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混合散光的视力矫正及其效果,为其实践操作和理论研究提供有效的数据参考。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86例(130眼)混合散光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数据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结果矫正视力的结果与患者年龄具有密切联系,<12岁的患者与>12岁患者的0.5以下视力水平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不合例散光和合理散光患者的视力矫正效果较好,而斜轴散光患者的视力矫正效果不佳,二者视力水平低于0.5时存在明显差异,P<0.05;患者的屈光度数越高,视力矫正越差,重度屈光不正与轻度屈光不正患者视力水平在0.5以下时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混合散光受患者年龄、屈光度、轴向等因素的影响,混合散光导致的视力下降可应用镜片获得满意的矫正效果。

  • 标签: 矫正视力 混合散光 屈光不正 近视散光 发病率
  • 简介:【摘要】 目的:对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在散光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取医院收治的散光患者 60 例,患眼 75 只,均给予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治疗,对治疗前、术后 3 个月、 6 个月与 1 年裸眼视力、散光度进行比较,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 3 个月、 6 个月、 1 年裸眼视力、散光度改善都极为明显,差异显著( P < 0.05 ),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发生率 2.67% ( 2/75 ),经过纠正治疗,均康复。结论:散光患者治疗中,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的应用对于改善裸眼视力以及散光度可发挥重要作用,应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

  • 标签: 散光 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矢量分析法对比近视伴较高散光的青少年配戴球面和环曲面角膜塑形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5年 2月 -2016年 8月接诊的 30例青少年儿童,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 20例行球面角膜塑形,对照组 10行环曲面角膜塑形,分析两组裸眼视力、角膜散光情况。结果两组戴 3个月裸眼视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同时两组角膜散光 J0在配戴后各时间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均< 0.05),但两组角膜散光 J45在配戴后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 0.05)。结论针对较近视合并高散光青少年儿童配戴普通球面与环面角膜塑形,虽然前者可以获得良好的裸眼视力,但角膜散光较差,值得借鉴。

  • 标签: 近视 散光 角膜塑形术 球面 环曲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翼状胬肉的大小与角膜散光关系,探讨其对于临床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眼科2015年1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72例(83眼)翼状胬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翼状胬肉按侵入角膜的长度,将其分为Ⅰ组(<2.5mm)24眼、Ⅱ组(2.5~3.5mm)27眼、Ⅲ组(>3.5mm)32眼三组,经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角膜散光度改变和视力恢复情况。结果胬肉侵入角膜长度越长,则患者的角膜散光度越高,两者呈正相关。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三组患者的角膜散光度明显降低,而视力水平显著提升。治疗后三组患者的角膜散光度和视力水平对照相仿(P>0.05),但是在术后复发方面,Ⅰ组患者的复发率最低,Ⅱ组其次、Ⅲ组最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的大小与角膜散光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同时也影响到患者的预后效果,需要选择恰当的治疗时机,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角膜散光度和视力水平。

  • 标签: 翼状胬肉 角膜散光
  • 简介:[摘要 ] 目的 观察分析不同位置角膜切口对白内障术后角膜散光和视力的影响。方法 在本院 2016年 9月— 2017年 9月间接诊的白内障患者中随机选取 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 50例角膜切口位置选择在颞侧角膜缘后上方 11—1 点钟位置做反眉状切口 的为 A组, 50例角膜切口位置选择在颞侧角膜缘后 做反眉状切口,左眼选择在 2—4 点钟位置,右眼选择在 8—10 点钟位置 的为 B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术后角膜散光和视力情况。结果 B 组 患者术后 3d 末祼眼视力达到( 0.4—0.8 )的百分比为 80.00% , 术后 1 月末祼眼视力达到( 0.4—0.8 )的百分比为 94.00% ,明显高于 A 组的 56.00% 和 82.00% ;术后 7d 末的平均散光屈光度为( 1.12±0.55 ),术后 1 月末的平均散光屈光度为( 0.76±0.49 ),明显低于 A 组的( 1.39±0.55 )和( 1.17±0.52 ); 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白内障囊外摘除 手术切口选择在颞侧角膜缘后 做反眉状切口,左眼选择在 2—4 点钟位置,右眼选择在 8—10 点钟位置,能够有效促进术后视力恢复,降低对 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

  • 标签: 角膜切口 白内障 角膜散光 视力
  • 简介:目的:探讨白内障手术切口大小对矫正角膜原有散光、泪膜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4-07/2016-07接诊的白内障患者92例92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46眼。两组均行透明角膜隧道切口白内障乳化超声术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照组为3.0mm透明角膜切口,观察组为1.8mm透明角膜切口。检测术前及术后1d,1wk,1、3mo裸眼视力、角膜散光度、基础泪液分泌(schirmerⅠtest,SⅠt)、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time,BUT),记录术后1d,1wk,1、3mo术源性散光(surgeryinducedastigmatism,SIA)。结果:两组术后1、3mo裸眼视力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手术前后不同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3mo角膜散光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wk,1、3moSIA均不断减小,且观察组术后1d,1wk,1moSIA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wkSⅠt、BUT少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mo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wkSⅠt、BU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3m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3.0mm标准切口相比,1.8mm透明角膜切口可减少SIA,缩短角膜稳定性恢复时间。

