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在改善功能障碍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产后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给予不同护理干预。比较肌力有效恢复率及焦虑抑郁心理状态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康复组患者的肌力有效恢复率更高,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评分更低,数据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康复护理能有效促进肌力的恢复,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有较高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 康复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通过康复治疗仪联合肌肉锻炼对女性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70例女性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肌肉锻炼治疗,观察组联合康复治疗仪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肌力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P<0.05);观察组肌力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PED治疗中采用康复治疗仪联合肌肉锻炼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肌力水平,提升患者治疗有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 盆底康复治疗仪 盆底肌功能锻炼 治疗效果 盆底肌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产妇产后肌力康复治疗过程中行肌训练+电刺激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17年5月收治的108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进行研究,按照所采取的训练方式不同分为综合组和单一组,每组分别为54例。单一组仅行肌训练,综合组则在单一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电刺激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压力的改善情况。结果综合组的治疗有效率51例(94.44%)显著高于单一组40例(74.07%),两组治疗前的收缩压和静息压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综合组的收缩压和静息压均高于单一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妇行肌训练+电刺激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产妇的压力,治疗效果十分理想和确切。

  • 标签: 盆底肌训练 盆底电刺激 产妇 盆底肌力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肌电刺激联合肌肉锻炼治疗产后器官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时间内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产后器官功能障碍的100例患者,随后分为肌肉锻炼组(50例)与联合肌电刺激组(50例)。我院医师对肌肉锻炼组患者采取单纯肌肉锻炼进行治疗,而我院医师对联合肌电刺激组患者则在肌肉锻炼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采取肌电刺激进行治疗。结果联合肌电刺激组与肌肉锻炼组患者的产后综合肌力以及压力性尿失禁发生+情况等数据具有显著差异,前者显著优于后者,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电刺激联合肌肉锻炼治疗产后器官功能障碍的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盆底肌电刺激 盆底肌肉锻炼 产后盆底器官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康复治疗仪联合肌肉锻炼治疗女性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于2019年11月-2021年10月开展研究,将本院收治的70例女性功能障碍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肌肉锻炼,观察组结合康复治疗仪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I类肌纤维、II类肌纤维肌力测量值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 盆底肌肉锻炼 盆底康复治疗仪
  • 简介:【摘要】目的 浅析产后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和自行肌肉训练对肌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共选出126例产妇加入本次研究,2023年1月-2024年1月在本院分娩,通过奇偶数列法分成两组,其中63例归入对照组的产妇自行肌肉训练,63例归入实验组进行综合康复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产妇比对照组3个月后的肌张力评分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产妇阴道松弛率为1.59%、子宫脱垂率为3.13%、尿失禁率为5.97%,分别低于对照组的9.23%、12.12%、19.12%,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与自行肌肉训练相比,产妇进行综合康复治疗能够提高肌功能恢复效果,减少功能障碍性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盆底综合康复治疗 盆底肌肉训练 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刺激结合手法按摩对筋膜疼痛综合征(MPP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MPPS患者9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红外线组(30例),电刺激组(31例)和联合组(电刺激+手法按摩,32例)三组。红外线组给予红外线照射治疗,照射患者疼痛明显部位(下腹部或者腰骶部),照射距离15~20 cm,每日1次,每次30 min,共治疗10次;电刺激组给予电刺激治疗,先行经皮神经电刺激,频率80~120 Hz,脉宽80~120 μs,治疗15 min;然后行内啡肽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脉宽230~270 μs,频率2~4 Hz,治疗15 min,1日1次,每次30 min,共治疗10次;联合组在电刺激的基础上给予手法按摩,每次电刺激结束后(方法与电刺激组相同),由经过培训的有经验的康复治疗师给予筋膜手法按摩治疗15 min,每日1次,共治疗10次。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治疗后),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的目测类比法(VAS)评分及表面肌电评估(Glazer评估)测量指标的变化、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结束1个月后的疼痛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的VAS评分、前后静息电位及变异性均较组内治疗前明显改善;联合组和电刺激组治疗后的VAS评分分别为(2.15±1.43)分和(3.75±1.62)分,明显优于红外线组[(5.02±1.59)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和电刺激组的总有效率(联合组96.87%、电刺激组80.65%)及前后静息电位及变异性亦均显著优于红外线组(红外线组总有效率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联合组的VAS评分、前后静息电位及变异性亦明显优于电刺激组(P<0.05)。治疗结束1个月后,联合组、电刺激组、红外线组的疼痛复发率分别为6.25%、25.81%和53.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刺激联合手法按摩是治疗MPPS的有效方法,可降低疼痛的短期复发率。

