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0 个结果
  • 简介:新见在江苏邳州大墩子大汶口遗址出土的一些重要器物,其中阳鸟石璧和骨雕鸟上的阳鸟刻画,从考古遗存上对夷族的太阳崇拜和鸟图腾说提供了证据。獐牙勾形器柄上的刻符与《系辞》中八卦卦形符号相同,证明八卦起源于五千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比通常认为易学萌芽于商周之际早两千余年。为研究东夷文明增添了宝贵的新资料。

  • 标签: 大墩子遗址 阳鸟刻画 八卦符号 起源 大汶口文化
  • 简介:内邱发现唐代二音孔瓷埙近年,河北省内邱县文物保管所在著名的邢窑遗址①上先后发现两件二音孔瓷埙,现介绍于后。一、老人头形埙。扁圆形,径6厘米,侧径5厘米,正面施釉,浮雕老人形象,生动逼真;背面露胎,在中心处刻划匠人的姓氏款“和”字。吹孔置头顶,音孔置嘴...

  • 标签: 音孔 文物 七声音阶 调查简报 河南新郑 唐三彩
  • 简介:1988年4月19日,笔者在托县古城村云中故城遗址西门外约50米、一田间灌渠的出口处,发现一约30多平方米的古代陶器残片堆积。其中发现一件印有“云中”字样的陶罐底部,直径6.3厘米。“云中”二字位于罐底左边,为戳印阴文隶书,字迹清晰,浑厚古朴,字体结构严谨、遒劲有力,两字通高2.3、宽1.5厘米(见图)。

  • 标签: 托克托县 古代陶器 云中 古城村 字通 遒劲有力
  • 简介:西夏碑,全称凉州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是迄今所见保存最完整、内容最丰富、最有研究价值的西夏碑刻.被世人誉为“稀世珍宝”。1961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碑原被封闭在武威清应寺一座砖砌的碑亭内,清嘉庆九年(1810年),由甘肃著名学者张澍发现,世人得以重睹。1927年。武威大地震,清应寺受损严重。后来,碑被搬迁并竖立在文庙文昌宫西廊房石刻展厅保存展出。竖碑时,为了确保碑身稳固,碑座被埋于地表下。1981年。因碑身有所倾斜。又对碑座地基进行了加固处理。仍将碑座置于地表以下。只有一少部分露出地面。

  • 标签: 碑座 西夏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著名学者 加固处理 国务院
  • 简介:甘肃通渭发现大泉五十异品祁永忠笔者曾从一农民手中购得两枚大泉五十异品,介绍如下:其一为直径2.5、厚0.15、穿0.8厘米,重5克(图1)。该钱生坑绿锈,背郭内四周匀称布有四个符。其二为广穿大泉五十,径2.5、厚0.1、穿1.2厘米,重3克(图2)。...

  • 标签: 大泉五十 甘肃省 通渭县 异品 农民 绿锈
  • 简介:在1990年至1991年合肥市“金斗城”(现绿都商城)建设时,在基建工程初期,开挖土方过程中不断有零散的汉代《半两》,《五铢》,唐代《开元通宝》、《乾元重宝》,五代《乾德元宝》、《唐国通宝》及北宋各类年号的古币出

  • 标签: 合肥市 南宋 钱牌 铭文 古钱币
  • 简介:四川西昌发现元代铁权黄承宗四川西昌市城关镇河东街附近,在1965年冬季,因建房挖土,在地表下的积土中发现元代铁权一件。当时笔者征得拾者同意,拍摄了照片(图)和对铁权测量了尺码。铁权为模铸,方环形纽,圆盘底座,覆钵体。通高9厘米,底盘直径5厘米,重1....

  • 标签: 四川西昌 历史博物馆 首次发现 城关镇 宁州 底盘
  • 简介:1988年4月,河北盐山县圣佛镇西田寨村,村民王占林,在村西北约250米处的碱荒地拉土时,距地表约1.6米处,遇到乱砖一堆,(百余块)清除后,砖下淤土中,发现了“五乳”规矩纹铜镜1件。伴出灰陶小罐1件:直口,丰肩、鼓腹斜收、平底。另有新莽“货泉”,东汉“五铢”残钱币文数块。据断,此处为一早年盗扰后的古墓残存遗迹。仅将铜镜简介如下:

  • 标签: 规矩镜 规矩纹铜镜 货泉 币文 五铢 鼓腹
  • 简介:1973年10月南昌市园林处青云谱园艺场在基建工程中,发现古墓一座。我们配合进行了清理。该墓为卷拱砖室,平面呈长方形。封门砖作人字形结砌。墓全长4、宽1.74、高1.5米,分前后两室。墓壁平铺纵砌,底砖均铺作人字形。墓砖分长方形和楔形

