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期手术治疗少数民族患者Pilon骨折的护理方法。2007年至2012年5月共收住21例,II-III型高能量损伤Pilon骨折(II型14例,III型7例),均采用延期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手术治疗。术前充分准备,加强对皮肤、创面、软组织肿胀的观察,术后细心护理,注意心理疏导,收到了的疗效。结果所有骨折患者获得随访11-17个月(平均14个月),均获得骨折愈合,根据Mazur评分系统为标准,本组病例中优14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90.46%。结论尊重少数民族患者的习惯,做好延期治疗少数民族患者Pilon骨折的护理工作,对手术治疗效果可起到积极的作用,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及早期功能的锻炼。

  • 标签: 少数民族 延期手术 Pilon骨折 护理
  • 简介:摘要博物馆是储藏各类文物的重要场所,也是普通社会民众参观浏览了解历史文物的重要地点和途径。就民族地区博物馆来说,如何更为广泛的征集馆藏品值得我们深入思考。本文在搜集相关文献和查阅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几条关于进行博物馆藏品征集工作的方法思考,希望能够被相关从业人员阅读以后对自身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 标签: 民族地区博物馆 藏品征集 征集思路
  • 简介:目的探讨新疆地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与中耳胆脂瘤分泌物病原菌分布及其与民族、中耳炎分型等的关系。方法选择2006年2月—2008年4月新疆地区151例不同民族的住院及门诊中耳炎患者进行中耳分泌物微生物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获取细菌分离率的排序、病原菌种类等。结果本组164耳中,中耳胆脂瘤58耳(35.37%),慢性化脓性中耳炎106耳(64.63%);病原菌分布以金黄色葡萄球菌(37.04%)、变形杆菌属(21.30%)、铜绿假单胞菌(17.59%)、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4.81%)为主。不同民族患者病原菌的检出率有所不同,维吾尔族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见(40.79%),其次是变形杆菌属(25.00%);汉族各类病原菌均有检出;哈萨克族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最多(35.30%),变形杆菌属很少(5.88%),未发现真菌感染(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株数在中耳炎分型分布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真菌在中耳胆脂瘤患者中的检出率18.96%明显高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者的0.00%(χ2=20.812,P〈0.01);其他病原菌在中耳胆脂瘤中的检出率15.52%明显低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43.40%(χ2=13.072,P〈0.01)。结论新疆不同民族中耳炎病原菌的主次顺序与国内外不同;中耳炎分型不同,病原菌的种类与分布也不同。真菌感染常见于胆脂瘤型中耳炎。

  • 标签: 中耳炎 慢性 中耳胆脂瘤 病原菌 民族差异 新疆
  • 简介:2013年4月致公党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侨联在广州联合举办“学习华侨精神,纪念司徒美堂诞辰145周年”学术讨论会。这是对美国侨领司徒美堂勋业的重大表彰活动。

  • 标签: 司徒美堂 民族命运 美国 国家 关心 学术讨论会
  • 简介:编写了872种中草药、民族药腊叶标本的名录,中草药、民族药标本中,开展中草药、民族药资源的调查、收集与整理的研究

  • 标签: 中草药民族 民族药 药资源
  • 简介:摘要生育是影响人口问题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人们的生育观念是决定人口的数量、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决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次调查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特别是禁牧后牧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等因素全面地、有重点地分析我旗少数民族育龄群众生育观念的现状、生育结构及这种观念和结构形成的原因,从而为制定民族政策提供依据,进一步建设新型生育文化,形成科学文明的生育观。

  • 标签: 少数民族 生育状况 调查分析
  • 简介:一、项目背景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6%。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少数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并通过立法保障其权利,但由于少数民族人口多居住在偏远、经济落后地区,且受民族文化、习俗等因素影响,在经济、文化、健康状况等方面都不同程度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 标签: 民族地区 考核项目 工作绩效 妇幼卫生 少数民族 经济落后地区
  • 简介:摘要:脑卒中是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尤其在民族地区,其发病率较高且医疗资源相对匮乏。本研究旨在探讨民族地区脑卒中健康教育策略,以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结果表明,双语思维导图健康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民族地区居民的脑卒中预防意识和能力,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本研究为民族地区脑卒中健康教育的推广和实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实践经验。

  • 标签: 民族地区脑卒中 健康教育策略 实施效果评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阿勒泰地区是多民族居住地区,随着生活水平及疾病筛查水平的提高,阿勒泰地区甲状腺疾病人员有明显上升,项目组将通过对近3年2000余人甲状腺疾病患者筛查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本地区那些哈萨克民族甲状腺疾病发病较高,为本地区甲状腺疾病早期预防及术后患者早康复、科学服用含甲状腺激素药物治疗提供依据使当地哈萨克民族对碘摄入有正确的认识,加大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的宣传力度,使得哈萨克民族对饮食与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得以了解与预防疾病的发生。

  • 标签: 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民族 碘摄入 甲状腺
  • 简介:摘要:新冠肺炎疫情是近百年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之一,给世界各国发展带来巨大冲击。此次疫情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民族地区的公共卫生事业基础薄弱,设施设备条件较差,群众的健康安全意识较为欠缺,导致地方病多发,传染病高发。以四川省为例,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等民族地区是四川省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西南民族大学药学院师生结合专业所学,在学校党建项目和大创项目支持下,开展了“益行疫止”公共卫生科普活动,本文以此活动为例,探索民族地区“防疫”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模式。

