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兔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动物模型,以便后续研究,为临床上耳廓复合组织瓣的应用提供相关参考。方法选取质量2.5~2.8 kg新西兰大耳白兔20只,由南京鼓楼医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在其背部设计软组织缺损创面2.0 cm×2.0 cm,全层切取耳缘近耳根处同等大小组织,形成背侧皮肤-软骨-腹侧皮肤三层结构耳廓复合组织瓣。适当修剪组织瓣腹侧皮肤及软骨,残余的腹侧皮肤予无菌贴膜覆盖。将组织瓣背侧皮肤作为被盖,游离移植至背部创面,打包固定。结果所有实验动物无意外死亡,兔耳廓复合组织瓣均成功游离移植,且形态稳定。取材可解剖出软骨及贴膜。结论利用新西兰大耳白兔可成功建立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模型,且该模型易于建立,操作简单,成功率高。

  • 标签: 耳廓复合组织瓣 游离移植 模型,动物
  • 简介:摘要临床上耳廓畸形分类方法众多,各分类系统既有相互重叠又有矛盾不一致之处。目前还缺乏一种规范的、能涵盖所有常见耳廓畸形类型的多维度分类系统。本文通过对众多分类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结合最新进展与临床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我们的临床研究成果,提出新的综合性分类、分型、分度系统。该新的分类分型分度系统有助于准确描述定义耳廓畸形的形态特征,并指导每一特定类型的治疗方式,对推动耳廓畸形的规范化诊治有重要价值。

  • 标签:
  • 简介:本科从2000年1月至2004年1月间,在微山欢城中心医院耳鼻喉科及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喉科门诊,用YAG激光加置管术治疗耳廓假性囊肿23例(23耳),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治疗 置管术 耳廓假性囊肿 YAG激光 体会 耳鼻喉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疗效。方法将40例耳廓假性囊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行穿刺抽液。对照组20例给予石膏固定;观察组20例采用艾灸疗法。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满意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穿刺抽液联合艾灸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耳廓假性囊肿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小,无复发,疗效显著,经济适用,值得推广。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艾灸疗法 耳廓假性囊肿
  • 简介:目的探讨局部注射得宝松对耳廓假性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78耳)临床诊断为耳廓假性囊肿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得宝松局部注射,对照组给予抽液、加压包扎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7.4%。对照组治愈率76.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局部注射得宝松对耳廓假性囊肿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耳廓假性囊肿 得宝松
  • 简介:耳廓假性囊肿多因机械性刺激、挤压造成局部微循环障碍引起组织间的无菌性炎性渗出而发病,或与机体局部自身免疫相关,属于中医耳廓痰包范畴,病机多为脾胃功能失调,痰浊内生,复受风邪外袭,夹痰浊上窜耳窍,痰浊凝滞,困结于耳。治疗常以祛痰散结,疏风通络为治则,笔者根据病情,结合患者体质及耳廓局部辨证,在祛痰散结,疏风通络基础上加用清热散结化瘀药物,达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少囊内渗出,促进囊壁愈合的目的。

  • 标签: 耳廓假性囊肿 耳廓痰包 中医药 经验方
  • 简介:受内分泌学家采用酒精介入疗法治疗复发性甲状腺囊肿的启发,我们采用穿刺抽液注入无水酒精的方法治疗耳廓假囊肿3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8例,男31例,女7例,年龄18-56岁,平均35岁。35例为单耳,3例为双耳。囊肿均位于耳廓外侧面三角窝、舟状窝内。34例为初诊,4例为曾行过单纯穿刺抽液后复发。34例抽出淡黄色清亮液体,4例复发者抽出暗红色液体。囊肿最大者约1.5cm×2.0cm×2.0cm,最小

  • 标签: 穿刺抽液 无水酒精 耳廓假囊肿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耳廓瘢痕疙瘩形成原因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48例(50耳)耳廓瘢痕疙瘩行手术切除,局部皮瓣转移。术中应用改良菱形皮瓣27耳,皮下蒂“风筝”皮瓣23耳。手术切口缝合后,即刻向切口周围组织用稀释的曲安奈德注射液(2-4mg)少量浸润注射,伤口7天拆线。结果2例耳轮处应用“风筝”皮瓣的尖端皮肤坏死,经换药后愈合良好5例手术后3个月时瘢痕疙瘩有复发趋势,应局部注射稀释曲安奈德后好转。手术后术耳均能保持耳廓原有自然轮廓及解剖形态,不影响耳廓美观。结论该手术术中切除耳廓瘢痕疙瘩,行局部皮瓣转移术,术中修补局部瘢痕疙瘩切除后所造成的皮肤缺损,术后保持耳廓自然解剖形态,不影响耳廓美观;手术过程简单,容易掌握,是良好的手术方法。

