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行为干预在艾滋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9月本区疫控中心纳入调查的80例人员(吸毒者、娱乐场所工作者、流动人员等)进行研究,均予以艾滋病预防控制行为干预,对比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 防控知识掌握率95.00%(干预后),要高于干预前48.75%(P

  • 标签: 艾滋病 预防控制 行为干预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在药品配发过程中实施药师干预,以控制药物不良反应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2021年12月在我院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100例,根据用药指导模式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50例患者实施常规用药指导干预;观察组中50例患者在药品配发过程中实施以药师为中心的药学服务干预。对比两组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和纠纷事件情况、用药依从性、对用药指导干预模式的满意度、用药时间。结果 观察组研究对象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和纠纷事件的例数均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用药依从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对用药指导干预模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用药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结论 在药品配发过程中实施以药师为中心的用药指导干预,可以有效控制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缩短用药时间,降低纠纷事件发生率,使用药依从性和满意度得到同步提升。

  • 标签: 药品 配发 以药师为中心 用药指导 不良反应
  • 简介:摘 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身体健康更加关注,市场对药品的需求量持续增加,带动了制药行业的发展。在制药工艺项目中,质量控制是核心和基础工作,通过质量控制可保证药品质量,帮助制药企业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对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主要针对制药工艺项目质量控制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关完善策略,希望给予制药行业以些许参考和借鉴。

  • 标签: 制药工艺项目 质量控制 现状 完善策略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间收治的门诊患者中,随机抽选240例患者进行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给予门诊护理管理,两组各120例,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医院感染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消毒隔离管理、护士洗手质量、抗菌药物管理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医院的感染控制中,应用门诊护理管理,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门诊护理 医院 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疾控中心是预防疾病、开展公共服务的重要部门,重要的工作目的是为了控制疾病,为我国人民群众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都得到明显的提升,人们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度明显提高,因此疾控中心的工作也受到极高重视,通过疾控中心管理来采取有效的手段来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我国人口具有高密度、流动量较大的特点,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都有很大的难度,随着人口流动量的增加,加剧了传染病的传播,因此疾控中心的工作就是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

  • 标签: 疾控中心 传染病 预防和控制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层次护理管理在院感控制中的价值。方法:随机抽选2022年9月—2023年3月期间在我社区接受治疗的45例门诊患者作为参考组,另选择2022年4月—2023年10月期间的45例门诊患者作为实验组。参考组执行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采取分层次护理管理,之后比较两组患者院感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院感发生率低于参考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考组(P<0.05)。结论:在院感控制中采取分层次护理管理,可显著降低患者院感发生风险,并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分层次护理管理 院感控制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学校流感样病例爆发疫情的流行特征及控制方法。方法:本地区在2019年1月到2023年12月期间共计4起学校流感样病例爆发疫情,涉及100例病例,通过回顾分析法,了解疫情流行特征,并提出控制策略。结果:100例病例无死亡,未分级病例46例,一般疾病疫情54例;以3~4月、11~12月份(冬春季节)多发;4起疫情中,小学2起,病例59例;初中1起,病例22例,高中1起,病例19例;农村学校占3起,病例83例,城镇学校1起,病例17例;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疫情1起,病例28例;甲型流感病毒所致的疫情1起,其中H3N2型甲流病例10例,H1N1型甲流病例21例;B型流感病毒混合支原体感染所致的疫情1起,病例41例。结论:本地区学校流感样病例爆发疫情多见于农村小学学校,具有明显的冬春季节发病特征,可通过防控宣教进行良好预防。

  • 标签: 学校 流感样病例爆发疫情 流行特征 控制策略
  • 简介:摘要:结核病,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对公共卫生构成重大威胁。疾病控制中心采取了多元化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包括公众健康教育、高危人群的筛查与监测、疫苗接种策略,以及结核病病例的早期发现与及时治疗。特别对耐药结核病的防控,采用耐药性监测和管理系统,确保准确诊断与有效治疗。通过跨部门合作和社区参与,加强结核病防治网络,旨在降低疾病负担,防止药物耐药性的发展,努力实现结核病的最终消除。

