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健康信念、冠心病知识对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45例冠心病患者健康信念、冠心病知识及其自我管理行为水平进行评估。结果情绪认知管理行为得分为(60.3±8.4),日常生活管理行为得分为(71.5±10.1),冠心病医学管理行为得分为(39.4±14.7);健康信念、冠心病知识与自我管理行为均成显著正相关,健康信念与冠心病知识亦成显著正相关;健康信念、文化程度、是否患者高血压可以解释自我管理行为总变异的42.1%。结论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干预的重点是冠心病医学管理行为;健康信念干预是改善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策略之一。

  • 标签: 自我管理行为 冠心病 健康信念
  • 简介:目的通过mtea分析方法评价使用宫铜300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device,IUD)因症终止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安全使用IUD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POPLINE、CNKI、CBMDisc等数据库检索与宫铜300因症终止相关文献,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献,采用OpenMeta-analyst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与合并。结果共检索到6062篇文献,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最终纳入涉及宫铜300IUD因症终止的文献19篇,均为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RCT)RCT或准RCT,共计20414例观察对象,其中宫铜300IUD组6017例。mta分析表明:因症终止的发生率随使用时间延长呈现上升趋势。城市人群在12个月时因症终止的发生率高于农村对象,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宫铜300IUD后12个月时,月经间期放置组的因症终止发生率(4.3%)高于人流术后即时放置组(4.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次报道宫铜300IUD因症终止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结果,建议医务人员应注意宫铜300IUD使用后的定期医学随访,对IUD使用对象应加强宣教和随访,以减少因症终止的发生。

  • 标签: META分析 宫铜300 宫内节育器 因症终止
  • 简介:目的观察雌激素受体β1(ERβ1)被阻断后对Bax和Bcl-2表达的影响,探讨ERβ1在乳腺癌中的生物学作用机制。方法应用脂质体法,将针对人ERβl基因的siRNA转染人类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分别用Realtime-PCR、WesternBlot检测ERβ1被干扰前后细胞中ERβ1、Bcl-2、Bax等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通过细胞增殖曲线观察ERβ1基因被干扰后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率的改变。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RNA干扰技术阻断乳腺癌MDA—MB-231细胞ERβ1基因的表达后,ERβ1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5),生长曲线显示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增强(P〈0.05);pSilencer—ERβ1转染组细胞的Bax基因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1),Bcl-2基因的表达未发生变化,Bcl-2/Bax比值明显上升;pSilencer-ERβ1转染组细胞凋亡率较未转染组明显减少(t=6.22,P=0.00)。结论ERβ1可通过调控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x而促进细胞的凋亡,是ERβ1抑制细胞增殖的原因之一。

  • 标签: 乳腺肿瘤 RNA干扰 雌激素受体β1
  • 简介: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TNM分期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07年6月在本院经临床诊断并手术病理证实的429例女性乳腺癌患者。TNBC患者98例,其余331例为非三阴性乳腺癌(NTNBC)患者。按照IUCC/AJCC第6版乳腺癌TNM分期标准两组患者进行分期并对比分析。病理生物学行为和TNM分期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影响TNBC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本组TNBC占同期乳腺癌的22.84%(98/429),NTNBC占77.16%(331/429)。TNBC组与NTNBC组比较,在肿瘤组织学分级(Ⅲ级41.84%比21.45%)、组织病理学分类(浸润性导管癌73.47%比59.82%)、术后肿瘤局部复发(27.55%比13.29%)、肿瘤大小(直径〉5cm,41.84%比25.08%)、区域淋巴结转移(56.12%比39.88%)和远处脏器转移(25.51%比12.69%)的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0)。在TNM分期中,TNBC组与NTNBC组比较,Ⅰ期(8.16%比16.01%)、Ⅱa期(17.35%比26.28%)、Ⅱb期(17.35%比26.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而在Ⅱa期(24.49%比15.71%)、Ⅱb期(12.25%比6.04%)、Ⅲc期(9.18%比3.93%)和Ⅳ期(11.22%比5.14%),TNBC组所占的比例高于NTNBC组(P〈0.050)。TNBC组与NTNBC组比较,5年总生存率(76.53%比89.73%)和5年无瘤生存率(63.27%比74.32%)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0)。TNBC组的中位生存期为54.08个月(95%CI48.880—59.283),NTNBC组为59.00个月(95%CI51.515~63.849)。影响TNB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中的Ⅲ、Ⅳ期、区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脏器转移是影响TNB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乳腺�

