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和比较三维螺旋CT表面再现和容积再现技术显示颌面部囊肿肿瘤的效果,探讨三维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颌面部囊肿肿瘤患者进行螺旋扫描后,在三维后处理工作站进行表面再现和容积再现重建并测量,结合术中所见比较二者在定位定界,显示病损所破坏,骨皮质膨胀等方面的效果。以既往二维CT为基础进行的颌骨手术为对照,比较三维螺旋CT在术中并发症、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时间上的差别。结果:容积再现技术在定位、定界、显示骨膨胀和破坏方面均优于表面再现技术,测量值更接近术中测量(P〈0.05)。三维螺旋CT在手术中的指导意义优于二维CT,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少(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12个月复发率(7.50%)低于对照组(15.11%)。结论:容积再现技术在定性及定量评估方面较表面再现技术更精确,所获信息更全面,更能反映病损的真实情况。三维螺旋CT,尤其是容积再现技术作为口腔颌面外科的重要诊断手段,对提高手术效果,防止复发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囊肿 肿瘤 体层摄影术 容积再现 表面再现
  • 简介: 摘要:目的:综合分析妇科恶性肿瘤术中行淋巴结切除术后并发盆腔淋巴囊肿的危险因素。方法:在本次研究中将以回顾性研究的形式进行,共计选取121例研究对象,均被确诊为妇科恶性肿瘤,并需在术中行淋巴结切除术,且对患者进行了术后随访,用于统计分析淋巴结切除术后并发盆腔淋巴囊肿的危险因素。结果:据本次研究数据显示,121例患者中,37例在术后并发盆腔淋巴囊肿;同时对比了有盆腔淋巴囊肿、无盆腔淋巴囊肿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盆腔淋巴结切除数目”“腹腔淋巴结切除数目”“血清白蛋白水平”“引流方式”等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术中行淋巴结切除术后可能引起盆腔淋巴囊肿的危险因素较多,以“盆腔淋巴结切除数目”“腹腔淋巴结切除数目”“血清白蛋白水平”“引流方式”为主,应重点对其进行防范。

  • 标签: 妇科恶性肿瘤 淋巴结切除术 盆腔淋巴囊肿 危险因素
  • 简介:胆囊扭转是严重的外科急腹症,因其发病率低、临床少见、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及多数基层临床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故术前确诊困难。临床上常误.诊为急性胆囊炎、急性腹膜炎、急性阑尾炎及溃疡病穿孔等,易延误治疗造成严重后果,因而早期确诊及处理对预防胆囊穿孔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自1898年Wendell最早报道1例25岁孕妇患胆囊扭转Ⅲ以来,国外文献报道逐年增多,Lemonick等嘲统计欧美文献报道已达400例之多,估计其发病率占入院患者的1/365520,且随着人们预期寿命的延长而增加。本病好发于65~75岁的老年人,其中84%为老年女性患者,男女比例约1:3^[3]。

  • 标签: 胆囊扭转 基层临床医生 特异性临床表现 老年女性患者 早期确诊 国外文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超声诊断作为无创伤检查,具有快速、准确、经济可靠等特点,超声对胆囊病变的诊断,很受欢迎,胆系疾患已为临床广泛应用,但对于胆囊病变引起胆囊周围炎的报道甚少。本文就12例由胆囊病变引起的胆囊周围炎声像图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其与胆囊病变、病程及胆囊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我院应用超声诊断胆囊病变患者,诊断符合率达99%,现将我院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 标签: 胆囊周围炎 胆囊病变 超声分析 超声诊断 无创伤检查 声像图特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囊结石患者胆囊壁厚度与胆囊收缩功能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胆囊息肉13人(A组),胆囊结石30人(B组),B超测量其厚度及胆囊收缩率。结果结石患者胆囊收缩率与胆囊壁厚度呈显著负相关,y=101.929-170.268x,r=-0.716,P=0.000.结论胆囊壁厚度可以反映胆囊收缩功能,胆囊壁越厚,胆囊收缩功能就越差。

