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小儿活体肝移植术中标准化体温管理方法,避免术中低体温。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18例小儿活体肝移植术中体温管理方法及术中体温变化,总结术中标准化体温管理方法。结果:小儿活体肝移植术中无肝期体温降至最低(36.3±0.16℃),之后体温逐渐回升,采用标准化体温管理方法后术中最低体温可维持不低于在36℃,未出现低体温。结论:制定小儿活体肝移植术中的标准化体温管理方法有助于减少术中发生低体温,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加快麻醉苏醒。

  • 标签: 小儿活体肝移植,体温管理
  • 简介:摘要:就健评估来说,是护理程序的起点内容,在整个护理工作中尤为重要,对患者的健康进行评估,是保证护理质量的重要前提。因此,可以说护理评估是护士,助产士从事临床,社区,家庭护理工作所必须要掌握的技能。而就护士和助产士来说,将其评估的能力进行培养也是尤为重要的。在此基础上将标准化病人护理教学方法进行应用是尤为重要的,本研究则在此基础上,展开相关分析如下。

  • 标签: 标准化病人 健康评估 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婴幼儿先心术围手术期标准化管理。方法:将140例先心病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围手术期内给予患儿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标准化管理。比较2组患儿术后并发症、一般手术指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对照组患儿术后并发症率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患儿的拒食次数、哭闹次数、平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标准化护理在肠造口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研究筛选出对照组和观察组一共50例肠造口患者为对象,每组25例,都于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进入本院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为标准化护理,对比护理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2%,高于对照组的76%。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标准化护理对于肠造口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显著,而且能够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应当继续坚持标准化护理。

  • 标签: 标准化护理 肠造口 生活质量水平 抑郁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探析重症医学科镇静镇痛标准化护理方案的实施效果。方法:挑选在2021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重症患者80例作为本次实验工作的研究主体。并将2021年1月—6月的40例患者作为干预前实验对象,将6月—12月的40例患者进行镇静镇痛标准化护理(干预后),对比本次实验的患者干预前后的临床护理效果,并对其临床镇静镇痛的护理方案进行合理优化。结果:干预后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疼痛指数相对干预前均有所降低,且干预后患者镇静达标率高于干预前。结论:给予患者镇静镇痛标准化的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临床机械通气效率,可有效预防患者发生意外事故及并发症,进而减轻患者的疼痛,促进患者的恢复,并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症医学 镇静镇痛 标准化护理方案,实施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在慢性伤口的护理中使用标准化伤口护理的应用效果和价值。 方法:选择来我院进行慢性伤口护理服务的6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患者使用常规伤口护理的为对照组,研究组则对患者使用以对照组为基础的标准化伤口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相关恢复指标和护理后的总不良反应率。 结果:两组护理结束后,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外伤性溃疡、切口延迟愈合、压力性损伤的指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出现 水肿、感染以及创面糜烂的人数少于对照组,(P

  • 标签: 慢性伤口 伤口护理 标准化伤口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标准细节化护理在急诊静脉输液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我院2022年7月-2023年7月收治的60例急诊静脉输液患者,根据两组患者采用的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对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实行标准细节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操作技术水平、输液环境、服务态度、基础护理内容测评得分均相对较高,与对照组分数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诊静脉输液患者来说,实行标准细节化护理干预的方式,可以显著提升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水平,减轻患者的输液疼痛感,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标准细节化护理 急诊静脉输液患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针对急诊静脉输液患者在护理中,实行标准细节化护理模式对其进行干预,对其影响作用进行分析讨论。方法:以抽样的方式在我院从2021年2月份至2022年2月份接诊的急诊静脉输液患者中抽取7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单双数的方式分为两组,使用常规护理模式的35例患者取名为参照组,实行标准细节化护理模式的35例患者取名为研讨组,对两组急诊静脉输液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对分析。结果:研讨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实行标准细节化护理模式后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同时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两组之间的护理效果差距较大P<0.05有研究价值。结论:通过对急诊静脉输液患者在护理中实行标准细节化护理模式对其进行干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同时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值得运用。

  • 标签: 标准细节化护理 静脉输液 不良事件发生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急诊输液治疗患者实施标准细节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期间开展对比实验,挑选该期间我院急诊实施静脉治疗患者为样本,共计人数120例,依据实施护理方式的差异,将所有患者均分为两组,即为观察组(标准细节化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统计记录两组患者干预后相关数据指标,应用统计学工具完成分析对比,验证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数据、护理满意度数据皆显高,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显低,与另一组相比组间P值均达到﹤0.05数值,统计学意义确切。结论:标准细节化护理能够明显降低急诊输液治疗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能够促进医疗和谐发展,值得推广。

