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针灸结合康复综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期间诊治的脑梗死患者中选取44例,随机分2组对照组(n=22)单纯予以早期针灸治疗,研究组(n=22)则应用早期针灸结合康复综合治疗。结果①研究组患者整体治疗有效率是95.45%,高于对照组的72.73%(P<0.05);②治疗前,2组患者的ADL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ADL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针灸结合康复综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肯定,值得借鉴。

  • 标签: 早期针灸 康复综合治疗 脑梗死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为重症肌无力患者提供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疗效。方法随机入组56例我院重症肌无力患者,选取时间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数字表法分组,纳入实验组的28例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纳入对照组的28例患者实施单纯西医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42%、治疗后肌无力绝对评分(2.77±0.33)分、治疗后生存质量评分(92.24±5.62)分、症状消失时间(59.54±10.44)d均明显更优于对照组患者,显著差异(P<0.05);2组患者治疗前肌无力绝对评分、治疗前生存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结果为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为重症肌无力患者提供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显著。

  • 标签: 重症肌无力 中西医结合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和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配合针灸、推拿、中药综合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复发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82%),且复发率(8%)明显低于对照组(18%),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中西医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复发率较低,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尽快康复,也可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椎间盘突出症 中西医结合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50例慢性心衰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取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西医基础治疗方式,观察组采取中药汤剂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患者住院时间以及患者死亡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提高左室射血分数更为显著,观察组患者心功能分级疗效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患者心功能分级疗效总有效率为7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缩短平均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衰,无任何不良反应,临床疗效可靠,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慢性心衰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共收治的54例不孕不育患者,随机将全部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观察组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实施单纯西医治疗,然后2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统计两组患者妊娠状况。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半年妊娠率、免疫抗体转阴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妊娠,可在不孕不育患者治疗中推广运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不孕不育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于我院进行治疗(收治于2015年6月至2017年4月)的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取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的胸腔注入顺铂治疗,观察组则采用中西医结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达到92.50%,而对照组只有67.50%,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50%,而观察组只有12.50%,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具有良好的效果,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肺癌恶性胸腔积液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47例腰椎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7.50%,明显比对照组(73.91%)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的不良反应为8.69%,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腰椎骨折治疗效果优越,患者骨折部位能够快速愈合,有助于腰椎功能尽快恢复,治疗安全性高,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腰椎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溃疡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自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慢性胃溃疡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慢性胃溃疡患者。对照组慢性胃溃疡患者进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中西医联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愈后一年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慢性胃溃疡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慢性胃溃疡患者,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慢性胃溃疡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慢性胃溃疡患者,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慢性胃溃疡患者术后一年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慢性胃溃疡患者,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溃疡患者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降低患者愈后复发率,值得医院推荐使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慢性胃溃疡 临床效果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于2017年4-12月期间,采选92例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参照组、考察组,各46例,分别采用单纯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效果。结果治疗后,考察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用药后,考察组不良反应(4.35%)明显低于参照组(6.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且不增加不良反应,效果可靠。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脑梗死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开展临床护理路径中的效果。方法采用资料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住院治疗3周以上的96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8名患者。关于对照组患者,我院对其提供优质护理服务,而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开展临床护理路径。最后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护理服务方面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开展临床护理路径中,结合优质的护理模式,有利于提升护理效果与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优质护理 临床护理路径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从2012年4月到2013年4月收治的慢性咽炎患者15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75例。观察组患者采取中西结合治疗的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华素片口服加雾化吸入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情况。结果在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咽炎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治疗效果比较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运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治疗效果 慢性咽炎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视黄醇结合蛋白临床检测方法,探究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含量检测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48例进行免疫比浊法检测视黄醇结合蛋白的患者,分析比较患者患病类型以及视黄醇结合蛋白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肝系疾病中肝硬化、急慢性肝炎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含量分别为(21.68±2.1)、(28.95±2.7)mg/L,明显低于正常者(t=2.248、2.265,P<0.05);肾系疾病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含量明显高于正常者;营养性疾病中甲状腺功能减退、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含量明显低于正常者(t=2.236、2.245,P<0.05)。结论免疫比浊法检测视黄醇结合蛋白对于明确肝肾功能病变以及营养性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视黄醇结合蛋白 检测方法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盆底肌康复训练和阴道哑铃训练等护理干预措施对妇女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妇产科经阴道分娩的96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前者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方案,后者配合阴道哑铃训练和盆底肌康复训练,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干预前后盆底肌力和护理期间盆腔器官脱垂和尿失禁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产妇护理干预后盆底肌力3~5级者有29例(60.42%),明显多于干预前(P<0.05);实验组产妇护理干预后盆底肌力3~5级者有40例(83.33%),明显多于干预前(P<0.05),也明显多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护理干预期间实验组产妇盆腔器官脱垂和尿失禁的发生率分别为6.25%和4.1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底肌康复训练和阴道哑铃训练等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妇女产后盆底功能的康复。

