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艾滋孕妇母婴阻断综合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到2016年3月于收治的感染艾滋病毒的孕产妇共15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予以综合性干预的艾滋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产妇的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胎儿存活率,胎儿感染率和新生儿阿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新生儿阿氏评分为8.5±2.5,对照组患者为6.4±2.2,两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胎儿存活率为100%,胎儿感染率为10%,对照组患者胎儿存活率为80%,感染率为40%,两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感染艾滋病毒的孕产妇中应用综合性母婴阻断干预措施,可有效提升新生儿阿氏评分和胎儿生存率,降低胎儿感染率,预防HIV的母婴传播,获得非常理想的干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HIV病毒 孕产妇母婴阻断 干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阻断艾滋传播的临床作用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间某院诊断的154例艾滋患者。采用回顾性研究,随即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中患者有78例,对照组患者有76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诊断后转至医院进行针对性治疗,实验组中患者则在进行常规诊断后对患者进行1对1心理辅导,之后再转入医院进行针对性治疗。通过不同模式进行诊断,追踪调查后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后治疗配合率、自杀率、隐瞒病情情况及死亡率。结果实验组中患者的治疗配合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中患者自杀率、隐瞒病情情况及死亡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常规诊断后进行1对1心理辅导在阻断艾滋传播的临床作用效果显著,可以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艾滋病传播 阻断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石林县预防艾滋、梅毒、乙型肝炎母婴传播工作情况。方法回顾分析石林县2011~2015年婚前医学检查人群婚检资料。结果2011~2015年婚检人群HIV、梅毒、乙型肝炎共检测20308人次,HIV感染率为0.38%,梅毒感染率为0.44%、乙型肝炎感染率为3.00%。结论免费婚前检查服务平台是预防HIV、梅毒、乙肝平行传播母婴传播的关键措施。

  • 标签: 婚前检查 HIV 梅毒 乙型肝炎 母婴传播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艾滋相关知识知晓水平对孕妇接受艾滋检测的影响。方法对凉山州彝、汉族孕妇采用填问卷的方式,进行有关人口学特征、艾滋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孕妇接受艾滋检测情况的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和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艾滋相关知识知晓水平对孕妇接受艾滋检测的影响。结果孕妇对艾滋传播的知晓率为1040人,对母婴传播途径知晓率为1105人。单变量分析结果显示,艾滋相关知识知晓水平对孕妇HIV检测率影响明显。孕妇接受艾滋检测的比例较高。结论孕妇对艾滋相关知识知晓水平,是目前孕妇HIV检测率的影响因素。

  • 标签: 艾滋病 孕妇 母婴阻断 知晓水平 检测 健康教育
  • 简介: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出通知,调整艾滋免费抗病毒治疗标准,对于所有艾滋病毒感染者和患者,新标准均建议实施抗病毒治疗,即“发现即治疗”。同时,坚持自愿原则,不得强制实施艾滋免费抗病毒治疗,各有关疾控机构、艾滋抗病毒治疗定点医院要提高治疗管理的规范化水平。

  • 标签: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治疗标准 免费抗病毒治疗 自愿原则 疾控机构 治疗管理
  • 简介:艾滋罪犯的逐年增加,给监狱教育改造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艾滋罪犯常见的焦虑、恐惧、沮丧、抑郁、易怒、对抗等心理问题,是我们应该关注和干预的重点,对艾滋罪犯的心理矫治应有适合于心理特征的措施,同时,应加强研究,创建艾滋罪犯心理矫治新模式。

  • 标签: 罪犯 艾滋病 心理矫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艾滋合并结核的护理体会。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05年~2012年期间本院收治的24例艾滋合并结核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患者中13例为单纯性肺结核,11例为淋巴结核;13例患者同时采用抗结核和抗病毒治疗,9例患者给予抗结核治疗,2人给予抗病毒治疗,全部给予优质护理,6个月内9例患者死亡。结论艾滋合并结核其临床表现不明显,但T淋巴细胞和CD4+明显较低,HIV病毒载量值高,病死率较高,护理人员应该提高护理标准,特别是做好医嘱,严密监视患者临床症状。

