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行内固定手术治疗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以探讨可能影响患者住院时长的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行手术内固定治疗的高龄(≥80岁)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的病历资料,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前等待时间、总住院时间以及术前血红蛋白水平、白蛋白水平、空腹血糖水平等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患者一般资料和临床各化验指标与总住院时长的相关性。结果最终选择122例高龄患者的病历资料纳入研究。在年龄方面,<85岁的患者总住院时间长与85~90岁和>90岁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方面,女性患者的术前等待时间和住院总时间均长于男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段不同的患者术前等待时间和总住院时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术前等待时间、术前血红蛋白与患者的总住院时长存在相关性(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等待时间是患者总住院时长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总住院时长与术前等待时间存在相关性,在准备充足的条件下应安排患者尽快手术,有助于患者尽早出院并开展康复功能锻炼。

  • 标签: 老年人 髋骨折 粗隆间骨折 住院时长 术前等待 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激光照射频次和单次照射时长对泪液分泌、晶状体以及视网膜形态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36只健康豚鼠进行眼部激光照射实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并依据激光照射频次和单次照射持续时间的不同将豚鼠随机分为高频短时(HFST)组、高频长时(HFLT)组、中频短时(MFST)组、中频长时(HFLT)组、低频短时(LFST)组和低频长时(LFLT)组,每组6只。各组豚鼠右眼进行500 lx的激光照射作为实验眼,左眼不接受任何干预作为对照眼。高频激光照射为15次,中频照射为10次,低频照射为5次,每次照射时间间隔为10 min;短时照射为30 s/次,长时照射为60 s/次。采用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对各组豚鼠实验眼与对照眼间泪液分泌量进行测定和比较;采用裂隙灯显微镜斜照法评估各组豚鼠晶状体透明性变化情况;采用眼底照相法评估豚鼠眼底和视盘大致形态;采用视网膜电图(ERG)记录法评价各组豚鼠视网膜功能变化;采用常规组织病理学方法检查视网膜外核层厚度变化。结果HFST组、HFLT组、MFST组、MFLT组、LFST组和LFLT组实验眼泪液分泌量分别为8.00(7.37,9.00)、8.75(8.25,9.00)、8.50(7.75,9.50)、9.00(8.50,9.50)、8.00(7.37,8.75)和8.25(7.75,8.75)mm/5 min,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502,P=0.240);各组豚鼠实验眼泪液分泌量与对照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豚鼠双眼晶状体均透明,实验前后眼底均未见出血和渗出;HFST组实验眼ERG暗适应3.0 a波振幅值低于LFS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实验眼ERG暗适应3.0 b波振幅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58,P=0.268);各组豚鼠实验眼与对照眼间ERG a、b波振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间豚鼠实验眼视网膜外核层厚度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52,P=0.463)。结论500 lx激光照射对眼表组织和晶状体无明显损伤,但一定程度上造成视网膜功能损害,损伤程度主要与激光照射频次有关。

  • 标签: 激光 眼部损伤 视网膜电图 视网膜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每日睡眠时长与认知功能受损之间的关联。方法数据来自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在2017—2018年调查的数据集,最终共纳入14 966名研究对象,同时收集社会经济状况、社会参与、行为、饮食营养、生活习惯、家庭结构、疾病状况、心理健康、认知功能等数据。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价老年人的认知功能。采用广义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睡眠时长与认知功能受损之间的关联,并进一步分析不同年龄组(65~79岁、80~89岁、90~99岁和≥100岁)、性别研究对象睡眠时长和认知功能受损间的关联。结果14 966名研究对象中,65~79岁、80~89岁、90~99岁和≥100岁的研究对象分别有5 148名(34.40%)、3 777名(25.24%)、3 322名(22.20%)和2 719名(18.16%);女性有8 455名(56.49%);每日睡眠时长≤5 h和≥9 h的老年人分别有2 704名(18.94%)和3 883名(27.19%);认知功能受损者有3 748名(25.04%)。广义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的结果显示,与自报每日睡眠时长为7 h者相比,睡眠时长≤5 h和睡眠时长≥9 h与认知功能受损有关联,OR值(95%CI)分别为1.35(1.09~1.68)和1.70(1.39~2.07)。分层分析的结果显示,睡眠时长与认知功能受损之间的关联在65~79岁老年人和男性老年人中更为显著。结论老年人睡眠时长过短或过长可增加认知功能受损的发生风险。

