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介绍了中国宗教心理学产生的西方背景,从中国宗教心理学的著作出版、国外著作译介、论文发表、学者队伍、学科重要活动等方面简单梳理了中国宗教心理学的发展,指出了中国宗教心理学发展中的几个问题,从几个方面对中国的宗教心理学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 标签: 宗教心理学 发展现状 展望
  • 简介:本文在脑的四个功能系统学说的基础上,提出脑区能态理论,研究有意识、无意识潜意识.讨论有意识、无意识、潜意识的脑机制,指出有意识、无意识、潜意识的统一性.

  • 标签: 意识 无意识活动 脑区能态理论 潜意识
  • 简介:采用权威的量表对中学生的学习态度班级气氛进行了测查,结果发现中学生的班级气氛学习态度总体处于均衡状态。初中生的学习态度班级气氛要好于高中生。初中生在班级气氛学习态度上的得分相关显著,高中生在班级气氛学习态度上的得分相关不显著。在维度水平上,初中生在班级气氛学习态度各个维度上的得分相关较高,大多都能达到显著水平,高中生在班级气氛学习态度各个维度上的相关较低,大多未能达到显著水平。

  • 标签: 中学生 学习态度 班级气氛 相关
  • 简介:探讨声旁规则性对命名声旁或整字的影响,在速示与慢示呈现条件下命名声旁或汉字.结果发现:(1)声旁命名在速示呈现时因规则声旁易化;慢示呈现时无显著规则性效应,但受声旁部件数影响;(2)在两种呈现条件下,命名含不表音声旁字的反应时最快,错误率最低;命名含单部件、高频声旁字的反应时慢,错误率高;命名含多部件、低频声旁字的反应时快,错误率低.说明是声旁规则性对声旁命名有易化作用;对整字命名有干扰作用,但与声旁频率与部件数有关.

  • 标签: 声旁 整字 命名 声旁规则性 部件
  • 简介:以319名大一学生为被试研究入世出世心理对压力心理健康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平常心对压力生活满意度起部分中介作用,拼搏精神对压力自尊起部分中介作用。(2)平常心对压力心理症状总分、自卑、网络成瘾、敌对起部分中介作用,拼搏精神对压力人际过敏、抑郁起部分中介作用。说明拼搏精神与平常心能缓减压力对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培养拼搏精神和平常心是应对压力的有效途径。

  • 标签: 入世出世 压力 心理健康
  • 简介:<正>自古以来,哲学家对于人类社会行为的性质起源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古代希腊哲学泰斗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对人的社会行为都作了很多的观察阐述。但是,他们的解释多偏于主观的论断,缺乏客观的或科学上的依据。直到十八十九世纪,对于社会行为的实质问题才比较明确地提出来探讨。社会问题深深激励着许多思想家的头脑,产生了各式各样的见解理论。他们的观

  • 标签: 社会心理学研究 亲社会行为 西方社会心理学 十九世纪 现代社会心理学 相互关系
  • 简介:本研究从天津市五所高校中选取336名大学生44名教师,对他们在SARS流行时期对SARS的危险性认知、恐惧心理、行为特征以及他们对与SARS相关的事件的态度进行评估。结果发现:(1)大多数师生具有正常的行为方式心理状态;(2)少数高校师生表现出一定的恐惧忧虑。最后,根据本次研究结果作者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建议。

  • 标签: SARS 高校师生 心理和行为反应 天津市
  • 简介:使用Eyelink1000眼动仪,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对36名被试在观看明式清式家具过程中的眼动特征进行研究,以揭示个体对两种家具类型的审美偏爱。结果表明:被试对清式家具的首次加工注视时间总注视时间明显长于明式家具,对清式家具的总注视次数首次加工注视次数也显著多于明式家具;被试对两种家具的首次注视时间无显著差异。推论被试可能对清式家具具有审美偏爱。

  • 标签: 明式家具 清式家具 审美偏爱 眼动
  • 简介:采用物质主义价值观量表、幸福感指数量表Rosenberg自尊量表对577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旨在探讨青少年物质主义幸福感的关系,以及自尊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青少年物质主义及其各维度与幸福感自尊都呈显著负相关;自尊在物质主义与幸福感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其中,自尊在物质成功物质中心与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物质快乐与幸福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研究表明,青少年物质主义通过降低自尊间接影响个体幸福感水平。

  • 标签: 青少年 物质主义 幸福感 自尊 中介作用
  • 简介:随着知识经济、信息化社会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呈爆炸式增长。谣言作为普遍的社会舆论现象,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对处于非常时期的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对非常时期的众多典型网络谣言案例进行剖析,透过社会心理学、管理学、传播学等视角探讨非常时期网络谣言的传播机制以及应对策略。

  • 标签: 非常时期 网络谣言 传播机制 应对策略
  • 简介:一、焦虑性心理异常的原因关于焦虑性心理异常的激发因素,有诸多解释,内心冲突、实施抉择、冲动或使个体感到惊恐的感觉都有可能引起各种异常心理的发作。然而在这些解释中,较有代表性的流派或理论有精神分析、心理动力观、行为主义、社会文化学派人本主义。

  • 标签: 心理异常 焦虑 原因 治疗 社会文化学派 内心冲突
  • 简介:本研究采用两个分实验,分别比较了在空白背景与复杂背景上地图旋转与地图固定两种导航方式下被试的方位判断反应时之间的差异,然后考察两种背景在两种导航方式差异上的一致性问题.结果发现,在运动点的运动方向为朝上、朝左朝右时,对于空白背景,地图旋转方式下的反应时显著低于地图固定方式;而对于复杂背景,两种导航方式下的反应时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在运动点的运动方向为朝下时,对于两种背景,地图旋转方式的反应时均显著低于地图固定方式.这一结果基本证实了本研究的假设,即被试利用地图进行空间定向的认知过程包括心理旋转与目标搜索两个阶段.