  • 标签: 标准细节化护理 急诊静脉输液
  • 简介:【摘要】目的:本课题将围绕标准细节化护理措施在急诊静脉输液患者中的实施效果开展研究,并针对在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数据中的影响进行具体论述。方法: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开展研究,将该期间我院急诊收治静脉输液患者作为研究纳入范围,选取其中80例,以7月前收治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临床给予常规护理服务,以7月后收治4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临床实施标准细节化护理服务,收集整理实施不同干预后两组相关数据指标,运用统计学系统予以对比分析,观察结果差异。结果: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低于另一组,护理满意度数据高于另一组,整体干预效果确切,且组间P值呈现小于0.05标准,表明统计学意义。结论:标准细节化护理可明显降低急诊静脉输液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护理满意度数据,安全性、可行性确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标准细节化护理 急诊静脉输液
  • 简介:摘要:目的:在慢性伤口护理中实施标准化伤口护理,观察应用的效果。方法:随机在我院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所有接收治疗的慢性伤口病人中随机抽选110例,两组的分组原则为随机数字表法,各55例。一组实施常规护理为参照组,实施标准化伤口护理的为试验组,从病人的护理质量、伤口愈合状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应用效果对比。结果:从护理质量分析,两组的各项指标均为试验组更优(P<0.05);从伤口愈合状况、护理满意度分析,试验组均显著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讨论:在慢性伤口护理中实施标准化伤口护理,不仅能够提高护理质量,还有利于伤口的恢复,病人满意度高,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慢性伤口 标准化伤口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利用标准作业程序来提升手术室护理管理的价值;方法:研究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入我院进行培训的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护理人员采用标准作业程序进行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护理人员的手术室护理素养、手术安全性评分及手术意外发生率;结果:培训后各项护理素养都要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护理人员的手术安全性评分明显高于培训前(P<0.05),手术意外发生率明显低于培训前(P<0.05);结论:将标准作业程序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中,能够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素养,保障手术顺利实施。

  • 标签: 标准作业程序 手术室 护理管理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讨依照JCI评审标准对控制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通过成立多重耐药菌多部门联合管理小组、查找问题、开展全员培训、持续质量改进等措施,将依照JCI评审标准对多重耐药菌感染实施管理前后1年的隔离措施执行率和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依照JCI评审标准能有效提高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隔离措施执行率(P<0.01或P<0.05),明显改善了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尤其是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P<0.05)。结论依照JCI评审标准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进行管理,能有效提高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隔离措施执行率,明显改善医院感染质量控制指标,对于降低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JCI 评审标准 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
  • 简介:目的了解神经外科专家、护理学专家和康复学专家对神经外科需入住康复护理床位的病种及各病种入住、转出标准的看法。方法采用定性研究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对某三级甲等医院7名神经外科专家、2名护理学专家和1名康复学专家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访谈内容主要包括神经外科需入住康复护理床位的病种,各病种的入住和转出标准,神经外科康复护理床位顺利运行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结果专家认为,神经外科设置康复护理床位对患者和医院都十分有益,入住和转出标准应围绕病情、治疗方案和生理功能的恢复状况制定。结论设置康复护理床位非常必要,而入住及转出标准的制定,是保证其顺利运行的重要条件。

  • 标签: 神经外科患者 康复护理 标准 定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分析手术室管理中标准化护理方案的运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2018年2月—2021年2月本院的30名手术室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2018年2月-2019年2月采用传统手术室护理模式,作为对照组。2019年3月-2020年3月采用标准化护理方案,作为实验组。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人员知识掌握情况(92.16±0.83)、360°评价分(92.64±2.90)高于对照组(81.16±0.45、82.54±2.84),有显著差异(P

  • 标签: 手术室 标准化护理方案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急诊预检分诊技术的迅速发展已成为当前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也成为目前医疗应用工作的重要的发展方向,加强对急诊预检分诊技术应用工作研究分析,才能更好地促进医疗行业的建设发展。将急诊预检分诊技术应用于患者分诊工作中,对于解决各类问题都有效的帮助作用。

  • 标签: 急诊预检分诊标准 患者分诊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冠心病心衰患者采用标注化护理的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纳入的冠心病心衰患者患者共82例,随机将其分为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40例观察组(采取标准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住院天数更低,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治疗配合度更高,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血脂含量的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冠心病心衰患者采用标准化护理能取得良好效果,其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标准化护理 冠心病心衰患者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标准化护理在冠心病心衰患者中的价值。方法:将2021年6月至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70例冠心病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模式、标准化护理措施。结果: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4.28%,对照组为77.1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标准化护理措施在冠心病心衰患者的护理中,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配合程度较高,对于护理工作的认同度较高,同时患者的心理情绪更加稳定,患者治疗自信心更强,值得参考。

  • 标签: 标准化护理 冠心病 心衰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现研究将JCI(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标准应用到口腔科门诊对控制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2020年12月-2021年6月我院口腔科门诊采用JCI标准实施医院感染控制工作,选取20名口腔科门诊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实施JCI标准后的口腔科门诊在卫生指标及感染预防和控制要素评分。结果:经分析对比发现实施JCI标准后的口腔科门诊在各个层面所涉及的感染预防和控制要素评分均优于未实施JCI标准时,(详见表2、表3),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通过对JCI标准的理解和实施,口腔门诊在医院感染管控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值得医院各科室应用及推广。

  • 标签: JCI标准 口腔科门诊 医院感染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