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9 个结果
  • 简介:以粉末直接装胶囊法制备萘哌地尔胶囊剂,并对萘哌地尔胶囊剂进行质量标准的检测及其稳定性的考察.萘哌地尔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10~80μg/ml,空白回收率为98.84%±1.56%,加样回收率为99.96%±1.25%,应在避光、阴凉干燥处密闭保存.

  • 标签: 萘哌地尔 胶囊剂 稳定性 Α1-受体阻滞剂
  • 简介:摘要中药的使用是我国传统医疗的精华部分,经过几千年的积累沉淀,中药使用已经相当成熟。与西药治疗不同,中药治疗方式能够彻底清除患者的病根,但由于受服用方式、疗程长、起效慢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患者不会选择中药治疗。随着医药技术的不断发展,医药市场上出现了能够通过静脉注射进行治疗的中药注射剂,中药注射剂不仅起效快,免除中药口服痛苦,还与传统中药的治疗效果相当。若要进行中药制剂输液,就必须严格把控药物配伍的稳定性。本文分析了几种常用中药注射剂输液的配伍的稳定性,以保证其临床应用效果与安全。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输液 稳定性 配伍
  • 简介:目的对清开灵注射液热稳定性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采用荧光光谱法考察清开灵注射液在不同温度条件、不同存放时间的荧光谱图变化.结果恒温(40、80℃)条件下、不同存放时间的热稳定性的荧光谱图,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通过其谱图的分析,能够反映出不同温度下时间分辨光谱的差异、谱峰强度的差异及不同厂家成品间热稳定性的差异.结论荧光光谱法能够准确地对中药注射剂的热稳定性进行判定,为中药注射剂稳定性的研究和控制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 标签: 荧光光谱 清开灵注射液 热稳定性
  • 简介:目的:考察多种渗透促进剂对盐酸利多卡因凝胶经皮渗透的影响,并从中筛选其最佳处方组成.方法:采用离体皮肤渗透实验,以渗透速率为指标,均匀设计优化处方工艺,考察不同渗透促进剂对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基质的凝胶剂中利多卡因的经皮渗透效果.结果:含1.5%月桂氮(艹卓)酮,4%聚乙二醇-400,2%泊洛沙姆和25%丙二醇(PG)的盐酸利多卡因凝胶剂具有最佳的经皮渗透速率,且处方稳定,对皮肤无刺激性.结论:渗透促进剂对盐酸利多卡因经皮渗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 标签: 盐酸利多卡因 凝胶剂 渗透促进剂 稳定性
  • 简介:1例78岁女性患者,因不稳定型心绞痛入院治疗,入院时合并有高血压病和2型糖尿病。给予扩张冠状动脉、抗血小板、降压等治疗,并于入院第3天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情况稳定。针对患者心绞痛发病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症状不能缓解,高血压药物控制血压效果不佳,行乙醛脱氢酶(ALDH)和高血压药物相关基因检测,作为选用和调整药物依据。患者ALDH为WM(GA)型(低活性),其含服硝酸甘油效果差,不能作为急性心绞痛的治疗药,必要时含服速效救心丸;高血压药物相关基因检测显示,患者对β受体阻滞剂的代谢酶活性低,对ACE抑制剂(ACEI)和AT1受体阻断药(ARBs)敏感,可根据具体情况加以选择。经合理优化治疗方案,患者血压及血糖控制稳定,病情好转出院。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药物相关基因检测 临床药师 药学监护
  • 简介:目的观察脑心通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给以一般治疗;治疗组加用脑心通胶囊治疗,疗程为6个月。观察脑心通对心绞痛患者症状(发作的次数和时间)、心电图的改变。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对照组为69%。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时间、心电图ST-T改善较治疗前均有改善。结论脑心通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药物。

  • 标签: 脑心通 心绞痛 不稳定型
  • 简介:目的:考察司帕沙星注射液的稳定性,判定其有效期.方法:通过光照、高温、低温等影响因素试验,特定条件(40,50,60℃)下恒温15周加速试验及室温留样观察,测定其色泽、pH值、含量及有关物质变化,其中含量及有关物质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线性关系、重现性良好,回收率高.结果:通过恒温(恒湿)稳定性试验仪考核测定的数据在15周内可知处方的稳定性,与室温留样观察结果一致.结论:司帕沙星注射液处方合理、质量稳定,有效期可达2年以上.

