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在围绕着西方现代派文艺的讨论中,就涉及到文艺作品的真实性问题。的确,没有一个西方现代派文艺家认为自己的作品是不真实的,也没有一个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流派不以真实相标榜。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有多少这样的文艺流派,就有多少关于真实的主张;有多少这样的文艺家,大体上讲,也就相应有多少对真实的不同看法。英国现代著名作家阿·赫胥黎在《夜晚的音乐》一书里写道;“‘真实?’人们会问,‘是不是譬如说2+2=4,或者说维多丽亚女王在1837年登基,光是以每秒钟187000哩的速度行进这类真实?’当然不是,诸如此类的真实在文学作品中显然是不多的。”阿·赫胥黎是1963年下世的。他死后不久,即在六十年代后期,西方就出现了一个新的绘画流派,人称“超级现实

  • 标签: 超现实主义 真实观 文艺流派 六十年代 西方现代主义 象征派
  • 简介:近日的香港《太阳报》发表文章,指出西方影视作品正在掀起对华"文化冷战"。文章说,在西方的影视作品中,俄罗斯过去一直是对立面,尤

  • 标签: 冷战思维 影视作品冷战 西方影视作品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西方古典伦理政治观主要就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这些城邦时代的思想家关于伦理与政治之间关系的思想,笔者认为在西方古典伦理政治观评价上,当代自由主义者对西方古典伦理政治的批判就是采取了普遍主义的方法论

  • 标签: 伦理政治 政治观 西方伦理
  • 简介:广告创作是人脑力劳动的结果,它作为一种大众化的传媒文化形式,充分体现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及人们的思维方式差异。各国广告在创意、语言应用、风格、色彩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同,这些是由于各国在文化、历史、生活经历、思考价值观等方面的不同背景所影响的。本文结合相关实例进行分析,旨在比较并总结中西方国家在广告中反映出的思维方式及人文知识等方面的差异。

  • 标签: 广告创作 思维方式 中西方 文化形式 脑力劳动 文化背景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诗、国家、个人三者相得益彰,诗人往往不屑于谈论诗与国家的关系,国家甚至比诗人更为充分地考虑到诗的政治功能

  • 标签: 国家神化 诗国家
  • 简介:国家要案》根据BBC的同名系列剧改编而成。非常有魅力、镇定自若的美国国会议员斯蒂芬·柯林斯(本·阿弗莱克饰)是所在政党的希望.政治仕途一帆风顺的他被任命为一个监督国防开支的委员会主席。随着总统大选的临近,

  • 标签: PLAY 要案 of 国防开支 国会议员 总统大选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1
  • 简介:在思想史研究中,我们在思想史研究中为什么要重视,国外学术界特别是西方学术界对思想史研究不管在理论方法论还是在具体问题的研究上都已经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 标签: 史研究 思想史 研究思考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2
  • 简介:根据华裔科幻作家姜峯楠原著小说《你一生的故事》改编的电影《降临》,虽以科幻电影的形式问世,却蕴含了丰富的东西方文化意蕴,其中空灵逍遥的意境、周而复始的叙事策略、和而不同的共存观念、圆满融通的生命哲学无不体现着东方文化精髓,影片中的西方文化符号如"非零和博弈"、汉娜的回文式命名、隐含的乌托邦理想无不与东方文化符号如"和而不同""周而复始"运行观、大同理想形成了互识与互证,影片的不足是将中国误读为霸权国家

  • 标签: 《降临》 东方文化 西方文化 互识互证
  • 简介:<正>一、西方文学理论及其“危机”《文心雕龙》是一部中国文学批评的经典之作,它的重要性,它的影响力,它的体大虑周,不必我多说。它的五十篇章,讲的大概是什么,大家都了解。而西方文学理论,自从两千多年以前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一直到今天,有形形式式、五花八门的种种理论、主义。甚至一些理论家、批评家本身,都觉得目迷五色,以至于感到有危机。在十九世纪的时候,欧洲诸国的文化界已经觉得批评时代的来临。到了二十世纪,大家都公认,这是一个文学批评、文学理论的世纪。在这个世纪里,主义更多了,门派更多了,所以更称得上是一个批评的时代。

  • 标签: 解构主义 文学作品 二十世纪 文心雕龙 柏拉图 文学理论
  • 简介:林语堂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文化策略。20世纪20年代,他赞成“欧化的中国”之说,并热心译介西方文化著作。欧战时期,他对战争的文化根源作了深刻反思,他的物质主义批判、强权政治批判以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应有界别之主张至今仍有针砭时弊之效。写于战后的小说《唐人街》与《奇岛》体现了他对中西文化融合的敏感与不懈追求。作为“现代知识分子与西方文化”的一个典型个案,林语堂如何接受、反思与融合西方文化值得细细回味。

  • 标签: 林语堂 西方文化 《啼笑皆非》 《奇岛》 《唐人街》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2.正负雅典精神分别属于近现代欧洲和古代中世纪的欧洲近代以来的西方人,欧洲文明的社会精神,当我们说正负雅典精神是一对时代范畴时

  • 标签: 希腊精神 文明传统 真的西方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1-17
  • 简介:在思想史研究中,我们在思想史研究中为什么要重视,国外学术界特别是西方学术界对思想史研究不管在理论方法论还是在具体问题的研究上都已经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 标签: 史研究 思想史 研究思考
  • 简介:意义研究是西方20世纪文学理论的主要成就之一。西方人文科学的理解转向、语言转向和随之而来的意义理论研究的兴盛,推动了文学意义的研究。本文从意味与涵义之争、意义讨论的两种思路以及语言符号的意义问题三个方面概要分析了20世纪文学意义理论的成就得失,指出交往和对话意义观对相互性、尊重和平等的追求有助于克服传统意义观的客观主义和当代意义讨论中的相对主义,代表了文学意义理论发展的方向。

  • 标签: 文学意义 意味 交往 语言
  • 简介:  一、舞蹈的肢体语言与小说的身体叙事  作为一门表现性艺术,舞蹈是运用肢体语言表情达意的一种媒介.玛丽·魏格曼曾说,"舞蹈是表现人的一种活生生的语言……以较高水平来表达人的内在情绪的意象和譬喻."可以说,舞蹈通过肢体语言达到了一种叙事的目的,具备了语言叙事的功能,即肢体叙事.……

  • 标签: 卫慧小说 小说西方 西方舞蹈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1
  • 简介:随着以多种生态学的方法研究城市结构理论的出现,在城市研究中发展了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是桑德斯(Saunders)在《社会理论和城市问题》(

  • 标签: 发展课题 城市理论 理论发展
  • 简介:<正>“具体诗”(conretismo)亦译“实体诗”,是本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流行于欧洲与拉丁美洲一些国家的“新型诗体”。瑞士、西德、巴西等国最为盛行。近二十年来此种“诗体”影响欧美不少国家的诗坛。但是,至今还不能确切地讲出它的文学渊源。关于它的来历众说纷纭,有不少推论与解释。本文拟就这一诗歌流派作三方面评析。一、“具体诗”的来历有人认为“具体诗”这种诗体产生于拉丁美洲。这种说法有一定根据。早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在拉丁美洲出现过两位企图以绘画的形式进行诗歌创作的先驱者,一位是智利著名诗人比森特·乌伊

  • 标签: 拉丁美洲 新诗体 诗歌创作 五十年代 三十年代 现代主义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