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护理综合训课程存在的问题,以小班课教学模式为基础,进行了护理综合训课程的改革,并对改革效果进行了评价。改革内容包括调整教学方法、重组实践环节和促进师生互动与合作等方面。通过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小班课的护理综合训课程改革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实践能力。同时,学生对小班课的反馈也较为积极。然而,在改革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挑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因此,未来的教育改革和实践教学可以参考本文的建议。

  • 标签: 小班课,护理综合实训课程,改革,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肿瘤化疗患者静脉输液护理中用循证护理的效果及对满意度的影响。方法:于本院抽选50例肿瘤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诊疗资料为研究主体参与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临床统计,两组患者均开展静脉输液输注化疗药物。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不同分出对照组(2022.02——2022.08)、试验组(2022.09——2023.02),每组25例患进接受不同的治疗干预。对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循证护理,比较静脉输液认知程度、遵医输液行为、无菌操作技术、静脉炎认知程度、心理状态、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应用自制的工具量表针对静脉输液认知程度、遵医输液行为、无菌操作技术、静脉炎认知程度进行对比,表示试验组相关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肿瘤 化疗 静脉输液港 循证护理 遵医输液行为 无菌操作技术 静脉炎认知程度 心理状态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分析精准化护理干预对预防乳腺癌患者输液并发症的效果。方法:以盲抽法在我院患者信息收录表中抽取70例乳腺癌并接受植入式输液治疗的患者,患者收治时间段范围在2021年5月-2022年12月,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提供精准化护理干预,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结果:根据观察统计结果,实验组患者中出现并发症现象人数合计2例,占比经计算为5.71%,对照组患者中出现并发症现象人数合计8例,占比经计算为22.86%,前者计算值更低,P<0.05。结论:精准化护理干预对预防乳腺癌患者输液并发症的效果显著,可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借鉴。

  • 标签: 精准化  护理干预   预防  乳腺癌  输液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本论文评价了在乳腺疾病患者中应用输液与中心静脉导管(CVC)的安全性和效果。研究发现,输液相较于CVC,具有更低的感染风险和更好的护理效果。然而,输液的植入过程可能较为复杂,需要专业技术和准确操作。在实际应用中,护士对输液的操作培训和患者宣教十分关键,有助于提高患者对输液的接受度和满意度。本研究为优化乳腺疾病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 标签: 输液港,中心静脉导管,乳腺疾病,安全性,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在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乳腺癌化疗患者护理中应用亲情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 2019 年 3 月 -2020 年 3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50 例乳腺癌化疗患者,依据其入院先后随机分为对照组( n=25 )与观察组( n=25 ),两组患者均采用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留置,同时采用不同的护理手段,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亲情护理,比较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心理状态。 结果: 在护理干预之前,观察组的 SAS 评分、 SDS 评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P>0.05 )。经过为期 6 个月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的 SAS 评分、 SDS 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P<0.05 )。同时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对照组( P<0.05 )。 结论: 在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乳腺癌化疗患者的护理中应用亲情护理,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乳腺癌 化疗 亲情护理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 简介:【摘要】目的:评析对肝母细胞瘤患儿在植入式静脉输液过程中使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此研究的肝母细胞瘤患儿选取时间为 2018/1-2020/1,随机取 94例,分为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 n=47)与采取人性化护理的实验组( n=47),评价首次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概率。结果:采取人性化护理的实验组患儿在植入式静脉输液过程中首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 P< 0.05),实验组并发症概率更低( P< 0.05)。结论:对肝母细胞瘤患儿在植入式静脉输液过程中采用人性化护理对提升首次穿刺成功率和降低患儿并发症概率有较大帮助。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肝母细胞瘤 患儿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恶性肿瘤患者在展开静脉血液植入术过程中展开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按照对比护理的方式展开研究,所选入患者 80例,在本院 2019年 1月至 12月所接诊,按照组内随机抽选的方式,取 40例,术中展开常规护理,即对照组,余下 40例则将优质护理加以运用,即观察组。分析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以及意外事件发生率,观察组均存在优势, P<0.05。结论 针对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静脉输液值入术治疗的过程中展开优质护理,可以有效提升临床对该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助于帮助患者进行恢复。

  • 标签: 恶性肿瘤 优质护理 静脉输液港值入术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综合护理对植入式静脉输液留置间期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观察对象:植入式静脉输液留置患者,2019年1月-2021年1月展开研究,纳入60例患者,按照护理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0,综合护理)与对照组(n=30,常规护理)两组,比较不同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患者(6.67%)低于对照组患者(26.67%),(p<0.05)。结论:针对植入式静脉输液留置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内容,可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提升患者的治疗质量,价值显著,方案值得推荐。

  • 标签: 综合护理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留置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乳腺癌留置输液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分析具体效果。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乳腺癌患者就诊时间在2021年1月到6月,干预1组乳腺癌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于干预2组在此基础上乳腺癌静脉输液治疗。结果:干预2组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优于干预1组,效果较好(P<0.05)。两组护理后心理状态有所改善(P<0.05);干预2组乳腺癌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均低于干预1组(t=15.677/17.069)。结论:在乳腺癌留置输液患者中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不良情况效果较优。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乳腺癌留置输液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管超声引导下置入手臂输液技术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方法:选取我院血管超声引导下置入手臂输液的患者88例(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44例)与优质护理的观察组(44例),观察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满意度评分高,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血管超声引导下置入手臂输液技术中应用优质护理,能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借鉴。