  • 标签: 艾滋病 结核病 护理
  • 简介:摘要艾滋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艾滋的防治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艾滋不仅对患者的生理健康构成严重危害,同时还影响到患者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功能。近年来,随着抗病毒治疗的广泛应用,艾滋由致死性疾病转变为一种可治疗的慢性疾病,艾滋患者的生存时间也因此大为延长。抗病毒治疗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艾滋患者本身,还在于其对艾滋传播起到了有效的遏制作用。

  • 标签: 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 简介:摘要卡波西肉瘤是艾滋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性肿瘤之一。总结艾滋相关性卡波西肉瘤20例,均给予抗病毒治疗和全身化疗。结果20例患者中有15例患者坚持化疗,给予患者抗病毒治疗护理、卡波西肉瘤皮肤和疼痛护理、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及相关护理,患者预后较好,病情长期稳定。结论艾滋相关性卡波西肉瘤患者在坚持化疗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患者病情能长期稳定,延长了患者生命,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艾滋病 卡波西肉瘤 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艾滋医源性感染的控制措施和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09年9月-2014年8月收治的5例艾滋手术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手术治疗过程中加强医源性感染的防控措施。观察实施手术治疗的21名医护人员医源性感染的防护情况。结果对5例艾滋手术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针对艾滋隔离要求的手术准备、医护人员个人防护、术中管理和术后消毒等专门医院感染管理措施,认真贯彻落实、规范操作,治疗过程中未发生锐器伤、体液污染皮肤和黏膜等职业暴露情况。全程规范监测21名医护人员HIV抗体均为阴性。结论采用科学的管理措施和严格的消毒隔离,可有效避免艾滋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 标签: 艾滋病 医源性感染 控制措施 防护效果
  • 简介:摘要艾滋是一种传染性较强,致死率极高的疾病。能够造成广泛的社会危害和不利影响,故而对其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十分必要。

  • 标签: 艾滋病 传染途径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艾滋防控困难的原因。方法通过对艾滋患者、艾滋感染者、家庭成员及普通民众的问卷调查随访,总结艾滋防控困难的原因,提出有效的防控措施。结果性行为、吸毒行为、输血或血制品史、母婴传播艾滋防控困难的原因。结论在艾滋防控工作中,一定要加强性教育,普及吸毒危害,说明输血或血制品的操作注意事项,强调母婴传播形式,从而有效控制艾滋感染。

  • 标签: 艾滋病 防控困难 原因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艾滋病毒的临床检验措施,从而更好的对艾滋毒抗体进行检测。方法在此次研究中,随机选取200例艾滋患者的样本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中心)自2015(2013)年2月~2015年12月期间所接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免疫印迹法作为金标准,用3种诊断试剂对200份试剂(标本)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结果经过研究可以发现3中试剂与免疫印迹法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所有试剂均可以达到卫生部《HIV抗体诊断试剂临床评估方案的实施办法》中的相关要求,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艾滋病 病毒 临床检验
  • 简介: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AIDS)合并结核(TB)的主要临床资料,提高对艾滋合并结核的诊治水平。方法对合肥市传染病医院接受治疗的56例艾滋合并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艾滋合并结核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复杂多变,全身症状明显,常有发热和明显体重下降(占92.9%)、淋巴结肿大(占46.4%)。其中32.1%的患者以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为首要表现,痰涂片和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率低(21.4%和29%),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检测阳性率较高(占55.6%),x线影像表现不典型,诊断困难,部分病例需要诊断性治疗确诊。结论艾滋合并结核需要不断提高认识,才能合理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 标签: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结核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艾滋作为一种难以治愈的传染性疾病,随着患病人数的增加,艾滋逐渐成为全球各地危害人类健康的流行疾病。文章主要结合相关参考文献,对艾滋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 标签: 艾滋病 治疗药物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艾滋晚期发热患者临床护理要点。方法本院通过采用随机数字抽签法,选取艾滋晚期发热患者68例为本研究对象,其中包括34例试验组患者以及34例普通组患者。普通组均给予一般护理方法,试验组给予临床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生活评分显著高于普通组,同时护理效果明显优于普通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为进一步改善和提升艾滋晚期发热患者的生活质量,运用临床护理可起到较令人满意的效果,从而使患者树立自信心,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艾滋病晚期 发热 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