  • 标签: 乳腺肿瘤 三阴性 TNM分期 预后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限制性输液对产后出血(postpartumhemorrhage,PPH)患者家庭经济负担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宝鸡市妇幼保健院剖宫产产妇中符合PPH诊断标准且需接受输入血液制品的287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限制输液组(148例)和常规输液组(139例),比较两组患者出血量、输入血制品数量及种类、总住院费用及其构成、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家属误工时间等,通过SF-36量表评估患者术后1月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八个维度的差异。结果限制输液组产妇出血总量低于常规输液组(P〈0.05),血液制品的用量和种类少于常规输液组(P〈0.05),从输液总费用、输入血液制品费用、抗生素费用和护理费用等方面降低了住院总费用(P〈0.05),减少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家属误工时间(P〈0.05),增加了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等八个维度的评分(P〈0.05)。结论限制性输液可减少产后出血患者出血和输血量,减少患者及家庭住院期间人力和物力支出,同时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限制性输液 产后出血 经济负担 人力成本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Lactacystin(LAC)及其与顺铂(DDP)联合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和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细胞并分为4组:对照组、LAC组、DDP组及LAC+DDP,每组均干预HeLa细胞48h。结果MTT检测结果显示,LAC可有效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呈浓度(r=0.864,P〈0.05)及时间依赖性(r=0.926,P〈0.05),48h时的半数抑制量(IC_(50))为4.98μmol/L;与DDP组比较,LAC+DDP组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P〈0.05)。DDP的IC_(50)由63.71μmol/L下降至28.93μmol/L。FCM检测结果显示,细胞凋亡率随LAC作用时间的延长而上升,具有时间依赖性(r=0.869,P〈0.05);与DDP组凋亡率[(17.49±3.82)%]和LAC组[(24.98±4.61)%]比较,LAC+DDP组[(38.06±5.72)%]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显著增强(P〈0.05)。结论蛋白酶体抑制剂LAC可有效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的体外增殖作用,并通过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增强DDP对宫颈癌HeLa细胞株的作用。

  • 标签: 子宫颈癌 HELA细胞 蛋白酶体抑制剂 顺铂
  • 简介:<正>母源性抗体是指婴幼儿或新生儿通过胎盘或乳汁从母体所获得的抗体。新生儿可通过乳汁获得特异性分泌型IgA(secretoryImmunoglobulinA,sIgA)[1],但是通过胎盘获得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G,IgG)仍是母源性抗体的主要成分。母源性抗体能保护新生儿和婴幼儿抵御相应病原体的感染,但也可影响婴幼儿疫苗接种后主动

