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测中实施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的准确率。方法:此次研究工作为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间,我院所纳入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测者,收治数量为78例,全部患者均予以胶体金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总结2种检测结果,针对胶体金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结果准确性病原体检出、阳性检出情况实施对照。结果:(1)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测者确诊结果阳性48例,构成比61.54%;阴性30例,构成比38.46%。胶体金法结果阳性53例,构成比67.75%;阴性25例,构成比32.05%。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结果阳性50例,构成比64.10%;阴性28例,构成比35.90%。(2)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测者酶联免疫吸附测定(95.83%、86.67%、92.31%)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高于胶体金法(81.25%、53.33%、70.51%),期间校验值显示为P值<0.05,结果充分证实组间差异存在。结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测中开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效果确切。

  • 标签: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准确性
  • 简介:目的:建立内皮素受体拮抗剂CPU-0213在小鼠和大鼠血清中的检测方法,测定单次静脉注射(iv)CPU-021380mg·kg-1后在小鼠和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用HPLC测定小鼠和大鼠血清中的药物浓度,3P97程序拟合药动学参数.结果:CPU-0213在0.4~200μg·L-1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最低检测浓度为35μg·L-1.日内差小于2.7%,日间差小于6.3%,方法回收率大于95.9%.CPU-0213在小鼠和大鼠体内的药-时数据均符合二室模型,消除半衰期分别为83.0±1.8min和96.6±11.5min.结论:该方法灵敏、简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单次ivCPU-021380mg·kg-1后,在小鼠和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未见种属差异性.

  • 标签: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 CPU-0213 HPLC 小鼠 大鼠 单次静脉给药
  • 简介:目的研究溶血率测定在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安全性再评价中的应用,为提高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质量标准提供参考.方法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溶血与凝聚检查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测定溶血率法,对3家厂家生产的22批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进行溶血与凝聚检查和分光光度法测定溶血率,比较实验结果,并对检查样品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溶血与凝聚检查试验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溶血率的试验结果有一定的相关性,部分批号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具溶血性,临床使用存在一定的风险.结论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应检查溶血与凝聚,紫外分光光度测定溶血率方法可用于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 标签: 溶血与凝聚 溶血率 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 安全性再评价
  • 简介:摘要:伴随社会经济的增长、国民生活品质的稳步提升,人们对饮用水质量也提高了要求,进而极大地促进了饮用水检测技术的发展。当前,顶空气相色谱法以其测定办法便捷、精度高等众多优势,得以在测定饮用水CHCl3、CCl4含量中广泛应用。但是,CCl4和CHCl3由于极性相似,两者保留时间相近,在使用色谱法分离CCl4和CHCl3时,有时会出现峰-峰相连的现象。为此,参考《生活饮用水标准检测方法消毒副产物指标》(GB/T57502023),探讨改良气相顶空法测定分析饮用水中CHCl3、CCl4,以获得CHCl3和CCl4的良好分离方法。

  • 标签: 饮用水 CHCl3 CCl4 顶空气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本技术为酶联免疫系统与磁性微粒分离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测定血清T3、T4的方法,并使用了一种高亲合力的抗体。血清中的T3、T4与一定量的荧光素T3、T4衍生物竞争性地和少量酶标T3、T4单克隆抗体相结合,并使用了ANS置换剂,把T3、T4从蛋白质中置换出来。方法学检测数据如下最小检出量T3为0.2ng/mL,T4为5.0ng/mL;回收率T3为1.03,T4为0.98;批内变异系数T3为3.5%,T4为5.1%;批间变异系数T3为4.6%,T4为5.1%;两种抗血清对相应抗原的同类物的交叉反应率低,用本方法与放免法同时测定30份标本,同一激素的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呈显著相关。

