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表面麻醉冷却后用于烧伤创面换药镇痛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本院收治的Ⅱ度烧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换药前在室温下应用0.5%利多卡因对患者喷涂创面,实验组换药前应用经冷却为10℃的0.5%利多卡因喷涂创面,比较两组患者换药前和喷药后5、10、30、60min时疼痛评分的差异。结果换药前和换药后60min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喷药后5、10、30min实验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表面麻醉冷却至10℃时喷涂烧伤创面后进行换药,可有效缓解烧伤患者创面换药时引起的疼痛,增加患者舒适度。

  • 标签: 烧伤 疼痛 换药 表面麻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氟尿嘧啶泵所致恶心呕吐的预防护理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医院接收的运用氟脲嘧啶泵治疗的肿瘤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护理管理质量、患者依从性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最终患者生活质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P<0.05)。结论:将预见性护理应用于采用费尿嘧啶泵治疗的肿瘤患者管理中,可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依从性,减少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氟尿嘧啶药泵 恶心呕吐 护理措施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整体护理在耐多结核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耐多结核病患者,病例数128例,根据数字表法划分患者,参照组与试验组均64例,其中参照组选取基本护理方法,试验组选取整体护理方法,对比患者负面情绪、痰菌转阴率与生活质量、满意度。结果:参照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均高于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试验组,参照组痰菌转阴率76.56%,满意度79.68%,试验组转阴率90.62%,满意度93.75%,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耐多结核病患者护理时应用整体护理方法,疏导患者负面情绪同时,改善患者病情,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满足护理要求。

  • 标签: 整体护理 耐多药结核病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研究表明护士在临床中发生给错误的现象屡见不鲜,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医疗事故,延长了患者的住院周期,增加了医疗费用,加重了患者的家庭负担,甚至危害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另一方面影响了患者对医护的信任感,加剧了医患矛盾。本文通过国内外相关报道,立足临床调研,分析给错误的影响因素,结合国内外的期刊,论文等文献资料,根据本院的临床实际,探索可行性经验做法,进一步降低甚至杜绝“给错误”的发生率,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 标签: 护士,给药错误,查对制度,职业压力与倦怠,特制马甲,PDA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耐多结核病患者护理中应用整体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12月—2019年12月科室收治的耐多结核病患者8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参与此次研究的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43例和试验组43例,接受一般护理干预的患者组为对照组,接受整体护理的患者组为试验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对观察。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痰菌转阴率相对于试验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率方面,试验组相对于对照组优势明显对比,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耐多结核病患者的预后,对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疗效确切。

  • 标签: 整体护理 耐多药结核病 痰菌转阴率 结核病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眼药放置盒在眼科的应用效果进行深入观察。方法:为了将当前眼科的护理安全提升,研究将对两种不同的安全管理措施进行对比,分别是设置 眼药放置盒和不设置眼药放置盒的方式,在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期间并未设置眼药放置盒,在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则是设置眼药放置盒,分别将两个变量命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种不同护理管理方式下眼科的护理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护理各项数据相比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P<0.05)。结论:在眼科点护理安全中,眼药放置盒可以得到明显的护理效果,降低点差错事件的发生。

  • 标签: 眼药放置盒 眼科 点药护理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分泌科用药安全的影响因素,探索用药安全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全年中本院的92名内分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明确临床用药安全的问题,实施给安全管理措施,观察两组的不安全事件及用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的用药风险事件相比对照组较少,用药依从性较高,p<0.05。结论临床用药安全管理在内分泌科护理中的应用,可规范护士的给药行为,保障临床用药安全。

  • 标签: 临床用药 患者安全 给药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心静脉导管给治疗重症低钾血症的护理效果。方法:将近一年(2021年07月至2022年06月)本院收治的重症低钾血症病例,进行系统抽样随机均分两组,其中实验组行精细护理,而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对两组的实验护理结果仔细观察并记录分析。结果:两组病患入组前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而经过两种不同模式的护理后,实验组病患的并发症发生(1例,占比为2.44%)少于参照组(4例,占比为9.76%),病患对于护理的综合满意度(97.56%)则高于参照组(87.80%)。结论:对于重症低钾血症病患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给治疗并行精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病患的并发症发生,且满意度也更高。此法甚为有效,可值得推广。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重症低钾血症 精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提升静配中心贴签摆工作质量与效率的策略。方法:选取2022.01-2022.12在本院静配中心展开贴签摆放工作的19名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2022.01-2022.06实施常规贴签摆放方法时设为对照组,将2022.07-2022.12年实施优化标签摆药方法设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工作质量与效率。结果:观察组药物调配失误率(5.26%)比对照组(31.58%)更低(P<0.05)。结论:改善药品调配流程、强化工作人员培训、加大管理力度等措施,有助于提升静配中心贴签摆放工作质效,值得推广。

  • 标签: 静配中心 贴签摆药 工作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内分泌科患者给护理中的安全隐患与管理对策进行探究。方法:选择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内分泌科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模式差异,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40例患者。对于参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方案。对于实验组患者,结合给安全隐患采用针对性安全管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用药过程中的差错率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不合理用药事件发生率为(2/40)5.0%,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不合理用药事件发生率(6/40)15.0%,P<0.05。结论:在内分泌科患者临床治疗中,用药治疗十分重要,护理人员应当强化给安全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性,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内分泌科 给药护理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性耳鸣采用针灸联合吕氏脐灸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神经性耳鸣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针灸联合吕氏脐灸治疗方案、常规西医治疗方案。对比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耳鸣响度和耳鸣致残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吕氏脐灸有助于改善神经性耳鸣患者的耳鸣响度和耳鸣致残程度。

  • 标签: 针灸 吕氏脐药灸 神经性耳鸣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文章主要针对内分泌科护理安全隐患,并分析相应的安全隐患控制管理对策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于我院内分泌科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临床护理方案的不同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针对内分泌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针对性护理管理。结果 观察组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00%<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分泌科护理工作中,用药因素、患者因素、医护因素等均有可能导致不安全事件发生,而针对上述因素实施针对性管理则能够有效降低护理风险,消除安全隐患。

  • 标签: 内分泌护理 安全隐患 管理对策
  • 简介:溶栓凝是治疗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的主要手段,临床验证其安全有效,正日渐普及和规范。通过对我科2003年7月-2005年2月收治的11例PTE患者进行溶栓凝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辅以护理配合,总结护理注意事项,预防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 溶栓抗凝治疗 护理配合 临床验证 治疗过程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通过指导其进行阻训练对预防低血压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运动指导,观察组则联合应用阻训练。结果:低血压发生率观察组为2.86%,对照组为17.14%,P<0.05;干预前2组最低DBP、最低SBP对比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最低DBP、最低SBP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指导进行阻训练可有效改善其血压水平并预防低血压发生。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抗阻训练 低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患者拔牙术中口服凝药物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筛选2019年10月-2021年4月期间在我院口腔科进行拔牙治疗的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是否服用凝药物分为探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未服用39例,探究组服用40例,所有患者均在我院口腔科开展拔牙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出血状况和软组织愈合情况。结果:数据分析结果:探究组术后30s和术后1h出血发生率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究组软组织愈合状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拔牙术中口服凝药物,对拔牙手术治疗没有明显影响,可使老年患者在不停用慢病治疗药物的状况下进行拔牙治疗。

  • 标签: 口服抗凝药物 老年患者 拔牙术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痉挛体位摆放对脑卒中患者的术后恢复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纳入的脑卒中患者,随机法对患者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痉挛体位摆放干预。对比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对比患者护理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脑卒中 抗痉挛体位摆放 术后恢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