  • 标签: 母源性 疫苗接种 抗体滴度 免疫保护 IgG Immunoglobulin
  • 简介:目的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对深圳女劳务工生殖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7888例女劳务工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44例)。观察组受试者采取个性化健康教育措施(包括健康教育、随访、在线咨询、QQ群服务等),对照组仅实施1次常规的健康知识教育。观察两组受试者干预前后生殖道感染率、掌握生殖健康知识的情况。结果干预后5个月,观察组相关生殖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殖道感染率(6.8%)与对照组(17.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细菌性阴道炎发生率1.0%(41/3944),对照组为4.1%(162/3944);观察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发生率(0.91%)与对照组(3.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02、61.99,P=0.000)。观察组性病发生率(0.08%)与对照组(3.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P=0.03)。结论个性化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女劳务工对生殖道感染知识的掌握,降低生殖道感染率,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个性化健康教育 女劳务工 生殖道感染
  • 简介:目的:探讨术前乳腺癌保留乳房相关知识宣教对可保留乳房乳腺癌患者手术方式选择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5月至11月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282例乳腺癌患者进行保留乳房相关知识宣教并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保留乳房知识宣教前后保留乳房选择比例的变化,分析保留乳房组与全乳切除组手术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患者年龄比较采用t检验,例数比较采用χ2检验或Mann-WhitneyU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知识宣教后,保留乳房选择率由25.2%(71/282)降至19.1%(54/282)(χ2=12.430,P=0.002)。单因素分析显示:与全乳切除组相比,保留乳房组的平均年龄更低[(51.3±9.9)岁比(42.9±8.2)岁,t=6.216,P=0.000],受教育水平更高(大学及以上学历的比例:44.9%比75.0%,χ2=17.925,P=0.000),有职业患者的比例更高(66.3%比85.9%,χ2=9.372,P=0.009)。家属对手术方式的选择(P=0.001)以及患者在选择手术方式时是否受到家属影响(χ2=7.334,P=0.026)在保留乳房组与全乳切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OR=0.907,95%CI:0.871~0.944,P=0.000)和患者家属对手术方式的选择(OR=2.028,95%CI:1.270~3.237,P=0.003)是患者保留乳房手术选择的独立影响因素。患者拒绝保留乳房手术的主要原因是对局部复发的担心(73.5%,150/204);保留乳房失败后患者拒绝乳房再造的主要原因是对再造手术创伤的担心(53.8%,21/39);选择全乳切除患者拒绝再造的两大原因分别为自身对形体改变的良好接受度(47.5%,95/200)以及年龄因素(46.5%,93/200)。结论手术方式的决策过程是医师、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的过程,医师有必要为可保留乳房乳腺癌患者及其家属提供详尽的手术相关信息,协助患者做出选择。

  • 标签: 乳腺肿瘤 乳房切除术 保留乳房手术 知识宣教
  • 简介: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申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从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接收并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中抽取68例进行回顾性:铲析,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行单纯西医护理,观察组行中西医结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糖尿病的护理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身体状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中西医结合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并于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结束后,干预组患者FVC、FEVl、FEVl/FVC%等肺功能指标改善显著,与治疗前及治疗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均较为显著(P〈O.05)。结论:在COPD治疗过程中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患者肺功能。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 简介:目的 研究腹腔镜子宫切除术(LH)和开腹子宫切除术(AH)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2001年7月~2003年7月在因子宫肌瘤行LH患者78例,对照组开腹手术的患者42例。术前24h、术后24h及72h分别抽取肘静脉血,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IL-6、TNF-α,用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水平;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3+(T细胞总数)、CD4+(T辅助/诱导细胞)、CD8+(T抑制/杀伤细胞)、CD16+(NK细胞)数量。结果 手术前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和CRP的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24h、72h两组患者的血清IL-6、TNF-α和CRP水平与术前相比均明显升高(P<001),LH组血清L-6、TNF-α和CRP水平的升高明显低于AH组(P<001)。LH组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在手术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AH组患者在术后24hCD3+、CD4+、CD8+均明显下降(P<001),在72h有所回升,但仍低于术前水平。AH组NK细胞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创伤小,对全身免疫功能影响小。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子宫切除术 免疫功能 影响 对比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Prolift盆底重建术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pelvicorganprolapse,POP)的临床效果及其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行Prolift盆底重建术治疗的168例POP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年应用POP-Q分度法及POP生活质量问卷(P-QOL)对患者POP程度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观察其术后1年复发情况,并应用Cox风险模型分析Prolift盆底重建术治疗POP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168例患者治愈率为94.05%(158/168),术后1年复发率为12.50%(20/160)。POP患者术后1年POP-Q分度为Ⅲ~Ⅳ°比例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POP患者术后1年脱垂严重程度、个人关系、健康状况、生活状况、角色、体力、社交、情绪、睡眠等方面评分较术前均显著下降(P〈0.05)。经Cox风险模型分析显示,疾病严重程度为Ⅲ~Ⅳ°、脱垂部位为前盆腔、术后阴道壁长度〉5cm是Prolift盆底重建术治疗POP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rolift盆底重建术治疗POP可获得较高的治愈率,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疾病严重程度为Ⅲ~Ⅳ°、脱垂部位为前盆腔、术后阴道壁长度〉5cm是Prolift盆底重建术治疗POP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具备危险因素的患者术后应加强随访,以降低POP复发率。

