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6 个结果
  • 简介:斯里兰卡,古称师子国,又名扬兰,《大唐西域记》作僧迦罗,《元史》作僧伽刺,是亚洲南部印度洋中的一个岛国。其历史悠久,物产丰富,文化古老,是一个佛教国家。在公元前三世纪,斯里兰卡就成为佛教文化中。心公元四世纪末与我国有了文化交流。《梁书》卷54载,东晋孝武帝(373—396)时,师子国王听到孝武帝崇信佛法,便派沙门昙摩航海送来一尊4尺2寸高的玉色洁润、形制殊胜、殆非人工所造的玉佛像。昙摩途径十年,几经艰险,终于于义熙二年(406年)到达晋都建康(南京)。从此开

  • 标签: 昙摩 师子国 文殊信仰 大乘密严经 僧伽 文殊菩萨
  • 简介:2009年12月7日,我和五山风景名胜区政府新闻中心的焦瑾琦、张云飞等3人冒着-10℃的严寒,踏着冰天雪地,到了五山车沟西的公路北面,看到了一座八角二层幢式石塔。该塔塔座为束腰莲花座,边长0.65米,塔身通高4.3米。一层平面八边形,边长0.63米,八角石棱柱高1.95米,上为八角仰莲盖。二层也为八角石棱柱,上覆莲花宝盖,形制优美,

  • 标签: 五台山 曹洞宗 宗派 新闻中心 风景名胜 八角
  • 简介:憨山(1546——1623)大师,俗姓蔡,名德清,字澄印,南京全椒(今安徽省全椒县)人,是五山的著名高僧,也是明代四高僧中尤为出色的僧人。《名山志》云:“五龙门有山,秦始皇鞭石成桥渡海求神仙时,鞭此山不动,因呼曰憨山。”憨山,在五山北台东北,是一座怪石嶙峋风景秀丽的山峰。嘉靖四十三年(1564)冬天,憨山大师在栖霞寺听无极大师讲《华严玄谈》,听到“海印森罗常住时恍然了悟法界圆融无尽

  • 标签: 憨山 华严玄谈 澄印 栖霞寺 圆融 鞭石成桥
  • 简介:山,是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从古至今不仅吸引着各地的佛门弟子和信徒,而且还招来了不少名人学士。在这藏龙卧虎之地,卢太翼便是其中的一位。卢太翼,字协昭,隋代河间(今河北省沧州地区)人,本姓章仇氏。隋炀帝即位,常与他谈天下名门高族,对太翼说:“卿姓章仇,四岳之胄,与卢同源。”于是赐姓卢氏,卢太翼之称自此始。在五山期间,其

  • 标签: 四大名山 门弟子 河北省沧州 赐姓 佛教经典 佛教圣地
  • 简介:第二部分五山文殊菩萨的多种形象,不仅具有显明的思想性,独特的艺术性,而且具有悠久的历史性。不同时代的不同文殊菩萨形象,反映出不同时代的美学追求和艺术风格。艺术风格就是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呈现出来的艺术特点,如雍容富丽型,深沉委婉型,俏丽清新型,刚劲洒脱型,等等。这种特点,从纵的方面讲,带有时间性;

  • 标签: 文殊菩萨 五台山研究 艺术风格 南禅寺 广仁寺 艺术作品
  • 简介:佛教圣地五山历来僧尼生计、寺庙修道的经济来自何处呢?为探讨这一问题,我们查阅了五山寺庙碑文记载、《清凉山志》、《1947年土改工作团的调查报告》和近年来寺庙收入状况等,初步认为五山寺庙经济是随着佛教的兴起和发展逐步有所增加,其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及主要来源有以下方面:一、尚化布施。凡朝礼佛者布施的钱财叫尚布施,而将四方化缘带回的布施叫化布施。五山佛教相传始于汉代,盛于北魏、隋、唐,历代都在此播下佛种,建寺弘法。元宪宗七年(1257),藏传佛教又传入此地,特别是内蒙、西藏等少数民族,崇佛弥深,年年

  • 标签: 五台山 寺庙经济 自耕地 五台山研究 僧人 五台山佛教
  • 简介:影壁作为我国独有的小品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山历史悠久,寺宇林立,至今保存有唐代以来各个朝代的庙宇60余座,大多建有影壁,特别是南山寺的影壁多达9座。五山影壁形式多样,材质齐全,内容丰富,集建筑、绘画、雕塑于一身,与所属建筑浑然一体,既有观赏作用,又具有调节空间的功能,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 标签: 五台山 寺院 影壁 雕刻艺术
  • 简介:位于山西省东北部的五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相传东汉永平年间印度高僧摩腾、竺法兰传入佛教,开始修筑寺庙。后经北魏、唐、宋、明、清各代续修、扩建,遂使五山成为佛塔高耸,殿宇辉煌,错落有致的寺庙集群区,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古建筑、雕塑、壁画及金、木、陶、石等各方面的文物。再加境内五峰环抱,松柏参天,风景秀丽,气候凉爽,

  • 标签: 竺法兰 摩腾 松柏参天 续修 罗喉 黛螺顶
  • 简介:山是著名的佛教圣地,从古至今就有各个宗派的高僧大德来此创宗立派,弘法利生,因而形成了“诸宗竞秀,汉藏并存”的局面.时至今日,五山除藏传佛教外,华严、禅、律、唯识、天台等宗派,都以净土为归.目前,五山有许多寺院专修净土宗,特别是汉传佛教寺院中,基本上都有修行净土宗的僧人,充分说明五山净土宗十分兴盛.

