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2013—2015年预防艾滋、梅毒、乙肝表面抗原母婴传播结果加以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5年在本院进行婚检的所有例数中,相关预防艾滋、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报表统计数据,并整理分析艾滋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中的母婴阻断有关数据。结果通过数据分析,2013年HIV抗体检测阳性数2例;梅毒抗体检测阳性数106例,确诊23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数678例;2014年HIV抗体检测阳性数2例;梅毒抗体检测阳性数220例,确诊86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数692例;2015年HIV抗体检测阳性数3例;梅毒抗体检测阳性数166例,确诊66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数887例。结论2013年—2015年艾滋、梅毒、乙型肝炎病毒检测率逐渐提高,母婴传播率依然保持在比较低的范围内,预防这三种疾病母婴传播效率比较显著。

  • 标签: 艾滋病预防 梅毒检测 乙型肝炎 母婴传播
  • 简介:【摘要】目的:艾滋母婴阻断中引入护理干预,探究其干预优势和价值。方法:纳入2021.04-2023.12的50例艾滋产妇,抽签分组,各25例,对比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采取护理干预,对比差异。结果:试验组的满意度高、母婴阻断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其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更低(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阻断母婴传播,还可以有效改善负面情绪,控制风险因素,获取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艾滋病 母婴传播 满意度 阻断
  • 简介:依据《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全国卫生检疫机关依法开展了艾滋监测工作。从1985年截止到1998年3月底,全国各卫生检疫机关从入出境中外旅客中共查出HIV感染者及艾滋人720例。其中中国籍旅客430例(大陆398例、台湾22例、香港8例、澳门2例),外国籍旅客290例。同期全国的艾滋流行情况据《健康报》

  • 标签: 艾滋病 控制 传播 中国 卫生检疫机关 1985~1998年3月
  • 简介:艾滋是由艾滋病毒引起的一种免疫缺陷综合症.本文介绍了艾滋传播、预防、检测、诊断和治疗的有关知识,同时也介绍了"世界艾滋日"的由来和历届"世界艾滋日"的主题.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免疫缺陷 诊断和治疗 预防 综合症 知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江西省九江市濂溪区孕产妇接受艾滋、梅毒和乙肝三咨询、检测及干预情况,为规范开展母婴阻断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6-2017年濂溪区预防HIV、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月报表相关数据,分析三检测阳性孕产妇及所生儿童综合性干预情况。结果2016-2017年濂溪区辖区内孕产妇数5473人,接受HIV、梅毒、乙肝咨询检测率为100%,孕期检测率为89.79%,早孕期检测率为57.37%。三检测阳性率分别为0.37‰、1.64‰和5.35%。通过综合性干预,未发现HIV感染儿童及先天梅毒儿童。结论提高早孕期检测率,规范HIV、梅毒阳性孕产妇及所生儿童的综合性干预可有效预防艾滋、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梅毒 乙型肝炎病毒 母婴传播 孕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孕妇对预防艾滋、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方法由专业的工作人员,按统一调查表对我医院进行孕期保健的360名育龄妇女的人口学资料、有关预防艾滋母婴传播知识等内容进行调查。结果孕妇对艾滋、梅毒和乙肝的知晓率为100%,但对预防艾滋、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知识知晓率最高为54.2%,有97.2%的孕妇希望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艾滋、梅毒和乙肝知识。结论扩大对艾滋、梅毒、乙肝感染孕产妇的干预治疗覆盖面,减少母婴传播

  • 标签: 母婴传播 艾滋病 知晓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预防艾滋、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12月到2022年12月到我中心产检的120例孕产妇进行研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行常规健康教育,实施专项健康教育的60例孕产妇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优良率(95.00%)较对照组(75.00%)更高;护理满意度(96.67%)较对照组的80.00%更高,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健康教育 艾滋病 乙肝 梅毒 母婴传播 应用
  • 简介:[目的]有效的控制艾滋在我国的进一步流行.[方法]对我国存在的传播艾滋的各种危险因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结果]在我国,艾滋的3种主要传播途径都存在.经血液传播的危险因素有:注射毒品、输血或血制品、采血、共用牙刷、医疗注射与针炙、牙科诊疗和各种手术、理发与纹身用具的使用;经性接触传播的危险因素有:卖淫嫖娼、同性恋、患性病、多个性伴、配偶间性接触;经母婴传播的危险因素有:怀孕和分娩、母乳喂养.[结论]21世纪将是我国艾滋发病高峰期,面对艾滋猖獗流行的严峻形势,全国上下必须同心合力,齐抓共管,认真落实各项预防措施,才能控制艾滋在我国的进一步流行.

