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目前被社会所关注的青光眼白内障临床治疗的处理原则、手术的方式和时机等等热门话题,对治疗青光眼白内障的患者而采用的切口联合手术后所引起的角膜源性散光的相关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通过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三联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结果手术后3d散光度有变化,达最大(3.09+0.59)D,主要呈现顺规性散光,相比手术前,差异有着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同切口青白联合手术前后的散光变化很大,随着时间在推移角膜散光度慢慢恢复和手术前一样,3个月后与术前就基本没什么区别了。

  • 标签: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 散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双眼屈光参差以及高度散光的人群,通过普通的框架眼镜或普通软性角膜接触矫正时,其矫正视力和成像效果并不理想。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RGP)由于材料具有硬度较大,弹性模量大,使得镜片于角膜之间通过泪液填补,形成泪液透镜,对角膜散光、双眼屈光参差、高度近视等的矫正具有明显的优势。RGP的特殊矫正效果和更好的安全性,使得它在临床上得到越来越多的广泛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正常前后框架的曲率和散射测量。方法 选择 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近视激光治疗中心的46名患者接受了准分子激光手术,使用Pentacam测量准分子激光手术后曲率及散光的变化 结果 治疗组20例40眼框K1、K2、J0和J45的报告值分别为41.147±1.216、44.359±1.714、0.426±0.106、-0.5908±0.1426;角膜后表面曲率及散光及其轴位差异的比较K1(D)K2(D)JoJ45:-6.451±0.216-6.284±0.247、-0.426±0.106、-0.5908±0.1426。结论 Pentacam测量准分子激光手术后曲率及散光的变化是准确的。当ptodulestyle体较大时,ptodulestyle体引起大角膜散射或患者大角膜散射较高,联合手术后大角膜散射可能会持续,建议先对ptodulestyle体进行手术,待角膜折射状态稳定后再进行。

  • 标签: Pentacam测量 准分子激光手术 术后曲率及散光的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对角膜源性散光的影响。方法:对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86例患者86只眼睛进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对患者进行眼角膜曲率和眼压的从术前到术后六个月的持续调查。结果:术后三天眼角膜散光达到最高程度,多为顺规性散光;术后三个月和术后六个月的散光度与术前数据比较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多为逆规性散光。结论: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后患者会出现短时间的散光散光程度随着时光的流逝会逐渐降低,术后三个月可恢复到术前水平。

  • 标签: 青光眼 白内障 角膜源性 散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在儿童散光检影验光中应用角膜地形图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于本院就诊散光检影验光儿童中,选取150例作为此次研究样本,样本就诊时间在2021.02~2021.11,对150例样本行角膜地形图验光及常规剪影验光,并比较不同检查方式的检查情况。结果:与常规检影验光相比,角膜地形图下的屈光度检查值更高,差异较大(P<0.05);角膜地形图下的散光度数与常规检影验光存在显著差异,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儿童散光检影验光中,对其应用角膜地形图可以显著提高散光检影验光的准确度,有助于儿童视力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 标签: 儿童 角膜地形图 散光度数 散光检影验光 眼屈光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矢量分析法比较角膜地形图引导的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与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微透镜取出术(SMILE)矫治散光的精准性和稳定性。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研究设计,选取2020年1月—7月在河南省立眼科医院行FS-LASIK或SMILE手术的近视性散光患者120例214眼,按照自愿原则将患者分为FS-LASIK组58例105眼和SMILE组62例109眼。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对术眼进行视力、屈光度、眼压及角膜地形图检查,比较各组散光矢量分析结果,包括目标散光矢量(TIA)、术后3个月手术引起的散光矢量(SIA)、误差幅度(ME)、误差角度绝对值(|AE|)、差异矢量绝对值(|DV|)、矫正指数(CI)和成功指数(IOS)。结果术后3个月,FS-LASIK组术眼无散光11眼,占10.5%,顺规性散光23眼,占21.9%,逆规性散光和斜轴散光共71眼,占67.6%;SMILE组无散光35眼,占32.1%,顺规性散光58眼,占53.2%,逆规性散光和斜轴散光共16眼,占14.7%;2个组间术后不同散光轴向眼数占比差异有统计意义(χ2=48.20,P<0.05)。术后3个月SMILE组术眼SIA、|AE|、|DV|、CI和IOS均小于FS-LASI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FS-LASIK组术眼ME为-0.20(-0.37,0.00)D,散光轻度过矫,SMILE组为0.20(0.00,0.25)D,散光轻度欠矫。FS-LASIK组术后不同时间点M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MILE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等效球度(S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内术后不同时间点其余散光矢量分析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FS-LASIK和SMILE对散光均有良好的矫治效果。FS-LASIK术后散光呈轻度过矫状态,而SMILE术后散光呈轻度欠矫状态。SMILE术后轴向误差更小,术后3个月内SE稳定性更好。