  • 标签: 甲状腺激素 磁酶联免疫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自动滴定法与手动滴定法测定药品含量的差异。方法2016年10月通过用自动滴定法和手动滴定法对阿司匹林、苯甲酸钠、烟酸片、维生素B6、维C银翘片、盐酸左旋咪唑、尼莫地平片、氯化钠注射液8种药品的含量测定,并进行F检验和t检验分析两种滴定方法的差异性,结合RSD值的计算确定精密度。结果自动滴定法和手动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苯甲酸钠、烟酸片、维生素B6、维C银翘片、盐酸左旋咪唑、尼莫地平片、氯化钠注射液8种药品对比差异不明显,而自动滴定法测定药品的精密度和手动滴定法比较,明显较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药品含量测定应用自动滴定法精密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自动滴定法 手动滴定法 药品含量 差异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和胶体金法在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94例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采集其血清样本并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胶体金法检测其肺炎支原体抗体,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结果94例患儿中,ELISA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28例,阴性66例,阳性率29.79%;胶体金法检测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16例,阴性78例,阳性率17.02%,两种方法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明显(P<0.05)。ELISA法检测所需时间明显长于胶体金法(P<0.05)。以ELISA法为标准,发现胶体金法有12例假阴性,其假阴性率12.77%。结论ELISA法与胶体金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互有优缺点,胶体金法操作简易,检测所需时间短,但其假阴性率高,极易漏诊;而ELISA法检测阳性率高,但其操作耗费时间长,且操作要求高,因此,临床可将胶体金法作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初筛检测手段,ELISA法则作为胶体金法显示阴性但临床诊断有阳性支持的复检方法。

  • 标签: 肺炎支原体抗体 胶体金法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加样量对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确诊乙型肝炎患者的HBcAb阳性标本,并选择同期来院健康体检者120例HbcAb阴性标本,分别采用6种加样量进行ELISA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阳性组患者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乙型肝炎的病毒核心抗体(HBcAb)的阳性率为100%,假阴性率为0%,不同加样量的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阴性组中常规加样量的阴性率为100%,假阳性率为0%,第2~6组的假阳性率分别为0.83%、8.33%、15.83%、18.33%、27.50%,与第1组相比,第2组加样量的检测结果与第1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3~6组与第1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酶联免疫测定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时,不同加样量对检测结果具有显著影响,实际操作中可直接采用10uL血清进行检查,对检测结果无影响。

  • 标签: 加样量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乙型肝炎 病毒核心抗体
  • 简介:目的:探讨二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清叶酸(FA)、维生素B12(VitB12)的改变及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糖尿病组(T2DM,35例),对照组即正常糖耐量组(NGT,40例)血浆Hcy、血清FA、VitB12的水平。Hcy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FA、VitB12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结果:DM组中,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明显高于NGT组(P〈0.01),水平,NGT组与DM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相关分析显示Hcy与二型糖尿病(r=0.315。P〈0.005)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二型糖尿病患者血浆Hcv与FA、VitB12水平呈负相关(r=-0.6851,r=0.6331,P〈0.05)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升高于胰岛素抵抗有关,Hcv可能参与了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的发生,FA及VitB12浓度是影响血浆Hcy水平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同型半胱氨酸 叶酸 维生素B12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N中不同加样量对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结果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采集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检测阳性与阴性标本各50例,采用6种不同加样量(即A、B、B1、B2、B3、B4)以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标本进行加样检测,其中,A为按照检测说明将检测血清按照130倍进行稀释处理后用于检测分析;B、B1……B4分别为直接进行10、20、30、40、50μl的血清加入以用于检测分析,对不同加样量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比显示,不同加样量对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阳性标本检测结果无明显影响,P>0.05;方法A与方法B加样量对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阴性标本的检测结果无明显影响(P>0.05),其余加样量下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阴性标本检测结果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不同加样量对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结果存在一定影响,检测中可采用直接加入10μl血清方法进行检测,以减少加样环节对结果的影响。

