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enumbra系统逆向半回收Solitaire支架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15例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Penumbra系统逆向半回收Solitaire支架治疗,以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mTICI)评估治疗效果。结果15例患者均成功开通闭塞基底动脉,其中mTICI 2b级3例,3级12例。一次实现血管再通成功11例,3例取栓2次,1例取栓3次。术后24~48 h复查头部CT未发现颅内出血病例。出院时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明显低于术前[(4.8 ± 2.1)分比(16.1 ± 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enumbra系统逆向半回收Solitaire支架,可以提高血栓抓取的效率,明显改善患者症状。

  • 标签: 动脉闭塞性疾病 基底动脉 Penumbra抽吸导管 Solitaire支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回收血与库血红细胞酶活性以及ATP含量的差异。方法对60例预估术中出血量600ml以上的择期手术患者在术中通过自体血液回收机进行洗涤血液回收(观察组),另选择库存血60份(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液红细胞ATP酶活性及其含量,进行对比并分析。结果两组红细胞ATP酶的活性、红细胞ATP含量与G-6PD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自体回收血与库血红细胞酶活性及ATP含量基本一致。

  • 标签: 自体回收血 库存血 红细胞ATP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血回输在颅脑手术中的应用及优势。方法采用“CSE-E-XX型血液回收机”将术中出血回收,经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后,再分离、净化处理后回输。结果50例颅脑手术中35例因失血过多,在输注自体血基础上输异体血500ml-1000ml,术中、术后均未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术后恢复良好。结论自体血在颅脑外科应用效果较好,既解决血源紧张,又避免疾病传播,特别适用于术中出血量较大的脑外科手术,因快速将患者血液回输,提高了抢救成功率,保障手术顺利进行。

  • 标签: 回收式自体血 颅脑手术 应用及优势
  • 简介:目的:探讨回收式自体输血在肝硬化肝移植手术中的应用及其安全性。方法:针对实施手术的35例肝硬化患者,采用FCR-3000F型全自动自体血液回收系统,将肝移植术中出血回收,经抗凝、过滤、离心、清洗后,将得到的红细胞悬液立即回输给患者;统计术中自体及异体的输血量,输血前后电解质、凝血功能的变化,以及输血相关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35例肝硬化患者中3例(8.6%)未输注异体血,术中红细胞悬液平均输入量(9800±5400)ml,其中自体输血量(5850±5000)ml(56.16%);输血后APTT、PT、TT及FB较输血前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回输自体血过程中均未出现发热、脂肪栓塞及全身感染症状。结论:临床上在肝硬化肝移植术中使用回收式自体血液技术能够避免或减少输注异体血,对于保证手术用血量和患者安全是一种安全有效地手段。

  • 标签: 自体输血 血液回收 输血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回收式自体血回输在抢救肝脾破裂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55例肝脾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在手术中应用回收式自体血回输,观察其应用效果。结果本组55例患者,行回收式自体血回输,均手术成功,并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17.8±3.1)d,平均回输自体血量(1356.3±32.4)mL,术后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未出现1例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抢救肝脾破裂手术中的应用回收式自体血回输,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回收式自体血回输 肝脾破裂手术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放疗前后置入可回收覆膜支架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所有食管癌行放疗及置入可回收覆膜支架患者,观察比较两种方法成功率、生存时间及并发症。结果26例放疗后置入支架(甲组)支架置入成功率923%,15例支架置入后放疗(乙组)支架置入成功率100%,甲组上消化大出血、出血、胸骨后疼痛及异物感,食管穿孔发生平均高于乙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甲乙两组在反流性食管炎、复发狭窄及支架移位上午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乙组生存时间高于甲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放疗前食管支架置入较放疗后食管支架置入并发症发生少,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放疗前食管支架置入是食管癌并梗阻患者治疗理想方法。

  • 标签: 食管癌 可回收覆膜支架 放疗 胃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自体血回收和回输在骨科手术中的运用效果及相关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8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自体血液回输,对照组采用异体输血,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浆红细胞、血红蛋白相比没有明显差异,术中出血量相比差异不明显,组间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输血并发症方面,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低血压、心悸、胸闷等输血反应,也无感染病例发生。结论在骨科手术中采用自体血液回收与回输安全、有效、经济,且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自体血回收,血液回输,骨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自体回收式输血技术用于剖宫产术大出血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针对院内2018年1月-2020年1月治疗的124例剖宫产术大出血病患开展研究,随机划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各62例。结果 治疗结束后,研究组血压水准、心率、血氧饱和度均优于参照组,研究组肝肾指标均少于参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中对剖宫产术大出血病患采用自体回收式输血技术治疗获得了较为突出的运用效果,可以充分保持病患血流动力学稳定,缓解妊娠结果,确保病患生命安全,值得广泛运用。

