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全脑血管造影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45例进行分析,均给予全脑血管造影治疗,手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术后实施相关的护理干预。结果此组患者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时间为15.10±2.33d。结论对于全脑血管造影在术前、中以及术后实施护理干预是至关重要的,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脑卒中 脑部血管造影 护理干预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是目前脑血管病的重要检查方法,总结脑血管造影DSA常见的并发症,分析产生的原因及预防处理对策。方法选择本院神经外科2014年1月至2018年5月行脑血管造影的患者75例,其中,出现较严重并发症的患者为7例,分析其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7例患者经相应处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通过规范耐心细致的操作、掌握一些技巧,多数脑血管造影的并发症都是可预防和避免的。

  • 标签: 脑血管造影 DSA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的护理配合临床意义。方法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将各种抢救物品、药品处于备用状态,中严密监测心电、动脉内压力、及早发现并发症、及时处理,使用心理疏导、分散转移注意力等心理干预措施减轻焦虑情绪、预防桡动脉痉挛。结果7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痊愈出院。结论高质量的中护理配合是手术顺利、成功的保证。

  • 标签: 桡动脉 冠脉造影术 配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择期冠状动脉造影中、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和护理。方法分析总结心内科284例冠状动脉造影病人中、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及经验。结果冠状动脉造影中、术后如病人不配合治疗及医务人员护理观察不到位可能引起多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加强冠状动脉造影病员术前准备及术前指导,中、术后严密监护和有效的护理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 标签: 冠状动脉造影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ncoscopic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的护理体会。方法179例胆胰疾病患者行ERCP,据中情况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ndoscopicsphinctero-tomyEST)及内镜下鼻胆管引流(Endoscopicnaso-biliarydroaingeENBD),并对其进行术前、中、术后护理。结果成功率95.1%,治愈率99.6%。并发症5例。结论ERCP安全、高效、经济,术前、中、术后积极的护理措施是ERCP取得成功的基础和保障。

  • 标签: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术中配合 护理
  • 简介:摘要对87例脑血管造影患者的相关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87例患者均积极配合检查,手术成功率100%。提示积极有效的护理对策可提高脑血管造影患者的成功率,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脑血管造影 影响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全脑血管造影对患者情绪的影响及心理干预对其的作用。方法采用社会心理因素调查表对81例行全脑血管造影的患者进行调查,并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心理干预前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及不同疾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患者主要由于对诊疗方法不了解及担心手术失败而造成心理压力;心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得到改善(P〈0.01);不同疾病患者术前的焦虑情况有显著差别(P〈0.05),心理干预后差异消失。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行全脑血管造影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应作为全脑血管造影的辅助治疗措施之一。

  • 标签: 心理干预 全脑血管造影术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DSA全脑血管造影采用有效护理措施干预效果。方法:将62例需行DSA全脑血管造影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62例研究对象划分为有效组及常规组;对常规组患者采用基础护理措施干预全程护理工作,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有效组患者进行干预,并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抑郁评分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统计学计算指标显示,有效组低于常规组,P

  • 标签: DSA全脑血管造影术 应用 有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脑血管造影患者综合护理效果。方法:对全脑血管造影患者70例是我院2021.01~2021.12月手的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做好各项术前准备,加强中、术后监测和护理,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结果:70例患者全部采用经股动脉插管途径进行全脑血管造影均获手术成功。结论:心理护理及术前充分准备,缓解心理压力,中密切监护,术后加强护理,对手术成功意义重大。

  • 标签: 全脑血管造影术 股动脉穿刺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脑血管造影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50例脑血管造影患者随机数字法分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结果。结果:观察组术前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手术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优质护理 脑血管造影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本院50例脑血管造影患者进行相应的术前中后护理措施。结果:50例患者经以上术后护理措施均完全康复,患者满意率达100%。结论:脑血管造影也称数字剪影全脑血管造影(DSA),它是目前诊断脑血管病最准确的方法,为一种创伤性检查,存在着手术风险和手术并发症。但是通过多年的临床护理经验,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脑血管造影术 手术前后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线钡餐透视对胃憩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回顾了17例胃憩室的检查资料,均经证实(15例胃镜检查证实,2例手术证实)。结果9例位于小弯侧贲门下方,5例位于胃窦部,3例位于大弯侧,5例合并炎症,2例合并溃疡,均无恶变进展。误诊一例,后手术证实。结论X线双重造影仍为胃憩室的首选诊断方法。

  • 标签: 胃憩室 X线诊断 气钡双重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脑血管造影患者接受优质护理之后的病情状况,对相关护理经验进行归纳与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于我院进行全脑血管造影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过程中为其进行优质的围期优质护理。另外选取同期的50例患者进行对比研究,该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总结护理经验,评价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优质护理干预,所有观察组研究对象均成功出院,并未发生并发症问题。但对照组有7例患者出现了术后并发症问题,经过2次治疗方成功出院。结论优质围期护理在全脑血管造影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因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全脑血管造影术 优质护理 临床效果
  • 作者: 韦晓静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09-24
  • 机构:广西国际壮医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期的综合护理。方法:入选80例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主要于2021年4月-2022年2月接受病情诊疗,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与研究组40例(综合护理)。观察指标:心理状态、并发症、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结果:SAS评分及SDS评分护理前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各项评分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的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利于改善负面情绪及术后并发症问题,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综合护理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行脑血管造影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 从我院选取60例脑梗死患者纳入研究(时间:2020.1-2021.1),均接受血管造影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比组(常规护理)和研究组(脑梗死专科护理)各30例,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66%明显低于对比组26.66%,护理满意度86.66%明显高于对比组56.66%,P<0.05。结论 在脑梗死接受脑血管造影的围手术期间,实施专科护理,可有效降低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获得较高的护理评价,值得推广与运用。

  • 标签: 脑梗死 脑血管造影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影响。方法对7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分别进行了术前、中、术后心理护理。结果72例患者均能以平静的心情,良好的睡眠,平稳的生命体征进行手术。结论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能降低患者的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因素,有利于手术的进行及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冠状动脉造影术 心理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A评价颈动脉溃疡斑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256层螺旋CTA资料,观察斑块的分布情况及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并分析斑块的构成成分,重点分析其中溃疡斑块的相关情况,并分析溃疡斑块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结果136例患者中共发现颈动脉斑块452个,其中溃疡斑块78个,溃疡发生率为17.26%(78/452),位于颈总动脉14个,分叉部32个,颈内动脉13个,颈外动脉19个;纤维斑块7个,脂肪斑块49个,钙化斑块3个,混合性斑块19个;溃疡斑块导致管腔轻、中、重度狭窄及闭塞分别为7、29、34和8个。溃疡斑块与脑缺血症状存在统计学关联(OR=3.433,P〈0.01)。结论256层螺旋CTA可无创地评价颈动脉溃疡斑块的特征,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颈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