  • 标签: 近视 散光 矢量分析 准分子激光 飞秒激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飞秒激光手术治疗近视散光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护理措施。方法将2017年10月~2018年9月我院接收近视散光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的方式,分成2组不同处理组,即常规组(Lasik手术)、研究组(全飞秒激光手术),并于手术期间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并评定两组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预后屈光度得到了显著改善,且改善情况明显比常规组更优,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近视散光患者在进行全飞秒激光手术治疗期间实施全方位的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全飞秒激光手术 近视散光 护理措施 效果
  • 简介:文章通过数值地求解含高阶非线性、四阶色散的变系数非线性薛定谔方程,讨论在具有高阶非线性的高色散光学介质中的光孤子控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孤子控制系统中,存在具有周期性特征的光孤子,而且,当初始脉冲有频率漂移时,这样的具有周期性特征的光孤子也仍然存在。最后,讨论光孤子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虽然在白噪声扰动下,周期性特征已不明显,但光孤子脉冲的传输是稳定的。

  • 标签: 变系数 非线性薛定谔方程 高阶非线性 四阶色散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采用全飞秒激光手术针对近视散光患者进行治疗,探究手术效果及护理措施。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 年 2 月 -2019 年 7 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其确诊为近视散光患者 ,并需要开展手术治疗。 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 计算机随机数字表 法,对 72 例患者进行病情结果讨论。对照组患者采用 Lasik 手术治疗措施,观察组则为 飞秒激光手术治疗措施, 分析初步评估结果 。 结果: 两组患者在手术后平均视力屈光度都有所好转,但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平均视力屈光度明显更低,证明观察组改善更明显,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治疗效果更佳。 结论: 综上所述, 采用飞秒激光手术和良好的护理 对眼科近视散光患者 有着更好的治疗和护理 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并应用。

  • 标签: 全飞秒激光手术 近视散光 效果 护理
  • 简介:[摘要 ] 目的 观察分析不同位置角膜切口对白内障术后角膜散光和视力的影响。方法 在本院 2016年 9月— 2017年 9月间接诊的白内障患者中随机选取 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 50例角膜切口位置选择在颞侧角膜缘后上方 11—1 点钟位置做反眉状切口 的为 A组, 50例角膜切口位置选择在颞侧角膜缘后 做反眉状切口,左眼选择在 2—4 点钟位置,右眼选择在 8—10 点钟位置 的为 B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术后角膜散光和视力情况。结果 B 组 患者术后 3d 末祼眼视力达到( 0.4—0.8 )的百分比为 80.00% , 术后 1 月末祼眼视力达到( 0.4—0.8 )的百分比为 94.00% ,明显高于 A 组的 56.00% 和 82.00% ;术后 7d 末的平均散光屈光度为( 1.12±0.55 ),术后 1 月末的平均散光屈光度为( 0.76±0.49 ),明显低于 A 组的( 1.39±0.55 )和( 1.17±0.52 ); 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白内障囊外摘除 手术切口选择在颞侧角膜缘后 做反眉状切口,左眼选择在 2—4 点钟位置,右眼选择在 8—10 点钟位置,能够有效促进术后视力恢复,降低对 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