  • 标签: 司帕沙星注射液 加速试验 稳定性考察 有效期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药剂相容性对药物稳定性与疗效的影响,并为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首先,通过搜集相关药剂相容性的数据和信息,包括药物相容性的定义、影响因素以及评价方法。其次,选择一组常用药物进行实验研究,观察药物在不同的药剂配伍条件下的物理稳定性、化学稳定性以及药物释放特性。实验采用常见的分析方法和仪器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结果:药剂相容性是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中的重要问题。不良的药物相容性可能导致药物的降解、药效的降低或药物毒副作用的增加。实验结果表明,不同药物的相容性存在差异,一些药物在特定的药剂配伍条件下会发生不良反应,而另一些药物则相对稳定。药剂的pH、溶剂、温度等因素对药物相容性有一定的影响。结论:药剂相容性是影响药物稳定性与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药剂相容性有助于指导合理的药物组合和给药方式,提高药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在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中,应加强对药剂相容性的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药物配伍和给药方案定制。本研究的结果对于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药剂相容性 药物稳定性 疗效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对药品质量安全要求的提高,药品稳定性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和重视。研究人员通过使用各种分析技术和方法,对药品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评估和研究,以提供科学依据来制定质量控制策略和保证药品的质量和疗效。药品稳定性研究的目标是为了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合理评估药品的稳定性能够确保药品在规定有效期内的质量稳定,并减少药物降解引起的不良反应和药效降低的风险。药品稳定性研究对于药品质量控制、临床用药和患者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研究药品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变化规律,为药品的生产、包装、贮存、运输条件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通过试验建立药品的有效期,从而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疗效。因此,药品稳定性在药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是一个关键的研究领域,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的深入关注及思考。

  • 标签: 药品稳定性 药品质量 应用探析
  • 简介:摘要  目的:制备伊曲康唑内服溶液。方法:采用正交设计试验对处方工艺进行研究,并将按照确定的处方工艺中试的三批样品进行影响因素和长期试验。结果:最佳溶液的pH值、配液的温度、搅拌的时间分别为2.0、50°C和70min。结论:按该方法制备的伊曲康唑内服溶液,完全符合质量标准。

  • 标签: 伊曲康唑内服溶液 pH值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随着世界各国医疗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仿制药在临床应用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仿制药是指与原研药相似的药物,通过与原研药进行比较验证其质量、疗效和安全性。由于仿制药在成本上具有较大的优势,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对于大多数国家的医疗保健系统,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而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仿制药质量研究及稳定性研究的技术要求,可以为仿制药制造和监管单位提供评估和控制仿制药质量的指导和参考,从而不断提升仿制药的质量和安全性水平。

  • 标签: 仿制药品 稳定性 技术
  • 简介:摘要:随着药品研发和生产技术的不断提升,药品的稳定性成为确保其质量和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在实际的稳定性考察试验中,温度超标的问题时有发生,对药品质量和安全性带来潜在威胁。本文分析了药品持续稳定性考察试验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药品持续稳定性考察试验中温度超标的具体评估方法,为药品稳定性考察提供全面的质量控制和改进建议。

  • 标签: 温度超标 持续稳定性 控制 试验 方法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对中药材的认识日益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偏爱中药材来维持健康和治疗疾病。因此,中药材的生产和行业管理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中药材不仅是中医药领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还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因此,加强中药材生产与行业管理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必然选择。