  • 标签: 老年人 横断面研究 睡眠 认知功能受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LST)手术时长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于2013年6月—2019年3月在北京市消化疾病中心行ESD治疗的结直肠LST患者。对ESD手术时间延长(≥60 min)的影响因素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对于其中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再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纳入了201位患者,年龄(65.05±10.44)岁,其中男性占53.73%。患者有病变213处,病变长径(2.52±1.67)cm。病变整块切除率、完整切除率和治愈性切除率分别为93.90%、84.04%和79.81%。术中穿孔率、迟发穿孔率和迟发出血率分别为1.88%、0.94%和1.41%。单因素分析显示,病变直径≥3 cm(OR=13.48,P<0.001)、结节混合型(OR=25.28,P=0.002)、颗粒均一型(OR=9.00,P=0.045)、位于直乙部位(OR=3.08,P=0.002)以及抬举征阴性(OR=3.40,P=0.012)与ESD手术时间延长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直径≥3 cm(OR=9.29,P<0.001)、结节混合型(OR=8.80,P=0.043)和抬举征阴性(OR=3.43,P=0.043)是手术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ESD手术时间延长,病变的完整切除率(69.56%比88.55%,P=0.003)和治愈性切除率(63.64%比85.50%,P=0.002)显著降低,发生癌变的风险显著升高(86.96%比51.91%,P<0.001)。结论当LST直径≥3 cm、结节混合型或抬举征阴性时,ESD的手术时间延长。手术时间越长,ESD的切除效率越低,病变发生癌变的风险越高。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手术期间 危险因素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侧向发育型肿瘤
  • 简介:摘要: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报装需求呈现井喷状态,工作量的加大要求充电桩安装效率不断提升。在充电桩报装过程中,现有的桥架型号规格对连接段尺寸不匹配,需要现场加工,导致整体报装用时过长。针对这一问题,本课题研制了一种可调节连接段桥架,大幅缩短了充电桩报装时长

  • 标签: 新能源充电桩 缩短报装时长 调节连接段桥架
  • 简介:摘要:针对胜利发电厂一期机组空预器大的问题,而入炉煤质,锅炉配风,SCR装置喷氨特性,空预器吹灰器缺陷等多个方面都会引发空预器堵塞,压差大,本文通过分析各个方面的因素,并给出了治理措施。

  • 标签: 锅炉 空预器 差压 吹灰器 SCR 硫酸氢铵 脱硝
  • 简介:摘要:实战是指战员积累工作经验、提升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基层指战员实战能力层次不齐,从灾情现场各岗位人员的表现来看,往往身经百战的老班长各项素质过硬,笔者对本站全体指战员实战能力进行了一次摸排,主要从学历专业、工作经历、从事岗位年限、参加救援相关培训情况、出警次数及参与大型联合实战演练情况、发表相关调研文章情况、参与类型灾害事故研究等项目进行评估打分,其中干部对论文和灾害事故研究有一定的建树,而消防员很少有这一方面的成绩,存在干部重文轻武、动手能力差,消防员重武轻文,笔杆子不扎实的现象。通过思考,笔者认为可通过建立统计战斗时长,从而准确掌握指战员工作中的参与度、贡献率,更能体现实战能力,避免出现作战训练安全事故,也可为进一步培养指战员成长成才提供强有力的依据,下面我就战斗时长这个话题进行研究。