  • 标签: 角膜切口 白内障 角膜散光 视力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采用全飞秒激光手术针对近视散光患者进行治疗,探究手术效果及护理措施。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 年 2 月 -2019 年 7 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其确诊为近视散光患者 ,并需要开展手术治疗。 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 计算机随机数字表 法,对 72 例患者进行病情结果讨论。对照组患者采用 Lasik 手术治疗措施,观察组则为 飞秒激光手术治疗措施, 分析初步评估结果 。 结果: 两组患者在手术后平均视力屈光度都有所好转,但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平均视力屈光度明显更低,证明观察组改善更明显,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治疗效果更佳。 结论: 综上所述, 采用飞秒激光手术和良好的护理 对眼科近视散光患者 有着更好的治疗和护理 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并应用。

  • 标签: 全飞秒激光手术 近视散光 效果 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个性化角膜切口对白内障术后角膜散光及裸眼视力的影响。方法90例(106眼)白内障患者分为2组,试验组选择位于角膜最大屈光度径线上透明角膜切口,对照组选择11:00处的透明角膜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分别检测患者角膜散光及视力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和3个月试验组裸眼视力分别为(4.9±0.15)、(5.0±0.1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8±0.18)、(4.8±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和3个月试验组角膜散光度分别为(0.78±0.39)、(0.79±0.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3±0.32)、(1.52±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患者术前大多存在〈1.5D的角膜散光。采用个性化角膜切口可降低白内障手术角膜源性散光,术后视力恢复好,是一种简便、可行的手术切口。(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3,13:168—169,172)

  • 标签: 个性化角膜切口 白内障 角膜散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飞秒激光手术治疗近视散光患者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护理措施。方法将2014年10月~2015年9月我院接收近视散光患者60例作为对象研究,分成两组不同处理组,即对照组(常规Lasik手术)、治疗组(全飞秒激光手术),并于手术期间实施护理措施,评定预后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预后屈光度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者有区别(P<0.05)。结论临床近视散光患者行全飞秒激光手术疗法期间实施综合性护理措施作用显著,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增强整体效果,值得借鉴。

  • 标签: 全飞秒激光 近视 散光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多焦点散光人工晶体(Multifocal astigmatic intraocular lens,MAIL)植入在白内障手术(Cataract surgery,CS)中的效果。方法  从2022年6月-2023年6月的CS患者中随机抽取68例,根据患者视觉需求分为A组[34例,植入单焦点散光人工晶体(Single-focus astigmatic intraocular lens,SFAIL)]和B组(34例,植入MAIL),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术后两组角膜散光度对比(P>0.05)、残余散光度对比(P>0.05)。B组对比敏感度低于A组(P<0.05)。术后三个月时两组远视力对比(P>0.05),两组近视力对比(P<0.05)。结论  CS中植入MAIL与植入SFAIL,均可很好的矫正角膜散光,植入MAIL可获得更加优越的近视力。

  • 标签: 多焦点散光人工晶体 白内障手术 角膜散光度 残余散光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6~12岁儿童使用阿托品和复方托吡卡胺麻痹睫状肌前后的散光变化进行矢量分析,探讨不同睫状肌麻痹剂对学龄期儿童散光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眼科门诊进行睫状肌麻痹验光的6~12岁儿童1 262例(1 262眼),按使用不同睫状肌麻痹剂分为阿托品组(530眼)和复方托吡卡胺组(732眼),均选取右眼作为研究对象。采用TOPCON KR 800型全自动电脑验光仪对所有儿童进行睫状肌麻痹前后电脑验光检查,记录球度、柱度和轴向。通过Thibos矢量分析方法将散光分解为J0和J45。睫状肌麻痹前后散光各矢量成分的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睫状肌麻痹前后J0和J45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一致性采用Bland-Altman图描述。结果:复方托吡卡胺组睫状肌麻痹后J0成分增加0.04±0.13(t=8.34,P<0.001)。进一步按散光程度和SE高低分组,阿托品组睫状肌麻痹前后J0和J4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复方托吡卡胺组J0差异在各组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J45仅在高度散光组及近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P=0.031;t=-2.67,P=0.008)。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2组睫状肌麻痹前后J0和J45相关性高,Bland-Altman分析显示2组睫状肌麻痹前后J0和J45一致性均较好。结论:与阿托品相比,滴用复方托吡卡胺进行睫状肌麻痹后散光变化显著,特别是对近视或高度散光的学龄期儿童。

