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樟子松是我国三北地区主要优良造林树种之一。但由于樟子松种子较小,幼苗年生长量小且病害严重(主要为立枯病),一直被认为是一种较难培育的树种。大力发展樟子松,不仅可以加快造林绿化速度,而且可以调整林种、树种结构,提高林分质量,增强保护的功能,综合治理开发沙漠化土地,建设后备森林资源。是营造速生用材、各种防护林的重要树种,现得到广泛得应用,本文针对樟子松造林与病害防治技术进行阐述。

  • 标签: 樟子松 造林与病害防治 技术
  • 简介:在水杉人工林中选择林分结构、林龄相同的标准地进行调查,按径阶选择8株标准木,测定每株标准木的胸径、树高、叶面积和各部分的生物量。应用相对生长分析法,通过多元筛选建立了水杉人工各器官间相互关系的模型。单株D~2H和叶面积呈一元线性回归关系,与生物量间呈幂函数回归关系;单株胸径和生物量呈一元线性回归关系;不同高度与含水量间呈二次函数关系。这些模型的建立,为分析林分结构,评价光合生产能力,探讨水杉人工的生物量分布规律提供了依据。

  • 标签: 水杉人工林 相对生长分析 生物量
  • 简介:摘要罗山自然保护区是宁夏中部的水源涵养林区,本文主要针对罗山自然保护区人工造林生长基本情况,采用集水鱼鳞坑、松土除草和定株修枝三种抚育方法对不同树种进行综合抚育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经过抚育的树木显著增长,保护区可根据自然保护区人工生长的不同阶段进行人工抚育。

  • 标签: 罗山 人工林抚育 调查 试验
  • 简介:论述了非均匀密度的概念、理论,介绍了部分实践事例。初步构想了营造非均匀密度工业原料混交的优劣势,优势是,易形成高密度混交林分,早期速生丰产,可比均匀密度纯林多培育一片红松人工,易于调控林分密度,可节约造林和幼林抚育成本,为森林实现可持续经营创造条件;主要劣势是会造成林木偏冠,侧枝不平衡,这可通过适当营林措施加以克服。

  • 标签: 非均匀密度 耗散结构 混交林 优劣势
  • 简介:为探讨晋西黄土区刺槐人工生态水文过程和影响机制,以2007和2008年7—10月的19场降雨和气象及林分结构资料,用修正的Gash林冠截留模型,对刺槐人工林冠截留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刺槐人工林冠持水能力和树干持水能力分别为0.55和0.1091mm,使林冠达到饱和的降雨量为0.75mm,使树干达到饱和所必需的降雨量为8.70mm;修正的Gash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晋西黄土区刺槐人工的林冠累计截留量,林冠累计截留量相对误差最小值为0.76%,最大值为12.60%,平均林冠累计截留量相对误差为6.40%,林冠累计截留量模拟值小于实测值,截流率比实测值低2.64%。

  • 标签: 刺槐人工林 修正的Gash模型 林冠截留 晋西黄土区
  • 简介:冠幅与胸径呈正相关,初植密度直接影响到郁闭的早晚和郁闭时冠幅的大小,找出白桦经济成熟时的胸径与冠幅之间的相关关系,推断最佳初植密度.

  • 标签: 白桦 初植密度
  • 简介:2010年,我国全年有5.9亿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植树26.03亿株。截至2010年底,全国参加义务植树人数累计达127.3亿人次,植树588.96亿株。目前,人工保存面积9.26亿亩,居世界首位。

  • 标签: 人工林 世界 义务植树 中国
  • 简介:摘要杉木是我国重要的用材树种,其生长快、材质好、用途广,在我国南方林区广为栽培。本文分析和研究了造林补助政策对杉木人工经营效益的影响。

  • 标签: 杉木林 造林补助 杉木生长
  • 简介:本文对永寿县沙棘良种选育基地试验区人工沙棘单株树高、30cm处直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1.沙棘30cm处直径和树高的速生期一般都出现在第2~5年,连年生长量高峰期出现在3~4年之间,平均生长量的最大值出现在第4~5年之间.2.分别对沙棘树高、30cm处直径与树龄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了沙棘树高、30cm处直径的生长模型和树冠的生长模型:D0.30=10(0.8774-1.9201/A)、H=-0.2784+0.6289A-0.0309A2、Cw=1.643×100.229-0.5389/A.

  • 标签: 永寿县 沙棘 人工林 生长规律 生长模型
  • 作者: 丁燕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16
  • 出处:《新视线·建筑与电力》 2023年第13期
  • 机构:玉树州林业和草原综合服务中心      青海,玉树州    815000                                         身份证号码:632721199301070521
  • 简介:摘要:研究目的:总结和推广楠木人工营造技术要点以及培育方式。研究对象:楠木人工营造技术和培育方式。研究方法:参考文献资料,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楠木造林种植经验,总结楠木人工营造林技术。研究结论:通过本文全面研究发现,楠木人工营造林包括选地、整地、移栽、抚育管理等技术,而培育方式主要选择种子种植技术,有助于苗木生长。