  • 标签: 民族地区 防疫 志愿服务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少数民族地区创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556例患者实行全程护理服务。首先动员护理人员,学习各种相关文件及实施方案。转变“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强化基础护理,在护理活动时应用少数民族语言来沟通交流并宣教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健康常识,在醒目的墙壁上粘贴用藏文翻译的常见多发病的防治知识。提供方便患者做饭的地方。改变服务流程。结果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患者主动配合医务人员的诊疗活动。结论创优质护理服务,能及时的解决患者的需求,增进医患关系,556例中无投诉、无医患纠纷及护理并发症的发生。患者的满意率为100%,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 标签: 少数民族地区 优质护理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少数民族地区低龄孕产妇孕期并发症及妊娠结局,初步了解影响低龄孕产妇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年龄<20岁的697例单胎孕产妇,作为低龄组;按1∶4比例选取同期住院分娩、年龄20~25岁的2 592例单胎孕产妇,作为适龄组。比较2组孕产妇的一般特征、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妊娠结局。采用χ2检验、t检验、非参数检验及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低龄组分娩前体重指数低于适龄组[(24.7±3.4)与(25.1±3.1)kg/m2,t=-2.062,P=0.039],低龄及适龄组中侗族占比分别为48.06%(335/697)和52.04%(1 349/2 592)。低龄组初中及以下学历的比例高于适龄组[95.41%(665/697)与90.27%(2 340/2 592),χ2=45.086,P<0.001]。(2)低龄组妊娠合并贫血[24.25%(169/697)与15.20%(394/2 592)]、早产[7.17%(50/697)与4.55%(118/2 592)]、胎膜早破[13.34%(93/697)与9.10%(237/2 592)]、羊水过少[9.76%(68/697)与7.02%(182/2 592)]发生率均高于适龄组(χ2值分别为31.683、7.786、10.731及5.848,P值均<0.05)。(3)低龄组剖宫产率[27.26%(190/697)与38.04%(986/2 592),χ2=27.791,P<0.001]及新生儿出生体重[(3 047.3±453.5)与(3 131.0±472.4)g,t=-4.188,P<0.001]均低于适龄组,但会阴侧切率[40.17%(280/697)与8.72%(226/2 592)]及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比例[10.76%(75/697)与3.82%(99/2 592)]均高于适龄组(χ2值分别为417.439及52.816,P值均<0.001)。(4)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低龄孕产妇剖宫产(aOR=0.62,95%CI:0.51~0.75)的风险降低,但会阴侧切(aOR=6.20,95%CI:4.99~7.71)及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aOR=2.68,95%CI:1.92~3.75)的风险增加。结论本研究地区孕产妇少数民族居多,其中侗族占比高,且孕产妇文化水平偏低。低龄妊娠的孕产妇发生贫血、早产、胎膜早破等风险较高。因此要加强低龄孕妇围产期保健管理,减少不良围产结局的发生。

  • 标签: 青少年期妊娠 妊娠结局 少数民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民族大学新生口腔健康状况,为大学生口腔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某地民族大学2016入学新生中选取1500名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参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调查,并利用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藏、蒙、维吾尔等民族学生的龋病发病率高于汉族学生,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牙龈患病率方面,汉族学生要明显低于维吾尔族学生,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牙结石患病率方面,蒙古族和汉族存在很大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汉族新生的口腔健康度要优于少数民族学生,但是总体健康情况不佳,需要加强口腔健康宣传教育,提升大学生的口腔健康水平。

  • 标签: 不同民族 大学新生 口腔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向患者及家属传授健康知识和技能,转变其健康观念和健康行为。方法对结核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传授指导及采用多样化的健康教育方式。结果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家属掌握结核病的防治知识和治疗的主动意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 标签: 结核病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蒙古民族大学老年患者死因、死因顺位及其动态变化与规律,为老年疾病防治和健康教育提供资料和依据。方法以出院病案首页中主要诊断为死亡原因,对145例60岁以上死亡病例系统疾病方面的统计分析。结果老年住院患者的死亡疾病依次为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等;死亡高峰年龄段为70岁~80岁;冬季死亡率最高。结论加强老年人自我疾病防范意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控制和消除发病的危险因素,早诊断,早治疗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 标签: 老年病人 死亡原因 病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民族学生间乙肝流行状况。材料与方法对本县1607名藏族学生表面抗原携带状况流行病学监测。结论乙肝表面阳性为192人,阳性率为11.95%;男生134人,占阳性率的14.44%;女生为58人,阳性率为8.5%。加强乙肝的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和疫苗免费接种是控制传染源和预防的重要措施。

  • 标签: 民族学生 乙肝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保山市无偿献血人群中11个世居民族ABO血型分布。方法取居住在保山市辖区45181名无偿献血者,采用正反定型方法进行鉴定。结果受检的45181名献血者,按红细胞上所含A、B抗原之不同,血清中所含抗A、抗B抗体之不同,归纳出保山市11个世居民族ABO血型分布的七个主要分类组及ABO血型分布频率。结论通过对保山市11个世居民族ABO血型分布的调查,得到保山市11个世居民族ABO血型分布特征及ABO血型分布频率的资料,填补了云南籍的阿昌族、布朗族ABO血型分布的空缺,填补了保山市11个世居民族ABO血型分布的空缺,将对保山市的输血医学、血型学、人类学的研究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标签: 保山 民族 ABO血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