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对经过航天诱变的凤仙花SP3代6个实验植株与没有经过航天诱变的6个对照植株进行秋播比较.通过对凤仙花生理指标的测定,发现经诱变后的植株光合色素含量增长显著,特别是叶绿素a;可溶糖含量显著减少.针对叶绿素a含量和可溶糖量的负相关关系,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和统计回归分析,建立了回归模型,拟合了两者之间的函数解析式.用此关系式可以合理的预测叶绿素a和可溶糖的含量.

  • 标签: 航天诱变 凤仙花 生理指标 回归模型
  • 简介:用SDS-PAGE技术研究了不同时期条斑紫菜样品、高温下培养的丝状体以及不同季节收获的叶状体的总可溶蛋白。结果表明,这些样品总可溶蛋白的表达数量和种类相差很大。壳孢子中总可溶蛋白的表达数量和种类明显比丝状体中多,但比膨大丝状体中少;高温条件下培养的丝状体比正常条件下培养的丝状体表达更多数量和种类的可溶蛋白;所有样品中,以叶状体表达的溶性蛋白的表达数量和种类最多;上年收获的与本年度不同季节收获的叶状体在蛋白质表达图谱上差别很小。更多还原

  • 标签: 条斑紫菜 总可溶性蛋白 差异表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初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可溶ST2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3月—2018年3月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初诊未服药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2例,正常体检组47例,依据《亚洲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专家共识》,结合心脏超声结果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MI)和相对室壁厚度(RWT),并按左室肥厚/左心室重构的几何构型分类,将其分为正常组(normal,N)59例、向心性重构(concentricremodeling,CR)组14例、向心性肥厚组(concentricLVH,CL)41例、离心性肥厚组(eccentricLVH,EL)3例,比较各组血浆可溶ST2及I型前胶原羧基末端肽水平,探讨血浆可溶ST2及I型前胶原羧基末端肽水平与初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关系。结果离心性肥厚组(EL)与向心性重构组(CR)、向心性肥厚组、正常组(N)比较,可溶ST2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Ⅰ型胶原释放羧基末端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向心性重构组(CR)、向心性肥厚组(CH)与正常组(N)比较,可溶ST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可溶ST2与初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左心室肥厚密切相关,可能成为预测及干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左心室肥厚的新靶标。

  • 标签: 可溶性ST2 初诊原发性高血压 左室肥厚
  • 简介:许多植物的组织可以通过组织培养获得再生植株,但有些植物组织脱分化难,有的植物组织只形成愈伤组织而不再分化器官,还有的只形成畸形苗.故深入研究细胞分化与脱分化过程中的代谢变化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一定的意义.我们还可以通过对组织培养中细胞脱分化过程中的代谢的研究,了解细胞分裂、生长与脱分化之间的关系,了解细胞分裂所需的代谢变化,探讨细胞生长、分裂、分化的规律和机理.本实验采用薄层培养方法获得发育程度接近的实验材料,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亚麻下胚轴细胞脱分化过程中可溶蛋白质的变化.

  • 标签: 细胞脱分化 植物组织 可溶性蛋白质 下胚轴 薄层培养 愈伤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可溶血栓调节蛋白(sTM)对评估肾脏病患者内皮损伤状态的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首次就诊于北京医院肾内科的患者133例,以同期健康体检者130名作为对照组。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病、合并症、并发症等信息进行分组,分析不同疾病及不同肾脏病分期患者sTM、血肌酐等指标的差异。结果对于慢性肾脏病(CKD)患者,随着肾功能的减退,sTM明显升高,CKD 1~5期患者sTM水平分别为(0.013±0.007)、(0.019±0.010)、(0.022±0.008)、(0.027±0.008)、(0.033±0.006) T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005,P<0.05);非CKD的尿路感染患者sTM水平为(0.013±0.009)TU/L,与CKD 1期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23,P>0.05)。无论患者是否合并感染或心血管疾病,在血肌酐匹配的情况下,sTM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例急性肾损伤患者经过积极治疗,血肌酐恢复正常,但sTM未明显下降。sTM与血肌酐呈正相关(r=0.697,P<0.01)。结论sTM能更早期地评估CKD患者的肾功能损伤,肾脏病患者的sTM水平与内皮损伤程度相关。

  • 标签: 血栓调节蛋白 肾病 内皮损伤
  • 简介:对中亚热带米槠天然林转换为米槠人工林后,两林分土壤可溶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森林转换后,土壤可溶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分别平均下降28.8%、11.0%(P〈0.05)。米槠天然林和米槠人工林0~10cm土壤可溶有机碳含量分别为306mg·kg-1、209mg·kg-1,分别占土壤有机碳的0.71%、0.91%;10~20cm分别为210mg·kg-1、158mg·kg-1,分别占土壤有机碳的0.71%、0.88%;两林分0~10cm土层微生物生物量碳分别为508mg·kg-1、460mg·kg-1,10~20cm土层微生物生物量碳分别为373mg·kg-1、327mg·kg-1。米槠天然林和米槠人工林中的土壤可溶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在不同季节表现出极显著差异(P〈0.01),两林分土壤可溶有机碳最高值出现在秋季,最低值出现在冬季;而微生物生物量碳夏秋季显著高于春冬季(P〈0.05)。