  • 标签: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危险因素 传染病控制
  • 简介:保障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的合法权利,使其得到应有的治疗,并规定他们应承担的避免将艾滋毒传染给他人,包括亲人的义务.政府必须加快制定HIV感染者病人的行政和刑事管理法规,对"传播艾滋罪"作出规定.

  • 标签: 艾滋病 刑事立法 故意传播 合法权利 病毒感染 管理法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阻断艾滋传播的临床作用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间某院诊断的154例艾滋患者。采用回顾性研究,随即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中患者有78例,对照组患者有76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诊断后转至医院进行针对性治疗,实验组中患者则在进行常规诊断后对患者进行1对1心理辅导,之后再转入医院进行针对性治疗。通过不同模式进行诊断,追踪调查后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后治疗配合率、自杀率、隐瞒病情情况及死亡率。结果实验组中患者的治疗配合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中患者自杀率、隐瞒病情情况及死亡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常规诊断后进行1对1心理辅导在阻断艾滋传播的临床作用效果显著,可以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艾滋病传播 阻断机制
  • 简介:目的通过艾滋感染者/艾滋病人(以下简称HIV/AIDS)随访服务提供方和接受方的视角,初步了解随访干预的影响因素,探讨在吸毒严重的艾滋流行地区的随访模式。方法采用半结构化访谈的方法对4名主管艾滋工作人员,14名随访责任人、40名HIV/AIDS进行个人深入访谈,每人约1~1.5小时。结果政府重视、政策支持、"四免一关怀"政策、社区维持治疗、随访工作人员数量、HIV/AIDS的流动、歧视、家庭支持、违法犯罪被公安抓获、交通不便等是影响HIV/AIDS随访的主要因素。结论社区为基础的随访模式不仅可以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降低社会歧视,方便提供心理支持,减少HIV/AIDS暴露的机会,还可以及时地随访到外出流动而失访的HIV/AIDS。社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MMT)在HIV/AIDS随访当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建议在艾滋流行地区迅速采用以社区为基础的随访模式,发挥MMT的随访管理作用,加强与公安部门的合作,在监管场所随访HIV/AIDS。

  • 标签: 艾滋病 随访模式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单用奈韦拉平进行艾滋母婴阻断,观察奈韦拉平用于艾滋母婴阻断治疗效果,通过自愿咨询、检测、阻断、临床观察证明奈韦拉平用于母婴阻断

  • 标签: 中的应用 奈韦 拉平艾滋病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广西忻城县孕产妇感染艾滋的现状及母婴阻断的效果,为制定本地区的艾滋母婴阻断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婚检、孕检、产检平台对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到忻城县各级医疗机构进行产前检查或分娩的49723例孕产妇,免费进行艾滋咨询、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抗体检测,对HIV感染孕妇进行母婴阻断干预。结果检测的孕产妇49723例中HIV抗体阳性15例,孕产妇艾滋感染率为3.02/万;婴儿达到18个月龄有14例,其中抗体阴性14例,抗体阳性0例,干预后母婴传播率为0。结论利用婚检、孕检、产前检查平台进行艾滋咨询、检测筛查,可以尽早发现HIV感染者,联合高效的抗病毒治疗,选择安全的分娩方式及人工喂养等综合措施是母婴阻断成功的关键,对预防艾滋母婴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艾滋病病毒感染 孕产妇 感染状况 母婴阻断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艾滋感染孕产妇母婴阻断综合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艾滋感染孕产妇患者70例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母婴阻断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干预措施基础之上给予综合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母婴阻断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采取不同母婴阻断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的所生婴儿率为74.3%(26例)、婴儿失访率为2.9%(1例)、婴儿存活率为71.4%(25例)、婴儿艾滋感染呈阳性率为0,对照组的所生婴儿率为85.7%(30例)、婴儿失访率为14.3%(5例)、婴儿存活率为60%(21例)、婴儿艾滋感染呈阳性率为5.8%(2例),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艾滋感染孕产妇母婴阻断综合干预,能有效提高阻断成功率。

  • 标签: 艾滋病感染 孕产妇 母婴阻断 综合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