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放疗后食管癌复发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016年11月至2017年7月,我院共收治放疗后复发食管癌患者32例。全身放疗24例,三维适形放疗8例。中位剂量为64Gy,放疗3例,化疗联合治疗,TP方案,内镜下局部扩张4例,观察其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短期有效率为62.5%,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为68.8%,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46.9%,骨髓抑制发生率为65.6%。随访至2017年12月,共有4例患者死亡(12.5%)。结论放射治疗是放疗后复发和再治疗食管癌的较好方法。建议使用3DCRT或IMRT技术。但是放疗和化疗的副作用会明显增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食管癌放射诊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疑似早期食管癌患者,共50例,收治时间在2016年7月—2017年3月期间,以此作为本次实验的实验对象,对所有患者均先予以放射方法诊断病症,之后追踪和记录病理结果,以此研究放射方法所得检查结果,并分别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进而分析放射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放射诊断的准确性、灵敏度和特异性数据均高,且结果数据与病理检查数据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食管癌患者实施放射方法检查,可以有效和准确的诊断出早期食管癌患者,因此,在临床诊断中,应该重视运用放射方法检查的方式,以此加大诊断价值性力度。

  • 标签: 早期 食管癌 放射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左胸入路食管癌切除术治疗胸段食管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5月-2017年3月收治的120例胸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经左胸入路食管癌切除术治疗,评定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20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78.6±28.5)min;术中清扫淋巴结为(11.6±0.5)枚;并发症发生率为10.0%;术后复发转移率为14.2%;生存时间为(10.5±1.2)个月。结论胸段食管癌采用经左胸入路食管癌切除术治疗,可彻底根治切除原发病灶,延长生存时间,且并发症和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 标签: 胸段食管癌 经左胸入路食管癌切除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X线诊断结果及其准确性。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接收的40例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症患者采用X线消化道造影进行诊断,后对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同时对患者进行术后对照,对X线造影诊断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0例患者均可见胃部出现扩张的现象,同时患者肠道内的气体明显较少,患者的幽门管呈现细且长的状态,造影剂进入患者体内时到幽门处基本停止,幽门管的长度基本可以达到16~24mm,患者的十二指肠多以蕈伞状呈现。40例患者均被诊断为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与手术结果对照符合,X线诊断具有100%的确诊率。结论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症的X线造影诊断结果明确,对于其准确性分析时,我们和术后结果进行对照发现,X线诊断的准确率高达100%,因而值得我们在临床中进行借鉴和参考。

  • 标签: 小儿先天性肥厚性 幽门狭窄症 X线造影诊断 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椎间盘后路镜在治疗腰椎管狭窄中的可行性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5年10月空军总医院10例腰椎管狭窄患者行椎间盘镜下椎管减压术的病例,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53-68岁,平均年龄62岁。使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apaneseOrthopedicAssociation,JOA)评分标准和Nahal分级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术后6个月随访JOA评分平均改善率为78.3%,Nahal分级优8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达90.0%。结论椎间盘镜下椎管减压术是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方法,对于症状与狭窄节段一致的患者常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 标签: 腰椎管狭窄 腰椎间盘后路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颈动脉狭窄疾病应用彩超进行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2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对患者采用彩超进行检查,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另选择同期到我院接受治疗的61例非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对比两组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软斑发生率、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来说,观察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软斑发生率、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等明显较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颈总动脉近分叉位置最容易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排名第二的为颈内动脉起始段位置。结论颈动脉狭窄临床通过彩超进行诊断可有效的了解斑块性质、狭窄程度等,具备可重复性好、直观、定位准确、无创、价格低廉、方便操作等优势,应全面推广应用。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彩超 诊断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sFKN水平与脑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1日到2016年12月31日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K)检查结果,按脑动脉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组及狭窄组各30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设为对照组。所有患者经详细询问病史、测血压和心电图,並于晨间空腹取血测定sFKN、hs-CRP和血脂等。结果两组患者血浆sFKN和hs-C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狭窄组患者血浆sFKN和hs-CRP均较轻度狭窄组为高(P<0.05);两组患者血浆TC、LDL-C和SBP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sFKN水平与脑动脉狭窄程度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脑动脉狭窄程度随sFKN升高而加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非手术治疗严重尿道狭窄。方法利用现有的各种粗细医用导管,由细到粗分别留置尿道内,3~5天。可重复一或几个循环。结果基本恢复尿道的排尿功能。结论各种导管顺序扩张治疗严重尿道狭窄效果明显,病人痛苦小,依从性好,可大大减少反复多次的尿道扩张术,造成的尿道再损伤。