  • 标签: 血管超声引导 手臂输液港技术 护理效果 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乳腺癌患者植入静脉输液伴随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并加以预防。方法:将40例植入静脉输液的乳腺癌患者划分至对照组(20例,予以常规护理)与观察组(20例,对伴随并发症的因素加以明确,予以预见性护理),而后展开组间数据对比。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患者出现静脉血栓、导管阻塞等并发症的概率更低,呈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植入静脉输液为其接受化疗提供了便利,但期间也容易因缺乏医学常识、导管扭曲、药物沉积等因素而诱发一系列并发症,要着重加以护理,以规避上述情况发生。

  • 标签: 乳腺癌 静脉输液港 预见性护理 并发症发生率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化疗中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2年6月期间于医院行化疗治疗乳腺癌患者84例行对比性护理研究,患者均接受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VAP)化疗,将患者随机分组后,治疗期间予以参照组(n=42)常规护理,予以研究组(n=42)优质护理。以治疗期间患者负性情绪、生活质量、自护能力评分变化及中心导管不良预后发生率为标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后GAD-7、PHQ-9、Karnofsky评分及中心导管不良预后发生率低于参照组,ESCA评分高分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VAP技术下化疗期间配合优质护理模式,可经综合改善患者治疗自护能力后,提升生活质量、情绪健康水平,减少植入式导管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优质护理 乳腺癌患者 VAP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恶性肿瘤患者病情化疗阶段,落实医护一体化输液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样本限定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期间,在医院接受化疗干预的恶性肿瘤患者,共计收入90例,患者基于化疗阶段护理服务措施开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评价医护一体化输液护理的应用效果。结果:在恶性肿瘤化疗阶段开展医护一体化输液护理服务,可促进整体护理满意度有效提升(P<0.05);各项护理质量评分中分值均有效上升,佐证相关护理服务措施的开展,对优化医疗阶段护理质量价值显著,可促进病情有效改善(P<0.05)。结论:本次研究充分证实了医护一体化输液护理服务,在恶性肿瘤化疗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更好地保障了化疗行为的有效开展,促进患者病情改善优化预后,生活质量,推广使用。

  • 标签: 恶性肿瘤化疗 医护一体化输液港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肿瘤化疗患者行植入式静脉输液治疗期间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在2021年1月~2023年1月期间入院进行植入式静脉输液治疗的肿瘤化疗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经护理后的不良情绪评分更低;研究组护理依从性更高;研究组不良事件率更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具有统计价值(P

  • 标签: 肿瘤化疗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综合护理干预 不良情绪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乳腺癌患者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护理中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自2020年7月~2022年7月到我院就诊的60例乳腺癌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n=30)。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加用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负性情绪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负性情绪及不良反应少于参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对乳腺癌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患者的应用效果较好,患者的负性情绪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降低。

  • 标签: 乳腺癌 植入术中心静脉输液港 优质护理 负性情绪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专业认证驱动下妇产科护理训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分析。方法:共选取180名学生,他们均为2017年至2018年在我院的学生,将他们随机打乱,分成两个组,一组为对照组,采取惯例的教学护理方法,另一组为观察组,加入新定制的改革方案,之后对他们进行为期一年的记录。结果:通过一系列比较发现,观察组的各项数据都要高于对照组,从学生的表现和反馈上评估,前者理论和操的综合分数为88.69分,后者则为69.74分,两组对比明显,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对以往的护理训进行专业认证驱动改革,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理论和操能力,让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有利于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 标签: 专业认证 妇产科护理实训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学生标准化病人(以下简称“学生SP”)在护理综合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实验选取普洱卫生学校2019级护理专业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共计选取126人。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人。其中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而观察组学生则采用学生SP教学方式。对比两组学生的技能操作考试平均成绩以及情景模拟成绩评价。结果 由数据对比可知,观察组学生的技能操作考试平均成绩以及情景模拟成绩均要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由结果可知,在护理综合训教学当中采用学生SP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技能操作考试成绩以及情景模拟成绩,有助于学生护理职业素养的形成,还能够提高综合训的教学效果,可在护理实践教学当中广泛运用。

  • 标签: 学生标准化病人 基础护理 综合实训
  • 简介:渝东北地区高职护理训基地在满足校内护理及相关专业训的同时,面向区域内医疗卫生行业及社会开放,实现资源共享。在分析基地建设现状、共享的主体、共享机制组织管理与协调的基础上,剖析实施共享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形成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基地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为区域经济服务。

  • 标签: 学生 护理 院校 卫生职业 临床实习
  • 简介:目的探讨基础护理学训模式在中高职护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3月至7月选取420名中高职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1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试验组采用基础护理学训的教学模式。教学结束后,对两组中高职护生进行成绩考核,并采用问卷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护生成绩考核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教学效果评价中,试验组课堂注意力、接收知识能力、与教师互动、课堂气氛、时间合理性、与同学交流、参与主动性7个维度的得分及总均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础护理学训模式有利于提高中高职护生的考核成绩,并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中高职护生 教学模式 基础护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