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封闭引流术中创面面积大小与值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在奉贤区中心医院骨科接受封闭引流术的患者120例。将研究对象按照创面面积大小来设定值。将创面面积在20~50cm2引流患者60例随机分组为实验一组30例和对照一组30例;将创面面积在51~100cm2引流患者60例随机分组为实验二组30例和对照二组30例;分析比较这两对患者引流后的引流量、堵管等并发症等发生情况。结果两对患者在引流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有明显差异,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封闭引流术中,可以根据创面面积来调节相应的值,有利于创面的引流,减少并发症。

  • 标签: 负压值 创面面积 负压封闭引流术
  • 简介:摘要可调节创伤治疗技术(RNPT)是一种非药物性治疗技术,有助于难治愈创面和急、慢性创面的愈合。RNPT虽然已经被临床使用近20多年,但其基本的物理参数,如治疗过程中创面内部氧分压水平(遵照亨利气体定律),至今还没有报道。坏死性筋膜炎(NF)是一种严重的软组织感染,在发生厌氧菌感染时必须立即使用药物、外科手术和高压氧治疗。我们得出一个线性表格显示在低于大气压强环境下时,压强越低氧分压越低;而在其同等压强下可以通过充入氧气而提高氧分压。我们模拟RNPT治疗过程,通过使用导管给模拟创面充氧来控制创面内部氧分压。本文论述了一例坏死性筋膜炎的典型病例使用RONPT治疗(给氧治疗)的过程。根据亨利气体定律可知使用RNPT会引起创面内部氧分压降低,所以RNPT禁止用于厌氧菌感染的创面。使用RONPT——给氧治疗却可以提高创面内部氧分压。本文还论证了使用RONPT可以有效防止厌氧菌感染的基本原理,并且可以作为坏死性筋膜炎(NF)的辅助治疗方式。

  • 标签: RNPT RO-NPT 亨利定律 创面感染 厌氧菌感染 坏死性筋膜炎 高压氧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4-011-03
  • 简介:[摘要 ]: 目的:观察分析 清创植皮联合创面治疗技术( NPWT)治疗Ⅲ /Ⅳ度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8 年 2月 -2019 年 7 月我院 收治的Ⅲ /Ⅳ度烧伤患者 68 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案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 34 例患者。干预组 清创后 NPWT联合游离植皮修复, 对照组清创后传统换药联合游离植皮修复。 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及瘢痕增生程度 。结果:干预组患者瘢痕增生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NPWT联合清创植皮治疗Ⅲ /Ⅳ度烧伤创面可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术后瘢痕增生程度,具有显著治疗价值。

  • 标签: [ ] 烧伤 清创 植皮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封闭引流技术(VSD)在骨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11年10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开放性骨折合并皮肤软组织严重损伤76例,术后应用VSD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观察效果。结果拆除引流装置后,76例患者创面均见大量新鲜肉芽组织生长,行皮瓣移植术或游离植皮后创面均愈合良好,治疗期间无感染情况发生。康复后对正常生活和工作无影响。结论VSD在骨科临床应用中效果显著,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了治愈率。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术 骨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引流术在乳腺脓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患者均于2016年3月~2017年5月来院治疗,例数为60例,分为两组进行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脓肿引流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封闭式引流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脓腔愈合时间、瘢痕长度、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换药次数明显比对照组少,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分值明显比对照组度,另外半年随访中观察组患者无复发患者,对照组出现3例复发患者,p<0.05。结论引流术治疗乳腺脓肿的效果较为理想,能加速脓腔的愈合,减少瘢痕长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加速患者恢复,临床意义较为深远。

  • 标签: 负压引流术 乳腺脓肿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封闭引流(VSD)治疗感染创面患者中采用综合护理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取30例封闭引流(VSD)治疗感染创面患者,病例选取时间为2018年1月-2020年8月。我院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15例、对照组15例。实验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比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5)6.67%低于对照组(6/15)40%,经对比两组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存在临床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VSD) 感染创面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封闭引流技术的护理要点。方法总结36例创伤性皮肤缺损患者应用封闭引流的护理措施。结果36例患者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通过二期直接缝合、植皮或皮瓣转移修复后均愈合。结论术前加强心理护理,术后做好封闭引流的管理,保持有效,严密观察创面情况,保持引流通常,同时做好营养支持,是VSD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皮肤缺损 负压封闭引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Fournier坏疽(FG)的感染特点并探讨伤口疗法(NPWT)治疗FG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0年5月至2020年9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整形烧伤外科收治的31例FG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9例,女2例;年龄21~78岁[(55.2±2.0)岁]。29例发病原因为肛周和泌尿系统感染,1例为外阴感染,1例为腹膜后脓肿。23例接受NPWT(A组),8例接受常规敷料换药(B组)。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病原菌特点、耐药率、治疗药物及预后。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手术次数、伤口愈合时间。结果FG患者单一细菌感染14例,混合感染15例,真菌1例,培养阴性1例。常见病原菌包括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溶血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对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为37%,革兰阳性球菌中溶血葡萄球菌均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均选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联合万古霉素类抗生素。3例患者死亡,余28例患者均随访至出院后3~12个月[(10.8±2.6)个月],伤口均愈合良好,未见复发。A组住院时间为(37.4±15.0)d,B组为(47.0±16.0)d(P>0.05);A组手术次数为3(3, 6)次,B组为13(4, 17)次(P<0.05);A组伤口愈合时间为(38.9+17.8)d,B组为(61.8+14.2)d(P<0.05)。结论肠道杆菌、肠道球菌以及溶血葡萄球菌是FG常见的病原菌,其中耐药菌比例较高。与常规敷料换药相比,NPWT能有效减少手术次数,缩短伤口愈合时间。

