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9 个结果
  • 简介:服务,是图书馆工作的重中之重。离开服务去奢谈图书馆的发展只能是一种空谈。美国图书界曾就各个因素在图书馆服务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图书馆建筑占5%,信息资料占20%,图书管理人员占75%。由此可见,人是最重要的因素。近年来,随着社会文明和信息化、网络化程度的提高,服务危机极大地影响着图书馆的社会形象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针对不尽如人意的现状,不少业内人士撰文提出了好的建议和看法:要有敬业精神;要提高图书管理员的修养;重塑图书管理员的职业道德等等。除此之外,笔者认为还要加强员工的自我管理。

  • 标签: 加强自我管理 图书馆建成 建成读书
  • 简介:2007年,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将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明抄本《兵部奏疏》作为《中国文献珍本丛书》之一种影印出版,为明代蒙古史和明蒙关系史学者带来极大便利。本文就其主要内容进行概要的介绍,并对此书《序言》做了必要的补充和勘正。同时在明蒙关系史的大背景下讨论了该书文本的形成过程,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于《序言》所涉及的几个问题(三娘子、把汉那吉和俺答汗三者关系,把汉那吉投奔明朝的时间)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另外,笔者在文末为本书编排了目录,以便学者利用。

  • 标签: 中国文献 图书馆藏 明抄本 奏疏 国家 文献缩微复制
  • 简介:一位烈士的女儿,三次与毛主席的近距离接触,其中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土壤中弥漫,胜负又将如何?母亲毛秉琴让我代她给毛主席与信陈文新院士是我国土壤微生物学的重量级人物之一。在她的手中掌握有全世界最大的根瘤菌资

  • 标签: 根瘤菌 主持人 毛主席 豆科植物 武汉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 简介:西汉王朝第十五代刘婴5岁当皇帝,不久就被王莽赶下了台。王莽结束了西汉215年统治,建立“新朝”。王莽是位儒学大家,他想缔造一个体现儒家思想的政治体制,于是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措施。

  • 标签: 中医学 天文学 东汉 西汉王朝 政治体制 儒家思想
  • 简介:毛泽东指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展,加以提高。”可是在旧中国却发生这一桩废止中医的闹剧。这段历史鲜为人知。

  • 标签: 国人 汪精卫 废止 旧中国 毛泽东 抗争
  • 简介:位于爱尔兰首都都柏林的切斯特贝蒂图书馆收藏有两部满文玉册文献,一部拟题为《顺治五年世祖章皇帝追封六世祖文》,另一部拟题为《高宗纯皇帝上尊谥册文》,两部均未见藏于国内。两部玉册的照片虽未完整公布,但通过对已公布的满文玉版内容转写和翻译,可从《清实录》等文献中辑得完整的汉文内容。

  • 标签: 切斯特贝蒂图书馆 中国文献 满文玉册
  • 简介:首都图书馆藏彩绘《九边图》,绘于崇祯后期,民国年间由汪申伯收藏。全图采用形象绘法,是现存《九边图》中形象绘法最为突出的地图,是一幅军事示意图,而非作战地图,反映出以直观、实用为目的的中国古代地图绘制的人文传统,直到明末仍发挥着主要作用。首图《九边图》机构、方位错讹较多。不过,由于这幅地图很可能是明代最后一幅长城地图,反映了明末九边长城防御体系的全貌,因此具有一定的学术与文物价值。

  • 标签: 《九边图》 形象绘法 职方司
  • 简介:台北藏清代《新疆地舆总图》的图像虽然已在网上披露,但是除馆藏单位简单著录外,还没有专题研究。本文通过研究图像、注记及相关文献发现,该图大概绘制于光绪年间,图幅内容表现的极有可能是乾隆三十八年(1773)的新疆状况,是研究乾隆中期新疆状况的可靠图像史料,具有较高史料价值,并且与美国国会图书馆藏《新疆全图》具有同源性。

  • 标签: 清代 新疆 古地图
  • 简介:一北京图书馆成立以来,征集中共建党以来出版的书刊固属不少,但对征集影印那些保存至今的报纸却为数不多。因此,解放后的北京图书馆就曾十分重视这方面的工作,据统计,至50年代末已征集到各解放区、根据地的报纸即达120余种,极大地丰富了馆藏。建国后,由于全国...

