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在治疗髌骨骨折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7月至2008年12月应用超高分子聚-DL-乳酸PDLLA可吸收螺钉治疗髌骨骨折25例资料,术后均行石膏外固定3周,早期行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20个月,平均12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无骨折延迟愈合或者不愈合,无伤口感染、关节积液等并发症。结论PDLLA可吸收螺钉治疗髌骨骨折固定牢固,生物相容性好,无须二次手术,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是治疗髌骨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 标签: 髌骨 骨折 PDLLA可吸收螺钉 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动力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护理。方法对2005年10月~2009年10月通过DHS手术治疗的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48例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探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整体护理护理要点。结果48例患者中全部随访时间6~10个月,平均8个月。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优良率93.75%。结论DHS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多,对患者采取整体护理的护理方法,对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至关重要。

  • 标签: 转子间骨折 DHS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Lisfranc关节损伤患者中空心螺钉三柱重建技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此次抽取2017年2月-2018年9月在我院医治的Lisfranc关节损伤患者(68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乙组、甲组,每组34例。本次乙组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而甲组是空心螺钉三柱重建技术治疗,总结并发症,足部关节功能。结果甲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2.94%)低于乙组(20.59%),差异显著(x2=5.100,P=0.024)。甲组足部关节功能的总优良率(94.12%)高于乙组(70.59%),差异显著(x2=6.476,P=0.011)。结论在Lisfranc关节损伤患者中,空心螺钉三柱重建技术可有效改善其足部关节功能,且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低。

  • 标签: Lisfranc 关节损伤 空心螺钉三柱重建技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胸腰椎骨折中的疗效。方法对16例胸腰椎骨折行后路切口全椎板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结果随访1—15月,椎体高度无丢失,植骨于8—12周融合,椎弓根螺钉无松动及断裂。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固定牢固,是脊柱后路固定的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压空心螺钉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效果,住院时间,损伤修复时间。方法对48例成人急性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在臂丛麻醉下行切开复位后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结果48例住院病人术后功能评价优31例,良16例,差1例,优良率达97.9%。结论加压空心螺钉治疗急性肩锁关节TossyⅢ型脱位具有创伤小,方法简单,住院时间短,费用低的特点,尤其适合在广大基层开展。

  • 标签: 肩锁关节 Ⅲ型脱位 加压空心螺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空心加压螺钉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经皮加压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伤口的引流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伤口的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空心加压螺钉这种方法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具有较好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空心加压螺钉 股骨颈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和交通伤的逐年增加,股骨近端骨折已经成为创伤骨科领域中最具挑战性的骨折之一。股骨转子周围骨折保守治疗制动时间长,并发症多,此类骨折病死率较高,约10%~20%在骨折1年后死亡[1]。主要死因为卧床后内科疾病并发症。患者条件许可应尽可能手术治疗,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从2003年6月至2007年6月,我院应用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96例,取得良好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96例,男44例,女52例;年龄27~79岁,平均66.2岁。左侧56例,右侧40例。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及其他内科疾病43例,均得到相应处理后手术。按AO分类法,A1型62例,A2型23例,A3型11例。按Kyle和Gustilo(1979)分型,Ⅰ型35例,Ⅱ型27例,Ⅲ型18例,Ⅳ型16例。术前病程3~14d,平均6~7d,输血0~600ml,平均300ml。受伤原因:不慎跌倒66例,机动车撞倒16例,非机动车撞倒14例。1.2治疗方法:入院后均行患肢牵引制动,积极完善各项检查,合并慢性内科疾患者内科会诊后对症治疗,平均6~7d后手术治疗。腰硬联合麻醉或口插全麻下施术,患者...

  • 标签: 临床分析 动力髋 治疗股骨
  • 简介:目的总结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距骨骨折的方法、疗效、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和术中的注意事项,探讨该技术的改良方向。方法对我科2008年3月~2010年3月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的14例距骨骨折患者进行随访,对其随访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7~24个月的随访(平均13.0个月)。采用美国足踝骨科协会评分标准进行评价,优8例,良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78%。结论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距骨骨折,可实现理想的内固定,又避免患者二次手术痛苦和距周组织损伤,减少距骨坏死的危险性,是一种实用效优的内固定方法。结合适当的手术时机,手术中注意尽量保护血运及提高复位质量,术后力争早期行踝关节功能练习,可达到满意效果

  • 标签: 可吸收螺钉 距骨骨折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较大移位的髌骨骨折效果。方法选择56例较大移位的髌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空心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患者住院(10.3±2.9)天,骨折愈合时间(5.1±0.6)个月;无并发症发生。治疗后,髌骨骨折患者生活质量、焦虑、抑郁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用于较大移位的髌骨骨折患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 标签: 空心螺钉 内固定治疗 较大移位髌骨骨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可吸收螺钉治疗骨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2月96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骨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观察组行可吸收螺钉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关节骨折患者使用可吸收螺钉进行治疗能够促进患者康复,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可吸收螺钉 骨关节骨折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掌、背侧入路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经皮掌、背侧入路治疗无移位腕舟骨骨折9例,B2型采用掌侧入路,B3型采用背侧入路。结果术后随访10~12个月,平均10.8个月,9例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2~4个月,平均3.1个月。患手握力恢复至健侧的80%以上,活动度达到健侧90%以上,无疼痛等不适感觉,没有并发症。恢复工作时间平均为7周。结论无移位(或轻度移位)的新鲜舟骨骨折,常规行CT检查以明确骨折分型,经皮加压螺钉固定,手术创伤小,根据骨折类型不需外固定或外固定时间较保守治疗缩短,愈合率高,治疗结果满意。

  • 标签: 空心螺钉 内固定 腕舟骨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可吸收螺钉治疗骨关节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98例骨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可吸收螺钉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49例患者,治疗后Parker评分显著好转,但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无明显差异。经可吸收螺钉治疗后,仅有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08%,远低于对照组的18.37%,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可吸收螺钉用于骨关节骨折的治疗效果令人满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可吸收 螺钉 骨关节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在治疗腰椎滑脱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37例,滑脱程度根据Newman分型标准I度22例,II度11例,III度4例,用Asher疗效评定标准进行术后功能评定。结果37例均获得随访,最短7个月,最长2年,平均15个月。按Asher疗效评定标准优29例,良5例,中2例,差1例,功能恢复优良率达91.9%。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患者,具有固定牢靠,减压彻底等优点,能帮助患者在早期进行功能恢复,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的方式。

  • 标签: 腰椎滑脱 内固定 椎弓根螺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肢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钢板骨折及螺钉松动导致手术失败的原因。方法通过临床病例分析手术失败的原因结论钢板质量,手术选择,操作不细,感染,钢板和骨结构的稳定等原因。

  • 标签: 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 螺钉松动 二次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