  • 标签: 结核病 疾病控制中心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现代临床微生物学是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和预防医学结合的交叉学科,己成为临床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支撑,其建设和管理水平将对医疗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与医学实验室其他专业领域一样,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质量保证涵盖检验前、检验中、检验后的全部过程;以及影响检测结果的所有因素。总之,微生物检验应严格遵循实验室各项操作程序,严格认真执行每个操作环节,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才能满足临床需要。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研究现状。

  • 标签: 微生物 检验质量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层级质量控制提升内科护理管理质量中的价值。方法: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选择80例内科患者和24名护理人员,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为对照阶段,病患40例,采用一般质量控制,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为观察阶段,病患40例,采用层级质量控制,两阶段的护理人员保持一致,比较两组护理工作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基础护理评分、特级护理评分、1级护理评分、专科理论评分、专科技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层级质量控制 内科 护理管理质量
  • 简介: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自身健康问题,提升了对医疗行业的要求。但在临床医学检验中,容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出现检出结果不准确、不及时等问题,造成误诊等现象,直接影响了患者的最佳治疗时间,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针对目前临床医学检验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需要进行全面分析,明确检验的内容和基本要求,只有确保检验效果,才能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本文侧重于临床医学检验重要方面的质量控制措施,仅供参考。

  • 标签: 临床医学检验 质量控制 重要环节
  • 简介:【摘 要】在众多的抗菌类药物中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是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其治疗效果和它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控制有直接的关系,注射液的制备工艺越是精良,质量控制越是到位,其临床适用性就会越好,基于此本文将对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制备工艺及其质量控制进行简要探讨。

  • 标签: 乳酸左氧氟沙星 注射液 制备工艺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现如今微生物检测的现实情况,制定微生物检测标本的质量控制控制策略,为不断提高预防控制中心的检测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2020年2月至2020年11月,收集了我们实验室收到的256份不合格微生物检测样品,并出于不合格原因提取了统计样品。结果:256个不合格的样本的来源为唾液样本(42.19%),尿液样本(33.20%),血液样本(14.45%),分泌样本(5.08%),粪便样本(2.73%)和无菌体样品(2.34%)。形成不合格样品的原因是样品污染(26.95%),然后是错误的采集时间(22.66%)。结论:针对微生物标本存在的问题,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关键。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检验标本 质量控制 对策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湿包产生的风险防范及控制措施。方法消毒供应中心常见湿包现象,及发生率、影响因素及管理措施.提出针对湿包问题和随着医疗器材的不断更新,跟进和完善管理制度,以避免湿包,保证消毒灭菌质量。结果实施后清洗消毒灭菌、灭菌物品储存以及湿包发生率均低于风险管理实施前,且风险事件发生率仅有0.63%,明显低于实施前的5.38%,差异对比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实施风险防范措施,加强环节质量控制,可有效减少消毒供应中心湿包的产生,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确保医疗安全,从而为临床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后续服务。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湿包 风险防范 护理安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研究检验科免疫实验室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针对措施。方法:在 2018年 8月~ 2019年 8月间于我院检验科施行免疫检验的标本中随机选择 350例为研究对象,对比探究标本的病毒类型及阳性率。结果:经检验结果显示, 350例研究对象中有 208例结核患者、 98例梅毒患者、 20例甲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24例免疫缺陷病毒患者,且组间阳性率对比差异统计学意义明显( P< 0.05)。结论:分析探究医院检验科免疫实验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一步采取定期消毒、检验培训、制定并落实规范化操作流程等针对性防控措施,以尽可能减少检验人员的职业暴露,可达到提升实验室安全程度,防控检验人员突发感染的效果。

  • 标签: 检验科 免疫实验室 危险因素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医院传染病管理和控制策略研究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7年 1月 --12月(对照组)和 2018年 1月 --12月(观察组)我院传染病管理情况,分别为我院实施传染病传统管理和实施传染病管理和控制策略。分析医院防控效果以及患者的满

  • 标签: 传染病管理 传染病感染率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