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双筋膜蒂耳后皮瓣一期修复大块耳廓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利用耳后双筋膜蒂皮瓣修复大块耳廓组织缺损患者11例,一期进行耳轮、耳舟区精细结构塑形,其中最大修复面积达到3.2cm×1.6cm。结果术后所有皮瓣存活,随访3~9个月,耳廓外形良好。结论耳后区双筋膜蒂皮瓣修复大块耳廓组织缺损的方法,手术操作简单、易行,可提供较大的组织瓣修复。修复后耳廓组织质地、颜色与正常相近,耳廓外形恢复良好,供瓣区位于耳后,术后瘢痕隐蔽,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耳后皮瓣 耳廓缺损 筋膜蒂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耳畸形使用耳廓矫形器无创矫形的护理方法。方法筛选在苏大附属儿童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的26例先天性耳畸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耳廓矫正器进行无创矫形治疗。随访3月,追踪患儿病情探讨护理方法。结果26例患儿15例无明显并发症,6例出现I度压疮,2例出现II度压疮,2例出现皮疹,1例出现明显感染。经护理治疗,并发症得到治愈所有患耳形态都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而且没有复发。结论使用耳廓矫形器治疗小儿先天性耳廓畸形是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尽早的治疗、完善全程的护理,家属的配合,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治疗的时间,让患耳更快更好的改善,避免了手术治疗也提高了家属的满意度。

  • 标签: 先天性耳畸形 耳廓矫形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耳廓部分缺损患者用局部皮瓣进行修复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本院2015年—2018年间收治因各种原因导致耳廓部分缺损患者为分析对象,抽取患者3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局部皮瓣耳廓部分缺损修复术治疗,对其资料以回顾性方式分析并归纳该治疗手段在此类患者的应用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术后随访提示伤口呈现I期愈合,无患者出现皮瓣坏死情况,皮肤质量无异常,瘢痕隐蔽。所有患者对耳廓外形恢复情况表示满意。结论对耳廓部分缺损患者用局部皮瓣手段治疗能够得到理想的修复效果,安全性高且可满足患者对外观的要求,值得推广。

  • 标签: 局部皮瓣 耳廓部分缺损 修复术
  • 简介:目的探讨改善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廓再造手术效果的方法并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对218例(234耳)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行改良Ⅱ期法耳廓再造术,手术分两期进行,I期行自体肋软骨耳支架的雕刻和移植;Ⅱ期行耳颅角成形.结果218例(234耳)患者随访187例(202耳),时间为6个月-1年,其中183例(198耳,占98.02%)患者耳廓各结构均显现良好,双侧基本对称,4例(4耳,占1.98%)患者耳廓部分主要结构显现不佳和/或双侧不对称.结论改良Ⅱ期法耳廓再造术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总体效果满意,是先天性小耳畸形较好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先天畸形 耳廓再造术 改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耳廓疤痕疙瘩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我科近五年采用耳廓疤痕切除、局部疤痕皮瓣修复耳廓创面、术后定期在耳廓疤痕手术部位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耳廓疤痕疙瘩30例。手术方法设计手术切口,预留疤痕瓣大小,采用1%利多卡因在疤痕疙瘩周边局部麻醉,切开疤痕皮肤及皮下组织,锐性分离,切除皮下质硬之疤痕疙瘩,保留表层部分疤痕组织,制成疤痕组织皮瓣,修整后无张力覆盖耳廓继发缺损区。术后一周拆线,术后10日在耳廓疤痕手术部位皮下首次注射曲安奈德,以后每月注射一次,约3~6次。结果术后回访1~3年,30例患者中除1例复发外,余外形满意,无复发倾向。结论采用耳廓疤痕切除、局部疤痕皮瓣、联合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耳廓疤痕疙瘩是一种较好的疤痕综合治疗方法。