  • 标签: 空间定向 地图旋转 心理旋转 目标搜索
  • 简介: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媒体以它自身的特点影响着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大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国内外学者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许多成果。该文从心理行为两个维度阐述了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负面影响的对策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 标签: 互联网 大学生 心理素质 网络文化
  • 简介:以中文版品格优势量表(CharacterVirtuesQuestionnaire,CVQ)的评价体系为理论依据,进行八周的"优势潜能训练课程"。结果发现:(1)该干预方案对提升中学生的积极情感、自我效能感学业表现有显著的短期效果长期效果;(2)从干预活动的持续效果来看,中职生的亲和力优势得分显著高于普高生,普高生的意志力优势得分显著高于中职生。基于优势取向的纵向干预训练,关注学生的优势韧性,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值得进一步拓展应用。

  • 标签: 普高生 中职生 品格优势 干预 优势潜能
  • 简介:小老板杨君闪电式地娶了中学时代的美丽“班花”,还未来得及享受美妙的二人世界,“幸福”就离他匆匆而去。漂亮的妻子,可爱的儿子成了另一个男人的,掉进了大款与“二奶”设下的婚姻陷阱的他,既输掉了感情又输掉了尊严……

  • 标签: 丈夫 代理 中学时代 妻子 儿子 婚姻
  • 简介:本研究从情绪、效价两个角度探讨儿童特质理解与线索理解的关系。372名4、5、7岁儿童完成了贴标签行为预测两类特质推理任务。实验一显示,所有年龄段儿童都能完成对情绪性特质害羞胆小的推理,且特质行为评定与情绪评定呈显著正相关;实验二显示,所有年龄段均能完成双重性质特质助人为乐和自私的推理,特质行为评定与效价、情绪评定均呈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则只有效价评定进入方程。结果说明,儿童完成情绪性特质推理任务时与情绪理解能力关系密切,而对双重性质特质推理时更多的与效价理解能力有关。

  • 标签: 情绪线索 效价线索 特质理解 儿童
  • 简介:采用DRM范式(Deese-Roediger-McDermottparadigm),考察了启动情绪状态下词表项目的呈现方式对错误记忆的影响。结果发现:(1)启动情绪主效应不显著。(2)词表项目的呈现方式主效应显著。(3)启动情绪与呈现方式间存在交互作用。在愉快启动情绪状态下分组呈现的错误再认率明显高于随机呈现条件;当词表项目分组呈现时,三种情绪状态下的错误再认率有显著差异,其中愉快启动情绪下的错误再认率最高,其次是悲伤情绪,最低的为对照组—非启动情绪状态。说明启动的愉快情绪增强了对关键诱饵的连续激活累积效应,从而导致对关键诱饵较高的错误再认率。

  • 标签: 错误记忆 DRM范式 启动情绪 呈现方式
  • 简介:为了探究积极情绪对注意范围思维活动序列的影响,125个大学生参与两项实验,在每个实验中,随机安排不同性别的被试观看使人产生高兴、安宁、中性、悲伤、愤怒情绪的视频片段。实验1用整体-局部视觉加工任务测量被试的注意范围,实验2用一个含有20个句子的开放式问卷测量被试的思维活动序列。结果发现:积极情绪对注意范围的影响受到性别因素的影响,积极情绪拓宽女生的注意范围,缩小男生的注意范围;积极情绪拓宽思维活动序列,不存在性别差异。

  • 标签: 积极情绪 注意范围 思维活动序列
  • 简介:情绪的产生通常伴随着相应的生理变化。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在进化过程中具有不同的适应意义,形成了不同的生理反应。该文综述了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在大脑中的反应差异,归纳了相关的研究结论存在的争论,并指出寻找敏感情绪指标、脑功能定位、情绪调节等三个方向可能会在未来几年显著的推动情绪研究的进步。

  • 标签: 积极情绪 消极情绪 大脑反应 差异
  • 简介:为了了解大学生的抑郁疏离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随机整群抽取了江苏省19所高校190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CES-D量表、Alienation量表得分心理健康的可能家庭影响因素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结果显示,14.7%的大学生CES-D量表得分≥20,3.3%的大学生Alienation量表得分≤30;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家庭月收入、家庭凝聚力、家庭沟通、家庭冲突、父母受教育程度、职业、情感表达等,对大学生的抑郁疏离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由此可见,家庭因素仍然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家庭环境 大学生 抑郁症 疏离感 家庭因素 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