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1

58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陈爱君

陈爱君

(长沙市中心医院药学部湖南长沙410008)

【摘要】目的分析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1年-2013年上报的585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585例ADR多发生于60岁以上老年人群;以静脉滴注为主;抗微生物药物引发的ADR例数最多,位于前三位的是抗结核药、头孢菌素及复方制剂、喹诺酮类;ADR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结论临床应加强ADR的监测,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物,减少ADR的发生。

【关键词】不良反应统计分析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96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2-0371-02

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称为“药物不良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效应、继发反应、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等。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能促进医疗质量提高,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本文对我院2011年-2013年上报的585例ADR进行分类统计、分析,总结我院ADR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资料来源和方法

资料来源于我院2011-2013上报的585例ADR报告。按照患者的基本情况、药物种类、给药方式、ADR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和分析。

2结果

2.1性别与年龄分布

585例ADR报告中,男性306例,女性279例,男女比例为(1.097:1),最小年龄8个月,最大年龄92岁。ADR患者年龄分布情况见表1。

表1585例ADR报告患者年龄与性别分布

2.2ADR药物种类及例数分布

对引发585例ADR的报告进行分类统计,药物分类方法参照17版《新编药物学》[1]。585例ADR报告共涉及可疑药品18类187种药品,其中由单一药品引起的有507例,由两种或两种以上药品引起的有78例。抗微生物药引起的ADR最高,占61.82%,其次是中药制剂,占8.45%。具体分类和构成比见表2。ADR部分病例涉及多个药品,因此总例数多于585例。

表2ADR药品种类及构成比

2.3引发ADR抗微生物品种类

由表2看出,抗微生物药在ADR报告中居首位,位于前三位的分别是抗结核药、头孢菌素及其复方制剂、喹诺酮类药物。具体分类和构成比见表3。

表3ADR抗微生物药物品种分布及构成比

3讨论

3.1年龄因素:在585例ADR报告中,男性有306例,高于女性的279例。60岁以上老人是ADR发生的高危人群,因老年人多病,服用的药物品种数较多,且器官功能日益衰退,影响药物代谢,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比较大。因此,老年人用药要根据自身特点,合理用药避免ADR的发生。

3.2药品因素:由表2表3所知,ADR的发生主要是由抗微生物药所引起,其次是中药制剂。抗微生物药所致的ADR以抗结核药、头孢菌素及其复方制剂、喹诺酮类最常见。由于我院有结核专科医院,所以585份ADR中抗结核药发生比例最高。抗结核药本身不良反应多,且结核病患者治疗时间长,需多种药物联合治疗,因此ADR发生大大增加[2],临床应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调整给药方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中药制剂近年来发展迅速,由于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含有多种蛋白质、鞣质、淀粉、色素、粘液、树脂、挥发油等过敏物质,较易引起ADR的发生[3],临床应重视这类药物的使用。

3.3给药途径:由表4可知,静脉滴注是引发ADR的最主要方式,由于静脉注射药量大,奏效迅速,并且静脉注射液的PH值、渗透压、微粒、内毒素[4]等都可以引发ADR的发生。因此,建议临床注意给药方式,遵循能口服就不注射的原则。

3.4临床表现:585例ADR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临床表现为皮肤瘙痒和各种皮疹,主要是皮肤表现容易观察和发现。

综上所述,临床需加强ADR的监测,总结分析ADR发生的特点因素,避免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目录11-14

[2]冯红云,陈易新.4750例抗结核药品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10,7(12):751-754

[3]张海霞.172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与原因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8(2):367-370

[4]杨丽君,韦鸿雁.我院23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于监测,2010,7(3):162-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