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7 个结果
  • 简介:作为目前普遍使用的阻燃剂主要种类之一,有机磷系阻燃剂被大量应用于各领域,从而导致了其在环境中的持续释放和分布,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逐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对全球范围内有机磷系阻燃剂在水体、大气、土壤、沉积物以及生物体内等环境介质中的残留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生态危害和生态风险进行了总结,同时对目前该领域仍有待探讨的问题及研究趋势进行了讨论。

  • 标签: 有机磷系阻燃剂 全球范围 污染现状 生态风险
  • 简介: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用于室内装修的各种建筑材料、绝缘材料、室内装饰材料、涂料等越来越多.目前使用的大部分装饰材料不同程度地含有甲醛、苯、氯化烃等有机物,其中甲醛、苯、三氯乙烯等是公认的致癌物质.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部分室内污染物,含有对人类有害的物质.本文对室内污染源、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进行综述.

  • 标签: 室内环境污染 室内污染源 污染防治
  • 简介:为解决废钻井液时周围环境的污染,介绍了废钻井液的成分及时环境的影响,分析了国内外废钻井液处理方法的优缺点,详细阐述了中原油田结合本单位情况,用无害化处理技术处理废钻井液的方法和效果。试验表明:无害化处理剂中的各组分与废钻井液中各污染因子发生化学和物理作用,经3—5个月固化后可以达到无害化处理的目的。分析认为:中原油田钻井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是切实可行的。

  • 标签: 废钻井液 无害化处理技术 污染因子 钻井废弃物 污染分析 环境
  • 简介:利用国控站点空气监测数据和气象数据,对2016年秦皇岛市空气污染特征及其与气象因素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6年秦皇岛市NO2、PM(10)和PM(2.5)浓度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限值,污染物浓度季节变化规律明显,SO2峰值出现在1月,O3峰值出现在5月,PM(10)、PM(2.5)、NO2和CO浓度峰值均出现在12月。污染物在西南偏西风时污染程度较高。PM(10)、PM(2.5)、SO2、CO浓度受风速影响较小,NO2、O3浓度受风速影响较大。颗粒物浓度受湿度影响较大,随湿度增加而增大。

  • 标签: 污染物浓度 风向 风速 湿度 秦皇岛
  • 简介:本文综合分析了新桥硫铁矿主要水污染源的物料迁移及生产过程中的排污特征,以回水综合利用为前提,介绍了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为其它类似矿山水污染治理提供了借鉴。

  • 标签: 物料迁移 排污 回水处理 水污染源 硫铁矿山
  • 简介:在调研某典型油气田企业污染排放特征、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与运行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污染治理市场化发展现状调查,通过综合分析目前污染治理市场化的特点、政策和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油气田企业应对污染治理市场化的对策建议。

  • 标签: 油气田 污染治理 市场化 对策
  • 简介:我国近年雾霾灾害爆发日益频繁,而灾害治理方式中多以政府单方面领导为主,治理效果不明显。因此,本文提出以"公私协力"为核心的新型治霾机制。"公私协力"将政府与民间组织的关系看作一种平等互惠的伙伴关系,通过这一框架分析国外雾霾治理实践表明,这一治理模式具有很好的现实可行性。本研究强调,"公私协力"一方面,可以弥补雾霾灾害发生时政府反应滞后、监管不到位等缺陷;另一方面,可以发展社会力量,形成全民治霾理念,做到治理与防护并存。进一步研究发现,通过结合公私部门的治理优势,立足于中国国情,正确处理"公部门"与"私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摒弃原有"上传下达"低效治理方式,形成"协议—合作"治理方式,是未来雾霾灾害治理的有效途径与发展趋势。

  • 标签: “公私协力” 雾霾治理 环境污染
  • 简介:土壤污染法律责任的明确无论对于土壤生态环境的保护还是土壤污染防治法律体系的构建都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土壤污染形势严峻,现有的相关立法缺乏系统性和普遍性,关于土壤污染法律责任的规定十分有限。借鉴国外的土壤污染法律责任制度,我国可以将责任主体界定为状态责任人和行为责任人两类,并以"治理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确认"过错原则为主兼顾公平原则并在一定范围内适用无过错原则"的归责原则,规定不同责任主体的责任范围及相应的责任承担方式。

