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以5-(4-氨基苯基/苄基)-2,4-咪唑啉二酮为原料,在三乙胺或吡啶作傅酸剂的条件下与取代酰氯反应,得到44个新的5-(4-氨基苯基/苄基)-2,4-咪唑啉二酮芳基酰胺类化合物,其结构均经1HNMR、HR-MS和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对供试植物病原菌和稗草Echinochloacrusgalli显现出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4p和4u在50μg/mL下对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scleotiorum的抑制率分别为76.0%和75.2%,化合物3j在100μg/mL下对稗草生长的抑制率为50%。

  • 标签: 5-(4-氨基苯基/苄基)-2 4-咪唑啉二酮 芳基磺酰胺 合成 除草活性 杀菌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麻苏醒病人应激反应,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将本院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全麻手术患者60例纳入本研究,随机原则分组。围手术期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在术后应激反应方面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我们发现实验组患者综合汉密尔顿量表(HAMA)评分、焦虑自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较低,血浆皮质醇水平较低,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可减轻全麻苏醒病人的应激反应,改善情绪状态,有利于术后康复进程。

  • 标签: 全身麻醉 苏醒期 应激反应 护理对策
  • 简介:案例一:奶牛口蹄疫灭活疫苗过敏奶牛养殖户曲某饲养奶牛80头,笔者为其注射口蹄疫疫苗,例行了解牛群诸如采食、体况等并确定符合免疫条件。为安全起见,先对其中5头奶牛作小群试验,确定安全后行大群注射。当注射过半时,其中一头4岁奶牛拒于保定,挣扎十分剧烈,几经多人费好大力气方完成注射,可刚拔出针头数秒钟,该牛突然倒地,两眼直视,全身颤抖,舌脱出口腔,呼吸迫促,一时畜主不知所措。据此认定为口蹄疫疫苗过敏,遂常规皮下注射肾上腺素4ml。1min后,患牛震颤消失,呼吸渐缓,3min后,患牛欲站不能,人工辅助后站起,10min后状态如常。

  • 标签: 药物过敏反应 动物疫苗 饲养奶牛 皮下注射 救治 疫苗过敏
  • 简介:在有机物化学中,4种基本反应类型是高考考查有机物的必考点.学生在做题时要理解这4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定义和特点,从基本点出发判断反应类型.1依据定义考查反应类型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聚合反应4种基本有机反应类型的定义,是解决一切有关此知识试题的基础,依据定义考查反应类型是一类高考中有机物试题中的基础题,考生在掌握4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基础上,还要练习大量的试题,以便熟练掌握其定义.

  • 标签: 反应类型 有机物 取代反应 加成反应 消去反应 聚合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多种西药合用的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方法整理收集2013年1月至5月期间,我院门诊开出的西药处方共1140份,回顾分析其西药配伍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全部1140份西药处方中,有63份(5.53%)出现因西药不合理应用而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及头昏等。结论造成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较多,在药物伦理的指导下正确、合理地应用药物,能够有效减少或者避免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 标签: 不良反应 西药 联合用药 配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例重症高原反应病人的救治体会。方法2014年7月-9月选择我部在西藏拉萨执行军事任务时我队诊治的三例重症高原反应官兵病人,都积极进行综合药物干预。结果所有患者病情好转后均顺利出院归队,现正常服役。经过检测,治疗第5天患者的HR明显降低,而SaO2值明显升高,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高原反应病人需要积极进行药物干预,以改善心率与血氧饱和度,值得基层卫生队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症高原反应 心率 官兵 血氧饱和度
  • 简介:干预反应模式是一种通过基于数据的评估决策过程,为儿童提供分层次干预的系统性教学模式,能够帮助融合具有不同程度特殊需要的儿童适应普通教育中的学习。在美国,干预反应模式已经从基础教育阶段延伸到了早期教育阶段,并已获得了政策法规上的支持和许多专业学术团体的认可,而且也在许多州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实践,其关注了儿童的早期学习、情绪与社会性发展、行为表现等多个方面。经过实践检验,干预反应模式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并且在早期融合教育领域仍有较大的应用空间,但同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美国的干预反应模式对我国学前教育教学以及学前融合教育发展具有较大的理论和实践启示。

  • 标签: 干预反应模式 早期特殊教育 融合教育 学前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自1930年Tineet等在急性大叶性肺炎患者的血清中发现了C反应蛋白。在有钙离子存在时,它能与肺炎链球菌细胞壁中的C多糖发生沉淀,急性期后血清沉淀C-多糖的能力很快消失,1941年测知为蛋白质,被命名为C反应蛋白

  • 标签: C反应蛋白 临床检验
  • 简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就是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是一个普遍规律,应用于一切化学反应,但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所看到的现象却不是这样,这就需要我们分析一下出现不守恒现象的原因。

