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50例足月妊娠自然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及研究治疗产后出血的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4月到2014年11月于我院足月妊娠自然分娩的患者共50例,分为观察组(采用卡孕栓)与对照组(采用缩宫素),比较两组疗效及分析产后出血的因素。结果经研究可知观察组产后出血比率为4%(1/25),产后120分钟出血量为175.1±96.2ml,对照组产后出血人数为24%(6/25),产后120分钟出血量为290.5±106.3ml,对照组各列数据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中,应当采用卡孕栓治疗产后出血,同时重视产前检查,给予足月妊娠自然分娩产妇更多的关注,分析产后出血的各种因素,对症治疗,减低出血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 标签: 自然分娩 足月妊娠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产心理干预护理对产妇分娩产程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分娩的初产妇90例,随机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5例,两组入院后均给予产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另实施心理干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产妇产程及护理满意率情况。结果干预组产妇潜伏期时间、活跃期时间以及总产程时间均比对照组有明显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总满意率达到100.0%,而对照组仅有8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临产产妇实施心理干预护理,能有效缩短产程,减轻产妇痛苦,并大大提高了产科护理满意率。

  • 标签: 心理干预护理 产妇 临产
  • 简介:摘要分娩镇痛是现代文明产科的标志,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硬膜外分娩镇痛因镇痛效果确切,不影响产程等优点,已成为分娩镇痛的主要手段。但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产妇易发生体温升高,甚至发热(>38℃),给母体和新生儿带来诸多不利影响。本文就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发热的发生机制进行探讨。

  • 标签: 硬膜外阻滞 分娩镇痛 发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7月~2010年12月经初检可经阴道分娩210例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用心理护理程序对其进行护理。结果210例产妇顺产174例,26例因产科因素行剖宫产,只有9例因心理因素而行剖宫产。结论产妇的心理状态决定着分娩过程能否顺利进行,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可以最大限度降低因心理因素而导致的剖宫产,从而提高产科质量。

  • 标签: 产妇 分娩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发生尿失禁的影响及主要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014年分娩的产后6~8周内的566例产妇进行研究分析,按照分娩方式的不同将产妇分为两组,分别为剖宫产组与阴道分娩组,分析两组产妇的年龄、孕龄、新生儿体重和尿失禁的发生概率。结果经过产后进行调查统计发现阴道分娩组在产后发生尿失禁的概率为19.21%,剖宫产组发生尿失禁的概率为4.17%,经过调查得出数据比较两组患者数据差异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产妇的新生儿体重与分娩方式无明显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临床对产妇产后尿失禁的影响因素进行长期研究,使用全新的技术分析讨论,从根本上防治产妇产后尿失禁的发生。

  • 标签: 分娩方式 尿失禁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初产妇分娩疼痛的心理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70例初产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护理措施,观察组则根据患者的心理变化选择针对性护理措施。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68.6%,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结果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初产妇的特殊性,在实践护理中必须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分析,根据患者的心理情绪的变化确定合理的护理措施,针对性护理方法能有效的减少产妇的疼痛感,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初产妇 分娩 疼痛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探讨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护理的有效方式。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患者78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9例。对两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产后出血的主要的原因。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使用综合护理的方式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结果经过护理后,对照组患者显效15例,有效14例,无效10例,护理的总有效率为74.36%;观察组患者显效20例,有效18例,无效0例,护理的总有效率为100%,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在护理满意程度方面,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本次研究发现,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是子宫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采用综合护理的方式进行干预能够提高护理的总有效率,减少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的几率。上述发现具有极强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经阴道分娩产妇 产后出血 有效护理方式 子宫乏力 护理的总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以2013年10月—2014年10月间我院3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与自然分娩率。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降低,研究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其自然分娩率73.3%高于对照组4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的实施可显著改善初产妇焦虑抑郁情绪,提升自然分娩率,有利于产妇与胎儿健康。

  • 标签: 初产妇 心理干预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产妇采取拉玛泽减痛分娩法联合分娩球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6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两组患者的剖宫产、疼痛及产程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率83.33%,对照组为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疼痛评分显示疼痛强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初产妇实施拉玛泽减痛分娩法及分娩球方法可有效降低分娩疼痛感,提高阴道分娩率,缩短产程时间,确保产妇及胎儿安全。

