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找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是相对于传统教材而新增设的内容之一,也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新变化。近年来。针对苏教版“找规律”主题的各级教研活动频频开展。一方面,是因为作为新增内容,在教材把握上不够到位。

  • 标签: 苏教版 教学规律 模型建构 《数学课程标准》 “数与代数” 数学课程改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规律是隐藏在大量同类现象背后的共同本质,找规律重在"找","找"的过程是找规律教学的着力点,也即浓墨重彩之处。图形覆盖规律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学期的教学内容,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体验规律的形成过程,通过三个阶段的"寻找",步步深

  • 标签: 例谈 图形覆盖 找规律
  • 简介:摘要河水水体中铬毒性强,不能被微生物分解,通常河水中铬的含量为0.05~0.5mg/kg,,一般不会超过0.5mg/kg,如果直接用火焰原子吸收光度谱法测定河水中微量铬,则灵敏度偏低,准确度达不到检测的要求。如果使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检测,则使用和维修护费用较高,许多基层单位没有配备,本文以河水在酸性条件下,用亚硫酸钠把铬全部还原为三价铬,以氢氧化铁共沉淀富集,再酸溶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铬的含量,实验证明本法准确性、灵敏性都是目前监测河水中微量铬理想的定量方法。

  • 标签: 原子吸收光谱法 铬污染 富集
  • 简介:抚顺地区金矿氧化带中金的次生富集特征十分明显,可划分为氧化淋滤贫化带、次生富集带、原生带三个带。次生富集带中金的富集原因主要为原生金矿中的金矿物在氧化环境下溶解或形成胶体金,迁移至有利于汇集的还原环境时发生沉淀并富集

  • 标签: 金矿 次生富集带 胶体金 辽宁抚顺
  • 简介:目的通过微球体培养富集乳腺癌干细胞,并检测其相关基因的表达。方法将MCF-7乳腺癌细胞进行第一代微球体培养,7d后消化微球体获得单细胞悬液,取部分细胞进行第二代微球体培养,另一部分细胞则在胶原底物进行分化培养。于培养第11天收集第二代微球体细胞、分化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干细胞比例分析;同时应用Real-timePCR技术检测β-catenin、CXCR4、SOX2、ALDH3A1mRNA表达。结果流式细胞分析显示,微球体细胞和分化细胞的侧亚群细胞比例分别为(7.36±0.54)%和(4.32±0.42)%(P〈0.05),CD55^high比例分别为(17.41±1.09)%和(4.47±0.33)%(P〈0.05)。Real-timePCR检测结果表明,微球体细胞与分化细胞相比,β-catenin、CXCR4、SOX2及ALDH3A1mRNA表达分别上调了约1.5、5.0、4.0和5.7倍(P〈0.01)。结论微球体细胞富集了较高比例的乳腺癌干细胞,且β-catenin、CXCR4、SOX2、ALDH3A1mRNA呈现高表达。

  • 标签: 乳腺癌细胞 相关基因表达 细胞富集 干细胞 Β-CATENIN REAL-TIME
  • 简介:研究了D314树脂对铼的吸附性能,考察了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最佳酸度和吸附容量。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pH条件下,铼定量、快速地被吸附在D314树脂上;室温下最大吸附容量为32.91mgg-1。被吸附在D314树脂上的金属离子能采用10mL4%氨水定量洗脱,其回收率达到90%。本法对铼的检出限为0.65μgL-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6%,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实际水样的测定,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 标签: D314树脂 富集 解吸
  • 简介:对某褐铁矿型红土镍矿进行了磁化焙烧-弱磁选预富集试验研究,重点考察了煤粉配比、焙烧时间、磨矿细度和弱磁选磁场强度等因素对分选指标的影响。在焙烧温度为750℃,焙烧时间为50min,配煤量为12%条件下进行磁化焙烧,焙烧产物在磨矿细度-0.038mm为34.29%,磁场强度为0.30T的条件下进行磁选分离,获得的铁精矿中铁和镍品位分别为60.71%和1.03%,铁和镍的回收率分别为91.13%和90.80%,表明磁化焙烧—磁选是预集回收褐铁矿型红土镍矿中铁和镍的有效技术途径。