  • 标签: 散光 睫状肌麻痹 矢量分析 学龄期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白内障手术透明角膜切口位于120°与位于角膜散光平坦径线位,对术后角膜散光轴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眼科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9月收治白内障110例(110只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依据散光轴向将患者分为顺规散光组40例(40只眼)和逆规散光组70例(70只眼),根据角膜切口位置每组又均分为切口位于120°(11点位)及切口位于角膜散光平坦径线位两亚组。术后1周、1及3个月进行随访,分析两组散光轴位变化。结果顺规散光组中术后角膜散光轴位变化值两亚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246,P=0.374);不同时间点角膜散光轴位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95,P=0.023)。逆规散光组中术后角膜散光轴位变化值两亚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564,P=0.114);不同时间点角膜散光轴位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153,P<0.001)。结论对于角膜有顺规或逆规散光的患者,切口位于角膜散光平坦径线与切口固定于120°对术后角膜散光轴位无影响。白内障手术后随着时间推移角膜散光轴位变化逐渐减小。

  • 标签: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手术后并发症 散光,屈光,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白内障术中植入AcrysofToric人工晶状体及行最陡角膜切口联合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正角膜散光的效果。方法将受试对象分两组。Toric组(21人30眼)行上方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联合Acrysof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最陡角膜切口组(25人30眼)在最陡角膜散光轴上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联合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前及术后6个月观察裸眼及最佳矫正远视力,球、柱度数,角膜曲率及ToricIOL旋转稳定性。结果两组术后裸眼视力均明显高于术前(P<0.001),且Toric组较最陡角膜切口组高(P<0.001)。术后Toric组裸眼远视力≥0.8有的比例(56.67%)明显高于最陡角膜切口组(20%)(P=0.003)。两组术后球、柱均明显低于术前,且Toric组术后残余柱值明显低于最陡角膜切口组(P<0.01)。Toric组术后角膜曲率散光值较术前增加0.32±0.43D,最陡角膜切口组较术前减少0.47±0.31D,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间手术源性散光无明显差别(0.66D,0.61D,P=0.651)。术后ToricIOL平均旋转2.76±2.32°。结论最陡角膜切口术能提高患者术后裸眼远视力,部分矫正角膜散光及降低术后眼残余散光。AcrysofToric人工晶状体能有效提高患者术后裸眼远视力,减少术后眼残余散光,旋转稳定性较好,与最陡角膜切口术相比,能更有效提高患者术后裸眼远视力,减少术后眼残余散光,提高视觉质量。

  • 标签: 白内障 矫正角膜散光 Toric IOL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不同手术切口对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7月在医院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100眼)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5)例(48眼)经颞侧透明角膜切口给予手术,研究组(n=45)例(52眼)经巩膜隧道处进行切口进行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角膜散光度数以及视力。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源性角膜散光度和平均角膜散光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视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超声乳化白内障术中应用巩膜隧道处进行切口,降低术后角膜散光度数,且有利于患者术后视力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不同手术切口 超声乳化白内障术 角膜散光 视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有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患者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轴位稳定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新视界中兴眼科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有角膜散光的白内障37例(60只眼)。患者均行超声乳化散光型矫正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人工晶状体的轴位旋转度。结果患者术前裸眼视力(logMAR)为0.89±0.38,术后3个月提高至0.20±0.10(t=13.862,P=0.000)。术前角膜散光度为(2.34±1.05)D,术后3个月降低为(0.41±0.22)D(t=15.150,P=0.000)。术后1个月和3个月人工晶状体轴位平均旋转度数分别为3.48°±1.46°和3.72°±1.61°,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91,P=0.141)。结论超声乳化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能有效矫正白内障患者的角膜散光,提高视力,且人工晶状体旋转稳定性较好。

  • 标签: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晶状体,散光,人工 角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