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随着天保工程的深入进行,公益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对公益成活率要求越来越高,这就涉及到造林保存率问题。以下谈谈造林保存率及影响保存率的因素。

  • 标签: 成活率 成林率 保存率 造林
  • 简介:摘 要:红松人工培育的多年实践表明,要搞好红松人工培育及实现合理经营,必须从选种、育种做起,抓好种苗基地建设,同时选择好立地及栽植技术,集约经营,合理利用有限的林地资源,大力培育红松人工。利用红松大苗移栽和对中幼龄改建培育果材兼用,利用红松嫁接苗培育红松果林。同时结合培育目标,并根据林分的林龄及立地条件确定合理的密度,提高红松人工单位面积木材产量和球果结实量,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 标签: 红松 人工林 培育 经营管理 
  • 简介:摘要低效改造比新造林投资少、见效快,保护环境,社会经济效益明显。因此,实现低效生态的改造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文章从多方面探索低效生态的形成原因,提出低效的改造措施,并对低效生态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深入研究低效改造提供参考。

  • 标签: 森林资源 林业产业 生物量 低效生态林 改造技术
  • 简介:摘要: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生态林业建设不仅要关注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更要关注生态林业的生态环境效益,这样才能发挥出生态林业建设的价值。在生态林业建设的过程中积极应用新的理念技术,才能够进一步促进生态理念的建设和发展。但当前生态林业建设中林业技术的应用中依然存在一系列问题。针对生态林业建设中林业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本文进行了探索并且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旨在通过这样的分析,不断提高生态林业建设的效益,更好的发挥生态林业建设中林业技术的应用价值[1]。

  • 标签: 生态立业建设 林业技术 优化策略
  • 简介:摘要:森林是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核心,广东省一直以“十一五”发展规划为目标,进行“青山绿地工程”的实地实施,加上广东省的森林资源很丰富,植被生长茂盛,要科学育种、科学管理,来提升森林的覆盖率。本文立足于广东地区本地分树种生物量扩展因子方程,粗略地运算了省内森林的碳储量和碳密度,来探讨广东省的森林生长状况和规律。

  • 标签: 广东省 森林资源 碳储量 碳密度
  • 简介:对我国北方杨树主产区山东省莒县沭河流域杨树人工多代连作条件下林地土壤物理结构、养分特征、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数量以及林分生长状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杨树连续栽植代数的增加,其林木的平均树高、胸径、材积,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活性,林地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及微生物总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微量元素Mn、Fe的含量、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则呈现上升趋势.林地的土壤性状与林木生长性状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除多酚氧化酶和微量元素Zn、Fe外,其余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 标签: 连作 杨树人工林 土壤微生态环境 林分生长
  • 简介:摘要本文首先论述了林分抚育方法,最后介绍了生态公益林带抚育方法,对生态公益的抚育新模式进行了探究,有利于促进林种结构的调整,实现林业的进一步发展。仅供交流借鉴。

  • 标签: 生态公益林 抚育方法 新模式
  • 简介:东北蛙别名哈大蟆(以下简称蛙),它隶属脊椎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是一种野生蛙种。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由于近年来的私捕滥杀,造成野生蛙逐年减少,使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病虫害逐年增多。为保护野生蛙资源,恢复自然环境抵预病虫害的能力,我站于1994年在逊克县边疆乡团结村,进行了人工驯化养殖东北蛙的试验,获得成功,

  • 标签: 东北林蛙 人工驯养 经济效益 病虫害 逊克县 形态特征
  • 简介:中国蛙是我国特产珍贵野生动物,是名贵中药材、滋补佳品和美味佳肴,中国蛙也是森林卫士,对促进林业增产增收和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具有一定作用。东北森林资源丰富,环境适宜,植被良好,水利资源也很丰富,因此半人工养殖蛙在山区各地逐渐的发展起来。但是蛙半人工养殖过程中,回归率低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蛙养殖户。本文介绍了蛙半人工养殖技术,其中包括蛙养殖场的选择与修建;孵化方法;蝌蚪的饲养与管理;蛙的回捕;越冬期的管理等,并对蛙在各生长阶段提高蛙回归率的各种措施进行了阐述。

