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电位滴定法与手动滴定法测定药品含量的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01
/ 2

自动电位滴定法与手动滴定法测定药品含量的比较

王美娜

身份证号码:460027198605064720

摘要:目的:本次研究分析自动电位滴定法与手动滴定法在进行药品含量测量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0种类型药品,针对各类的药品含量进行测定,将自动电位滴定法的药物测量作为实验组,将手动滴定法测定作为对照组,在测定结束之后比较两组药品含量测得的结果,计算两组药品含量的RSD值,比较对应的精密度。结果:实验组的药品含量与对照组的药品含量测定结果不具有显著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实验组的测定的药品精密度高于与对照组的药品精密度,结果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在测定药品含量的过程中,推广使用自动电位滴定法,手动滴定法能够有效判定药品含量,但药品精度有限,需酌情使用。

关键词:自动电位滴定;手动滴定;药品含量;精度

前言:随着现代医药科技的迅速发展,药品含量的准确测定对于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自动电位滴定法和传统的手动滴定法作为两种主要的分析方法,在药品含量测定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研究比较自动电位滴定法与手动滴定法在药品含量测定中的效果,旨在全面评估这两种方法的优势、局限性以及适用范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定我院10种药品作为实验对象,具体包括苯甲酸钠、阿司匹林、维C银翘片、维生素B6、复方氯化钠注射液、烟酸片、尼莫地平片、氯化钠注射液、盐酸左旋咪唑、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所有药品均来自于我院常见的药物类型。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手动滴定法。首先,使用滴定管手动滴定试剂,记录滴定过程中的试剂用量和反应结果,使用手动滴定装置,确保滴定管、电极等仪器设备的干净、完好,以确保手动滴定的准确性,根据药品的特性,选择适当的滴定试剂。其次,进行滴定液的标定,以确保每滴液的体积和浓度准确无误。最后,取一定量的药品样品,溶解并稀释至适当的浓度。将样品放入滴定容器中。

实验组采用自动电位滴定法进行药物含量测定。首先,使用自动电位滴定仪器,确保仪器的正常工作状态,进行仪器的标定,确保仪器测得的电位值准确,取一定量的药品样品,溶解并稀释至合适的浓度。其次,将样品放入电位滴定仪器中。最后,需要启动滴定仪器,进行自动滴定,记录滴定过程中的电位值变化。根据终点电位确定药品含量。

本次研究的测量方法严格按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标准》执行。

1.3 观察指标

1、含量测定:记录实验组每个药品的含量测定结果,包括终点电位、滴定过程中的曲线等信息。

2、RSD值计算:对每一种药品的多次测定结果计算相对标准偏差(RSD值),以评估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集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行t检验,将x±s作为组间差异的比较标准,将P<0.05作为统计学研究意义的判断标准。

2 结果

2.1 药品含量比较

实验组的药品含量与对照组的药品含量测定结果不具有显著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

2.2 精度比较

精度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自动电位滴定法平均RSD值:0.63%,手动滴定法平均RSD值:1.01%,说明自动电位滴定法在药物精度测量上显著优于对照组。

表1 精度比较结果

药品类型

自动电位滴定法RSD值 (%)

手动滴定法RSD值 (%)

苯甲酸钠

0.62

0.95

阿司匹林

0.81

1.20

维C银翘片

0.55

0.90

维生素B6

0.72

1.15

复方氯化钠注射液

0.48

0.80

烟酸片

0.67

1.02

尼莫地平片

0.73

1.18

氯化钠注射液

0.60

0.92

盐酸左旋咪唑

0.52

0.85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0.69

1.10

3 讨论

手动滴定法在测定药品含量方面存在一些明显的局限性,手动滴定法受到操作者技能水平和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因为滴定的终点通常依赖于观察试剂颜色变化或其他指示性变化,可能导致不同操作者之间的主观判断不一致,从而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手动滴定法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如光照条件和实验室温度的变化,对滴定终点的判断产生负面影响,导致结果的不稳定性。此外,手动滴定法在处理特定类型药品或样品时可能存在较大的误差,因为药品的性质差异可能导致滴定过程中反应速率的变化,增加了结果的不确定性。除此之外,手动滴定法的操作相对繁琐,且需要较长的实验时间,限制了其在大规模分析中的应用,特别是当需要高通量和高效率时,自动化方法更为适用。因此,虽然手动滴定法在一定条件下仍然是一种有效的测定方法,但其主观性、环境敏感性以及操作复杂性等局限性需要在实际应用中加以注意和权衡。

自动电位滴定法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药品含量测定的先进技术,尽管具有许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局限性。一方面,自动电位滴定法在适用药品范围上存在一定的限制,不同类型的药品可能对电位滴定法的条件和参数要求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对每一种药品进行独立的方法验证和优化,这增加了方法的复杂性和适用范围的狭窄性。另一方面,自动电位滴定法对仪器的精密度和稳定性要求较高,任何仪器的误差或漂移都可能对测定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仪器的高昂成本和复杂的维护也增加了使用该技术的门槛,尤其是对于一些小型或初级实验室而言。此外,自动电位滴定法在特定药品成分存在复杂性或多样性时,可能面临选择适当电极和试剂的难题,进而影响测定的准确性。在实际应用中,样品的前处理和样品基质的影响也是考虑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样品复杂性较高的情况下,可能需要进一步的处理步骤以提高分析的可靠性。

总而言之,自动电位滴定法相较于其他新兴的分析技术,仍然存在分析速度相对较慢的问题,这在需要高通量和实时分析的场景下可能显得不够理想。因此,虽然自动电位滴定法在药品含量测定中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其应用仍需谨慎,充分考虑到仪器的要求、药品的特性以及实验条件的复杂性,以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启平,李伟华,蔡爱华,et al.自动电位滴定法与手动滴定法测定输液器的 还原物质(易氧化物)的比较[J].健康大视野 2018年8期, 229-230页, 2018.DOI:10.3969/j.issn.1005-0019.2018.08.292.

[2]郭春.自动电位滴定法与手动滴定法测定药品含量的比较[J].广东药学院学报, 2004, 20(6):644-644.DOI:CNKI:SUN:GDYX.0.2004-06-024.

[3]王娜,黄永东,余鸿燕,等.自动电位滴定法与手动滴定法测定水果中可滴定酸的比较[J].南方农业, 2019, 13(30):3.DOI:CNKI:SUN:NFNY.0.2019-30-073.

[4]李新会,焦剑岚,防化研究院第四研究所 北京.用自动电位滴定法标定标准溶液[C]//中国化学会.中国化学会, 2012.

[5]陶文波张婷王芳李杰赵洁王根林徐林.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对氨基苯酚氨基值[J].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2021, 011(004):8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