  • 标签: 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 物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痰热清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使用痰热清不良反应33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痰热清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过敏反、头痛、头晕,偶有喉头水肿、面部麻木。结论通过对痰热清不良反应的分析,采取及时合理的防治和护理对策,可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或减轻不良反应的影响。

  • 标签: 痰热清 不良反应
  • 简介:Prego是苏梅岛最富盛名的意大利餐厅,会开玩笑的当地人打趣说,因为这家餐厅的缘故,难辨这里是苏梅还是地中海。ChefMarco向我们诠释了如何活用当地食材,打造完美的意式风味。

  • 标签: 意大利 苏梅岛 化学反应 地中海 餐厅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药物发生过敏反应的应急护理体会,使护理人员的救护意识得到提高,从而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损伤。方法从大连机场急救中心2013年门诊部输液病人中,选取发生药物过敏反应的9例患者,密切关注病人的临床变化。结果发生药物过敏反应的原因有多种,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要提高警惕,掌握病人的病情变化,随时做好应急护理工作。结论做好药物过敏反应的应急护理工作非常重要。

  • 标签: 药物过敏 应急护理 体会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057-011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某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规律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正确判断ADR及药品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对该院2013年收集到的366例有效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6例ADR报告中,涉及药品103种;≥50岁的患者发生ADR的比例最高(189例,占51.64%);静脉给药引发的ADR最多(334例,占91.25%);最易引发ADR的药物为抗感染药物(87例,占23.77%),其次为心血管药物(73例,占19.95%);ADR损害类型主要以心外血管系统损害为主(106例,占22.80%),其次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00例,占21.50%).结论:临床应重视和加强ADR监测工作,以规范临床合理用药,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监测 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研究了在盐酸介质中,三价铁离子能将盐酸氯丙嗪氧化成一种红色的物质,且氧化的程度与盐酸氯丙嗪的量呈正比关系,据此建立了测定盐酸氯丙嗪的分光光度分析方法。实验中最大吸收波长为530nm,摩尔吸光系数为5.13×103L/(mol·cm),盐酸氯丙嗪的量在5-250μg/10mL范围内与吸光度A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用于盐酸氯丙嗪药物的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为0.11%-0.19%,加标回收率为95.0%-97.0%。

  • 标签: 分光光度法 三价铁离子 盐酸氯丙嗪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双硫仑反应不同的治疗方法,论证纳洛酮在双硫仑反应治疗中的有效性。方法71例双硫仑反应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给予脱敏,补液等常规治疗,实验组额外加用纳洛酮,统计两组症状消失时间,用t检验比较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纳洛酮组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缩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纳洛酮治疗双硫仑反应行之有效,改善患者症状,缩短症状消失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1年-2013年上报的585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585例ADR多发生于60岁以上老年人群;以静脉滴注为主;抗微生物药物引发的ADR例数最多,位于前三位的是抗结核药、头孢菌素及复方制剂、喹诺酮类;ADR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结论临床应加强ADR的监测,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物,减少ADR的发生。

  • 标签: 不良反应 统计 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文章从产物的分析及反应条件由来、反应装置的推导、化学方程式的推出、教学反思四个方面就Fe与水蒸气反应的教学进行了研究。

  • 标签: 水蒸气 教学 产物 装置
  • 简介:目的:探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品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3年收集到的116例有效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6例ADR报告中,涉及药品40种,60岁以上患者发生ADR的比例最高(39例,占33.62%);静脉注射给药引发的ADR最多(109例,占93.97%);最易引起ADR的药物为抗菌药物(53例,占45.69%),其次为中药制剂(44例,占37.93%);ADR损害类型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80例,占68.97%),其次为全身性损害(以过敏性反应为主)和神经系统损害;新的ADR为18例,占15.52%,以中药注射剂为主(10例);严重的ADR有1例,为抗菌药物引起的剥脱性皮炎。结论: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中药注射剂,重视和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监测,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抗菌药物 中药注射剂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促进临床中药注射液使用安全性的提高。方法根据药物机体免疫损伤机制,对清开灵注射液处方成分进行过敏反应风险评估。结果清开灵注射液处方中有含外源性蛋白质的3味植物和2位动物药材,其中水牛角(粉)外源性蛋白含量最高,触发过敏反应的风险最大;与CFDA公布的2013年中药注射剂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前九位处方相比较,其处方组成最复杂,且唯一含动物类药材的处方,这或许是该注射剂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占据首位的原因之一。结论重视对生产企业和处方医生的监管,以保证患者药品使用安全的基本权利。

  • 标签: 清开灵注射液 过敏反应 过敏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