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作者认为,在中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目前的法院体制及其司法权运行机制必须进行适应性的变革。一方面法院应当以公平的法律价值观为基点,改变刑事、民事、经济及行政审判中司法权运行的陈旧观念和滞后机制,另一方面法院应当从受案、审案、举证责任和执行等环节上进行一次深层次的自我变革与自我完善,从而提高司法权运行效率。公平与效率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对法院司法权所提出的基本要求,关系到法院能否运用司法权促进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的重大问题。

  • 标签: 司法权 公平与效率 法院体制 行政权 场经济 诉讼程序
  • 简介: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年轻的传播媒介--网络异军突起,如日中天,一跃成为传媒中的“龙头老大”,于是有人惊呼:出版界的小弟弟--期刊经不起市场竞争的冲击,即将消灭,笔者认为,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期刊面临的竞争压力会越来越大,但期刊决不会消亡,而是与网络,电视,报纸图书等其他传媒共生共存,交发展,基于此点认识,探讨知识经济时代期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及早研究对策,以期引起期刊界同仁们对此问题的关注与重视。

  • 标签: 特色 机遇 挑战 发展 期刊
  • 简介:在权利产生、存在与发展的动态过程中,权利的实现能吸纳或者消解相当一部分社会冲突,促成一系列社会合作,使社会秩序得以形成、维系并协调发展社会冲突在伸张主体利益的同时,有利于提升权利意识;其在重划利益格局的同时,有利于创设新的权利规范。社会合作所具有的消除社会冲突、促进社会有序的功能为权利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安全、和平、有序的社会状态有利于权利的实现。而且,社会合作为权利的实现增加了有效性。在社会合作中,行为规则的确立和行为理性的运用使行为结果具有可预测性,从而降低了行为成本,增加了权利实现的顺畅性和有效性。

  • 标签: 权利冲突 社会冲突 社会合作 权利实现
  • 简介:2009年以来,吴起县白豹镇以创建省级教育强县和全省教育优先发展现场会为目标,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高标准改善了各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硬件设施,赢得了全省优先发展现场会观摩团各位领导的高度赞扬和一致好评。同时,不断加强科技工作,新建科普试验示范基地2个,培训各类科技示范户240多人次,新招收农函大学员100名。

  • 标签: 教育优先发展 吴起县 科学发展 经济发展 平安 纪实
  • 简介:早在1919年,李大钊先生就指出,“现代生活的种种方面,都带着Democracv的颜色,都沿着Democracy的轨辙。……Democracy就是现代唯一的权威,现在的时代就是Democracy的时代。”事实上,经济的民主化也是市场经济的题中应有之义,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民主经济。将经济法与经济民主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更能透视经济法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经济法是政府与市场互动之法的本质。

  • 标签: 经济法 经济民主 法的本质 政府与市场 民主化 权威
  • 简介:<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为股份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一、人们投资观念的转变为股份制经济奠定了基础我国开展大规模的现代化经济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这些资金现在主要靠提高国内储蓄率、增加国民储蓄来加以解决。近十几年来,全国储蓄存款余额连续八年以40%以上的速度递增,1991年达到9943.5亿元,如此储蓄存量为实行股份制的资金来源提供了一条主要渠道。

  • 标签: 股份制经济 经济体制改革 进一步发展 股票市场 企业债券 储蓄存款余额
  • 简介:近段时间以来,随着一批古代文书资料的发现,关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定性出现了一些新说法。一个全新又富有挑战性的中国形象在一些学者的笔端见诸于世,让世人产生了与旧有的刻板而又脸谱化的中国形象所不同的新感受。而塑造这些新形象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新的概念,这些概念的运用是否准确,值得进一步探究。这个过程中,徽州、徽学因为徽州文书的发掘而受到广泛关注,关于明清徽州社会的定性也就有了不同的说法.

  • 标签: 徽州文书 契约社会 明清 中国形象 日记 古代社会
  • 简介:<正>(一)我国新宪法明确规定了个体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的地位,肯定了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服务的积极作用。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国家又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法规,并通过多种方式,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对个体经济的政策,为我国个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个体经济发展,表现出两个较为明显的动态。一是其发展虽未超出现行政策法律的规定范围,但在政策和法律尚未作出或不便作出具体的阴文规定的许多方面,突破了以往的常规。二是其发展在某些方面突破了政策法律明文规定的界限,甚至突破了现有的“个体经济”概念的某些质的规定性。前者,主要表现为个体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数量上迅速发展,在某些生产、经营方面的比重急剧上升以及在经营范围上的不断扩大。从从业人数上看,其发展速度和绝对数量超过了历史上任何时期的水平。解放初期到1956年,全国个体工商户保持在七百万到八百万人之间。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只剩下十六万人。1957年到1964年,曾逐步回升到一百六十万人。1965年到1978年,减少到十四万人。1979年以来,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到1984年,全国个体工商户的人口为一千三百零三万人,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并

  • 标签: 个体经济 经济发展 积极作用 个体工商户 健康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
  • 简介: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已经公布了,这是我国法制建设中的一件大事.本刊编辑部于三月十三日邀请上海市法学界部分学者、专家、法学理论工作者和司法实际部门的同志,就这个法典举行讨论会.会上,大家各抒己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畅谈了学习法典的体会.因病未能出席的同志,抱病写了书面发言,派人赶送会场.这些同志的发言,从不同的角度,阐明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和特点.本刊特开辟这个专栏予以发表.