  • 标签: 五台山 净土宗 称名念佛
  • 简介:清朝的“兴黄教以安众蒙古”的政策,使避暑山庄与五山发生了联系。五山是历代封建王朝所注目的佛教中心。清朝统治中国以后,随着喇嘛教的传入,有的青庙改为黄庙,并新建黄庙,五山便出现了青黄二庙并存,汉、藏、蒙、满各族僧众和睦相处的佛地。避暑山庄当年是清朝的承德府,在清朝相继建设各种民间寺庙104座,连同御用庙、不许老百姓进的外八庙,计有116

  • 标签: 曼殊师利 承德府 文殊师利 二庙 外八庙 文殊菩萨
  • 简介:藏传佛教或称西藏佛教,俗称喇嘛教,但藏族自己则不这样称呼,而是称作“桑结登巴”、“却”或“登巴”,意为佛教、佛法。西藏佛教是在公元7世纪中分别由印度和汉地传人西藏的。7世纪至9世纪中叶是佛教在西藏发展的第一个阶段,藏传佛教称其为“前弘期”;10世纪后半期,也即从公

  • 标签: 前弘期 文殊菩萨 仓央嘉措 藏族人 登巴 噶玛噶举黑帽系
  • 简介:山文化是多种文化融合的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其主要是佛教文化,核心是文殊信仰。文殊是般若智慧的化身。般若智慧是一种圆满的彻底的辩证的理性的自我超越思想,是中国人民乃至东方人的一种生存智慧和高级的理论思维,也是沟通中西文化的一个法宝。因此说,文殊精神就是大智无我、平等自由、圆融和谐、创新发展。简言之,就是智慧、和谐、创新、发展。

  • 标签: 五台山文化 文殊信仰 智慧 和谐 创新 发展
  • 简介:山物种丰富,野生花卉繁多,目前尚未被人们充分认识和利用。如果能够将现有野生花卉进行移植栽培,用于五山旅游区宾馆、街道、寺院等处的美化,则会给这块胜地增添不少光彩。为此,笔者将五山几种主要野生花卉简述于下,供有关方面参考。木本花卉1、照山白:半常绿灌木,生于落叶松树下或灌木丛中。可用于街道、庭院绿化。2、绣线菊:花序总状,花白色,花期

  • 标签: 野生花卉 半常绿 绣线菊 照山白 庭院绿化 蓝紫色
  • 简介:山,是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它左邻燕境,右接秦关,南枕太行,北连紫塞,磅礴千里,峻拔五峰,高插云汉,杰立苍天,加上景物奇异,气候凉爽,自古以来吸引了多少天下游客。在遍布岩岫的名刹古寺里,至今留存着历代帝王宰臣、文人名士、高僧大德以及其他朝

  • 标签: 五台山 碑文 文选 山西五台山 儒释道 中国佛教
  • 简介:由天台智顗(538——597)系统化的天台学,以浙江省天台山国清寺为中心得到发展。但是,智顗在他的晚年为报答自己的出身地(荆州颖川)创建的湖北省荆州玉泉寺,作为天台学另一圣地盛名远扬。智顗圆寂后,天台宗以江南东西二处——天台山国清寺和荆州玉泉寺为中心弘扬发展。荆州玉泉寺的教化,仅仅持续了两年左右(593年2月——595年春)。时间虽短,但在此进行了三大部《摩诃止观》和两大部《法华玄义》的讲说,是特别值得铭记的史实。在天台宗历史发展中,荆州玉泉寺所占据的位置确实是十分重要的。

  • 标签: 五台山佛教 五台山研究 天台宗 大正藏 浙江省天台山 《佛祖统纪》
  • 简介: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突飞猛进,广播技术朝着数字化方向迈进已成为大的趋势,将模拟的音频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已成为现实。现代化的大型录音/制造调音,其内部的音频信号流可以全部实现数字化,且信息的加工和处理也都可以在计算机的控制下以数字方式方便地进行。与模拟调音相比,数字调音无论是台子状态的调整,还是录制、存储,都更加方便快捷,并且在信噪比、失真度、频响指标等多个指标上都明显优于模拟调音

  • 标签: 调音台 优势 音频信号 数字技术 广播技术 数字信号
  • 简介:唐中宗李显(656—710),高宗第七子。高宗崩,他即泣,旋即被武后废为庐陵王。圣历二年(669年)召还。神龙元年(705年)复帝位,景龙四年(710年)被韦后、女儿毒死。他在位期间,信用韦后,宫闹靡烂,刑政错乱,官员冗滥,政绩平庸。但他之于佛道二数则是表面上平等相待,实质上护持佛教。这是因为,他从小就随玄奘法师出家,法名“佛光王”,又“受三归五戒”,披着“袈裟”服装,俨然是一位小沙弥。及长又受父皇、母后崇佛敬僧的影响,所以刚一即位便于诸州置寺观各一所,赐名“中兴”,后改为“龙兴”。神龙二年(706年)七月又下诏曰:初太宗以老子为皇宗,升于释氏之上。至则天朝,复在释氏之下。今此以往,遂为正式,令齐班

  • 标签: 佛教史 玄奘法师 文殊 佛光王 佛道 三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