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5 个结果
  • 简介:城市宗教史研究是我国城市史研究新的增长点之一,为不同领域的学者所关注,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目前,相关成果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对城市寺庙宫观的研究,探讨城市信仰空间与市民生活等;二是从国家与社会的角度展开对城隍等城市神明信仰的研究;三是对城市制度宗教史的梳理;四是城市史中涉及的宗教信仰研究。但毋庸讳言,既有研究成果还存在一些盲点和不足。就研究内容而言,多是宏观性的研究,缺少比较有深度的个案研究;从宗教信仰自身脉络出发的研究还欠成熟,因而对既有关于'国家与社会''城市与乡村'等问题的研究推动乏力。在研究方法上,还比较缺乏对'传统与现代''宏观与微观'等方法的检讨。

  • 标签: 城市史 宗教史 民间信仰 社会文化
  • 简介:回鹘文社会经济文书的发现、收藏与研究情况概述●李经纬西北民族研究1997年第1期(总第20期)回鹘文是我国维吾尔族早在唐未、两宋和元朝时期广泛使用过的一种民族古文字,维吾尔族曾经用这种文字书写了极其丰富的文化典籍,有的一直流传至今,成为中华民族光辉灿...

  • 标签: 社会经济文书 回鹘文文献 情况概述 文书研究 回鹘文文书 吐鲁番
  • 简介:1983年,广汉县志编委会派人到县档案馆搜集、整理有关撰写广汉县志的资料,从一大堆档案中,发现李鸿章于1885年中法战争期间写给黎庶昌的十多封书信。这十多封书信用十六开白字纸书写,字迹工整,全部用楷书写成。

  • 标签: 黎庶昌 县档案馆 六开 纸书 古文字学家 装订成册
  • 简介:从2000年初,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来,尤其是从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发表以来,广大方志工作者也和全国人民一样,都在认真学习和努力实践。中国思想理论战线上的这种新形势已经大大促进和必将继续促进方志思想的不断更新。根据笔者对当前方志思想理论界的宏观扫描,以为现阶段中国方志思想变革的基本趋势主要体现在如下诸个转化匕。

  • 标签: 方志思想 方志编纂 方志工作者 国人 论战 努力
  • 简介: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全球社会经济形态甚至社会结构形态正在从工业经济和工业社会向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转变,进入一个以知识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分配、使用为重要特征的时代。这一变化对人力资源开发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而形成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 标签: 人力资源 发展趋势 知识经济
  • 简介: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越来越多的孩子接受了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越来越多的学校走上了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历经数十年积淀,中华大地上涌现出了一大批百姓心向往之的名优中小学,成为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成果与见证。这些名校有哪些类型?其未来发展趋势又如何?北京师范大学楚江亭教授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读此文,我们已经处于名校行列的学校可以对自身有一个清醒的认知,以进一步挖潜扬长,在现有基础上更上一层楼;而其他学校也可以受到启示,完善提升自我,向着高质量的名校不断迈进。

  • 标签: 经济发达地区 传统型 课堂教学改革 课程整合 未来发展趋势
  • 简介:中国东北史学家金毓黻先生主编的《中国史学史》一书对中国史学史学科的建设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建国前后不同时期出版了很多版本。偶然机遇发现金毓黻先生亲笔跋记,深感先生的治学严谨和《中国史学史》出版的艰辛历程。

  • 标签: 金毓黻 中国史学史 静晤室日记 跋记
  • 简介:宜州近年发现的两面石寨山型铜鼓和画马崖岩画,同属一个地点.这一发现,为了解历史上宜州一带的壮族先民与滇越民族的关系,揭示宋代"宜州买马"的交易场所和明代"怀远驿铺"的历史关系提供了新的资料.

  • 标签: 铜鼓 崖壁画 宜州马市 怀远驿铺
  • 简介:<正>馆藏善本书中,有明末卢若腾著的《留庵岛噫诗集》一部,凡一卷一册,收诗百四首.题“明通议大夫同安卢若腾闲之著,同里后学林树梅瘦云校刊”.目录后约有“古闽丁芸”、“耕邻经眼”二印.板式为黑口、双鱼尾,四周双边.每半页10行、行23字,注文小字双行.板框四角连接不严实(有缝),界格行线两端与上下栏线互不衔接;字的行气不整,有时歪扭不直;墨色轻重不均.以上特点,说明这是一部活字印本.怎样知道是铜活字印本呢?主要是根据丁芸的墨笔题识和印本的字体.丁芸的题识凡两处三则,一在卢若腾自序之后,为节录卢氏传记,对于研究卢氏有用,与本书板本关系不大,从略.第二处在本书校勘者林树梅识语后,凡两则,第一则与本书板本有关,录全文如下:

  • 标签: 铜活字 诗集 新发现 书板 道光 卢氏
  • 简介:明代燕王朱棣发起"靖难之役"夺取政权,其麾下有许多回族将士。然而名将多有流传,士卒却从未留下姓名。今在族谱学研究中发现河北青县张氏祖阿丹沙、河北大厂何氏祖何也思答儿就是在靖难之役中的两名真名实姓的普通士卒。

  • 标签: 靖难之役 阿丹沙 何也思答儿 回族士卒
  • 简介:《续资治通监长编》通行的五百二十卷本皆属於四库阁本系统,民族语译名及违碍文字已遭清人大量篡改。笔者发现,湖南图书馆藏有此书的四库底本,其中译名皆未经改译,违碍文字亦多仍原本之旧,系此书自《永乐大典》辑出後的二次修改稿本。此本抄成於乾隆四十三年,修改工作持续至乾隆五十二年,较为完整地反映了《长编》辑佚、整理的过程,对於深入研究《大典》本辑佚、整理等四库学问题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更为重要的是,此本是现存诸本中最接近《永乐大典》所收《长编》原貌的版本,对於宋辽金史研究及相关民族史研究具有珍贵的版本价值及史料价值。

  • 标签: 《续资治通监长编》 四库底本 《永乐大典》 湖南图书馆
  • 简介:本人曾再次提出论点,关于《明史》记载巴喇西国遣使臣前来中国的经历,得到祝允明(1460-1526)所撰《野记》的支持,及认为《野记》中另外两则关于东夷的传闻,例如有大蟒蛇、鳄鱼、鹿和石朱砂等,都可能表明该些传

  • 标签: 郑和船队 明朝 《东南海夷图》 《广舆图》
  • 简介:新近发现的两件宣德六年(1431)和正统十四年(1449)的法旨,由北京大隆善寺发往岷州大崇教寺,是目前最早的关于班丹扎释的藏文资料,在明朝驻京藏僧的资料中极为罕见。第一件涉及大崇教寺法脉传承,第二件事关寺院财产分配。这两件法旨对研究班丹扎释、大崇教寺乃至明代藏传佛教都具有重要价值,文章译释了法旨内容,并结合法旨内容初步考述了大崇教寺的创建时间和法脉传承。

  • 标签: 法旨 大崇教寺 班丹扎释 汉藏交流
  • 简介:对于韩国庆州佛国寺发现的《无垢净光大阳罗尼经》刻本,中国学者潘吉星、李致忠等先生已著文论证”,它是中国武则天时代于东都(当时称作“神都”)洛阳刻印的经卷。他们都指出,这部经译于公元7O0~701年,译出不久即刊行于世。潘文强调,这部经不是中国最早的印刷品;李文则从“削罪延寿”之功能出发,论证《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合为则天皇帝“祛病延年”而译刻。

  • 标签: 《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 武则天 庆州白塔 义湘 武周 《资治通鉴》
  • 简介:萧友梅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和作曲家,他毕生致力于“五四”以来我国现代专业音乐教育事业的建立和发展,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专业音乐人才,留下了大量的音乐论著和创作作品。全面深入地研究萧友梅的教育实践、学术论著和创作作品,对于正确评价其历史地位及启迪现...

  • 标签: 萧友梅 湖南大学 胡庶华 合唱曲 新发现 校歌
  • 简介:嘎仙洞的发现被认为是近代以来拓跋鲜卑研究最重大的考古成果之一,封鲜卑史研究推动很大。造成这样的行勤和影响当然是因为该巖洞具备某种确切可信的历史真实性,嘎仙洞岩壁上的北魏祝词铭文就是这种历史真实性的最坚强证据①。

  • 标签: 嘎仙洞 民族起源 想像 历史真实性 拓跋鲜卑 近代以来
  • 简介:狮雄山汉代建筑群遗址位于距五华县华城镇东南约3千米的狮雄山南山岗上,该遗址发现于1982年的文物普查工作中。1984~1990年,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联合五华县博物馆先后4次对该遗址进行调查、发掘,揭露面积达768平方米,发现了汉代建筑遗址,

  • 标签: 遗址考古 五华县 建筑群 汉代 文物考古研究所 普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