  • 标签: 《新华日报》 图书馆 50年代 历史文献 人民日报社 中共中央
  • 简介:图书馆属于一种社会机构,从古就有,它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很漫长的时间,直至文艺复兴后才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图书馆。在1876年的时候,美国的图书馆学家就提出了图书馆服务的三项准则,即"在适当的时间,给适当的读者,供给适当的图书",切实考虑读者的需求,把选择藏书同为读者提供服务结合在一起,坚持现代图书馆服务至上的原则,进而确立图书馆作为服务性质的机构。同时,读者服务也促使了图书业务流程的重组,这也是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求,正因为读者的各种需求才促使图书馆业务流程再造新趋势,这不仅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服务,同时也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

  • 标签: 图书馆 读者服务 业务流程 新趋势
  • 简介:《四库全书总目》的纂修过程及版本源流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近年刊布的天津图书馆藏《总目》残稿,使学界得以了解此书後期修订过程的若干关键环节。通过对相关修订内容及馆臣批语进行深入分析,本文推断该稿本很可能是乾隆五十一年为刊刻《总目》而抄缮的一个清本,是专供纪昀等总纂官根据它来审读刻本清样时使用的。後来《总目》的刊刻因故中辍,但四库总纂官仍继续在这个稿本上进行修订工作,目前可考的修订内容,至少已晚至乾隆五十五年七月。

  • 标签: 《四库全书总目》 四库学 纪昀 稿本 天津图书馆
  • 简介:图书馆作为一种舶来的西方公共文化机构概念,在清代传入中国并于清季转化为全国兴办图书馆事业的施政实践。四川图书馆萌芽起步于成都市区的两所官办书院即锦江书院和尊经书院的"藏书楼",初始形态为高等院校教育型图书馆。宣统元年(1909年),四川第一所公共图书馆即四川省图书馆筹办兴建,全省图书馆事业由此进入其初成体系的成长发展阶段。清末四川图书馆事业的起步发展,既是当时全国图书馆事业初期发展状况的一个区域缩影,同时,也有其自身区域文化传承的清晰脉络轨迹。

  • 标签: 清末时期 藏书楼 图书馆 萌芽发展
  • 简介:<正>《“国立中央”图书馆善本书目》,是台湾图书馆界在古籍整理研究方面重大成果之一.古籍整理,首先应由古籍书目的统计、整理始,而善本书目在一切古籍目录中尤为重要,所以《“国立中央”图书馆善本书目》的编印出版,不仅是台湾图书馆事业的重大成绩,也是我国图书馆事业和古籍整理研究事业的重大成果.它可与1986年大陆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现只见经部)成为双璧,可谓炎黄子孙的共同文化遗产,弥足珍贵.

  • 标签: 善本书目 台湾图书馆事业 抄本 藏书 古籍整理研究 国立北平图书馆
  • 简介:<正>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32岁的英属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吉隆市出生的莫理循(Morrison,GeorgeErnost)从澳大利亚来到他视为神秘国度的中国上海.次年受聘担任英国《泰晤士报》驻中国记者.此后他花了近3年时间去了缅甸仰光、泰国曼谷,又顺道去了中国云南昆明;接着又长途跋涉到了东北三省,进行了长时间的旅行采访和各类资料的搜集.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起他便常驻北京,从此一住就是15年,这期间他不遗余力地搜集西文资料、图书,累计各类书籍2.4万余册,110种刊物和报表,1000多种各类地图、画册和原始照片.由于莫氏20年之良苦用心,搜集了中国为主包括东南亚诸国浩繁的欧文古今图书文献,终于建立了彪炳史册

  • 标签: 日本国会图书馆 东洋文库 袁世凯 澳大利亚 亚洲 义和团运动
  • 简介:<正>蒙古人民共和国国家图书馆是蒙古最大的图书馆,是蒙古的藏书建设中心和文献档案中心。同时,也是全国图书馆书目及管理方法、研究辅导中心。在图书馆学、目录学、版本学和古旧文献诸领域,始终行使着一个协调中心、研究机构的职能。在蒙古人民共和国革命成功之前,全蒙古没有属于人民的公共图书馆,只有一些寺院藏书场所和私人图书馆。其中收藏最多、规模最大的有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的经库,该库藏书开始于17世纪喀尔喀温都尔格根扎那巴扎尔时代,库藏包括大量的蒙、藏、梵文种的经书、史籍和画卷。此外,还有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三音诺彦汗部班弟达查布勒旺楚克多尔济,土谢图部葛布纠巴拉登苏荣等高僧的经卷。私人图书馆较有名的有车臣汗部乌依金王旗文书图

  • 标签: 国家图书馆 图书馆学研究 人民共和国 蒙古学 藏书建设 公共图书馆
  • 简介:由清代陈梦雷、蒋廷锡等人编撰的《古今图书集成》,康熙中陈梦雷等原辑,初称《古今图书汇编》,康熙改为今名。雍正初年蒋廷锡等奉旨再编,雍正四年(1726)完成。它以汇编一典一部作为结构层次,按事物类型,分历象、方舆、明伦、博物、理学、经济6个汇编,32个典,6109个部。其中历象汇编4典120部;方舆汇编4博物汇编4典

  • 标签: 《古今图书集成》 史料价值 渔业行业 史志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