  • 标签:
  • 简介:摘要:实战是指战员积累工作经验、提升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基层指战员实战能力层次不齐,从灾情现场各岗位人员的表现来看,往往身经百战的老班长各项素质过硬,笔者对本站全体指战员实战能力进行了一次摸排,主要从学历专业、工作经历、从事岗位年限、参加救援相关培训情况、出警次数及参与大型联合实战演练情况、发表相关调研文章情况、参与类型灾害事故研究等项目进行评估打分,其中干部对论文和灾害事故研究有一定的建树,而消防员很少有这一方面的成绩,存在干部重文轻武、动手能力差,消防员重武轻文,笔杆子不扎实的现象。通过思考,笔者认为可通过建立统计战斗时长,从而准确掌握指战员工作中的参与度、贡献率,更能体现实战能力,避免出现作战训练安全事故,也可为进一步培养指战员成长成才提供强有力的依据,下面我就战斗时长这个话题进行研究。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改良立体定向颇内血肿穿刺尿激酶灌注时长剂量及频率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在我院接受颅内血肿穿刺尿激酶灌注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50例患者均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在尿激酶灌注2万单位后夹闭引流管2小时后开放,而对照组在尿激酶灌注4万单位后夹闭引流管1小时后开放,并持续引流3天。比较2组治疗效果、并发症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00%),说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更好(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没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术后复发率方面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改良立体定向颅内血肿穿刺尿激酶灌注的疗效较为明显,需要重视对于灌注时长剂量及频率的考量。

  • 标签: 颅内血肿穿刺 尿激酶灌注 改良立体定向穿刺术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深入研究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双减政策对体育锻 炼的推动作用, 探讨了在双减政策下体育锻炼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积极影响。青 少年期的生理发展与体育锻炼密切相关, 体育锻炼不仅有助于促进身体素质的全 面提升, 还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其次, 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社交 能力, 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技能。在双减政策的推动下, 学校体育课程得到优化, 体育设施得以改善与扩建,体育锻炼逐渐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本文认为双减政策下推动体育锻炼时长对青少年体质健康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 标签: 双减政策 青少年体育锻炼 体质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40岁以上的新疆克拉玛依社区人群中,睡眠时长与糖尿病患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新疆克拉玛依地区9 541名40岁以上常驻居民进行标准化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生化指标监测等。根据每日总体睡眠时长将人群分为3组:睡眠时长不足(每日总体睡眠时长<6 h)、理想睡眠时长(6~8 h)及长时间睡眠(>8 h)。并进一步根据年龄分层,年龄<60岁者被定义为中年组,余下为老年组。利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探究2组不同年龄的研究对象睡眠时长与糖尿病患病风险的相关性。结果睡眠时长与空腹血糖、HbA1C水平之间呈现近似U型关系,理想睡眠时长下的空腹血糖和HbA1C水平最低。经多因素校正之后,总体人群中,与理想睡眠时长者相比,睡眠不足者的糖尿病患病风险增加35%(OR=1.35,95%CI 1.06~1.71),而长时间睡眠者的患病风险未显著增加(OR=1.04,95%CI 0.94~1.14)。在进一步按照年龄分层后,仅在中年组(40~60岁)中观察到睡眠时长不足与糖尿病患病风险的增加显著相关(OR=1.37,95%CI 1.02~1.84)。结论在新疆克拉玛依地区不同年龄居民中,睡眠不足者与糖尿病患病风险增加存在相关性,并且这种差异仅在40~60岁的中年人群中显著。

  • 标签: 睡眠时间 糖尿病 年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国老年人睡眠时长对认知障碍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将2005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招募的9 679名认知完好老年人的调查信息作为基线数据,随访该队列人群至2018年,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人的不同睡眠时长与其认知障碍发生风险的关联。结果与睡眠时长为6 h的老年人比较,睡眠时长≤5 h的老年人发生认知障碍风险增加30%(HR=1.30,95%CI:1.05~1.62),睡眠时长为7、8和≥9 h的老年人发生认知障碍风险分别增加34%(HR=1.34,95%CI:1.09~1.64)、40%(HR=1.40,95%CI:1.17~1.69)和43%(HR=1.43,95%CI:1.19~1.70)。趋势检验显示,随着睡眠时间的延长(>6 h)老年人发生认知障碍的风险增加,存在剂量反应关系(P<0.001)。而自评睡眠质量与老年人认知障碍的发生风险无关。结论我国≥65岁老年人的睡眠时间过短和过长可以增加其患认知障碍的发生风险,优化睡眠时长可以延缓认知障碍的发生。