  • 标签: 中药材 生产管理 产品质量 稳定
  • 简介:摘要:目的:在桡骨远端骨折伴腕关节不稳定患者护理中,探究康复护理的干预效果,观察对患者功能活动功能的干预效果。方法:筛选2021.02~2023.01年间就诊的112位患者,按照护理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康复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患者各项控制指标。结果:在不同护理干预下,各项参数差异p小于0.05,观察组术后12周掌曲度、桡角度、旋前度、旋后度为(56.19±5.38)、(17.52±1.73)、(92.38±1.26)、(90.63±3.69)。对照组为(50.28±5.65)、(12.61±2.63)、(81.83±1.15)、(81.15±3.38)。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观察组为52(92.85%),对照组为39(69.64%),差异P<0.05。结论:通过康复护理流程,能够提高患者的恢复效果,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 标签: 康复护理 桡骨远端骨折伴腕关节不稳定病人 影响
  • 简介:苯酰甲硝唑(benzoylmetronidazole)是新一代无苦味的硝基咪唑类抗菌药,临床用于各科防治厌氧菌感染,如泌尿生殖系统滴虫病、肠道及肠外阿米巴病等。干混悬剂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与适宜辅料制成的粉末状物或者粒状物,临用时加水振摇即可分散成混悬液供口服的固体制剂。作为一种新剂型,干混悬剂具有药物吸收良好,制成混悬剂后颗粒分布均匀,

  • 标签: 苯酰甲硝唑 干混悬剂 处方筛选 稳定性 硝基咪唑类抗菌药 泌尿生殖系统
  • 简介:目的:探讨依普沙坦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UAP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硝酸酯类药物、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及他汀类药物等常规用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普沙坦600mg,1次/d,连续服药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用药后6个月的临床疗效,心电图ST段变化,血压水平及血清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改变,左室肥厚的逆转及舒张功能指标改善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心绞痛临床疗效、心电图ST段变化、血清ET和NO水平改变、左室肥厚逆转及舒张功能指标改善程度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普沙坦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且安全。

  • 标签: 依普沙坦 不稳定型心绞痛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目的:从聚合物胶束动力学稳定性机制出发,研究制备温度及贮存温度对以PLA—mPEG为载体的紫杉醇聚合物胶束物理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通过DSC法考察PLA—mPEG疏水嵌段的玻璃化温度,通过荧光偏振法、荧光光谱法及^1H—NMR谱图分别考察PLA—mPEG疏水嵌段粘度、极性及其链段移动性随温度的变化;采用熔融蒸发法制备紫杉醇聚合物胶束,建立了以T1和K为参数的紫杉醇胶束稳定性考察方法,并考察其在不同制备及贮存温度下物理稳定性的变化.结果:在玻璃化温度附近,PLA—mPEG聚合物胶束疏水嵌段的粘度较小,核嵌段迁移较剧烈,极性较大;而通过熔融蒸发法制备的紫杉醇栽药聚合物胶柬在玻璃化温度附近,即50℃下水化后物理稳定性较好,贮存温度在4℃物理稳定性较好,符合基于紫杉醇载药聚合物胶束微观性质的结果对其物理稳定性的预测。结论:聚合物胶束动力学稳定性的机理,对制备稳定的紫杉醇载药胶柬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物理稳定性 玻璃化温度 聚合物胶束 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 疏水嵌段 紫杉醇
  • 简介:本文建立了一种用于新药那格列奈片含量测定的稳定性指示HPLC法,并对方法的选择性、准确性、精密度、检测限和定量限等进行了认证。采用C18色谱柱,以乙腈甲醇磷酸盐缓冲液(70:4:120,vvv,pH66)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16nm。线性范围为494-499μg·mL-1(r=09999,n=5),平均回收率为999(RSD=05%,n=9),精密度为03%(n=6)。本法选择性好、准确度高,可用于那格列奈片的含量测定。

  • 标签: HPLC法 含量测定 那格列奈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