  • 标签: 耳廓疤痕 耳垂 曲安奈德
  • 简介:摘要目的报道对耳轮以远耳廓撕脱性离断显微再植的临床经验。方法自2018年12月至2021年10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手足外科共收治5例对耳轮以远的耳廓撕脱离断伤患者,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19~62岁。将耳廓彻底清创后,采用逆行再植法进行再植,动脉:均取足背静脉桥接耳后动脉;静脉:2例直接缝合,2例取足背静脉将离断耳廓的耳后动脉分支桥接于近端耳廓的耳后静脉,1例未缝合。其中2例断耳术后发生静脉危象,皮缘小切口放血治疗,2例动脉静脉化的断耳血运良好,术后均行抗凝、抗血管痉挛、抗感染治疗。术后定期采用电话、微信图片等方式进行随访。结果再植5例均完全成活。术后随访3个月~2年,平均10个月,2例静脉危象耳廓轻度萎缩,所有耳廓均无明显色素沉着,1年后感觉恢复接近正常。结论血管质量的预判及高质量的显微缝合是耳廓再植成活的必要条件。对于撕脱性离断耳廓再植,彻底清除损伤血管、行血管移植是预防血管危象的关键技术。

  • 标签: 耳廓 再植术 血管移植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评价穿刺抽液并石膏固定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疗效。方法对我科192例(196耳)耳廓假性囊肿行穿刺抽液并石膏固定治疗进行临床分析总结。结果随访6个月,单次治愈率达97.4%,重复治愈率达100%。结论穿刺抽液并石膏固定方法治疗耳廓假性囊肿,方法简单经济,不良反应少,疗效佳。

  • 标签: 耳廓假性囊肿 穿刺 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密集贯穿缝合无需加压包扎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分析20例密集贯穿缝合法加囊肿前壁切除法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疗效分析。结果20例行密集贯穿缝合法加囊肿前壁切除的患者切口均于术后14天内愈合,随访1.5年~5年均无复发,治愈率100%。结论密集贯穿缝合加囊肿前壁切除术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疗效可靠,不易复发,且术后不需加压包扎,减轻患者痛苦。

  • 标签: 密集贯穿缝合 囊肿前壁切除 耳廓假性囊肿 疗效
  • 简介:多原发恶性肿瘤(multipleprimarymalignantneoplasms,MPMNs)定义为同一个宿主的单个或者多个器官同时或先后发生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原发恶性肿瘤.近年来,因为肿瘤诊断水平的提高和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期的延长等因素,MPMNs的诊断率有增多趋势.现报告我院2006年3月至2011年7月间收治的1例原发性肺癌耳廓转移合并多原发性肿瘤的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的复习,以进一步了解和探讨MPMNs发生和发展的相关因素以及其诊断和治疗的进展.中图分类号R73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447-011

  • 标签:
  • 简介:耳廓假性囊肿多见于男性青壮年,发病原因未明.可能与机械性刺激和变态反应有关。治疗方法很多.如抽尽囊液加压包扎、穿刺抽液加注射药物、抽液后石膏固定等.但均存在易复发的问题。自2004年起。我们对上述方法治疗后复发及初次发病的16例患者采取切除囊肿前壁软骨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耳廓假性囊肿 耳廓软骨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小耳畸形伴外耳道闭锁患儿Medpor支架全耳廓再造联合不同听力重建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19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小耳畸形伴外耳道闭锁的患儿共68例,男性53例,女性15例,年龄7~12岁,中位年龄8.8岁。其中28例行高密度聚乙烯(Medpor)支架植入耳廓再造术的同时一期完成听力重建术,包括20例患者完成传统的外耳道成形和鼓室成形听力重建术,8例患者术中植入骨桥的骨传导装置,术后3~4周佩戴骨桥体外处理器;余下40例小耳畸形患者仅行Medpor支架植入耳廓成形术,作为对照组。术后评价患儿耳廓形态、听觉功能的改变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随访3~30个月,一期完成听力重建与形态再造组的患儿耳廓外形良好,术后12个月耳廓14个精细结构平均分值为9.43分和10.67分,耳廓对称度平均分值为6.83分和6.00分,与单纯耳廓再造组(8.23分/6.20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桥组术后平均听阈改善43.3 dB,平均言语识别阈值下降42.3 dB;外耳道及鼓室成形组平均听阈改善4.1 dB,平均言语识别阈值下降11.4 dB。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眩晕、耳鸣、脑脊液漏等并发症;外耳道及鼓室成形组术后出现感音神经性聋、耳廓支架断裂、耳道再狭窄、耳道闭锁各1例;单纯耳廓组中耳廓支架外露、面神经颞支损伤各1例;10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头皮切口处毛发生长困难。结论Medpor支架植入耳廓再造同时进行外耳道鼓室成形或骨桥植入重建听力技术安全有效,重建听力的方式需评估患者内中耳发育情况而定,对于中耳乳突发育欠佳者建议骨桥植入以获得稳定而明显的助听效果。