  • 标签: 磁化焙烧-磁选预富集 镍矿 煤粉配比 焙烧
  • 简介:本文采用一种新颖的低温富集液液萃取法对苦瓜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提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meter,GC-MS)的检测技术结合保留指数对苦瓜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共鉴定出酯类物质1种、黄酮类物质1种、烯烃类物质2种、醛类物质3种、醇类物质3种、羧酸类物质4种,烷烃类物质10种共24种物质,其中棕榈酸、硬脂酸和十八烯含量较高分别占36.68%、12.82%和13.46%。与常温液液萃取结果相比较,低温条件下共萃取出14种特有物质,包括烷烃类(10.16%)、烯烃类(14.8%)、醛类(2.08%)、醇类(0.51%)、酯类(1.95%)和酸类(49.92%),这些成分大多为高沸点物质。因此,低温萃取可选择性富集难挥发性物质,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低温富集液液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保留指数 苦瓜 挥发性成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铼是一种稀散金属,其理化性质与难熔金属相似,可用于炼油催化剂,高温超耐热合金等方面,铜冶炼废酸中含有微量的铼,国内外从铜冶炼废酸中回收铼的工艺主要有萃取法、离子交换法、化学沉淀法。化学沉淀法工艺简单,铼的沉淀率高且环境好。本文对沉淀剂的加入量、反应时间、温度对铼沉淀率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优化出最佳条件,铼的沉淀率可达到97%。

  • 标签: 铜冶炼废酸 沉淀剂
  • 简介:本文预测了中国煤层气远景资源量约25-35万亿m^3。,分布于39个含煤盆地或68个聚煤单元的八套含煤层系中;又探讨了煤层气不同于常规石油天然气或固体煤的勘探特性;划分了压力封闭气藏、承压水封堵气藏、顶板水网络状微渗滤封堵气藏和构造圈闭气藏四大类煤层气气藏类型;分析了煤层气高产富集的基本条件,特别是从煤的区域热变质、区域压实变质和构造应力变质上,论述了对煤层气高产富集的控制作用,进一步指出了热变质压力封闭及承压水封堵区、应力一热变质承压水封堵区和轻压实变质、后期抬升的承压水封堵区是煤层气高产富集最有利的地区。

  • 标签: 煤层气 富集因素 含煤盆地 承压水 抬升 构造圈闭
  • 简介:建立了一种在线富集-液相色谱法检测水体中多环芳烃的方法,通过优化色谱条件,可不经萃取浓缩直接上机检测水样,取样体积仅为2.5ml.除苊烯不能用荧光检测器检测外,其余15种多环芳烃的加标回收率为70.24%(苊)-117.25%(二苯并(a,h)蒽),相对标准偏差(n=5)在1.70%([艹屈])-11.21%(茚并(1,2,3-c,d)芘)之间,检出限在1.51ng/L(苯并(k)荧蒽)-44.4ng/L(茚并(1,2,3-c,d)芘)之间,基本满足痕量分析要求.利用该方法测定实际样品中多环芳烃的浓度为0.053ng/L(苊)-2.751ng/L(芴).

  • 标签: 在线自动富集 液相色谱 多环芳烃 荧光检测
  • 简介:摘要:烃源岩的各方面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致密油的富集成藏以及甜点区的预测及评价,通过文献调研表明:烃源岩特征包括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厚度、粘土矿物的含量以及烃源岩在成岩过程中的剩余孔隙以及剩余压力;有机质含量高、类型中等-好、热演化持续时间长、厚度中等、黏土矿物含量丰富以及剩余孔隙较低的烃源岩有利于致密油的富集成藏。在甜点区的评价和预测中,需要综合分析烃源岩以及储集岩的沉积相特征。

  • 标签: 烃源岩 致密油 富集成藏 甜点区
  • 简介:摘要:含油气盆地不同地区油气分布层系及富集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以统计资料及前人成果为基础,探讨了渤海湾盆地不同凹陷古近系油气富集的差异性及主控因素。多种因素控制了不同凹陷古近系油气差异性富集:凹陷生烃条件从根本上控制了不同凹陷的油气富集差异,盆地东、西部地温场及烃源岩演化的差异是造成“东富西贫”油气分布格局的重要因素,不同烃源岩层系生烃差异性和主力生烃层系、生储盖组合和断层输导作用控制了油气纵向富集层系。

  • 标签: 油气分布 差异富集 断层输导 主控因素
  • 简介:【摘要】土壤中金属汞的标准检测方法有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需要使用强氧化性酸对土壤样品进行消解处理。X射线荧光光谱法可以对土壤样品中的多种重金属元素直接进行测试,前处理简单,但是对土壤样品中 Hg 的测试鲜有报导,不能满足实际测试需求。本文通过所搭建的热解-膜富集装置,探索土壤中痕量 Hg 的富集和测试,进一步完善基于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试土壤中重金属的元素种类。

  • 标签: 金属汞 膜富集土壤 EDXRF 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