  • 标签: 胆囊结石 胆囊壁厚度 胆囊收缩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胆囊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癌的发病特点,提高胆囊癌预防和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2001年7月~2010年7月在我院普外科住院治疗的53例胆囊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癌患者与同期住院的53例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胆囊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癌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手术并发症多(P<0.05)。结论老年患者胆囊胆囊结石癌变率高,患者的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术后并发症多,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对于胆囊胆囊结石患者应该尽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胆囊结石 胆囊癌 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脏与胆囊同时受侵肿瘤病变的采用多排螺旋CT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19年4月期间经病理证实的本病患者25例的临床资料与CT资料。结果25例患者中包括肝脏原发肿瘤侵犯胆囊4例,胆囊原发肿瘤侵犯肝脏21例。前者的CT平扫表现为胆囊的体积与形态均无异常变化,未见胆囊缩小,肿块内较少出现斑块样高密度结石影;增强检查显示快进快出型强化表现。后者的CT平扫表现为胆囊形态异常,体积增大,肿块密度不均匀,内部多存在斑块样高密度结石影;增强检查显示轻、中度持续强化表现,肝脏的形态多正常。结论肝脏与胆囊同时受侵肿瘤病变时以胆囊原发肿瘤侵犯肝脏较为常见。多排螺旋CT检查通过常规平扫与增强检查、MPR冠矢状位图像重组等技术能准确判断出病变来源,其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多排螺旋CT 肝脏病变 胆囊病变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囊肿切除术在临床中治疗卵巢囊肿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卵巢囊肿患者,按照随机分配法则,分为对照组(n=20)与观察组(n=20),对照组行开腹卵巢囊肿切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行卵巢囊肿切除术,不仅对患者所带来的创伤较小,大大缩短了术后恢复时间,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并发症发生几率低,可作为治疗卵巢囊肿的首选方式。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卵巢囊肿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的疗效。方法:选择收治卵巢囊肿患者100例,均于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随机划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50例。常规组接受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接受腹腔镜卵巢囊肿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组(P

  • 标签: 卵巢囊肿 腹腔镜 性激素 卵巢储备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如意金黄散外敷加微波理疗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术后盆腔淋巴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妇科恶性肿瘤术后第14天发生盆腔淋巴囊肿的患者50例,采用如意金黄散外敷加微波理疗治疗。结果淋巴囊肿完全消失者38例(76%),囊肿体积缩小超过50%者9例(18%),治疗无效者3例(6%),总有效率94.0%。结论如意金黄散外敷加微波理疗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盆腔淋巴囊肿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妇科恶性肿瘤术后 盆腔淋巴囊 如意金黄散外敷加微波理疗
  • 简介:【摘要】 目的:对比研究良性卵巢肿瘤病人行阴式 、 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的 疗效 。方法:随机将 100 例 良性卵巢肿瘤病人 分为研究组、对照组 ,对照组行 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 ,研究组行阴式 卵巢囊肿剥除术 ,对比两组手术效果 。结果:研究组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 14.0% )、排气时间( 10 . 5 ±2.4 ) h 、下床活动时间( 12.5 ±2.1 ) h 、住院时间( 6.2 ±1.2 ) d 均低于对照组( 48.0% )、( 13.6 ±3 . 2 ) h 、( 18.2 ±3.0 ) h 、( 8.8 ±1.5 ) d , 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 两组病人的 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比较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 且术后 3 月,研究组 患侧窦卵泡数、卵巢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 P< 0.05)。结论:相较于 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 ,采用阴式 卵巢囊肿剥除术 治疗的 良性卵巢肿瘤 病人术后恢复时间更短,卵巢功能恢复效果更显著 。

  • 标签: 阴式 卵巢囊肿剥除术 良性 卵巢肿瘤 腹腔镜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良性胆囊疾病的疗效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74例良性胆囊疾病患者,分为腹镜组和开腹组,每组各37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进行时间、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康复情况。结果开腹组与腹镜组相比,手术进行时间更长,住院时间更长;腹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康复情况均优于开腹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较于开腹胆囊切除术疗效相近,但是腹腔镜手术创伤更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康复速度更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 胆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