  • 标签: 自体回收式 输血技术 剖宫产术 大出血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Celect可回收腔静脉滤器在骨折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中的应用,并对滤器植入路径及回收方法进行总结。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77例骨折合并DV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经股静脉(71例)及右侧颈内静脉(6例)路径放置Celect滤器。结果技术成功率100%,滤器在体内留置时间为10~111天,平均37.5天。2例(2.6%)发生症状性肺栓塞(PE),无致命性PE。64例患者进行了滤器回收,62例(96.9%)成功取出,2例取出失败。27例(42.2%)捕获大量血栓,经导管溶栓后二期回收。左侧股静脉路径放置时滤器倾斜可能性大于右侧股静脉(P<0.01)。结论Celect滤器用于骨折合并DVT的患者可有效预防PE。滤器于股静脉路径植入时无明显前跳及回缩现象,定位良好,安全性高;颈内静脉路径植入可能有0~2cm回缩距离。捕获大量血栓也可在溶栓后顺利回收,最大程度提高了滤器可回收率,鉴于不可预知的远期风险,建议在PE风险可控时及早回收

  • 标签: 深静脉血栓形成 骨折 腔静脉滤器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手术室器械回收至CSSD进行清点分类的常见问题及对策。方法按照CSSD“两规一标”的要求,建立相应的制度流程。结果及时回收,准确清点,保障了手术室器械的使用和供给。结论手术室器械回收到CSSD进行清点分类,避免了在手术室清点造成手术室环境污染,确保了手术器械的准确回收,安全使用。

  • 标签: 手术室器械 清点分类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随着国内城市电网建设与改造的加快,高压进入市区,直接深入负荷中心,环网供电成为解决城市负荷密度增加而呈现的必然结果。环网供电是在不同的变电所或同一变电所的不同母线的两回或多回馈线。相互之间连接成一个环路进行供电的方式。这需要在环网中连接大量配电开关设备,这使得城市电网对环网开关设备硬件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绝缘换网柜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 标签: 混合气体回收 绝缘气体 SF6/N2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品管圈(QCC)活动,进一步降低供应室回收物品记录差错发生率。方法开展降低供应室回收物品记录差错发生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分析回收物品记录差错发生的原因,制定对策进行质量改善。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供应室回收物品记录差错发生率由活动前的8.71%下降到活动后的3.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圈员综合能力和团队凝聚力均有较大程度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临床科室对供应室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防范意识,降低供应室回收物品记录差错发生率,提高临床科室对供应室的满意度。

  • 标签: 供应室 回收物品 品管圈 质量改进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等容稀释(ANH)联合回收式自体输血在前置胎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ANH联合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68例前置胎盘手术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为随机抽取无自体输血的前置胎盘手术患者54例。记录手术前后RBC、Hb、HCT、WBC、PLT、PT、APTT等指标变化情况,同时观察术中出血量、自体血采集及回输过程中不良反应情况等。对2组术后康复情况进行随访。结果:(1)2组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预存血量(565±198)ml、术中回收血量(612±137)ml,库血输注例数和库血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2)2组术后24hRBC、Hb、HCT、WBC、PLT、PT、APTT等血液指标与本组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术后24h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患者自体血采集及回输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4)观察组术后肠道排气时间、切口拆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H联合回收式自体输血应用于前置胎盘手术,具有较好的血液保护效果和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急性等容稀释 自体血回输 前置胎盘 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拟评价洗涤式血液回收用于前置胎盘产妇剖宫产术的有效性、安全性及经济效益。方法回顾2017年1月—2019年1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南山医院)行剖宫产术并在术前经超声或MRI明确诊断为前置胎盘的产妇。依据术中是否使用洗涤式血液回收分为干预组(I组,40例)和对照组(C组,41例)。I组产妇于术前准备全自动洗涤式自体血液回收;C组产妇术中不使用洗涤式血液回收,若满足输血指征则输注异体血。回顾产妇年龄、血常规、凝血功能指标等术前资料,术中出血量、异体血输注情况等术中资料及术后出血量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等术后资料。结果两组产妇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组产妇术中平均自体血回输量为(350±88)ml. I组产妇异体RBC输注率及输注量低于C组(P<0.05),两组产妇新鲜冰冻血浆(fresh frozen plasma, FFP)输注率、输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术后Hb、RBC、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血小板(platelet, PLT)较术前降低,术后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 TT)较术前升高(P<0.05)。两组产妇术后Hb、RBC、PLT及PT、APTT、FIB、TT、术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切口感染、盆腔血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合并前置胎盘行剖宫产术的产妇而言,洗涤式血液回收能显著减少术中异体输血率及异体输血量,且不增加产妇术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 标签: 术中血液回收 自体输血 前置胎盘 剖宫产术
  • 简介:自身输血是指收集患者自身的血液或术中失血,然后再回输本人的方法。腹腔内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如出血凶猛可危及患者的生命。腹腔内出血也可以处理后回输,以及时补充血容量,同时又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从2001年12月开始,本院采用一次性胸腔闭锁引流瓶做自身血回收装置,对腹腔内出血患者进行自身血回收再输入,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 标签: 自身血回收 引流瓶 一次性 闭锁 胸腔 腹腔内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m ,TEG)在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在2022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100例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2组(每组均为50例),对照组根据标准的凝血试验结果指导术中输注血制品,实验组根据TEG结果指导术中输注血制品。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浓缩红细胞输注量、术中出血量、自体血回输量、术后12h内伤口引流量更少(P<0.05);两组新鲜冰冻血浆输注量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2h的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压积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TEG在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高。

  • 标签: 血栓弹力图 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 应用价值 凝血试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