  • 标签: 米槠天然林 米槠人工林 活性有机碳 季节动态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抗可溶抗原(ENA)检测用于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01-2021.12本院收治的SLE患者合计7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间段本院7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均予以ENA检测,比较两组ENA有关检测指标的阳性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抗Sm抗体、抗SSA抗体、抗RO-52抗体阳性率高出对照组(P<0.05)。结论 和健康人群相比,SLE患者在ENA检测中部分抗体阳性率更高,能为疾病诊断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 标签: 抗可溶性抗原 系统性红斑狼疮 诊断 阳性率
  • 简介:摘要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研究证实血浆可溶CD14亚型(soluble CD14 subtype ,sCD14-ST)在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在其诊断及防治中具有一定价值。研究发现sCD14-ST可作为早期辅助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指标且sCD14-ST表达与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变程度呈正相关,早期检测sCD14-ST可达到预测新生儿败血症的目的。该文对sCD14- ST及其在新生儿败血症方面应用的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新生儿败血症 可溶性CD14亚型
  • 简介:目的探讨胃液中可溶上皮钙粘蛋白(sE—cad)在检测几种胃部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113例因胃肠道症状接受胃镜检查配合活检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16例,胃粘膜肠上皮化生20例,胃溃疡34例,胃癌22例,21例轻度浅表性胃炎(和无任何病理改变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胃液中sE—cad水平。结果胃癌组胃液sE—cad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萎缩性胃炎组及胃粘膜肠上皮化生组胃液sE—cad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液sE-cad水平升高可能对胃癌的诊断提供一定的佐证。

  • 标签: 胃液 上皮钙粘蛋白 胃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时间、不同病情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中可溶E选择素、P选择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缺血性卒中患者54例,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型(26例)、中型(16例)和重型(12例);另外选取30名体格检查正常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不同时期、不同程度患者和对照组对象血清中的可溶E选择素、P选择素的水平。结果①缺血性卒中组患者在发病后12、24、72h和7d血清E选择素分别为(53±8)、(60±9)、(70±9)和(51±8)μg/L。P选择素水平分别为(18±4)、(25±6)、(30±6)和(21±4)μg/L。②轻型患者在发病后72h血清可溶E选择素、P选择素分别为(61±9)和(23±5)μg/L;中型为(80±11)和(41±9)μg/L;重型为(84±12)和(49±10)μg/L。结论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期血清中的可溶E选择素、P选择素水平升高,可以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血清学指标之一。

  • 标签: 脑缺血 E选择素 P选择素
  • 简介:目的:筛选1型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中国流行株中包膜蛋白gp41的优势抗原片段,构建具有区域流行代表性的HIV-1gp41重组抗原,为改进现有HIV-1初筛试剂盒中使用的同类抗原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免疫斑点杂交和生物信息学方法,从收集自重庆、广州、上海的区域代表性150份HIV-1感染者血清标本中筛选gp41抗原性强的候选样本,利用RT-PCR及巢式PCR方法扩增包含重要抗原表位决定蔟的gp41基因片段,与原核表达载体pQE30连接,转化大肠杆菌M15构建gp41重组抗原表达菌株,表达后经亲和层析纯化、SDS-PAGE和Western印迹鉴定。结果:兔源HRP标记的gp41多抗能识别标本中gp41抗原性差异,得到候选样本,扩增包含gp41主要抗原表位片段;构建了包含gp41抗原表达簇的重组原核表达质粒,表达、纯化后经His标签抗体Western印迹鉴定为阳性。结论:高纯度的重组优势gp41抗原的构建和鉴定,为进一步改进现有HIV初筛诊断奠定了基础。

  • 标签: 1型人免疫缺陷病毒 包膜蛋白gp41 抗原表位 斑点杂交 亲和层析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用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安宫牛黄丸中可溶砷、汞的定量方法。方法样品经人工肠液提取后,采用原子荧光光度仪测定其可溶砷、汞含量。结果砷进样量在0~20 ng(r=0.9999),汞进样量在0~6 ng(r=0.9997),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值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2.78%和87.79%,RSD分别为8.8%和3.1%(n=9),精密度试验的RSD为11.0%(n=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真实模拟体内环境,准确测定安宫牛黄丸中可溶砷、汞的含量。

