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科护士的职业压力,在此基础上提出积极的应对措施。方法选取在我院精神科工作的临床护士68例,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入组的68例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工作压力为无的护士为0,工作压力为轻度的护士为5.3%,工作压力为中度的护士为48.5%,工作压力为重度的护士为46.2%。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压力主要来源于工作方面、人际关系方面、职业发展方面、个人方面及社会支持方面等因素。结论精神科护士承受着多种工作压力,其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且易出现工作倦怠。管理者只有加强人性化管理、建立相应的物质和精神鼓励机制,重视护士的劳动价值,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才能够缓解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压力,不断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 标签: 精神科护士 职业压力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从行为心理的角度分析精神卫生中心的设计对策。方法随机选择20家精神卫生中心,对患者、患者家属、医护人员进行采访调查,分析其行为心理特征,以此作为依据,从而总结出精神卫生中心的设计对策。结果从精神卫生中心的受众人群的调查问卷结果看,总结出精神卫生中心的设计对策主要有对建筑设计的室外场地注重舒适化与休闲化;功能空间要加强安全感和领域感;装饰及细节注重人性化与便捷化。

  • 标签: 行为心理学 设计对策 精神卫生中心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应用精神科技能来预防各种危急状态的发生,在危急事件发生能采取有效应对的措施。方法密切观察病情,及言语,表情,动作,行为的变化,巧用技能。结果通过护理观察,巧用技能,有效预防各种危急状态的发生,在发生后进行有效的处理。结论运用专科知识与技能,既能降低工作难度,提高工作效率。又能有效保护患者及他人人身安全,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 标签: 护理技能 暴力行为 预防 医疗纠纷
  • 简介:摘要精神病人因疾病的需要,长期接受住院治疗,在以药物为主的治疗过程中,必须辅以社会心理康复治疗,这对减少或预防复发、提高患者社会生活适应能力十分重要,本人所在病区健康教育知识宣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 标签: 精神病人 健康教育 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自我是人格心理学中的一个关键概念,在不同的治疗理论中有不同的理解和作用。本文沿着精神分析心理学发展的内部逻辑线索,总结了新精神分析治疗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自我观并分析其差异。理解不同疗法自我观的差异,有助于我们理解其治疗观的差异,对更好地探索心理障碍的根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自我 分析疗法 个体心理分析疗法 自我分析技术 客体关系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其对应的ERP(Event-relatedPotentials)评估规律。方法对此类儿童入院统一检查及治疗前ERP检查,根据结果评估患儿精神发育程度并进行综合治疗,持续四个月。治疗结束后,再次进行ERP检查,与治疗前进行对比,统计数据,计算进步百分比。结果经治疗的患者大多取得进步,对应的传统评估量表及ERP结果均有体现,初步规律为P300振幅进步百分比(118.92%±380.71%)uv;潜伏期进步百分比(2.44%±27.12%)ms。结论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恢复状况与ERP改变有一定相关性,利用ERP评估该类儿童康复疗效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 标签: ERP 精神发育迟滞 儿童 康复 评估 传统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舍曲林与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40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其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的抗精神病药治疗,观察组给予舍曲林与抗精神病药联合治疗。采用我院现用的抑郁评分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精神状况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运用舍曲林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负性心理,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舍曲林 抗精神病药 精神分裂后抑郁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评价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应用。方法选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6例。所有患者均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通过分析患者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频度(ODDS)、药物利用指数(DUI)与联合用药情况,分析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应用。结果在治疗精神分裂症中,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频度顺序为喹硫平、利培酮、氯氮平、阿立哌唑、齐拉西酮、奥氮平;其中有90例(71.4%)患者使用一种药物治疗,两种药物联合使用的有20例(15.9%),16例(12.7%)患者联合使用三种药物进行治疗;且同时显示患者用药频度越大,ODDS越大,所有患者的DUI≤1,并无滥用药物的现象。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非典型药物进行治疗,主要采用单一药物治疗,患者用药结果科学、合理,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精神分裂症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专科护士团队系统化健康教育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2月—2018年4月我院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63例为本组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有目的有计划的健康教育,对患者病史资料进行收集,从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对精神科保健知识掌握程度、服药主动性三个方面对患者住院依从性进行评估,对患者在健康教育前后的住院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在实施健康教育后,患者对自身疾病认知度、精神科保健知识掌握程度、服药主动性均得到明显提高,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实行精神科专科护士团队系统化健康教育,可以有效确保患者病情稳定,预防疾病复发,同时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精神科专科护士团队系统化健康教育 精神分裂症 依从性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致化药物使用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依从性及精神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0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两组住院治疗期间均予以抗精神病药物进行常规治疗,同时给予精神科常规护理,干预组还实施细致化药物使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12周后用药依从性、精神症状(BPRS)变化情况。结果细致化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用药依从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BP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细致化药物使用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率,促进精神症状的改善,对控制疾病进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依从性 精神症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儿童口腔治疗中氟烷吸入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到2016年1月间收治的80例儿童口腔治疗者进行麻醉干预,按照随机序号法将80例患者进行分组后,定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观察组进行氟烷吸入麻醉;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睫毛反应消失时间和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5%低于对照组70.0%,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氟烷吸入麻醉应用于儿童口腔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良好,同时不会对患者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因而值得我们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 标签: 七氟烷吸入麻醉 应用 儿童口腔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探究氟烷和丙泊酚麻醉对老年肺癌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60例患有肺癌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有肺癌的老年患者给予丙泊酚的麻醉方法,对观察组患者给予氟烷的麻醉方法,对比并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患有肺癌的老年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有肺癌的老年患者术后6小时、术后24小时、术后3天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评分(MMSE评分)与对照组患有肺癌的老年患者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与应用丙泊酚的麻醉方法相比,对患有肺癌的老年患者使用氟烷的麻醉方法的效果更好。

