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神经内科危重病人的护理风险,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对策,以确保预后良好。方法:随机选择神经内科危重患者60例,纳入实验研究。他们均于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入院接受诊断和治疗,并按相同数量随机分组,在住院期间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常规组n=30)和护理风险评估和治疗干预(实验组n=30),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损害程度、日常生活能力、护理舒适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护理舒适度评分改善效果均优于护理前,实验组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神经内科 危重患者 护理风险评估 处理措施
  • 简介:【摘要】造影剂外渗可造成患者皮肤受损,严重时可导致皮肤溃疡、坏死,不仅给患者增加了痛苦,也增加了医患纠纷的风险。如何预防和处理造影剂外渗已经成为影像科护理安全课题中的重点研究方向。本文就近几年关于造影剂外渗的预防方案以及处置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预防和处理造影剂外渗提供参考。

  • 标签: 预防 处理 造影剂外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体外循环并联法应急处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在本院行MHD体外循环抗凝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体外循环并联法应急处理,比较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凝血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16.67%(P

  • 标签: 体外循环并联法 应急处理 护理
  • 简介:摘要:产后出血是产科比较严重的分娩并发症现象,当相关情况发生之后将会增加不良妊娠结局发生可能性,不利于母婴健康和安全。有鉴于此,现阶段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程度显著升高。多数产后出血现象都是因为子宫收缩乏力所导致,本文对其进行了相应的介绍,并阐述了对应的处置方式。

  • 标签: 子宫收缩乏力 产后出血 处理方法
  • 简介:摘 要:目的 通过全自动清洗机进行手术器械钝化处理降低不锈钢手术器械的生锈率,延长复用不锈钢手术器械使用寿命,节约科室成本。方法 挑选同等锈渍的生锈器械 400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0件,实验组将器械放在清洗温度为85℃ ,1:10比例配置的钝化剂中上全自动清洗器进行钝化处理;对照组将器械放在80℃按1:7比例配制的除锈剂中浸泡10 min进行除锈处理,然后取出进行刷洗,比较两组器械除锈合格率。除锈合格的两组器械分别浸泡在0.9%Nacl溶液5 h,模拟器械的再次使用及受污染,比较两组器械返锈率 结果 经过清洗后的器械在经过干燥通过目测与 5 倍镜观察后显示,两组器械除锈合格率差异不大。 两组器械清洗合格后关节处完全打开,依次浸泡在0.9%的Nacl溶液中,经过 5h 的浸泡后观察返锈率,对照组和观察组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讨论 全自动清洗机进行手术器械钝化处理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实  全自动清洗机  手术器械钝化处理 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风险管理在慢性伤口处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随机抽样法抽取96例慢性伤口患者,依据护理风险管理应用情况分为应用组(48例)与未用组(48例)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结果:应用组干预8周Bates-Jensen伤口评分低于未用组(P<0.05),伤口愈合时间短于未用组(P<0.05),心理、生理以及其他层面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未用组(P<0.05),知-信-行评分高于未用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未用组(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有效应用对伤口愈合质量、效率提高,相关风险减少,患者知信行状况改善,护理满意度提高等存在积极影响。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慢性伤口 不良事件 愈合
  • 简介:摘要:胃肠道出血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急症,由于胃肠道出血在短时间内可能导致大量失血和循环不稳定,这些状况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并且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和死亡,因此,了解胃肠道出血的急救处理及护理关键要点对于提高胃肠道出血患者的抢救效果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胃肠道出血 急救处理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急诊护理中,危重病患的监测与处理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危重病患的监测方法和处理策略,旨在为急诊护理提供更深入的理解和指导。针对危重病患的监测,我们探讨了常用的生命体征监测方法,包括心率、呼吸频率、血压等指标的监测原理与应用。对于危重病患的处理方法,我们分析了常见的护理干预措施,如氧疗、血流动力学监测及液体管理等,旨在及时纠正生命体征异常,维持患者稳定。我们就急诊护理中危重病患监测与处理方法存在的挑战和改进方向进行了讨论,以期为提高护理质量提供参考。