  • 标签: 耳畸形,获得性 先天性小耳畸形 外科,整形 耳再造 听力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修复耳廓离断、缺损。方法采用全层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的方法修复耳廓离断、缺损5例,术前清洁创面,适当修剪,使其整齐,设计复合组织瓣,一次完成耳廓离断、缺损的修复。结果5例移植组织全部成活。色泽呈暗红至淡红不等。术后一月随访,移植复合组织瓣色泽与正常耳廓组织基本近似。结论在诸多耳廓离断、缺损修复方法中,该方法简便易行,术后外形好,触觉、痛觉双耳对称,有独到优越性。

  • 标签: 耳廓离断 缺损 耳廓复合组织
  • 简介:摘要噬血细胞综合征是由原发或继发性免疫异常导致的过度炎性反应综合征,病情发展快,易误诊及漏诊,致死率较高,主要表现为发热、全血细胞减少、肝功能损害、凝血功能障碍及组织细胞吞噬形态完整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本文报道一例成人女性患者中耳炎术后耳廓感染诱发噬血细胞综合征并救治成功的病例,为耳科医生提供临床借鉴和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穴位按摩疗法与耳廓按摩相结合对于偏头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份-2021年9月份偏头痛门诊治疗患者68例。将68名病患随机分两组,实验组34人,对照组34人。采取穴位按摩与耳廓按摩的方式对实验组的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偏头痛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治疗方式医治。以HIT-6头痛影响法以及症状记分法的方式进行疗效评价和实验对比。结果:经过为期13周的临床对症治疗,实验组治疗病例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偏头痛 穴位按摩 耳廓按摩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超级显微外科技术再植离断耳廓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耳廓离断伤11例,其中完全离断2例,不全离断9例;手术距受伤时间1.0~8.5 h,平均5.5 h。运用超级显微外科技术吻合损伤的耳廓动脉、静脉,术后予抗凝、解痉、预防感染治疗,随访观察疗效。结果11例均完成再植,其中7例血管断端直接吻合,2例行静脉移植修复,共吻合血管17条。术后发生静脉危象1例,经切口放血后缓解,余10例顺利成活,外形满意;经6~26个月随访,再植耳廓外观良好,伤口瘢痕不明显。结论应用超级显微外科技术修复耳廓离断伤,可提高微小血管吻合成功率,减少血管危象,提高耳廓再植成功率。

  • 标签: 耳廓 再植 血管吻合 超级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耳廓假性囊肿采取囊前壁软骨切除加后壁软骨开窗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耳廓假性囊肿患者64例,随机分组各32例。对照组接受传统耳廓假性囊肿切开引流术治疗,研究组采取囊前壁软骨切除加后壁软骨开窗治疗,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时间与疼痛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廓假性囊肿患者采取囊前壁软骨切除加后壁软骨开窗治疗,相比传统耳廓假性囊肿切开引流治疗,不仅能缩短治疗时间与住院时间,而且可以提高临床效果。