  • 标签: 七氟烷 丙泊酚 麻醉 老年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叶皂苷钠的不良反应及其有效护理应对方法。方法将2015年7月—2017年2月于我院接受叶皂苷钠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5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总结护理措施。结果发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时,立即停药并告知主管医师,同时配合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所有患者经护理干预后均取得满意康复效果,不良反应消失。结论叶皂苷钠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时,应该从停药、稀释药物浓度、心理护理、病情观察等方面加强护理干预,同时需提前了解叶皂苷钠的适应症、安全剂量。

  • 标签: 七叶皂苷钠 不良反应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精神科落实人性化护理对精神疾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评价其效果。方法选取我病区2018年1月至2018年11月间收入的所收治精神疾病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研究要求抽取出60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开展实验,通过随机分组法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中选取30例患者。对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而研究组在常规护理方案上加用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较参照组来说有明显提高,其中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评分为(95.3±4.7)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1±3.9)分,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应用人性化护理方案,能够有效提高精神疾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并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这对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及回归社会来说具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够提前使患者恢复正常的身心状态,促进疾病的早日恢复而回归到社会,因此此项研究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精神科 人性化护理 护理管理 观察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的影响。方法对照组患者依据其精神病症状选用针对性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还进行心理治疗。结果通过治疗后患者的评价BPRS指标值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是,观察组下降的幅度要大于对照组;治疗前后对照组患者仅有情感平淡(I)、思维贫乏(Ⅱ)两个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P>0.05)。而观察组采取了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心理治疗后患者的上述指标均出现了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可知,在SANS指标改善上观察组的效果更加明显。此外,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上无统计学上的差异意义。结论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心理治疗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单一精神药物治疗方式。

  • 标签: 抗精神病药物 心理治疗 阴性症状
  • 简介:摘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精神科暴力行为及其对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研究的相关文献,阐述了精神科暴力行为产生的原因、特征、对精神科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影响、预防的对策及目前相关研究的不足。

  • 标签: 精神科 暴力行为 护理人员 心理健康 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