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00例,时间在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50)采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n=50)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分析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长、髋关节Harri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长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髋关节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髋关节功能。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半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股骨颈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9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样本,以48例为一组,将其分为全髋组与髋组两个组别。全髋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组采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及住院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治疗有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全髋组患者并发生发生几率(4.16%)更小,治疗有效率(97.92%)更高。结论考虑老年股骨颈骨折情况,应合理选择不同方法手术,可将全髋关节置换术作为首选。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半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股骨颈骨折 疗效
  • 简介:目的 通过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髋关节置换术进行研究,探究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3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关节置换方式的不同进行小组划分。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其中对两组患者术后一年、两年、五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对照组髋关节置换术术后一年并发症:X线髋臼磨损、X线假体松动、异位骨化人数分别为2例、1例、1例,所占比例分别为13.33%、6.66%、6.66%,观察组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一年并发症:X线髋臼磨损、X上假体松动、异位骨化人数分别为1例、0例、0例,所占比例分别为6.66%、0.00%.0.00%。观察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Harris评分及并发症率优于对照组(t=9.467、8.256、7.367、8.356)p<0.05。结论 通过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给予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具有良好效果,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值得推广。

  • 标签: 半髋关节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9年1月山西汾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总医院收治的60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股骨近端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观察组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卧床时间及术后12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76.1±12.7)min]长于对照组[(62.5±14.9)min],观察组术中出血量[(284.0±29.6)ml]多于对照组[(176.3±25.4)ml],观察患者术后卧床时间[(3.8±1.4)d]短于对照组[(20.4±2.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0.0%,3/30)低于对照组(30.0%,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70.3±4.5)分]高于对照组[(61.3±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临床疗效较好,能够缩短其术后卧床时间,有效帮助患者恢复髋关节的功能。

  • 标签: 髋关节 置换 高龄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于2022.5-2023.5期间接收的18例年龄超过60周岁的股骨颈骨折病人,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将其分成2组,其分别是:实验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是9例)和对照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是9例),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关于患者的临床疗效来说,实验组是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7.78%;另外,关于病患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来说,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 关于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的临床治疗来说,选择髋关节置换术疗法的临床疗效突出,与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对比其应用价值显著,存在一定的实践意义。

  • 标签: 半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颈骨折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与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共152例,依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全髋组和髋组,每组患者各76例,髋组患者实施髋关节置换术,全髋组患者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髋关节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有效率。结果:全髋组患者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髋组,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髋组,统计学对比分析差异显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比较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12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8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4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依据Harri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为83.33%,观察组优良效率为92.50%,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远远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率为41.67%,观察组优良效率为25.00%,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中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可以取得较高的优良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半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股骨颈骨折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全髋与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为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研究对象均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96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成髋组(48)与全髋组(48),分别通过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结果 髋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全髋组(2.08%VS10.40%),差异不显著(P>0.05);全髋组Harris评分高于髋组(P<0.05)。结论 将髋与全髋关节置换术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中,均可以发挥治疗作用,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较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在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方面效果显著。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半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 股骨颈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生物型加长假体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租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生物型加长假体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23例。结果术后随访6~48个月(平均14.1个月),Harris评分优良率达82.6%。结论生物型加长假体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粉碎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旨定,术后可早期负重,提高生活质量,与骨水泥假体相比具有一定优势。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人工关节置换术 骨质疏松 高龄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加长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2009年9月至2011年10月,采用加长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骨水泥型)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57例,EvansⅡ型11例,Ⅲ型39例,Ⅳ型7例。所有患者均有骨质疏松,多数伴有内科疾病。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5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8个月(3-24个月),3例因其他疾病死亡,余49例Harris评分,优39例、良7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4%。随访期间X线检查,无假体松动、下沉等病例。结论骨水泥型加长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可早期下地活动,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加长柄 股骨粗隆间骨折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实施加长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58例我院所收治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作为本研究的时间范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为29例。其中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为参照组治疗措施,加长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为实验组手术方法,对比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相关评分。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长、出血量、输血量与参照组相比较高,但实验组下床时长短于参照组,同参照组相较,实验组术后1、3、6个月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较高,组间可见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而言,通过加长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效果确切,但手术时间较长、出血量较高,应酌患者实际情况选择。

  • 标签: 股骨转子间骨折 高龄患者 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长人工股骨头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10月86例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发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为43例。给予对照组PFNA治疗,给予观察组加长人工股骨头治疗。比较治疗后髋关节评分及预后情况。结果:经干预后,髋关节Harris评分中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功能及髋关节活动范围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加长柄人工股骨头 高龄 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镜治疗体力劳动者髋关节损伤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10-2022.10月,4年内收治的61例髋关节损伤患者,所有患者接受髋关节镜治疗,对比术前术后髋关节功能、髋关节运动功能。结果:术后患者的髋关节功能、髋关节运动功能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髋关节损伤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使用髋关节镜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髋关节功能,恢复运动功能。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金属大头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4年3月收治100例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随机例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采用髋关节置换术,并对比两组术前、术时、术后的各项指标和术后Hrris评分。结果对照组术前、术时、术后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但观察组的随访Harris随访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髋关节置换术在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上各有优势,但对较为年轻或术后髋关节功能要求高的患者,应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其效果更好。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半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颈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在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治疗上选择金属大头全髋关节置换术及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22年8月-2023年8月收入的64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髋关节置换术)与观察组(金属大头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疗效。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量、髋关节功能恢复和住院时间等指标上差异性较小(P<0.05)。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和金属大头全髋关节置换术都能有效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但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以达到最佳临床疗效。

  • 标签: 老年人 股骨颈骨折 金属大头全髋关节置换术 半髋关节置换术
  • 简介:总结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实施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对19例20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施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经6个月至2年随访,术后无1例出现感染、假体断裂,术后3个月17例恢复正常行走;仅有1例发生假体松动下沉和1例发生肢体肿胀,近期效果良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较好的方法.

  • 标签: 骨性关节炎 髋关节 人工关节置换
  • 简介:目的:观察全髋关节置换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7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39例),对照组采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治疗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两组髋关节功能恢复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手术时间。结果:治疗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均明显多于对照组;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手术方式在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中各有利弊,全髋关节置换术虽具有远期疗效显著、术后功能恢复良好及术后并发症低的优点,但术中出血量及手术用时情况应在术前加以考虑。对老年患者进行关节置换术时,应结合患者体质及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术式。

  • 标签: 老年股骨颈骨折 髋关节置换术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