  • 标签: 原子荧光光度法 安宫牛黄丸 可溶性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VEGFA及其可溶受体sFlt-1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1年3月在我院行肺切除手术的150患者,根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分为观察组109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对照组41名肺部良性病变患者。采用realtime-PCR的方法分别检测肺部病变组织VEGFA,sFlt-1在mRNA水平的变化情况,用ELISA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中VEGFA、sFlt-1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肺部组织及外周血中VEGF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sFlt-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中Ⅲ期和Ⅳ期肿瘤组织VEGFA含量明显高于,sFlt-1明显低于Ⅰ期和Ⅱ期肿瘤组织;中低分化的肿瘤组织中VEGFAmRNA含量明显高于,sFlt-1明显低于高分化的肿瘤组织。结论VEGFA和sFlt-1的表达量的改变与肺癌的发生以及肺癌的分期均有密切的关系,检测该指标对于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VEGFA sFlt-1 非小细胞肺癌 PCR,ELISA
  • 简介:摘要可溶ST2(sST2)是针对白细胞介素-33(IL-33)的诱骗受体,与IL-33结合而不发挥下游调控作用。IL-33/ST2轴参与多种系统生理功能调控,产生保护作用或加重疾病。循环sST2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机体炎症反应程度,应用于多种疾病的预后评估、疗效监测及危险分层。本文总结了近年来sST2在疾病中的临床研究及进展,并进一步提出未来sST2检测的发展方向,希望能够引起检验及临床医师的重视,为sST2的广泛应用积累宝贵的临床经验。

  • 标签: 白细胞介素 生物标记 心力衰竭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清中可溶CD36(soluble CD36,sCD36)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及其代谢风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选择2015年4月至2015年7月期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PCOS患者(PCOS组,n=110)和同期、年龄匹配的单纯因男性因素或输卵管因素不孕人群(对照组,n=108),收集受试者的一般资料、临床数据,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sCD36水平,并对sCD36及临床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运用logistic回归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判定sCD36对PCOS的诊断价值,进一步在PCOS组内根据体质量指数、血压、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指数和血脂分代谢亚组比较sCD36水平,分析sCD36在PCOS不同代谢类型中的作用。结果PCOS组血清sCD36水平为1.27 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0.84 μg/L,P<0.001);PCOS组内,sCD36水平与黄体生成素(β=9.537,P=0.012)、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β=85.374,P=0.011)、雄烯二酮(β=10.449,P=0.028)、0.5 h胰岛素(β=1.260,P=0.015)、1 h胰岛素(β=1.213,P=0.014)之间存在线性正相关。sCD36诊断PCO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7,并且其诊断灵敏度(84.54%)、约登指数(0.56)均高于雄烯二酮(65.10%、0.45)和睾酮(58.72%、0.40)。PCOS合并IR亚组中,sCD36水平显著高于PCOS不合并IR亚组且sCD36与PCOS患者中IR风险相关(OR=1.010,95% CI:1.004~1.017,P=0.002)。结论PCOS患者血清中sCD36水平具有良好的PCOS诊断效能,可作为PCOS发生风险预测标志物,并且与PCOS中IR相关。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可溶性CD36 代谢 炎症 胰岛素抵抗
  • 作者: 张伟明 臧超然 覃岭 孙坚萍 李康 李昂 王文静 张永宏 赵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22年第07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临床检验中心,北京 10007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肿瘤介入治疗中心,北京 10007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生物医学信息中心,北京 10007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肿瘤介入治疗中心,北京 10007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生物医学信息中心,北京 10007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检验科,北京 101199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浆中可溶免疫检查点的表达水平及其在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液相芯片技术检测58例肝癌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中sCD28、sCD80、sCD137、sCD27、sGITR、sTIM3、sCTLA4、sHVEM、IDO、sLAG3、sBTLA、sPD1、sPDL1及sPDL2的表达水平并作对比分析,同时分析可溶免疫检查点水平与肿瘤复发的关系。结果sCD28和sCD80在巴塞罗那肝癌分期(Barcelona Clinic Liver Cancer,BCLC) 0/A、B期患者中的水平高于健康对照和C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CD27和sHVEM在BCLC C期水平较0/A、B期明显下降,甚至低于健康对照者水平。BCLC 0/A、B期患者血浆sCD137、IDO、sPD1水平高于健康对照者,sPDL1和sPDL2在各期肝癌患者中的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者,从0/A、B到C期维持高水平状态,不同分期肝癌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介入治疗24个月后,复发肝癌患者术前血浆中sCD28水平低于未复发肝癌患者(t=2.843,P=0.007)。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sCD28判断肝癌复发的最佳cut-off值为101.42 pg/ml,曲线下面积为0.771(95%CI=0.611~0.931),灵敏度为0.889,特异度为0.666。sCD28高水平(≥101.41 pg/ml)肝癌患者术后24个月累计复发率为57.9%,低于sCD28低水平组(<101.41 pg/ml)的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777,P=0.000)。结论不同分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浆中可溶免疫检查点的表达特征不同,提示不同分期肝癌患者免疫状态存在差异且sCD28可作为肝癌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标志物。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免疫检查点 介入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血清可溶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soluble growth stimulating express gene 2,sST2)属于Toll/IL-1受体超家族成员。sST2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正常情况下血清中sST2的浓度非常低,但在患有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社区获得性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儿血清中sST2的水平明显上升。sST2能阻断气道炎症中的IL-33信号通路,可预测儿童哮喘的严重程度。同时sST2也可作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预后标志物。该文对sST2在儿童哮喘、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作用机制、临床特征、预后等进行综述,为指导临床更好识别及治疗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奠定基础。

  • 标签: 儿童 哮喘 肺炎 气道炎症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 生物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