  • 标签: 耳廓假性囊肿 囊前壁软骨切除 后壁软骨开窗
  • 简介:摘要目的设计一种基于标记点的实时动态耳廓三维影像导板,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以1个商品化人头模型以及2019年8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招募的3名志愿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名,女性1名,年龄24~27岁。运用ITK-SNAP 3.6.0和MeshLab软件(V 2016.12.23) 对3名志愿者的头颅CT图像进行三维重建,获得虚拟耳廓三维模型。通过人头模型论证标记点放置的最佳数量为3个,最佳位置为眉角、鼻尖及耳垂下点,利用这3个标记点将虚拟耳廓三维模型与对应的真实耳廓进行关联注册,通过投影仪将虚拟耳廓三维影像投射至对应的真实耳廓,红外线动态捕捉仪捕捉标记点位置变化对投射图像进行实时跟踪,通过计算注册后的重合误差率、跟踪过程中的重合误差率、投射图像变形率和追踪延迟度,评价实时动态耳廓三维影像导板的注册精准度、跟踪精准度、投射图像变形度及跟踪延迟度。结果注册后平均重合误差率为2.5%(正常人双侧耳廓大小差距为2.7%);在顺时针旋转30°内跟踪平均重合误差率小于2.7%;在顺时针旋转30°与逆时针15°范围内投射图像变形率小于2.6%,一定旋转角度范围内平均重合误差率和投射图像变形率小于2.7%,说明一定旋转角度范围内跟踪精准度高,投射图像变形度小,跟踪延迟时间均小于0.1 s,满足手术需求。结论成功构建了基于标记点的实时动态耳廓三维影像导板,其注册精准度高、跟踪精准度高、投射图像变形度小、跟踪速度快,为将来其应用于临床耳廓再造术打下基础。

  • 标签: 先天性小耳 耳廓 成像,三维 增强现实 影像导板
  • 简介:<正>1986~1996年,我们采用彻底清创术治疗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30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2~74岁,平均36岁。全耳廓软骨膜炎10例,其中4例合并外耳道软骨膜炎。发病原因:外伤感染16例,皮肤感染7例,冻伤感染4例,蚊虫咬伤感染1例,硫酸烧

  • 标签: 耳廓软骨膜炎 清创术 外耳道软骨 化脓性 皮肤感染 发病原因
  • 简介: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持续负压留置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优越性。方法73例耳,确定诊断为耳廓假性囊肿,分为静脉留置针穿刺后留置及静脉留置针穿刺后持续负压留置两组,比较两组1次治愈率差异。结果73例患耳全部治愈,但持续负压留置组1次治愈率与单纯静脉留置针穿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持续负压留置治疗耳廓假性囊肿1次治愈率高,创伤小,病程短,简单易行。

  • 标签: 耳廓假性囊肿 静脉留置针 持续负压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先天性小耳畸形听力重建术后全耳廓再造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9年4月在我科行先天性小耳畸形听力重建术后全耳廓再造术的25例患者做好术后负压引流管护理、皮瓣血运观察、心理护理和术后健康指导。结果18例一期愈合,7例支架有外露。应用多孔高密度聚乙烯(medpor)做支架17例,外露3例,自体肋软骨做支架8例,外露4例。7例外露者。1例应用耳后筋膜瓣转移及全厚皮片修复治愈,6例局部皮瓣修复。全部外露病例均经修复后愈合,外形良好,但耳廓位置较无听力重建患者稍靠后。结论术后做好负压引流管、耳洞的护理,注意观察皮瓣血运、再造耳位置,重视对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护理,加强术后健康指导,是保证手术成功和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也为后期必要的局部修整手术提供良好的基础。

  • 标签: 小耳畸形 耳廓再造 听力重建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