  • 标签: 楠木 人工林营造 培育方式
  • 简介:文章研究了扬州古运河风光带生态建设中构建生态保健型绿化模式的建模原理、模式结构、主要绿化树种群落及部分配置群落改善空气质量,从而有利于市民身心健康的生态功能效果.初步研究表明,构建的生态保健型绿化群落有明显的减噪功能、滤尘功能和显著的抑菌功能.通过测定叶挥发物证实了侧柏、雪松、香樟、栾树、枇杷、水杉、琼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强的抗菌活性,对大肠杆菌也有很强的抗菌活性,这为生态保健型绿化模式改善空气卫生状况,提高空气质量的生态保健功能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古运河风光带 扬州古运河 生态绿化
  • 简介:【背景】深圳大面积果园已转型为生态公益,但果树被入侵的薇甘菊攀爬覆盖,严重地段已导致群落退行性演替,问题亟待解决。【方法】选取有多种生境的转型果园,分片区开展以植树为核心的生态改造试验,树种以种植后不进行人工除草抚育的血桐、幌伞枫、阴香为主,辅以提高物种多样性为目标的演替中后期树种,均采用袋装大苗于2011年5月种植。【结果】在树冠连续、郁闭的果林片区,所植苗木死亡,林下草本稀少,始终无薇甘菊。在其他非郁闭片区,血桐与幌伞枫生长良好且从未被覆盖;阴香虽于秋冬季被全覆盖但不死亡,次年春新枝穿透覆盖层正常生长;其余种苗木对薇甘菊处于劣势。【结论与意义】郁闭度高的果林片区林下光照弱,能阻止薇甘菊定居,无需人工干预;血桐和幌伞枫分别具抗/耐受薇甘菊覆盖的特性,种后均无需抚育;其余树种则需抚育。因此,掌握各个树种的特性,适地种植、按需精准定株抚育是转型果园低成本、技术简单、一劳永逸地防控薇甘菊生态改造的精髓。在应对有害藤本危害时,勿忽略筛选出不惧该藤本的植物种的可能,在不使用农药、无有效动物或微生物天敌的情况下,它们有可能成为生态安全的防控改造树种。

  • 标签: 生态公益林 生态改造 藤本危害 抗覆盖 耐覆盖
  • 简介:通过对人工生态水池的网络系统及后期管理必要性的分析,将生态水池分为池体、水体、生物3个组成部分,并分别对3个组成部分的后期管理提出具体措施,供人工生态水池景观的后期管理参考。

  • 标签: 生态水池 人工 后期管理
  • 简介:摘要森林资源极为重要,它不仅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关系到社会的生态安全,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做好人工造林工作,积极关注造林过程中的生态问题,这样才能实现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对当前人工造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结合这些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对策,以提升人工造林的生态质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 标签: 人工造林 生态问题 对策分析 生态质量
  • 简介:摘要:如今随着经济发展的越来越快,气候却越来越糟糕,特别是在一些大城市,譬如我国首都北京,另外三个超一线城市:上海,广州,深圳,相信这些城市的夜空早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模样,对此城市在经济发展向前的过程中环境已经逐渐成为制约因素,对此面对这一限制因素,人工引导下建设湿地公园生态系统能够对其进行一定的改善,减弱环境的恶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但不少的湿地公园生态在建设后由于人们的破坏,外界的污染,以及保护措施的不到位,导致在人工引导下建设的湿地公园生态遭到了污染和损坏,对此想要使湿地公园生态能够发挥作用,就必须对遭受到破坏和污染的湿地公园生态进行修复同时进行保护以免再次出现返污的情况。

  • 标签: 湿地公园 营建 修复 保护
  • 简介:摘要:退耕还生态抚育是森林抚育其中的一部分,是从单一扩大林地面积向提高林地质量根本转变重要途径。不仅能促进退耕还生态的林木生长、提高林木质量和抗自然灾害能力、提高林分质量、提高林地生产力、应对当前气候变化、科学培育林木资源,发挥林木多种功能,保护水土流失,还是转变林业发展方式,实施现代林业发展战略的生动实践,也是林农增收的有效途径,林木资源得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抚育技术是经营和管理林木的重要手段,在林木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可以通过人工栽培的方式弥补林木的自然稀疏,还可以砍伐生长不好的林木为生长优势强的林木提供更广的生长空间,进而改善林木的卫生、生长环境,增强林木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本文简要介绍了退耕还生态抚育的必要性和抚育技术。

  • 标签:     退耕还林生态林 抚育的意义 抚育必要性
  • 简介:摘要生态公益是指生态区位极为重要,或生态状况极为脆弱,对国土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提供森林生态和社会服务产品为主要经营目的的重点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生态公益的管护具体包括水源涵养、水土保护林、防风固沙林和护岸等。

  • 标签: 生态公益林 存在问题 重要作用 保护措施
  • 简介:满族作家胡冬长期深入长白山林区,以一种“在场写作”的生态文学写作精神,创作出极富现场感和现实警示意义的生态散文和生态小说。这些生态写作集中关注自然和人的关系,既书写自然和人的和谐,又书写自然和人的矛盾。胡冬生态写作还书写东北文化和满族文化,对于东北地域的“尚野”文化、行帮文化,以及满族的民族意识、社会心理、萨满文化、说唱文学传统等均进行了生动的揭示。

  • 标签: 满族作家 胡冬林 生态写作
  • 简介:摘要: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但保护生态和天然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参与和大力支持,该文分析了林业生态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针对问题探讨了林业生态保护与天然保护对策。

  • 标签: 林业 生态 天然林 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