  • 标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理论与实践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法制建设 基本原则 企业事业单位
  • 简介:十七大报告中除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之外,还有一个社会建设,在社会建设后面有个任务就是要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并把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放在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一节里面。我体会社会体制改革应该是指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改善民生。但是我认为这还不够,社会体制的范围应该更广泛一些,相对于国家的体制来说,其不应该依附于国家的体制,应该有它的独立自主的自治的地位。

  • 标签: 社会 社会权力 社会权力与国家权力
  • 简介:<正>婚姻是男女两性的结合,这种结合形成了为一定社会制度所确认的夫妻关系。婚姻的基础,一般是指一定社会制度下婚姻关系赖以形成的自然条件、物质条件、爱情等基本因素。自然条件指人的性别、年龄、血缘关系、生理条件等因素。物质条件指影响婚姻缔结的经济因素,如财产、工资、收入、住所等;以及职业、职务、成份、家庭出

  • 标签: 社会主义 物质条件 买卖婚姻 自然条件 婚姻基础 爱情
  • 简介:<正>一、经济立法效益原则体现出主观和客观的矛盾“效益”原本是经济学的基本范畴,也原本是经济学的根本主题。效益被引入法学领域“导源于亚当·斯密以来的经济学对法律的渗透,亦即对法律的经济分析的运用。”由此,在当代法学和经济学越来越紧密的发展中,自然也就产生了经济立法效益原则。经济立法效益原则是经济立法的一个实体原

  • 标签: 地下经济 经济立法 效益原则 经济学家 法律 经济分析
  • 简介:2011年10月15日至16日,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第十九届全国经济法理论研讨会在上海华东政法大学举行。与会代表围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背景下经济法的理论创新与制度完善这一主题,分别从经济法基础理论、宏观调控法、市场秩序规制法、市场运行监管法等角度展开了充分和深入的研讨。

  • 标签: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经济法 理论创新 制度完善
  • 简介:<正>我来参加会,是为了祝贺中国法学会的成立。杨老(杨秀峰同志)要我讲话,讲什么?一、希望法学会按杨老讲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做出贡献。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说起来没问题,实际上并不是大家认识都一致的。四项基本原则是不是只是一种学说,只是“百家争鸣”中一家的主张?不是。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共中央提出的,但它不是凭空的设想,而是我国二十世纪以来历史经验的总结,是我国历

  • 标签: 社会主义民主 社会主义法制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中国法学 历史经验 法学会
  • 简介:"法治社会"和"和谐社会"是一个时期以来除经济建设外我国社会建设的两个重要方面。"和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对于中国传统法律实践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法治"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当下中国的"法治社会"建设,需要对接中国传统法律实践和文化的资源,而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以建设"法治社会"为基础。我们应当在"形式法治"、"实质法治"、"程序法治"的有机结合中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现代性的国家治理体系的支撑。

  • 标签: 法治社会 和谐社会 形式法治 实质法治 程序法治
  • 简介:社会的和谐有赖于财产的和谐,物权法为财产的和谐奠定了法治基础。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物权法承担着塑造社会主义公有制之实现模式的重任。这一由物权法所界定的公有制实现模式,本质即在于公有制主体的民事主体化与公有制财产的民事权利化。由此决定了物权法上的“平等对待”与“一体保护”准则,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规律要求,也是社会和谐的要求。物权法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就是“定分”与“息争”的关系。

  • 标签: 物权法 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公有制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成为汕头经济发展的特色和亮点。目前,全市共有民营企业6.87万家,2002年创工业产值649.44亿元,上缴税收22.7亿元,分别占汕头市总量的77.4%和43%。同时,民营经济成为汕头吸纳就业的主渠道,目前全市民营经济吸收的劳动力52.36万人,其中吸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4936人,城镇待业人员6万多人。可以说,民营经济已成为汕头建设“经济强市”的主要支柱。

  • 标签: 民营经济 法治环境 民营企业权益 监督管理机制 法律服务 法律保障
  • 简介:<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行政法制建设提出了高度的要求,对行政法的研究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和任务。一、重新认识和划分行政职能,加速政府职能的转变,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的需要。谈到转变职能,不能简单地、笼统地说应该强化行政权或弱化行政权,而应根据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确定哪些行政权应削弱乃至取消,哪些行政权应予保留甚至加强。我认为市场经济下,一部分职能的确要弱化甚至放弃,如过去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直接经营管理权便要"还权"于企业,有一部分职能要交与社会。另外还有一部分行政职能则应强化,如行政

  • 标签: 适应市场经济 行政法制建设 行政权 行政职能 转变职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