  • 标签: 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电刺激 手法按摩 表面肌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刺激联合手法按摩治疗产后筋膜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保健院中随机选择50例产后筋膜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于2019年9月-2020年9月期间入院,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及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仅接受肌训练,实验组则选择电刺激与手法按摩联合的方式展开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展开探讨。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VAS评分之间差异并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更低,组间差异显著(P

  • 标签: 电刺激 手法松解 雷火灸 盆底肌筋膜疼痛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产后行肌锻炼对产妇肌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4年2月在武汉市第五医院自然分娩92例产妇资料,行常规产褥期康复训练和健康教育45例产妇纳入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肌生理功能锻炼运动47例产妇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产妇产后42d、90d时肌张力变化、性生活满意度、有无尿失禁及盆腔器官脱垂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42d、90d的肌张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盆腔器官脱垂、性生活满意度、尿失禁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功能锻炼可明显改善产妇的性生活满意度,并降低尿失禁及盆腔器官脱垂等发生率。

  • 标签: 盆底肌锻炼 康复 盆底肌张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仪治疗产后肌损伤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共收治的30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所有纳入患者均给予治疗仪治疗,并分析治疗后患者肌恢复情况。结果:经治疗仪治疗一个疗程后,30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共有13例患者治愈,17例患者好转,治疗前患者肌力为1-2级,平均肌力为(1.24±0.16)级。治疗后患者肌力为3-4级,平均肌力为(3.45±0.42)级,肌力提升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肌损伤患者给予治疗仪治疗,可提升治疗效果,提升肌力,促进肌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产后盆底肌损伤 盆底治疗仪 压力性尿失禁 漏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功能康复对产后女性功能的影响。方法:筛选2018年5月份-2020年9月份在我院分娩的产妇200例,同时以数字随机方法将产妇纳入到常规组和干预组,所有产妇在产后予以常规的产后护理,干预组增加功能康复,观察两组产后肌力、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产妇在干预后肌力有Ⅳ级或以上人数明显多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产妇腰骶疼痛、尿失禁、子宫脱垂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产后女性进行针对性的功能康复能够有效的提高肌力,改善功能,同时可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提高产后性生活与日常生活质量。

  • 标签: 产后 盆底功能康复 并发症 性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磁刺激治疗松弛型便秘的护理。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松弛型便秘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磁刺激治疗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护理完成后症状改善效果进行调查。结果:对磁刺激治疗盆地松弛型便秘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患者腹胀、开塞露辅助排便、排便困难、肛周疼痛、肛门阻塞感等症状均有显著改善。结论:对磁刺激治疗盆地松弛型便秘患者采用合理的护理干预方式,可改善患者便秘症状,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用产后肌锻炼的方法对产妇肌康复的效果进行一些研究。方法:选择2022年1月到2022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16例有肌功能障碍的产妇,然后用随机分组的方法,把她们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都是58例,给对照组的产妇用的是常规训练的方法,实验组使用的则是给肌进行锻炼的康复方法,然后对这两组的训练满意程度进行观察,而且还要看两组产妇肌功能改善的情况怎么样,要知道两组之间训练的效果如何。结果:在对两组进行了对比后,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很多,而且从两组训练的满意程度来看,实验组要比对照组好。通过对两组产妇肌功能改善的指标进行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比较在开始训练以前的结果(P>0.05),这就说明训练以前没有很大的差异,训练以后两种结果的差异比较明显,P

  • 标签: 产后盆底肌锻炼 盆底肌康复 效果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康复护理预防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抽取86例作为研究对象,86例患者分娩方式均采用:阴道分娩,且临床资料完整。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实验组,每组43人。A组采用传统护理,实验组采用产后康复护理。对比A组和实验组的护理结果。结果:护理满意度比较:实验组采用产后康复护理方式3个月后满意度高于A组(P<0.05)。实验组出现尿失禁、子宫脱垂、阴道松弛的概率为:2.33%、0、2.33%;A组概率为:16.28%、20.93%、23.26%。实验组的发病概率低于A组(P<0.05)。结论:对采用阴道分娩方式的患者采取产后康复护理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尿失禁、子宫脱垂、阴道松弛的发病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产后康复护理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产后盆底康复护理 预防盆底功能障碍 尿失禁 子宫脱垂 阴道松弛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用于治疗产后功能重建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76例产后随访确诊为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仅实施常规产后功能锻炼,观察组38例则采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以及功能锻炼,对比分析不同方法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肌收缩时间、阴道内压力改善情况、性生活质量(性生活满意度、性感程度自我评价、性感程度他人评价、性生活质量高水平、性交痛),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用于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可提高治愈效果,改善患者的功能,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生物反馈 电刺激 产后 盆底功能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