  • 标签: 东汉墓 青云谱 人字形 基建工程 拱砖 随葬器物
  • 简介:自外国银币流入中国以来,可谓品种繁杂。名目繁多,种类多达数十种。其中流通最广,数量最大,时间最长的当为墨西哥鹰洋,它自清道光年间流入中国至民国末年,共有一百多年的流通历史。鹰洋不仅有很多版别,而且在质量上也鱼龙混杂,加之中国地方及个人也大批仿造、造

  • 标签: 版别 银币 清代 资料 地方 发现
  • 简介:1982年十月安远县进行文物普查,得知镇岗公社半天塘有古瓷窑。1983年6月对其复查,其时在窑址地表上采集到遗物标本。一安远县地处赣南,东邻会昌、寻乌,南界定南,西靠信丰、赣县,北界于都,是一个崇山峻岭的山区,县城海拔270米。安远古瓷窑,现所知者多集中在城南的镇岗公社半天塘范围内的山丘中,依山建窑设场。半天塘东距县城,西距鹤子圩,西北距信丰隘高圩等地各为40华里,南至镇岗圩30华里。古时,半天塘地处安远的中央,是从县城往广东和平、始兴诸地的必经之道,是孔田、鹤子等地去信丰的必由之路。

  • 标签: 安远县 信丰 西距 南至 寻乌 于都
  • 简介:浙江地区在过去较长的时间内,基本上被视作岩画的空白点。2002年12月,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朱溪镇小方岩山麓发现岩画,打破了浙江无岩画的局面。之后几年内,仙居各地又陆续发现了不少岩画点。浙江省文物局将仙居的各个岩画点整合、打包为"仙居古越族岩画群",向国务院推荐、申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国务院予以正式公布。

  • 标签: 浙江仙居 浙江地区 朱溪 调查简报 方岩 越族
  • 简介:1992年春,笔者在巴林右旗沙巴尔台苏木(乡)塔布花嘎查(村)下乡。听嘎查党支部书记敖力布桑布同志讲,他们村中有一块石碑,上面刻有文字。我们在这个村西侧的一眼枯井沿上的彻石中找到了这通石碑。碑为粉白色花岗岩质,高110、宽56、厚11厘米。表面粗糙,...

  • 标签: 巴林右旗 辽代 博物馆 我国北方 “来” 唐王朝
  • 简介:安阳市发现隋代大型家族墓地贾玉俊1992年冬至1993年春,安阳市文物工作队在安阳市所建沤北胜利小区配合基建工程时,发现汉至宋代的古墓葬152座。其中尤为重要的是1993年2至3月发掘了一处规模很大的隋代家族墓地。在这处墓地共发掘隋代墓葬64座。墓地...

  • 标签: 安阳市 族墓地 青瓷器 家族 古墓葬 呈扇形展开
  • 简介:泰国早期青铜文化的发现与研究傅宪国Inthepastseveraldecade:,theearlyBronzeAgearchaeologyofThailandhasmadeagreatprogress.Thispaperintroducesandre...

  • 标签: 青铜器 遗址 青铜文化 公元前 冶金考古 泰国
  • 简介:1989年6月初,河北省涿鹿县大堡乡祁家洼村村民在挖自来水管道沟时发现一座元代砖室墓。进行了简单清理,现将情况简介于下。一、墓葬形制该墓位于祁家洼村西南祁正义农民的院墙下,墓室保存较完好,为半圆形穹隆顶砖券墓。由墓门、墓道和墓室三部分组成。墓门为砖券拱形顶,方向正南北,门宽65、高78、进深54厘米。封门先用大石板封堵,而后再用不规则小石块封严实。

  • 标签: 墓葬形制 穹隆顶 砖室墓 豆青釉 大堡乡 涿鹿
  • 简介:一1975年昭盟文物站在宁城县废品收购站拣选文物时,发现了一批青铜器。计有青铜短剑、礼器、铜盔、生活用具、生产工具、铜马具及铜饰品等,大小共四十余件。(一)青铜短剑四件:动物纹青铜短剑一件,通长28.5厘米,双刃平直,无脊,柄扁平。剑身两面纹饰相同:柄端有相背连接的双鸟头。柄部有八只呈

  • 标签: 动物纹 剑身 曲刃剑 石沟 废品收购站 生活用具
  • 简介:<正>在内江市所辖的沱江流域200余公里范围内近年来发现了许多汉代岩墓。1987年初,仅在市中区的文物普查中就发现上百座,其中只有四座画像岩墓(编号一、二、三、四)。这些岩墓多数临江,在褐红色的砂质岩壁上凿洞穴而成,单室墓型。墓室平面呈纵长方形,一般长5—8米,宽3—4米、高1.6至1.8米左右。墓底略为倾斜,弧形顶,墓壁有龛,有的有石椁。甬道长0.5至1.5米左右。墓门高1.5、宽1.3米不等。这些墓早年均已被盗,目前尚未作清理,现仅将保存下来的画像,择其中十二幅简报如下:

  • 标签: 画像 内江市 浅浮雕 石棺 仙鹤 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