  • 标签: 土壤污染 法律责任 责任主体 归责原则
  • 简介:土壤中石油类污染物的环境行为一直是环保界研究的重点。为此,简述了土壤中石油类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存在状态,介绍了其在土壤中的迁移、吸附和降解行为,以及其行为特征和影响因素。全面了解土壤中石油类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对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石油工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石油类污染物 土壤 吸附 迁移 降解
  • 简介:样品前处理是有机污染物应急监测中的重要环节。介绍了热分离进样杆、分散液液微萃取、搅拌棒吸附萃取、固相微萃取等适合于有机污染物应急监测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并概述了它们在环境分析领域的应用进展。如何将这些前处理技术与自身拥有的应急监测设备有效结合是环境监测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 标签: 环境保护 应急监测 有机污染物 样品前处理 综述
  • 简介:朝阳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在早晚出行高峰期间达到峰值,表明机动车尾气的污染物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非常显著。通过分析机动车保有量、各车型所占比例、运行等具体情况,提出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对策,即按时段、道路、车型分别进行监管,从而达到降低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的目的,最终实现环境空气质量的明显改善。

  • 标签: 环境 空气质量 机动车尾气 污染物排放 污染防治对策 改善
  • 简介:为了满足微观区域交通PM2.5污染环境评估的需要,在分析交通排放模型和空气质量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基于MA(MOVES+AERMOD)模式的道路交通PM2.5污染热点量化分析方法;基于车型、燃料、地区匹配及本地化交通参数,修正了交通颗粒物排放模型MOVES;对典型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PM2.5污染热点区域进行分析,得到了机动车PM2.5排放清单及公众PM2.5暴露质量浓度水平;根据交通污染源的特点,确定AERMOD模型为空气质量模型;针对小寨十字特定时段进行交通污染量化分析,计算了该区域的PM2.5质量浓度分布,在交叉口下风向PM2.5最高质量浓度达到134μg/m3,超过国家标准24h平均限值。研究表明,MA模式交通污染热点分析方法为交通减排措施或政策的实施提供了精细化的环境效益评估工具。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交通PM2 5污染 热点量化分析 交通排放模型空气质量模型
  • 简介:2016年采样期间和重污染期间,秦皇岛市区PM25浓度分别为85.9μg/m3和180.7μg/m3,表明重污染期间大气复合污染更为严重.采样期间水溶性离子浓度为39.7μg/m3,其中SO42-、NO3-和NH+占总离子的66.5%,重污染期间水溶性离子浓度是采样期间浓度均值的1.5倍.重污染天气主要是受大陆均压场控制,导致污染物不易扩散.因此,建议从完善重污染应急措施、调整产业与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强生态农业建设、建立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合作机制等方面进行重污染防控.

  • 标签: PM25 重污染 防控策略 秦皇岛市区
  • 简介:采用两种不同的红外光度法(分散红外分光光度法和非分散红外光度法)对不同组成的矿物油进行了比较测定,结果表明:当矿物油中的芳烃含量与“标准油”中芳烃含量相近时,两种方法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当矿物油中芳烃含量较高时,非分散红外光度法测定结果明显偏低;当样品中芳香烃含量与“标准油”中的芳香烃含量相差较大时,采用分散红外光度法,可以获得更准确、可靠的结果.研究结果还表明,随着测试样品中芳烃含量的增加(>50%),分散红外光度法也会出现较大的偏差.

  • 标签: 污染油 红外分光法 芳烃 含量测定 矿物油 水质监测
  • 简介:联合国报告数据显示,空气污染是目前全球面临的最大的环境健康风险,每年在全世界范围内造成的过早死亡人数达700万以上.从1980年到2010年,亚太地区城市化人口增加了10亿人,预计到2040年人口会增加到20亿人.到2018年,亚太地区的城市化率将达到50%.

  • 标签: 健康风险 空气污染 球面 亚太地区 数据显示 死亡人数
  • 简介: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不仅其自身具有毒性,还会与共存污染物相互作用,影响彼此的迁移转化和毒性效应。文中总结了纳米复合污染毒性的研究方法,并介绍了几种纳米材料(碳纳米材料、金属氧化物、量子点和零价金属)与重金属或有机物复合时造成的生物毒性,包括不同层次毒性指标响应(生物整体、生物积累、大分子水平)和毒性机制的探讨,展望了纳米复合污染毒性领域今后的发展方向和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

  • 标签: 纳米材料 生物毒性 复合效应
  • 简介:摘要:水资源是人们生命必不可少的物质资源,而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于自来水的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但在各行各业飞速发展的今天,自来水的污染问题也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之一。因此现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人们对于自来水污染的问题分析也更加透彻,同时对于自来水污染的解决方案也更为完善。所以本文就影响自来水污染的问题原因以及有效解决自来水污染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

  • 标签: 自来水 水污染 问题分析 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