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结核性脑膜(简称结脑)是神经系统结核病最常见的类型,是由结核杆菌侵入蛛网膜下腔引起软脑膜、蛛网膜进而累及脑血管及部分脑实质病变的疾病。结核性脑膜在我国仍为常见病。由于病变所在部位及病理变化,致使结脑死亡率高、致残率高,是一严重的结核病。结脑的发病率与整个结核病的发病情况有关。我国幅员广大,各地发病率有所不同。总的特点为儿童发病高于成年人,农村高于城市,北方高于南方。

  • 标签: 结核性脑膜炎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一起洗浴中心W135脑膜奈瑟菌感染疫情,为有效防控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对杭州市某洗浴中心1例W135脑膜奈瑟菌感染患者和105名密切接触者进行调查,并采集咽拭子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结果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患者为W135流脑病例。在接受采样的103名密切接触者中,9人咽拭子样本分离到脑膜奈瑟菌,带菌率8.74%,其中1人鉴定为B脑膜奈瑟菌感染。对密切接触者随访未出现后续病例。结论杭州市首次确诊W135流脑病例,密切接触者中分离出B脑膜奈瑟菌,警示该地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菌已发生变化。

  • 标签: 奈瑟球菌,脑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W135群 流行病学调查 密切接触
  • 简介:摘要矽肺患者合并肺结核的比率较高,继发肺部隐球菌感染的报道少,临床易漏诊、误诊。本文报道病例是以咯血起病、支气管镜下可见多发突起且病理证实为支气管肺隐球菌病,进一步确诊合并隐球菌脑膜,目前类似病例较少。隐球菌以新生隐球菌的格鲁比变种为主,在临床分离株中,以ST5-VNⅠ-A-α型为主,但是从本例患者分离到的隐球菌菌株为ST31-VNⅠ-A-α,该ST型在临床分离株中占比<5%,非临床分离株常见流行型。通过该病例提醒临床医生更加深刻认识隐球菌,警惕矽肺患者群体类似肺结核临床表现的隐球菌病,减少临床漏诊、误诊。

  • 标签: 矽肺 结核 脑膜炎 隐球菌病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新生隐球菌脑膜的脑脊液标本检测方法,提高新生隐球菌的检出率。 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确诊隐球菌脑膜 55例脑脊液标本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的情况作以比较,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55例患者脑脊液检查结果:墨汁染色阳性 42例,革兰染色阳性 38例,真菌培养阳性 49例,乳胶凝集试验阳性 52例。 结论 通过比较分析 CM脑脊液标本 4种不同检验方法,笔者认为对同一份标本应联合使用 3种以上方法检测,使结果互相印证,从而降低误诊率。     [关键词 ] 新生隐球菌脑膜;脑脊液;墨汁染色;革兰染色;隐球菌抗原乳胶凝集试验;真菌培养    [Abstract] 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detection rate of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by analyzing the detection method of cerebrospinal fluid samples of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meningiti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and laboratory examination of cerebrospinal fluid samples from 55 patients with cryptococcal meningiti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the cerebrospinal fluid of 55 patients was positive in 42 cases of ink staining, 38 cases of Gram staining, 49 cases of fungal culture and 52 cases of latex agglutination test. Conclusion based on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our different test methods for CM CSF samples,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more than three methods should be used together to test the same sample, so that the results can be verified mutually, so as to reduce the misdiagnosis rate.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总结临床药师参与儿童隐球菌脑膜的治疗并开展药学监护的经验和体会,体现药师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价值。方法: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全过程,在抗真菌感染、降颅压和贫血的药物选择及药品不良反应的处理等方面提出建议,并对患儿进行全面的药学监护。结果:临床药师通过对患儿的药学监护,提出合理的治疗建议,实现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临床药师参与儿童隐球菌脑膜的治疗,从药学角度提出专业建议,提高了临床治疗的安全有效性。

