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观察Vitapex糊剂用于根尖诱导成形的临床疗效,Vitapex糊剂用于根尖诱导成形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并使根尖形成的治疗方法

  • 标签: 中的应用 成形术中的 根尖诱导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1种改良的阴囊成形在儿童蹼状阴茎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儿童医院泌尿外科2012年6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58例蹼状阴茎患儿进行治疗效果分析。采用包皮环切吻合器联合改良阴囊成形修复蹼状阴茎并包茎患儿26例作为改良阴囊成形组,另32例蹼状阴茎并包茎患儿行V-Y阴囊成形作为V-Y阴囊成形组。比较2组患儿蹼状阴茎的疗效。结果V-Y阴囊成形组与改良阴囊成形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26.0±2.4) min和(28.0±3.2) min;患儿术后阴茎外露长度增加长度分别为(0.30±0.06) cm和(0.40±0.06) cm;父母满意度评分分别为(3.80±0.47)分和(4.70±0.56)分,2组患儿手术平均时间和术后阴茎外露增加长度及父母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03、6.061、6.652,均P<0.05)。2组患儿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包皮环切联合改良阴囊成形治疗儿童蹼状阴茎术后外观良好,家长满意度高,易于临床实施。

  • 标签: 蹼状阴茎 阴茎阴囊融合 阴囊成形
  • 简介:目的探讨单睑并发内眦赘皮、轻中度上睑下垂、上睑臃肿、上睑皮肤松垂或睑黄瘤,以及重睑成形失败再修复等复杂类型重睑成形的手术方法、注意要点。方法2000年1月~2005年12月间,共进行了148例复杂类型的重睑成形,手术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术前评估,切口设计,麻醉,切开并去除多余的皮肤、肌肉和脂肪,同时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矫正合并的内眦赘皮、上睑下垂、上睑臃肿、上睑皮肤松垂或者睑黄瘤等,最后按重睑成形操作完成手术。结果共115名女性和33名男性实施了手术,并进行了3个月~5年的随访。术后平均7~14d局部消肿,4周。3个月重睑弧度基本恢复自然,睑形秀美,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结论通过术前对实际情况的仔细评估和准确测量,精确设计合适手术方案,应用切开法术重睑成形的同时进行相关问题的矫正,可使重睑成形的美学效果更趋完美。

  • 标签: 重睑成形术 内眦赘皮 上睑下垂 上睑臃肿 上睑皮肤松垂 重睑成形术失败
  • 简介:慢性肥厚性鼻炎是以黏膜、黏膜下层甚至骨质局限性或弥温性增生肥厚为主要特点的鼻腔慢性炎症[1]。黏膜肥厚程度在鼻腔的不同位置程度不一,以下鼻甲为最重,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慢性肥厚性鼻炎,多采用手术治疗,方法也较多,随着鼻窦内镜手术的推广和应用,在鼻内镜下行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成了一种很好的方法。我科自2003年7月至2005年8月行此手术45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45例患者中,男31例、女14例;年龄19~47岁,其中鼻甲数69侧(21例为单侧,24例为双侧),均为保守治疗无效的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其中约18例同时伴有鼻中隔偏曲,23例伴有单侧或双侧鼻窦炎。以上患者均同期行中隔矫正或鼻窦开放。伴有耳鸣听力下降者约9例,其中3例多次行鼓膜穿刺抽水治疗。1.2手方法:患者取仰卧头低位,在0°鼻内镜下,用2%丁卡因及0.1%肾上腺素混合的棉片行下鼻甲表面麻醉3次,再用1%利多卡因加0.1%肾上腺素混合液行下鼻甲局部浸润麻醉,于下鼻甲前端正中自上而下切开黏膜,直达下鼻甲骨面,然后于下鼻甲下端延长切口,直至离下鼻甲后端约5mm,然后鼻内镜下操作下吸引器与剥离子,沿下鼻甲骨表面...

  • 标签: 下下鼻甲 内镜下下 黏膜成形术
  • 简介:摘要股四头肌成形治疗膝关节伸直位僵直,在临床上已广泛使用,但有并发症发生。作者根据常规方法,作了改进,减少了伸膝机能减退,髌韧带撕裂,切口裂开等并发症。

  • 标签: 膝关节粘连 股四头肌成形术 膝关节强直
  • 简介:此前有一些数据统计显示,血管成形对女性冠心病患者的效果不如男性患者。接受血管成形后的女性患者生存率低于男性。这也引发争论,是不是女性患者在选择治疗的时候应拥有一套跟男性不同的标准呢?但近来的一些研究结果澄清了这些疑问。长期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其实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预后相似,

  • 标签: 血管成形术后 相似 预后 女患者 男性患者 女性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内水平截骨颏成形手术配合的价值。方法回顾2011年1月至2011年8月我院开展口内水平截骨颏成形手术的配合情况。

  • 标签: 颏成形手术配合
  • 简介:我院70年代以前主要针对眼脸疾患作了部分双重睑,80年代以后针对需要眼睑美容的患者作了大量的双重睑。我院共施行了489例的双重睑。现将489例双重睑的各种式的特点、手术原理、各种手术的针对性以及手术效果探讨如下。

  • 标签: 成形术 改良缝线法 双重睑术 手术方法 皮肤松弛 上睑提肌
  • 简介:2007年以来,我院采用头灯下鼻中隔成形手术,对8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进行鼻中隔成形,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80例患者中,男58例,女22例;年龄18-62岁,平均34岁。主要症状为鼻塞、头痛、脓涕、嗅觉减退、鼻出血或合并变应性鼻炎。鼻内镜下检查:C型偏曲者32例,S型偏曲者10例,嵴突者28例,棘突者8例,混合性偏曲2例。30例均采用头灯下鼻中隔偏曲成形。合并下甲肥大者30例,行等离子消融或鼻下甲部分切除,合并鼻窦炎者4例,同期行鼻窦手术治疗(见表1)。