  • 标签: Prolift盆底重建术 重度盆腔器官脱垂 临床效果 术后复发
  • 简介:目的探讨顺铂(DDP)对宫颈癌淋巴转移作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4只裸鼠建立人宫颈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顺铂组各7只,对照组裸鼠腹腔注射PBS缓冲液,顺铂组裸鼠腹腔注射顺铂。观察裸鼠淋巴转移情况,采用病理学方法认证淋巴结及淋巴结内部的宫颈癌浸润,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小球足突细胞膜黏蛋白(Podoplanin)和胸苷磷酸化酶(thymidinephosphorylase,TP)的表达。结果顺铂组对淋巴转移有明显抑制作用,顺铂组淋巴转移个数及淋巴转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顺铂组Podoplanin和TP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顺铂治疗后,对裸鼠淋巴转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淋巴结中Podoplanin和TP的表达下调,抑制宫颈癌移植瘤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可能是顺铂抑制宫颈癌淋巴转移的机制之一。

  • 标签: 宫颈肿瘤 顺铂 淋巴转移 PODOPLANIN 胸苷磷酸化酶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愤怒应激对大鼠脑老化进程及血浆儿茶酚胺水平的影响。方法:在D-半乳糖(D-gal)衰老及脑老化模型基础上引入愤怒刺激,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慢性愤怒应激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并测定血浆中儿茶酚胺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愤怒应激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血浆E、NE、DA均显著升高。结论:。慢性愤怒应激加重D—gal大鼠脑老化程度,加速衰老进程;血浆儿茶酚胺含量升高可能是其发生的机制之一。

  • 标签: 愤怒应激 脑老化 儿茶酚胺
  • 简介:目的:探讨和研究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健康生活行为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之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将以上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50例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疾病知识知晓率以及健康生活行为等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遵医性、疾病知识知晓率、自我效能、健康信念及健康生活方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改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遵医性、疾病知识知晓率、自我效能、健康信念及健康生活方式等,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个体化健康教育 健康生活行为
  • 简介:目的:分析探讨护理干预对白血病骨髓抑制期患者肛周感染发热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白血病骨髓抑制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研究组患者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仅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肛周感染发热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肛周感染发热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0%,对照组发生率为30.0%,研究组患者肛周感染发热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白血病骨髓抑制期患者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降低肛周感染发热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白血病 骨髓抑制期 护理干预 肛周感染 发热
  • 简介:目的探讨线粒体DNA缺失对人乳腺癌细胞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溴化乙锭(EB)处理获得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线粒体DNA缺失(rho^0MDA—MB-231)细胞,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改变,胶原凝胶包埋三维立体培养法(CD—DST)对比分析细胞的药物敏感性,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糖蛋白(P—gP)、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的表达。结果与MDA—MB-231细胞比较,rho^0MDA—MB-231细胞线粒体数量增多,嵴消失呈空泡样改变,对化疗药物相对抵抗,P—gP、BCRP的表达明显增加。结论线粒体的损伤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细胞耐药表型的形成。

  • 标签: 线粒体 线粒体DNA 乳腺癌 多药耐药
  • 简介:<正>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又称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感染所致。HIV感染/AIDS是世界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尤其是在中低收入的国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的数据,截止到2013年末,全世界有3500万人感染

  • 标签: 母婴传播 HIV感染 感染孕妇 抗病毒药物 齐多夫定 抗逆转录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