  • 标签: 药学监护 儿童 隐球菌性脑膜炎
  • 简介:摘要新型隐球菌脑膜(cryptococcusneoformansingitis,CNM)是新型隐球菌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CNM临床表现不典型,确诊有赖于脑脊液中找隐球菌,易被误诊。本文选取100例CN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寻找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漏诊。

  • 标签: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流行病学 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隐球菌脑膜患者使用PICC置管输液的优越性及护理体会。方法总结临床上14例隐球菌脑膜患者使用PICC置管,根据PICC置管护理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采取干预提前预防。结果PICC穿刺成功率100%。留置时间为90d-210d(平均120d)。14侧中10例未发生导管堵塞、栓塞、感染、导管断裂等并发症。结论PICC置管为隐球菌脑膜患者输液提供了一条安全简便的输液途径,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降低了护士的工作量。由于隐球菌脑膜患者通常是住院治疗,PICC管的护理都有护士护理,因此减少PICC置管的并发症。

  • 标签: PICC置管 隐球菌性脑膜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隐球菌脑膜的脑脊液标本检测方法,提高新生隐球菌的检出率。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确诊隐球菌脑膜55例脑脊液标本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的情况作以比较,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5例患者脑脊液检查结果墨汁染色阳性42例,革兰染色阳性38例,真菌培养阳性49例,乳胶凝集试验阳性52例。结论通过比较分析CM脑脊液标本4种不同检验方法,笔者认为对同一份标本应联合使用3种以上方法检测,使结果互相印证,从而降低误诊率。

  • 标签: 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 脑脊液 墨汁染色 革兰染色 隐球菌抗原乳胶凝集试验 真菌培养
  • 简介:总结腰池穿刺引流治疗14例新型隐球菌脑膜恶性颅高压的护理。护理重点为置管前向患者和家属进行卫生宣教,加强腰池持续引流护理、注药护理、病情观察及基础护理。14例中,治愈9例,好转4例,死亡1例。

  • 标签: 新型隐球菌 脑膜炎 颅高压 腰池引流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隐球菌脑膜合并肺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例肾移植术后隐球菌脑膜合并肺炎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结果给予患者两性霉素B脂质体联合伏立康唑诱导、伏立康唑维持治疗后头痛、咳嗽等症状消失,影像学检查示肺部病灶吸收。治疗过程中未发生急性排斥。结论肾移植术后隐球菌脑膜并发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脑脊液墨汁染色和隐球菌抗原乳胶凝集试验是诊断的主要手段。及时诊断和有效抗真菌治疗可改善患者的预后。治疗过程中免疫抑制药物需作相应调整。

  • 标签: 隐球菌性脑膜炎合并肺炎 肾移植 治疗
  • 简介:目的探寻隐球菌脑膜小鼠模型中脑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recepter,VEGFR)在感染隐球菌后的变化规律。方法通过尾静脉接种隐球菌菌悬液的方法构建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感染小鼠模型(n=30)为实验组,根据模型建立后5个时间点(6h、12h、24h、48h、72h)分为5组,每组6只;对照组(n=6)尾静脉接种等量生理盐水。采用Westernblotting技术测定小鼠脑组织中VEGFR1和VEGFR2蛋白。结果实验组小鼠脑组织中VEGFR1和VEGFR2蛋白测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有下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隐球菌脑膜小鼠感染隐球菌后脑组织VEGFR表达下调,可能是隐球菌感染致脑水肿的继发保护机制。

  • 标签: 隐球菌性脑膜炎 小鼠模型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 简介:目的探讨人感染猪链球菌脑膜患者临床表现及其治疗前后脑脊液变化特点。方法分析8例人感染猪链球菌脑膜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其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7~14d及15~28d进行监测。结果8例患者潜伏期为3~7d,其临床特征除具其他脑膜特征外,易合并突发性耳聋、重听、口唇疱疹等症状;脑脊液治疗前白细胞分类均以多核细胞为主(0.82~0.98),治疗后7~14d4例、15~28d2例患者脑脊液白细胞计数未达正常,其分类均以单核细胞为主(0.55~0.98)。结论人感染猪链球菌脑膜患者临床症状重,经抗菌治疗后脑脊液白细胞分类由多核细胞为主较快转为以单核细胞为主,此变化特点与常见化脓性脑膜不同。