  • 标签: 产后盆底功能 护理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的急救与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63例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对患者急救和精心的综合护理,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3例患者中显效43例、有效17例、无效2例、l例死亡。结论急性左心功能衰竭起病急、病情发展快,对患者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肺功能障碍患者急诊手术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31例肺功能障碍需急诊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给予肌内注射东莨菪碱,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不同的麻醉方式。入室后,开放静脉通道,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等情况,清醒后,记录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等情况,观察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未见死亡病例。患者术中呼吸及心血管功能均稳定,未见严重心律失常及其他严重术后并发症;所有患者麻醉效果良好。患者认知功能平均评分为(27.1±2.9)分,术后认知功能良好。结论根据患者手术情况及病情的不同,加强老年肺功能障碍患者的麻醉管理,避免并发症发生,减少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促进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

  • 标签: 老年肺功能障碍 急诊手术 麻醉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前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的应用意义研究。方法选取100例计划妊娠的妇女予以常规的甲状腺功能测定、疾病检查,并观察、统计检查的结果。结果本文研究中,检出妇科疾病发病率较高,排名首位,甲状腺疾病排名第二,且在甲状腺功能异常疾病的患者中,绝大部分为亚临床型甲减患者。结论因育龄期妇女的甲状腺的发病率较高,如不予以及时的治疗,将导致发生不良的妊娠结局,采取孕前检查甲状腺疾病,可促进产妇顺利妊娠。

  • 标签: 孕前检查 甲状腺功能 意义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对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116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病患进行随机分组,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及参照组,各58例。参照组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BUN、Cr及UA清除率较参照组显著更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更少(P<0.05)。结论对慢性肾功能障碍的患者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患者对于血液透析的满意度,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慢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津南妇女儿童保健中心进行盆底康复治疗的10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抽取时间为2016年3月-2017年5月期间,对其实施护理干预,分析其应用效果。结果产后妇女在盆底功能康复训练中加入护理干预,显效70例,有效2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计算后为90%(90/100)。结论将护理干预应用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中,可将其盆底功能提升,加强阴道紧缩程度,可将其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盆底康复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康复治疗对改善盆底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4月我院妇产科78例分娩产妇为观察对象,随机平分为观察组(产后康复治疗)和对照组(常规产后治疗)对比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为7.7%,低于对照组的25.6%,观察组盆底肌肉压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康复治疗对改善盆底功能效果显著。

  • 标签: 产后康复治疗 盆底功能 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80例心电监护的住院病人进行对比治疗,探讨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的规范使用与管理方法。方法随机选择从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我院收录治疗的80例住院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人,实验组采用多功能心电监护仪对病人实行24h常规心电监护,观察并记录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监护方法,之后针对两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针对实施心电监护的40例病例进行分析,制定并引入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皮肤损伤发生率,实验组心电图、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的故障率,操作考核合格率、配件更换率、设备故障率及维修率均比对照组有所改善。结论临床规范使用及管理心电监护仪可以发挥设备的最大效能,减少人为因素对监护效果的影响,确保病人使用安全。

  • 标签: 多功能心电监护仪 规范使用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