  • 标签: 白内障 透明角膜隧道切口 同轴 术源性散光 裸眼视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角膜切口行超声乳化吸除术对白内障患者裸眼视力及角膜散光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白内障患者82例,按角膜切口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11点位上方透明角膜切口,研究组根据患者术前角膜散光状态,采用角膜最大屈光径线上改良型角膜隧道切口,两组患者均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并将折叠型后房人工晶体植入,对比两组患者裸眼视力及角膜散光度。结果治疗后1d、1周、1个月及3个月,研究组裸眼视力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治疗1周后、1个月及3个月后角膜散光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角膜最大屈光径线上改良型角膜隧道切口治疗白内障效果较为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裸眼视力及角膜散光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不同角膜切口 超声乳化吸除术 白内障 裸眼视力 角膜散光
  • 简介:我家不远处有一湾清澈见底的湖水——湖。湖虽小,却有着说不完道不尽的美。春天,细雨蒙蒙,湖沉浸在雨中,就像初生的婴儿安静地在母亲的怀抱中熟睡。

  • 标签: 小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结肠息肉患者采用结肠和腹腔联合的方式进行治疗,查看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8例结肠息肉患者参与研究,随即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29例,观察组患者2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结肠、腹腔联合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观察两组患者的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经过对比研究,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结肠息肉患者采用结肠和腹腔联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结肠镜 腹腔镜 结肠息肉 治疗效果
  • 简介:2037年,我通过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反复研究与试验,终于研制出了一种能识别真假商品的眼镜——火眼金“”。

  • 标签: 小学生 作文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 简介:墨尔本塔拉梅林机场。一架从北京飞往墨尔本的波音737客机徐徐驶进停机坪,杨逸裹在人流中走下飞机。

  • 标签: 小说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输尿管术中出现退困难的认识及处理方式。方法3例输尿管退困难,采取另一输尿管置入输尿管导管造成体于粘膜的间隙,利于输尿管退出的方式。结果均顺利推出输尿管。结论输尿管退困难原因较多,术中需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输尿管镜 输尿管退镜困难 手术并发症 手术技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双(腹腔+输尿管)联合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伴肾盏结石的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6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伴肾盏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相关指标令人满意,取石率为100%,且未发生明显并发症。结论双(腹腔+输尿管)联合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伴肾盏结石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中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输尿管镜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肾盏结石
  • 简介:目的探讨膀胱辅助腹腔下膀胱阴道瘘修补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我科收治的18例膀胱阴道瘘的病例资料,术前均行膀胱、CT尿路成像(CTU)以明确诊断,术式均采用膀胱辅助腹腔下膀胱阴道瘘修补术,术中膀胱主要用于输尿管保护及瘘口定位,对其手术方法进行分析总结,记录其手术时间及手术出血量,并随访3-12个月,询问有无尿漏及尿频等常见并发症。结果18例患者均获得成功,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且术中均未打开膀胱寻找瘘口。手术时间(125±31)min;术中出血量(65±24)ml。随访(8±4)个月,18例患者均未出现漏尿,且均无尿频等并发症。结论膀胱辅助下腹腔膀胱阴道瘘修补术有出血少、创伤小、患者恢复快、成功率高的优点,可降低单纯腹腔膀胱阴道瘘修补术的手术难度,且可减少因术中较大范围打开膀胱造成的术后并发症,是治疗膀胱阴道瘘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膀胱阴道瘘 腹腔镜 膀胱镜 瘘口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腹腔联合胆道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胆结石患者54例,按照入组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胆道联合腹腔下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是否出现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院时间、并发症出现情况等明显小于对照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联合胆道治疗胆结石患者疗效与常规疗法相比较为显著,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腹腔镜 胆道镜 胆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窄带成像内、染色内、常规内对于直肠息肉的病变诊断状况的应用效果。方法:以 2015年 1月至 2016年 1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 136例直肠息肉患者为观察对象,分别使用窄带成像内、染色内与常规内对直肠出现病变的患者进行检查,对病变位置进行腺管开口分型和微血管形态分型,并将窄带成像内、染色内以及常规内的检查结果以及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窄带成像内检出的病变样本为 86例,染色内检出病变样本 78例,常规内检出的病变样本 12例。窄带成像内与染色内的检出率要优于常规内,窄带成像内与染色内的检出率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窄带成像内的对于直肠癌变的诊断符合率、特异度、敏感度分别为 93.17%、 91.63%、 98.36%,染色内为 89.63%、 91.57%、 95.48%,常规内为 76.34%、 78.12%、 86.31%,由此可见,窄带内对于直肠癌变诊断的符合率以及敏感度要显著优于染色内和常规内,而窄带内与染色内的特异度则差异较小,但明显高于常规内。结论:窄带成像内在检查过程中,其成像效果更加清晰,对于病变状态的鉴别更加准确,能够突出肿瘤性病变与肺肿瘤性病变的区别,检查结果明显优于常规内,因此可以在临床诊断过程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窄带成像内镜 染色内镜 直肠息肉 结肠镜检查
  • 简介:发期中考试的试卷了,我的每一根神经都紧张起来,因为爸爸对我的要求特别严格.期中试卷发下来,他看到我的试卷之后,还不把我给吃了?吃过午饭后,爸爸问起了我的期中测试成绩.我战战兢兢地从书包里翻出试卷,递给爸爸.爸爸并没有说话,可我却感觉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火药味,这让我更加害怕了.爸爸把我批评了一顿,还说以后不管我了.我走进卧室,面壁恩过.想来想去,却对爸爸的埋怨越深.

  • 标签: 优点放大镜
  • 简介:天空之,照见天堂的颜色照见茶卡盐湖的裸体历史的五官无比清晰那雍容的呈现,是末位的考题透着史诗的暖;是天空赐予大地的宽广诗意氤氲着难以磨灭的朦胧与真实它们以颗粒,维护时间的结晶地位让所有高居于味蕾之上的认知激活了亿万斯年的记忆

  • 标签: 诗歌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诗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