  • 标签: 鼻中隔成形术 临床分析 鼻中隔偏曲 等离子消融术 变应性鼻炎 内镜下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鼻内镜下后鼻孔成形治疗先天性后鼻孔闭锁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2年9月间,经电子鼻咽镜检查及鼻窦CT扫描确诊为先天性后鼻孔闭锁的1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全部患儿均在全麻鼻内镜下后行后鼻孔成形成形扩大后鼻孔后放置支撑管。结果术后保留鼻腔支撑管3个月,常规护理下维持支撑管通畅,术后3个月拔除支撑管后坚持生理海水鼻腔冲洗,交替内镜下观察及换药。随访至术后1年,15例患儿复查电子鼻咽镜,见后鼻孔无挛缩表现,治疗有效率达100%,无再手术病例。结论鼻内镜下后鼻孔成形治疗儿童先天性后鼻孔闭锁疗效肯定,安全性高。

  • 标签: 后鼻孔闭锁 先天性 鼻内镜
  • 简介:目的介绍完壁式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治疗活动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采用完壁式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治疗的57例(耳)活动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资料。结果48耳术后鼓膜一期愈合,5耳移植筋膜边缘残留裂隙,2-3周后延期愈合,4耳术后感染鼓膜穿孔未愈合;随访10个月至34个月,无复发病例,57耳的0.5、1.0、2.0、4.0kHz气导听阈平均值由术前的49.7±9.4dBHL恢复到30.3±8.0dBHL,气骨导差平均缩小15dBHL,其中48耳听力有改善。结论采用完壁式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治疗活动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亦可有效清除中耳乳突病灶,重建中耳传导结构,且能保留耳部正常形态,提升患者听力及生活质量。

  • 标签: 中耳炎 完壁式乳突切开 鼓室成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护理,方法对30例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后,给予相关的护理措施。结果30例患者术后效果好,疼痛明现缓解,术后24小时可下床活动。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具有操做简单、创伤小、效果好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做好术前、术后的护理措施及病情观察也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体位复位联合穿刺针撬拨复位经皮椎体成形(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唐山市第二医院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68例OVCFs患者纳入观察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应用计算机随机数字法进行匹配分组,分为PVP联合组(调整手术床过伸20°~30°,如体位复位失败,依术前终板压缩程度双侧穿刺针反向撬拨,推注骨水泥)和PKP组(术前不调整手术床,穿刺后置入球囊并双侧扩张,推注骨水泥),每组各34例。术前拍摄患者腰椎正侧位X线片测量伤椎Cobb角,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及腰背功能。中记录手术时间、透视次数。术后第2天拍腰椎正侧位X线片测量伤椎Cobb角、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查骨水泥是否渗漏、记录VAS评分,术后3个月记录ODI评估患者腰背功能。术后12个月末次随访,统计患者治疗费用及再骨折情况。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手术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个月。PVP联合组手术时间[(42.7±5.9)min]、透视次数[(20.0±3.6)次]、治疗费用[(19 153±601)元]均优于PKP组[(67.4±7.3)min、(30.1±5.9)次、(27 496±669)元],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5.39、8.46、54.12,均P<0.001)。Cobb角:两组术后伤椎Cobb角[PVP联合组(10.7±4.5)°、PKP组(13.4±3.8)°]较术前[PVP联合组(17.0±5.1)°、PKP组(16.7±5.1)°]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61、5.61,均P=0.001),且PVP联合组较PKP组恢复较好,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0,P=0.009)。PVP联合组和PKP组术后VAS评分[(3.9±1.5)分与(4.1±1.6)分]较术前[(6.9±1.1)分与(7.1±0.9)分]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63、8.88,均P=0.001),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8,P=0.630)。PVP联合组和PKP组术后ODI(0.315±0.068与0.319±0.077)较术前(0.574±0.066与0.553±0.075)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8.54、14.16,均P=0.001),两组患者术后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P=0.803)。两组患者术后骨水泥渗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P=0.642)。PVP联合组术后因外伤引起再骨折1例,PKP组无再骨折。结论体位复位联合穿刺针撬拨复位PVP和PKP均可缓解OVCFs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后凸畸形。体位复位联合穿刺针撬拨复位PVP在手术时间、对医患放射线伤害、治疗费用方面更有优势且矫正畸形效果更显著。

  • 标签: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椎体成形术 体位复位 穿刺针撬拨复位 椎体后凸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颈动脉内膜剥脱加血管成形的手术配合经验。方法对25例颈动脉狭窄并行颈动脉内膜剥脱(CEA)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配合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该手术配合的要点。结果25例患者术后脑供血均获得明显改善,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掌握颈动脉内膜剥脱的手术配合要点,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经皮肺动脉瓣成形(PBPV)中异常心电图及配合临床预警恶性心律失常提供依据。方法对84例行PBPV的患儿行心电图监测,观察中心电图变化。结果95%为快速型心律失常,不需特殊处理;另见4.76%恶性缓慢型心律失常,常提示临床危重变化,持续30"以上需处理;其他ST段抬高、Q-T间期延长提示心肌缺血,易发生缓慢型心律失常,需警示。结论为降低PBPV手术风险,防止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中严密监测心电图变化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手段。

  • 标签: PBPV 心电图监测 心律失常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