  • 标签: 初产妇 拉玛泽减痛 分娩球
  • 简介:目的研究产程中不同的体位和运动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产科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60名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产程中不同的体位和运动方式分为干预组(自主体位分娩80名)和对照组(传统体位分娩80名),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分娩结局、产后2h出血量、产程及分娩疼痛评分等。结果干预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会阴侧切率(分别为86.25%、6.25%、8.75%)与对照组(分别为68.75%、16.25%、2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产程、新生儿出生3minApgar评分、分娩疼痛VAS评分、产后2h出血量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主体位在临床产科的使用更贴近产妇心理和生理,有效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降低出血量,缩短产程,同时减轻分娩疼痛。

  • 标签: 自主体位 传统体位 分娩结局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晚期产妇接受互动式护理干预对于分娩结局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3月到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产检的产妇1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互动式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分娩过程中使用产钳、产程、产后出血人数及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而顺产人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产妇发生产后感染人数和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结论孕晚期产妇接受互动式护理干预对于产妇和新生儿都是十分有益的,大大减少了分娩过程及产后可能发生的问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孕晚期产妇 互动式护理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对妊娠结局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孕妇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足月妊娠羊水正常孕妇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和比较两组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阴道分娩比率低于对照组,胎儿窘迫、胎儿畸形、吸入性肺炎、新生儿窒息等围生儿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对母婴具有生命威胁,应加强围生期保健,定期行产期检查,结合孕妇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分娩方式,有利于改善围生儿预后,确保母婴生命安全。

  • 标签: 妊娠晚期 羊水过少 妊娠结局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导乐陪伴分娩联合导乐分娩镇痛仪对缩短产程及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产科接受分娩的初产妇200例,依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组,就常规分娩(对照组,n=100)与导乐陪伴联合分娩镇痛仪分娩(观察组,n=100)对缩短产程及母儿结局影响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产妇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VAS评分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会阴侧切率、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均低于对照组,产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产科接受分娩产妇,应用导乐陪伴分娩联合导乐分娩镇痛仪治疗,可明显缩短产程,改善母儿结局,对提高医院声誉和社会效益意义显著.关键词导乐陪伴分娩;导乐镇痛仪;产程;母儿结局;影响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867-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分娩减痛法与自由体位分娩在初产顺产妇中的应用。方法我们收治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来我院分娩的300例初产顺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软件把3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分别100例患者。A组采用自由体位法,B组采用分娩减痛法,C组将两种方法相结合。结果C组在分娩时间、分娩疼痛等级、出血量、剖宫产率、Apgar评分均优于A组和B组。三组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分娩减痛法与自由体位分娩在共同应用于分娩中,对产妇与新生儿均有益处。

  • 标签: 分娩减痛法 自由体位分娩 初产顺产妇
  • 简介:摘要分析在现代妇科手术中助产士的护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即将分娩产妇2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30例)和对照组(130例),实验组患者予以助产士的护理方法,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方法,观察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以及分娩后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孕妇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孕妇对分娩后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助产士的护理可以对产妇分娩质量起到良好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助产士 护理 产妇分娩 质量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在产妇中应用产房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产妇,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风险管理。结果两组分娩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难产率为16%,满意度为94%,对照组难产率为34%,满意度为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产妇中应用产房风险管理能够有效地减少产程时间和难产现象,可以显著地提高其满意度。

  • 标签: 产房护理 风险管理 分娩
  • 简介:[目的]了解初产妇行急诊剖宫产分娩过程中内心真实的体验,以指导临床医疗护理工作者对行急诊剖宫产的初产妇实施个性化护理,满足其护理需求。[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深入访谈10名已行急诊剖宫产的初产妇。[结果]通过分析、整理和提炼,得出5个主题:即不甘与无奈、不确定感、隐私的保护、疼痛、情感支持。[结论]行急诊剖宫产的初产妇存在较多负性的分娩体验,产时服务有待改进与完善。

  • 标签: 急诊剖宫产 初产妇 分娩体验 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