第九医院确诊高血压合并PAF组(即PAF组70例)、原发性高血压(即高血压组70例)、同时期健康体检者(即对照组70例),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三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内径(LA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d)、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Td)、左室质量指数(LVMI)、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检测血清BNP和ET水平,分析其相关性.结果PAF组LAD、LVESD、LVEDd、IVSTd、LVPWTd、LVMI显著高于高血压组、对照组(P〈0.05),PAF组LVEF显著低于高血压组、对照组(P〈0.05);高血压组LAD、LVESD、IVSTd、LVPWTd、LVM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组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三组研究对象SV、CO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伴PAF患者血浆BNP、ET水平与LAD、LVESD、LVEDd、IVSTd、LVPWTd、LVMI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与患者LVEF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与SV、CO相关性不显著(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PAF患者左心功能下降、发生较为明显心肌重构,且与患者血浆BNP、ET关系密切.

  • 标签: 高血压 阵发性房颤 左心功能 左心结构 B型钠尿肽 内皮素
  • 简介::目的研究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治疗高原中青年(年龄≤50岁)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elev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STEMI)患者临床特点及近期预后情况。方法收集雅安市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接受PCI治疗全部中青年STEMI患者资料,根据海拔高度将患者分为平原组(120例)和高原组(92例)。比较分析危险因素、冠状动脉情况及90d预后。结果本研究共入选212例STEMI患者,年龄(41.3±8.1)岁,男172例(81.1%)。平原组和高原组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患者比例分别是24.2%和52.2%,血糖异常比例分别是18.3%和32.6%,血脂异常比例分别是41.7%和57.6%,高敏肌钙蛋白T峰值分别是(575±67)pg/mL和(1624±379)pg/mL,高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比例分别是62.5%和30.4%,精神抑郁比例分别是35.8%和12.0%,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家族史比例分别是30.0%和16.3%,高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降低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症状-入门时间分别为385.4(42~695)min和542.5(110~876)min,多支血管病变比例分别是10.0%和21.7%,高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90d预后方面,高原组和平原组心肌梗死再发率分别是0.83%和6.52%,心力衰竭发生率分别是11.7%和23.9%,高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原中青年STEMI患者比平原患者合并高血压、血糖异常、血脂异常比例更高,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比例、再发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衰竭发生率更高。

  • 标签: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 高原 中青年
  • 简介: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方式及负性情感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收治88例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被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循证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循证护理),每组各44例。记录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及干预后第4周末不良生活方式情况、负性情感评分状况、护理满意度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做比较。结果:干预后,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循证护理组患者吸烟(40.9%比22.7%)、饮酒(54.5%比38.6%)、高脂饮食(43.2%比29.5%)、缺乏运动(45.5%比25.0%)及体质量超标(52.3%比29.5%)比例均明显降低(P均〈0.05);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或〈0.01),且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循证护理组SAS和SDS评分降低均更显著(P均〈0.05)。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循证护理组护理满意度明显升高(86.4%比97.7%),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25.0%比11.4%),P〈0.05。结论:循证护理模式能减少老年冠心病患者不良生活方式,缓解其消极情感状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循证护理学 老年人 冠心病 生活方式
  • 简介:目的分析中国山西省太原市社区人群和体检人群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分布特点。方法自2012年3月至2012年9月间,随机选取两部分人群,社区人群:来自于山西省太原市坝凌桥社区,共5092例(男性1076例,女性4016例);体检人群来自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体检中心,共4323例(男性2824例,女性1499例)。检测两组人群血浆Hcy、血糖、血脂、血压、体质指数等指标。分析血浆Hcy在各年龄段以及两组人群中分布。结果与社区人群比较,体检人群高血压比例和Hcy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年龄段Hcy多分布在10~20μmol/L,社区人群各年龄段10~20μmol/L水平分布:≤35(50.3%);35~45(50.9%);45~55(42.2%);55~65(52.4%);〉65(58.1%)。社区人群各年龄段分布:≤35(46.2%);35~45(50.5%);45~55(43.7%);55~65(51.3%);〉65(51.9%)。社区人群非高血压者较高血压者Hcy≤10μmol/L比例(12.2%vs.5.8%)升高,20~30μmol/L(13.9%vs.19.8%)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体检人群非高血压较高血压Hcy≤10μmol/L比例(20.7%vs.14.6%)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社区人群Hcy水平与尿酸水平呈正相关(r=0.144,P〈0.05)。体检人群Hcy水平与尿酸水平呈正相关(r=0.131,P〈0.05)。结论中国山西省太原市社区人群和体检人群各年龄段大部分Hcy水平在10~20μmol/L,非高血压较高血压Hcy≤10μmol/L比例升高。

  • 标签: 同型半胱氨酸 分布 高血压
  • 简介:对60岁以上36例(男25例,女11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发现有其独特临床特点,表现为:(1)老年人大面积脑梗死比其他年龄段明显增多(占同期病例75%).这是由于老年人心脏功能退化或障碍,心脏形成附壁血栓增多,以及动脉硬化斑块脱落等,栓塞大脑中动脉机会增多;加之高血脂、高血糖、血液高凝状态等更易形成脑血栓,加重栓塞程度.(2)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是老年人大面积脑梗死主要原因.

  • 标签: 老年人 脑梗塞 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