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有别于哀乐的中,巴金渐渐地远去.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有些人活着,他却死了.

  • 标签: 巴金精神 精神激流
  • 简介:巴金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他在晚年克服巨大的疾病折磨,亲手编辑出版了二十六卷创作全集和十卷本的翻译全集,总字数在一千五百万字以上。虽然由于各种原因他还有一些作品未能以全貌收入全集面世,但大致上这两套书是可以反映巴金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和文化史上的成就与贡献。巴金老人曾经多次说过,作家是以作品与读者交流的,他通过创作与翻译来完成自己的人格塑造,所以要认识巴金,学习巴金,评价巴金,都应该从巴金的写作实践出发,通过对他的作品的研读与阐发,来了解作家的伟大人格力量。巴金从来就是一个被争议的人物。就像托尔斯泰的晚年被争议一样,围绕了这个名字社会上始终有各种毁誉喧嚣不息。但我以为,最真实的巴金仍然是存在于他的作品当中,这是任何时代话语的高声赞美或者低音苛求都无法真实体现出来的。巴金的人格与巴金的作品是一个完整的结合,不可能有离开了人格魅力的巴金作品,也不可能有独立于作品的作家人格。

  • 标签: 巴金 中国现代文学史 误读 著名作家 人格塑造 中国文学史
  • 简介:《老北京》这一类的书现在很多,大量的黑白照片和怀旧文字不难勾勒出北京城的面貌,可是过了半个多世纪,对于一个人心境的描述却不是这么容易,特别是对于巴金这一代知识分子。一个接一个的运动让他们学会了沉默,甚至惯于讲套话,在历史风云中,哪一个是他们真实的身影呢?这样的问题常常会困扰着我。比如说五六十年代的北京,巴金还能找回三十年代在三座门大街与靳以等朋友在一起编织的美好梦想吗?

  • 标签: 巴金 朝鲜战场 中国 现代文学 思想品德 生活方式
  • 简介:巴金是一位杰出的社会活动家、著作等身的一代文学巨匠,可他淡泊名利、虚怀若谷,足以让我们这些平常人汗颜。

  • 标签: 巴金 社会活动家 文学 著作
  • 简介:今天,受人崇敬、爱戴的人民作家巴金在上海迎来了他的101岁华诞。

  • 标签: 巴金 人眼
  • 简介:十月十七日晚饭后,我正在电视机前观看神舟六号飞船胜利返回的新闻。电话传来了巴老逝世的消息。我没有吃惊,依旧平静地看完电视。可是上床休息却一夜无眠,六十年来与巴老往还的往事,纷至沓来,次第上心,不能自已。真是没有法子。想想只有将这些如尘的记忆片断,捉到纸面上来,作为对老人的纪念,才能获得心的平静。

  • 标签: 老人 巴金 怀念 伤逝 电视机 平静
  • 简介:“我现在只关心着国家,只关心着人民。”这就是文学老人巴金今年元旦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黄菊等一行看望他时说的一句发自内心肺腑之言。爱国家、爱人民始终贯穿着巴老的一生,伴随他走过了70多年的文学道路,交织了他的理想和追求。著名作家柯灵先生曾将巴老的生平归结于两个字:一

  • 标签: 巴金 中国 文学 作家
  • 简介:《四川文学》第11期刊登的赵智《1991,关于巴金的记忆》一文中说,1991年7月29日他受“巴金国际学术研讨会”组委会的指派,到上海登门拜见巴金巴金在谈话中一再谈到了“讲真话”问题。巴金说:“现在我写字有困难,行动更不方便,精力、体力都不如过去,以后我很难发表作品了。但是我不甘心沉默。我最后还是要用行动来证明我所写的和我所说的到底是真是假,说明我自己究意是一个怎样的人。一句话,我要用行动来补写我用笔