  • 标签: 中国林蛙 半人工养殖 技术
  • 简介:摘要人工混交是现代的新型营林管理方法。通过人工将各种适应环境的林木通过合理的布局混杂栽种在一起,形成树木互助的生长模式。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国家对环境状态的重视,林业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人工混交无疑是增加营林经济收入,增强营林环保效益的绝佳选择。本文主要分析人工混交营林过程中所需要掌握的技术措施,希望能够给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借鉴。

  • 标签: 人工混交林 营林 技术要点
  • 简介:摘要人工混交是现代的新型营林管理方法。通过人工将各种适应环境的林木通过合理的布局混杂栽种在一起,形成树木互助的生长模式。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国家对环境状态的重视,林业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人工混交无疑是增加营林经济收入,增强营林环保效益的绝佳选择。本文主要分析人工混交营林过程中所需要掌握的技术措施,希望能够给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借鉴。

  • 标签: 人工混交林 营林 技术要点
  • 简介:摘要人工混交是一种良好的营林中,在森林可持续发展以及再生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通过对生物学及植物间关系的相互作用,促进快速造林的实现。本文简要探讨人工混交营林的技术要点,以推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 标签: 人工混交林 重要性 营林 技术要点
  • 简介:木材仍将继续是世界需求量最大的自然资源,其广泛用于建筑、家具生产、纸以及包装产品。澳大利亚人工在生产高质量的木材产品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且澳大利亚有广袤的土地可用于种植高质量的人工。澳大利亚已制定的《人工2020年展望》策略是对现在可再生木材生产时机的认可,该策略已得到澳大利亚联邦政府、

  • 标签: 澳大利亚 人工林 林业建设 林业战略 造林工作
  • 简介:日本:日本的Marubeni公司已经控制了印度尼西亚的两大公司大部分股份:P.T.MusiHutanPersada(MHP)公司(一家人工公司)和P.T.TanjungenimuLestari(TEL)公司(是一家纸浆公司)。TEL公司从MHP购买原材料。MHP公司已经拥有工业用人工的特许权近43年的历史,其林地面积为30万hm^2,其中95%为相思木(acaciamangium)。其年产量约为220万m^3。TEL公司从MHP公司购买这种相思木木材,其年产纸浆产品约为45万t。自从2000年起,其生产的产品被销往全球。

  • 标签: ni公司 人工林 贸易 投资 HP公司 印度尼西亚
  • 简介:以佳木斯市横山头林场樟子松(PinussylvestrisL.var.mongolicaLitv.)人工的10块标准地,以及从中获取的50株解析木的枝解析数据为基础,对樟子松人工枝条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

  • 标签: 樟子松人工林 枝条分布
  • 简介:据《缅甸时报》报道,缅甸政府计划营造更多的人工。2006年,林业部计划造林3.4万hm^2,其中约1/4的林地种植柚木。柚木是缅甸木材出口的主要树种,在未来40年内,政府将营造32.3万hm^2的柚木人工

  • 标签: 缅甸 人工林 林业建设 造林工作 森林资源
  • 简介:新西兰人工主要树种是辐射松Pinusradiata,但现在有一种趋势就是选择可替代的人工树种。市场力量和需求调节促进了这种变化,例如新西兰是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CBD)公约的签约国,

  • 标签: 新西兰 人工林 树种选择 辐射松 遗传资源
  • 简介:在我省柳杉分布产区收集柳杉冠幅一胸径成对值769个,选择6种方程建立其相关关系,求得最佳数学模型为C_W=1.39566437+0.07697314266D+0.00218574065D~2,由此得到冠幅面积预测方程及不同胸径的理论密度;进而采用5种方程拟合理论密度一胸径数学模型,提出以方程1/N=a+bD+CD~2拟合林分密度与胸径间的关系能获得较佳的效果;最后,依所测定的树冠重叠系数(K=1.21)求得林分最大密度,并计算了经营密度0.6~0.8的柳杉人工林分密度。

  • 标签: 柳杉人工林 林分密度 密度—胸径数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