  • 标签: 急诊护理 危重病患 监测方法 处理策略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窒息是一种常见的紧急情况,可能发生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对患者的生命构成严重威胁。急诊护理中窒息患者的紧急处理与抢救策略至关重要,因为迅速有效的干预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窒息的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是呼吸道异物阻塞、窒息性窒息、溺水、窒息性窒息等。

  • 标签: 急诊护理 窒息患者 紧急处理 抢救策略
  • 简介:介绍了急症处理程序VIP.并将该程序引入到对Ⅰ、Ⅱ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抢救中.收到良好效果,通过护理实践总结出紧急处理AMI患者的原则.讨论了VIP程序的护理意义,制作了循环框图,对冠心病监护室护士的工作有指导作用.

  • 标签: 急救程序 心肌梗塞 护理
  • 简介:目的消毒供应室将全院各科室和分院、分诊所的医疗器械集中处理,实行规范化管理。方法供应室采取由易到难、有步骤分阶段地接收口腔科、五官科、妇产科、手术室、各分院的器械物品的清洗、包装、灭菌工作,并全部下收下送,采取全程质量监控。结果将全院器械集中处理,可使手术器械得到及时保养,降低医疗成本,达到资源共享,充分调动了供应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临床科室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将全院器械集中处理,保证了灭菌质量,确保了医疗安全。

  • 标签: 供应室 医疗器械 集中处理 基层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胰肾联合移植(SPK)治疗糖尿病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效果及其术后高钾血症处理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在本院器官移植中心接受心脏死亡器官捐献官捐献行SPK治疗糖尿病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高血钾发生情况及治疗处理措施。结果共有6例糖尿病肾功能衰竭患者接受了SPK治疗,供胰、供肾冷缺血时间均控制在8h内。除1例患者因出现急性左心衰致心搏骤停死亡外,5例存活患者术后空腹血糖与血肌酐水平均正常,糖尿病并发症得以缓解或改善。1例原发性肾功能延迟恢复、2例移植胰腺术区渗血、1例消化道出血、3例移植胰腺血管内微小血栓形成、2例肾周积液感染、2例出现肺部感染、1例出现输尿管膀胱吻合口漏,均经对症处理后治愈;2例术后出现高钾血症,最高分别达到6.49mmol/L和6.67mmol/L,经静脉滴注10%葡萄糖胰岛素液转移血钾、急诊血液透析、口服氟氢可的松等治疗后分别于术后1和2个月时血钾水平恢复正常;无围术期外科技术性出血、肠漏、动静脉大血栓、坏死性胰腺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SPK是治疗糖尿病肾功能衰竭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最佳方法,其术后高血钾并发症经对症处理(静脉滴注10%葡萄糖胰岛素液转移血钾)、急诊血液透析、口服氟氢可的松等措施能有效治疗。

  • 标签: 胰肾联合移植 术后 高钾血症并发症 治疗处理
  • 简介:众所周知:消毒石蜡油作为一种润滑剂常用于留置导尿、肛管排气、留置胃管及病人便秘时口服后通便等。我科利用消毒石蜡油的润滑和滋润作用,把它运用在烧伤病人创面处理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经验介绍如下。

  • 标签: 烧伤 创面处理 石蜡油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感染的引发因素及护理特点,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11月~2016年11月进行PICC的60份老年肿瘤患者病历资料,分析其临床、病原学检查及引发PICC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60例患者共发生PICC相关性感染5例,感染率为8.33%,其中局部感染3例,血行感染2例;PICC相关性感染的发生与置管位置、输注液体种类、化疗疗程、导管留置时间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行PICC置管,优选置管位置,严格进行PICC标准化操作,输注高营养液前后脉冲式冲管,合理选择导管留置时间,化疗结束后及时拔除,提高患者自我处理意识,减少相关性感染的发生。

  • 标签: 老年肿瘤患者 PICC导管 相关性感染分析 处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预防处理以及护理效果的影响进行调查。方法:以我院 64例分娩产妇为调查样本,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人数相等。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观察组给予助产士管理,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 2h、产后 24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统计有差异( P< 0.05)。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统计有差异( P< 0.05)。结论:产房助产士管理能够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

  • 标签: 产房助产士 产后出血 预防处理 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