  • 标签: 巴金 “讲真话”问题 中国 现代文学 作家 文学道德
  • 简介:接到中国现代文学馆寄来的《巴金百岁诞辰喜庆艺术大展》征集作品的通知,心里很不平静。为巴金百岁诞辰喜庆而画画,我倍感荣幸。巴金是我最崇敬的文学家,他的作品,无论是早期、中期、晚期的,都是我们人生的教科书,曾影响、培育了几代人。他的人品和艺品是我们受用不尽的珍贵的精神财富。

  • 标签: 巴金 文学家 黑白木刻形式 形象设计
  • 简介:  文坛巨匠巴金仙逝,社会又兴"巴金热",忆人说书,深沉缅怀.谈论最多的,是他的小说.,是巴金的代表作,也是现代文学宝库中的精品,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已风靡一时.关于这部书诞生的前后,也是充满故事.……

  • 标签: 巴金成轶闻
  • 简介:我父亲李采臣是巴金的胞弟,是位出版家。今年已九十三岁高龄(文撰于2006年——编者加注)。1932年同九姑妈一道去上海后,曾在上海立达学园农村教育科学习。1936年毕业后,由他的老师吴朗西介绍在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发行部工作,从此走上出版工作的道路。嗣后,又分别在上海平明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工作。直到1958年支内去了宁夏,父亲和巴金一起在上海生活工作多年。

  • 标签: 巴金 文化生活出版社 怀念 出版社工作 农村教育 出版工作
  • 简介:巴金的散文中,那些叙写友情、缅念故人的抒情篇章,最为读者喜爱。1947年开明书店出版的散文集《怀念》(收《巴金全集》第13卷),就是这样的作品。这是巴金对在抗战中去世的罗淑、鲁彦、缪崇群、陆蠡等8位文化人的悼念之作。在该书《前记》中巴金坦言,他是“凭着记忆和感激抓住他们的一言一行”,来展现这些年纪不同、职业各异而同为平凡人身上的高贵情操。正是这些可敬而平凡、物质贫乏而心灵丰富、重“给予”而不求“取得”的知识者,在上世纪30~40年代的艰难岁月里,

  • 标签: 《巴金全集》 陆蠡 《怀念》 开明书店 《前记》 40年代
  • 简介:我所敬仰的巴金先生于昨天晚上与世长辞了。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成长起来的作家中,他陪伴我们的时间最为长久。这双一直默默注视着我们年轻人的眼睛在迷糊了好几年之后终于悄悄合上了。对于这位幸运而又艰难地穿越百年的历史老人的逝世,我们用不着悲伤,也用不着给他戴上过多过高的帽子,重要的是如何评价和继承他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如何评价”关系着对一位跨世纪老人的公正,“如何继承”关系着我们自己的未来福祉。

  • 标签: 五四新文化运动 精神遗产 巴金 启示 羞耻感 继承
  • 简介:1997年11月25日晚,河北省兴隆县,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望远镜。天黑之后天气仍然没有放晴,一直等到凌晨3点,才逐渐转晴。值班天文学家张昊彤和观测助手李向阳进行了小行星天区的观测。第二天李向阳在

  • 标签: 小行星 “巴金星” 天文学 张昊彤
  • 简介:<正>赵瑜新著《寻找黛莉》发表后,一时好评如潮。我读时也为之惊喜,为作者富有诗性的酣畅的叙写、深沉的独特的思考所吸引。作品是从发现巴金于上世纪30年代写给读者赵黛莉的7封旧信引起的,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曲折迤逦的故事,内容丰富而有史家宽大厚重的历史情怀,

  • 标签: 萧珊 左拉 赵瑜 砂丁 好评如潮 青年男女
  • 简介:该文认为,巴金对教育也有其独到的见解,见解不少可见于《随想录》中。主要体现为:一、民主科学观教育。二、理想观与责任观教育。①巴金追求的是整个国家、民族的出路,而为国为民的理想需要执著奋斗。

  • 标签: 教育思想 巴金 《随想录》 理想观 科学观 责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