  • 标签: 认知障碍 睡眠时长 队列研究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产妇分娩时采用新产程标准管理下第二产程时长对其盆底功能与产程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2月到2021年12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产妇,共有150例纳入本次研究。按照产程标准分组,每组均纳入50例,对照组施以旧产程标准管理;研究组按照产程时间分成第二产程在2-3h与≥3h组,对其施以新产程标准管理,重点分析产妇盆底功能指标。结果:在肌纤维强度方面,研究组第二产程时间≥3h组Ⅰ类与Ⅱ类肌纤维强度较2-3h组与对照组低;在肌纤维≤3级比例方面,第二产程时间≥3h组Ⅰ类与Ⅱ类肌纤维≤3级比例较2-3h组与对照组高,尿失禁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在新产程标准管理下延长第二产程会影响产妇盆底功能,增加并发症的风险,需密切监测产程进展,有异常及时处理。

  • 标签: 新产程标准管理 第二产程时长 盆底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临床护理的效果及对患者治疗时长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按照抽签法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治疗时长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时长更短(P<0.05),护理满意度评分更高(P<0.05)。结论: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治疗时长,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急性肾功能衰竭 临床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 治疗时长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临床护理的效果及对患者治疗时长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按照抽签法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治疗时长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时长更短(P<0.05),护理满意度评分更高(P<0.05)。结论: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治疗时长,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急性肾功能衰竭 临床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 治疗时长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取临床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5~2023.5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将其分为2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临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治疗时长、满意度。结果:治疗时长:研究组更短(P<0.05),满意度评分:研究组更高(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肾衰患者的护理中效果显著,可促使患者治疗时长有效缩短,并可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急性肾功能衰竭 临床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 治疗时长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属参与分娩过程的家庭产房模式对第二产程时长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于该院分娩的产妇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签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研究组则采用家属参与分娩过程的家庭产房模式干预。比较两组第二产程时长、分娩结局、不良妊娠结局、产妇满意度情况的差异。结果研究组第二产程时长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自然分娩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剖宫产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在环境、服务态度、产妇心理满意度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家属参与分娩过程的家庭产房模式可显著缩短第二产程时长,同时有利于改善分娩结局以及妊娠结局,提高产妇满意度。

  • 标签: 家庭产房模式 家属参与 第二产程时长 分娩结局 满意度
  • 简介:目的比较观察两种拔除留置尿管方法对留置时长及拔管成功率影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6月本科收治的脑卒中留置尿管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后拔除留置尿管的方法,即在拔除尿管时抽吸水囊,保留导尿管,使患者尿液自行沿尿道口排出,应用膀胱扫描仪监测膀胱内残余尿量的方法判断患者能否自主排空尿液;对照组采用根据医嘱拔除尿管或每月常规更换屎管时拔除导尿管并观察患者能否自主排尿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平均尿管留置时间与拔管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尿管留置时间平均(6.30±2.184)d,对照组患者尿管留置时间平均(11.43±4.30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成功率80.0%(24/30),对照组拔管成功率43.3%(1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后拔除留置尿管的方法能够及时观察到自行排尿恢复,缩短尿管留置时间,提高拔管成功率,从而减少患者尿路感染,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膀胱扫描仪 残余尿 保留尿管 留置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对神经内科偏瘫患者应用个性化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所收治的偏瘫患者74例作为观察对象平均分为2组,每组37例,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性化康复训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时长以及平均住院时长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P

  • 标签: 个性化康复训练 神经内科 偏瘫患者 住院时长 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