  • 标签: 猪链球菌病 猪链球菌Ⅱ型 脑膜炎 脑脊液
  • 简介:摘 要:新型隐球菌脑膜主要是新型隐球菌感染导致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尽管发病率并不高,但存在病情危重、致死率高等特点。单纯给予药物治疗的方式并不能取得显著性成效,且治疗过程漫长,治疗费用高昂,对患者生命安全的威胁较大。不及时治疗的情况下容易引起一系列的急症发生,如尿路感染、颅高压、尿潴留等。留置导尿是临床进行新型隐球菌脑膜治疗时常用的护理措施,其能够有效保障临床治疗效果,促使患者发生后遗症的可能性明显降低。本文旨在分析新型隐球菌脑膜留置导尿护理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现进行以下综述。

  • 标签: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留置导尿 研究进展 护理
  • 简介:目的了解广西南宁市5岁以下儿童流感嗜血杆菌(Hi)、肺炎链球菌(Sp)和脑膜奈瑟菌(Nm)所致脑膜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该病的预防对策提供依据.方法2000年11月至2002年12月对广西南宁市市区、市郊15个乡镇、武鸣县10个乡镇和邕宁县14个乡镇的凡符合"疑似脑膜筛检标准"的5岁以下患儿进行以病原学为依据的细菌性脑膜流行病学监测.结果共评估了1272例疑似脑膜患儿,发现Hi脑膜3例、Sp脑膜4例,未发现Nm脑膜病例;Hi、Sp脑膜年均发病率分别为0.98/10万、1.30/10万;Hi和Sp脑膜病例分布于邕宁县和南宁市区;Hi、Sp脑膜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11.7、5.8月龄;发病季节较分散;临床症状体征均较重,Hi和Sp脑膜各有1例并发症发生,Sp脑膜病死1例,均无后遗症发生;所分离的Hi和Sp菌株有对青毒素和复方新诺明耐药的现象;确诊患儿绝大多数居住于农村,均未接种过相应的疫苗.结论虽然本次监测南宁市5岁以下儿童Hi、Sp和Nm所致脑膜发病率均较低,但除采取针对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外,仍主张采取针对性的疫苗接种.

  • 标签: 嗜血菌 流感 链球菌 肺炎 奈瑟球菌 脑膜炎 脑膜炎 流行病学
  • 简介:定义和流行病学无菌性脑膜这一概念被提出是由于它似乎代表了一组特殊的病原体,即病人有脑膜的症状和体征,但细菌培养是阴性的。现在知道几乎所有这些病例都是病毒感染所致。很多病毒都能引起脑膜(表1),大部分病例由肠病毒(70%~90%)、生殖器单纯疱疹病毒(HSV)或腮腺炎病毒引起。

  • 标签: 病毒性脑膜炎 脑炎 肠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 病毒性脑炎
  • 简介:摘要结核性脑膜(TBM)是神经科最严重的致死性疾病之一。TBM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脑脊液抗酸染色、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是TBM诊断的“金标准”,但敏感度不佳。随着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的应用,TBM的早期诊断取得了重大进展。TBM的最佳治疗方案仍有待进一步探讨和研究。文中对TBM的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进展作一概述,为临床提供指导。

  • 标签: 结核性脑膜炎 脑脊液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地对结核性脑膜的护理体会进行探讨。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对50例结核性脑炎膜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护理后有12例患者的表现为意识障碍,18例患者表现为头晕、低热,浑身乏力、12例患者表现为精神萎靡,5例患者为癫痫性发作,所有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表示为良好。结论对结核性脑膜患者的护理需要医生、护士和患者三方的共同努力,优质的护理措施能够让患者的病程减少以及抑制并发症的产生。

  • 标签: 结核性 脑膜炎 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