  • 标签: 粗细导管 治疗 尿道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0例疑似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分析患者的二维声像图、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及声像图的特点。结果150例患者中诊断结果呈阳性145例,其中144例为颈动脉粥样硬化,1例为多发性大动脉炎,正常5例。结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狭窄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不仅能够为诊断提供可靠依据,而且方便快捷,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颈动脉狭窄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退变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阶梯性治疗策略。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间收治的52例退变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阶梯性的进行保守治疗、后路单纯减压术、后路短节段融合术、后路长节段融合畸形矫正治疗,对比治疗前及随访后腰痛VAS评分及腿痛VAS评分。结果腰痛VAS评分与腿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之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退变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实施个体化、阶梯型治疗可有效减轻腰痛及腿痛症状,治疗需以减压为主、矫形为辅,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手术安全性。

  • 标签: 退变性 腰椎侧凸 椎管狭窄 阶梯性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16号针头治疗拇指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一次性16号注射器针头治疗拇指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90例,评价其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患者治疗后平均随访时间6个月,90例病例中治愈84例(93.3%),好转4例(4.4%),无效2例(2.2%),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应用一次性16号注射针头治疗拇指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临床效果满意,操作简单,取材方便,微创治疗损伤小,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狭窄性腱鞘炎 拇指屈指肌腱 16号注射针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颈动脉狭窄患者早期的眼科临床表现 ,以减少漏诊和误诊。方法:研究分析了我院于 2014年 1月至 2015年 12月接收的首诊于眼科最终确诊为颈动脉狭窄的 72例 (93眼 )患者,发现在多项眼科门诊常规检查中均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结果: 72例 (93眼 )患者均为颈动脉狭窄。眼部表现为一过性黑曚 38例 38眼 ,视力下降伴视野缺损 15例 24眼 ,视力突然下降 13例 22眼 ,突然视物不见 6例 6眼。持续高眼压 2例 2眼。结论:颈动脉狭窄的前期表现以眼部症状最为突出,而颈动脉狭窄患者也最有可能因眼部不适首诊于眼科,此时医生应尤其注意,仔细排查,切勿漏诊。

  • 标签: 眼科 颈动脉狭窄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治疗腰椎管狭窄症采用补肾活血法配合针灸的临床治疗成效。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50例为探究对象,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予以对照组针灸的治疗方式,予以观察组补肾活血法配合针灸的治疗方式,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成效。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8.00%,对比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距,使其统计学成立(P<0.05);另外,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腰椎功能障碍评分不存在差异性,使其统计学无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腰椎功能障碍评分均得到改善,观察组的腰椎功能障碍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成立(P<0.05)。结论采用补肾活血法配合针灸治疗方式能有效改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病情,临床治疗成效明显,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针灸 补肾活血法 腰椎管狭窄症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基底动脉狭窄时基底动脉及其供血区脑组织血流动力学情况。方法选择经磁共振动脉血管成像(MRA)检查诊断为基底动脉狭窄、闭塞患者(狭窄组)19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6例;年龄37-80岁。对照组(基底动脉正常患者)16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龄37-69岁。所有患者均行颅脑MRA、快速电影相位对比及流动敏感交互式反转恢复序列检查,对图像进行后处理,得出流速并计算出流量。测量两侧枕叶、小脑、脑桥、延髓灌注值。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狭窄组与对照组间平均流速、峰值流速及血流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狭窄狭窄以远处与对照组之间平均流速、峰值流速及血流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狭窄组基底动脉供血区脑组织灌注总值较对照组低(P〈0.05)。不同程度基底动脉狭窄者灌注流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基底动脉狭窄者基底动脉狭窄以远处平均流速、峰值流速、血流量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基底动脉狭窄者后循环供血区脑组织灌注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狭窄处基底动脉血流量与基底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r=-0.70,P〈0.05)。结论随着基底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狭窄处基底动脉血流量减低。

  • 标签: 磁共振 基底动脉 动脉狭窄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食管癌术后化疗配合中药调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食管癌术后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中药调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6.67%(26/30)与对照组66.67%(20/30)相比显著较低,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为(7.7±2.3)分与对照组(15.4±5.6)分相比显著较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食管癌术后化疗配合中药调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即可显著改善患者各种症状,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食管癌 手术 化疗 中药调理 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