  • 标签: Fournier坏疽 负压伤口疗法 坏死性筋膜炎 抗菌药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自发性气胸低吸引治疗期间的护理方法与效果。 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 50 例入组,以电脑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各 25 例,对照组给予普通胸管引流,观察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持续低吸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给予综合护理干预。 结果: 在气胸、肺不张等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优,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 )。 结论: 自发性气胸应用持续低吸引,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使肺复张时间缩短,促进气胸消失,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自发性气胸 低负压吸引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双套管引流微创治疗乳腺脓肿效果分析。方法在B超引导及局麻下于乳腺脓肿最低处小切口切开脓肿置入自制双套管持续药物灌洗、引流。结果患者1一3d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乳腺脓肿引流液开始转清,4一8dB超显不脓腔消失,6一13d拔管,平均(8.75±2.96)d。结论双套管引流微创治疗乳腺脓肿可以降低脓肿切开引流带来的创伤,保全了乳腺的完整性与美观,完全可取代传统的乳腺脓肿切开引流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双套管负压引 流微创治疗 乳腺脓肿
  • 简介:摘要封闭式引流(VSD)是指用内含有引流管的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覆盖或填充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再用生物半透膜对之进行封闭,使其成为一个密闭空间,最后把引流管接通源,通过可控制的来促进创面愈合的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1。尤其适用于各类传统外科方法无效的难愈性伤口及不能立即施行确定性外科创面关闭的伤口2。四肢皮肤缺损是临床常见的急性损伤之一,由于其特殊的组织解剖结构,对污染较重和部分复合组织缺损的病例暂时无法Ⅰ期行皮瓣和植皮修复,为更好地为Ⅱ期手术治疗创造条件,我科于2009年12至2010年5月对2例下肢毁损伤的患者创面应用VSD治疗,其术后取得良好的疗效。现就有关VSD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VSD负压引流 创面 毁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封闭引流治疗下肢软组织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80例下肢软组织创伤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案差异性将患者分为A组与B组,两组各为40人。B组采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封闭引流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分析对比两组治疗疗效。结果通过采用不同治疗方案,相较于B组,A组治疗疗效更好,两组对比具有较大差异性(P<0.05)。结论采用封闭引流治疗下肢软组织创伤,可有效提升治疗疗效,减少临床不良症状,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 下肢软组织创面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损伤创面的愈合机制。方法选取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外科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因外伤导致的严重软组织损伤伴软组织缺损患者60例,伤后均于8 h内进行急诊清创手术,清创后按奇偶数法随机分为VSD组和传统组,每组30例。分别于第1周和第2周取2组患者创面肉芽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患者创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M2巨噬细胞表达量的差异。结果VSD组第1周和第2周伤口创面肉芽组织VEGF的表达量明显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SD组第1周肉芽组织内M2巨噬细胞含量明显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周肉芽组织内M2巨噬细胞的含量与传统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是治疗大面积损伤的有效方法,可提高创面VEGF的表达量,加速M2巨噬细胞向创面的迁移,从而使伤口加速愈合。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M2巨噬细胞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 VSD 封闭引流治疗痛风石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 25 例应用 VSD 封闭引流治疗痛风石患者进行心理、生活和 术后 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患者通过精心的护理,创面均愈合,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结论: VSD 封闭引流在痛风石患者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VSD负压封闭引流 痛风石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封闭引流治疗手足毁损伤病人的护理 效果 。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 将我院收治的 100 例手足毁损伤病人进行分组,组别为对照组 和观察组,每组患者人数分别有 50 例,两组均行封闭引流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 ,对比两种不同护理方式的临床效果 。结果:护理后 同对照组相比, 观察 组 患者的护理治疗有效率明显提升,发生的并发症较少,且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较高,两组对比指标的数据差异值已达到统计学意义标准 (P<0. 05)。 结论:手足毁损伤病人 采用 封闭引流治疗 时配合综合护理, 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护理 治疗有效率 ,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 的 满意度 。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 手足毁损伤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封闭引流(VSD)技术在肛周脓肿的治疗方面的疗效。方法40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VSD技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引流术治疗。采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中,观察组换药次数为(6.12±1.23)次,对照组为(17.28±2.07)次,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愈合时间为(14.92±2.64)天,对照组为(26.04±2.97)天,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脓肿复发0例,脓肿复发率为0.00%,对照组脓肿复发3例,脓肿复发率为15.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瘘1例,肛瘘发生率为5.00%,对照组肛瘘5例,肛瘘发生率为25.00%,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VSD技术在治疗肛周脓肿方面,可充分引流,减少换药次数,促进切口愈合,同时可降低脓肿复发率及肛瘘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VSD 肛周脓肿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