  • 标签: 瘢痕疙瘩 外耳廓 局部皮瓣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耳廓瘢痕疙瘩应用手术切除联合博来霉素治疗效果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耳廓瘢痕疙瘩患者80例,参照组40例:单纯开展手术治疗;测试组40例:手术切除联合博来霉素治疗;比对不同方案的治疗优势性。结果:测试组治疗有效度为97.50%高于参照组75.00%,(P<0.05)。测试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低于参照组的22.50%,(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二期法"行耳廓再造术的临床应用。方法第1期手术:切取右侧第6~8肋软骨,制成具有三层结构的自体肋软骨支架;应用"双瓣"技术,以残耳根部为蒂,将后方乳突区无毛发的皮肤掀起,形成皮瓣,耳后筋膜瓣的范围扩大至发际线内3.5~4cm,呈半圆形。将肋软骨支架移植于"双瓣"之间,进行耳廓再造。第2期:利用剩余的残耳组织,重建耳轮脚、耳屏和耳甲腔等耳廓亚解剖结构。将残耳上半部制成"V"形耳轮脚皮瓣;将中部残耳组织制成半圆形耳屏皮瓣。同时将上半部残耳软骨雕刻成圆锥状,与再造耳的耳轮末端缝合固定,耳轮脚皮瓣转位覆盖,形成耳轮脚;将中部残耳软骨修剪成半圆形,用耳屏皮瓣包裹再造耳屏。切除耳甲内多余组织,进行加深,创面植皮覆盖。结果2007年至2010年,采用"二期法"实施耳廓再造71例。经过0.5~3年随访观察,再造耳位置适当,大小与健侧基本一致;皮肤颜色与面部接近,随时间延长皮肤感觉逐渐恢复;支架无吸收及变形,再造耳廓的立体结构良好、外形自然;颅耳角与对侧相似,耳后瘢痕不明显。结论"二期法"耳廓再造术简便易行,并发症少,易于推广应用。

  • 标签: 先天性小耳畸形 耳廓再造 耳前皮瓣 筋膜瓣 肋软骨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舌形超薄皮瓣技术治疗耳廓瘢痕疙瘩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许昌市立医院采用舌形超薄皮瓣技术治疗耳廓瘢痕疙瘩患者57例并设为观察组,另抽取同期采用单纯手术切除术治疗者83例设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家族史、皮损发生诱因、皮损形状大小、皮损累及部位与范围、治疗期间及治疗后6个月治疗相关不良事件、治疗后6个月随访信息等数据。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发病诱因、家族史、皮损形状、皮损长径及皮损累及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合并感染、皮损加重及局部血肿等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皮损改善率(100.00%,57/57)高于对照组(73.49%,61/83),P<0.05;皮损改善后复发率(15.79%,9/57)低于对照组(39.34%,24/83),P<0.05;治疗满意度评分[(7.54±1.22)分]高于对照组[(5.49±1.17)分],P<0.05。结论舌形超薄皮瓣技术治疗耳廓瘢痕疙瘩有效率高、复发率低、患者满意度高且安全性好,是一种操作简单、有效、实用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瘢痕疙瘩 耳廓 舌形 超薄皮瓣 疗效
  • 简介:我们于1998年至2000年将显微血管吻合技术应用于耳廓完全离断伤的治疗中,计1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

  • 标签: 显微血管吻合术 耳廓离断伤 手术方法
  • 简介:摘要耳再造术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应用,已发展为非常成熟的术式,但仍存在许多术后并发症,若处理不及时就可能导致手术失败,造成再造耳廓形态不良。作者对再造耳廓形态不良的判断方法、原因作了归纳总结,对其手术治疗方法和策略进行了详细地综述,如有些情况通过局部小的修复手术即可得到改善,而情况较严重时原有的耳支架必须完全取出,并依据患者的术区具体情况应用耳后皮瓣、筋膜瓣、颞浅血管岛状筋膜瓣等和支架重新雕刻植入技术进行再次修复。

  • 标签: 耳廓再造术 小耳畸形 支架,耳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翻造术
  • 简介:目的:探索一种新的耳赝复体制作方法.方法:将耳廓三维图像数据库中的三维模型,在surfacer10.0软件平台上数据处理为CAD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根据预修改内容设计标准,局部修改调整耳廓三维图像数据库中三维模型形态,建立预修改模型库和一种模拟的CAD功能.在MagicsRP5.41软件平台上完成耳廓三维模型按一定比例放大、缩小及镜像处理.运用快速成型技术完成最终三维模型向实体模型的转化过程,制作耳赝复体模型.结果:建立了一个耳廓三维图像数据库应用系统.结论:探索了一种新的,更加方便的制作耳赝复体的方法.

  • 标签: 耳腰复体 图像数据库 计算机辅助设计 计算机辅助制造 三维图像数据库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耳廓前侧皮肤缺损采取耳后皮瓣转移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集的9例耳廓前侧肿物患者。男4例,女5例;年龄14-70岁,平均年龄57岁,病程0.5-20年,其中基底细胞癌1例,耳内痣4例,过度角化症2例,混合性血管瘤2例。病灶切除的创面范围最小为1.0cmx0.5cm,最大为2.5cmx2cm,耳后皮瓣转移修复术后7-10天拆线。结果术后均一期愈合,耳廓无变形,瘢痕不明显,效果满意。结论耳后皮瓣转移修复耳廓前侧的皮肤缺损,具有术后瘢痕小,肤色接近,供区隐蔽的优点,是治疗耳廓前侧皮肤缺损的选择方案之一。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壁开窗加输液器软管引流治疗耳廓假性囊肿效果。方法局麻下前壁开窗后向囊腔置入输液器针端细软管,定期换药排挤分泌物。结果60例患者均治愈,无一列复发。结论实践证明本方法治疗耳廓假性囊肿,效果良好,患者痛苦小,费用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耳廓 囊肿 输液器 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