  • 标签: 不同加样量 酶联免疫吸附检测 乙型肝炎 病毒核心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在乙肝两对半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5月--2018年2月期间,回顾性分析120例乙肝患者,采用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血样,评价2种方式在乙肝两对半检测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第一,比较HBsAg、HBeAg、HBeAb指标,检测结果差异明显(P<0.05),比较HBsAb标志物,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第二,低水平HBsAg检测,化学发光法检出率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P<0.05)。第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最低检出浓度为0.14IU/ml,化学发光法为0.03IU/ml。结论相比而言,化学发光法检出率更高,操作简单,敏感性与特异性好,在乙肝两对半检测中,应用价值高。

  • 标签: 化学发光法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乙肝两对半
  • 简介:摘要:根据锌精矿的特征,并按照实验的具体需求,基于对国标法的参考,构建一种测定方法,以实现对锌精矿种锌含量的快速测定。试样在通过有关酸溶解之后,例如盐酸、高氯酸以及硝酸等,通过对NH4HF2、KCL以及KI的使用,依次掩蔽铁离子、铝以及镉。选取二甲酚橙作指示剂,基于缓冲溶液(酸碱度介于5至6之间)下,用EDTA溶液来进行相应的滴定处理,当溶液颜色由紫红色变为亮黄色时,表明已经达到了终点,即可计算锌的含量。通过对这一方法的使用,用不着对沉淀进行过滤,防止出现沉淀吸附或者包裹锌的情况,流程较为简单,易于进行操作,能够确保分析结果的有效性以及合理性,可以很好符合实验需求。

  • 标签:  EDTA 锌精矿 直接测定 锌含量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影响EDTA滴定法测定水泥(石灰)剂量的因素展开了分析,通过结合具体的实验实例,对影响因素作了简要的说明,并对石灰有效钙镁含量、石灰稳定土的最佳含水率等方面作了系统研究,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参考借鉴。

  • 标签: EDTA滴定法 水泥石灰剂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石灰稳定土是属于公路工程项目中用于提高填筑用途稳定性能的稳定剂材料,能够起到提高公路路基和路床填筑用土强度与稳定性,确保公路路基的施工质量。而在实际使用中,需要特别注意对石灰掺加量的精确控制,需要运用技术方法进行石灰剂量的测定,EDTA滴定法是较为常用的石灰剂量测定方法,但其在实际使用中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误差。本篇文章将针对影响EDTA滴定法测定石灰剂量的因素进行仔细分析,以期能够为提高EDTA滴定法准确率、降低误差发生概率提供一点参考。

  • 标签: EDTA滴定法 石灰剂量测定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对比传统法和经皮脉搏血氧测定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heartdisease,CHD)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于2016年10月~2017年4月期间,选取该阶段内在我院产科产房分娩的1500例足月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于新生儿出生24小时后对其进行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分别采取传统方法、经皮脉搏血氧测定检测,以随访1年超声心动图复查结果为参照,计算二者对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结果经皮脉搏血氧测定对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与传统法比较,P>0.05;传统法、经皮脉搏血氧测定对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结果与超声心动图复查结果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Kappa分别为0.727、0.718。结论经皮脉搏血氧测定可对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予以有效检出,其筛查价值与传统方法接近,临床上在对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时,可综合两种方法进行筛查。

  • 标签: 新生儿 先天性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分析自动电位滴定法与手动滴定法在进行药品含量测量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0种类型药品,针对各类的药品含量进行测定,将自动电位滴定法的药物测量作为实验组,将手动滴定法测定作为对照组,在测定结束之后比较两组药品含量测得的结果,计算两组药品含量的RSD值,比较对应的精密度。结果:实验组的药品含量与对照组的药品含量测定结果不具有显著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实验组的测定的药品精密度高于与对照组的药品精密度,结果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在测定药品含量的过程中,推广使用自动电位滴定法,手动滴定法能够有效判定药品含量,但药品精度有限,需酌情使用。

  • 标签: 自动电位滴定 手动滴定 药品含量 精度
  • 简介:本文报道一种简易库仑滴定恒流源测定纯碱总碱量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度高,精密度好,RSD≤0.084%。回收率在99.51%-99.68%之间。且该方法具有分析快速、简便、实验装置电路简易、价格低廉等特点,可望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 标签: 库仑滴定法 总碱量 电解 回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