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女性压力尿失禁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女性压力尿失禁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加盆底肌训练治疗,对照组采取盆底肌训练的方式治疗压力尿失禁。两组患者在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后进行盆底肌测评并评估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后盆底肌改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女性压力尿失禁效果较好,可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

  • 标签: 盆底肌生物反馈 电刺激 压力性尿失禁
  • 简介:目的探讨精神科临床应用保护约束的原因,对病人的身心影响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人住我院封闭病区经历过保护约束的精神病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81例约束病人中,约束的主要原因是攻击行为、行为紊乱占70.3%;约束持续时间超过1天者占50.6%;约束后出现不良心理反应者占89%;躯体不良影响者占33.4%。结论保护约束是重症精神病人防范危害行为的有效措施,但合理使用可降低对病人的负面影响。

  • 标签: 精神病人 精神病/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人性化保护约束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选择2022年2月—202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ICU患者进行治疗和研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可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给予人性化保护约束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明显大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护理管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对比,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人性化保护约束的护理干预,对患者治疗有积极的应用效果,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得到明显改善,且患者的护理管理满意度明显得到提升。

  • 标签: 人性化保护性约束 ICU护理管理 应用措施
  • 简介:你一定听说过生物钟,它也叫生物节律、生物韵律,指的是生物体随时间作周期变化的现象,包括生理、行为及形态结构等。生物钟对人健康的影响非常大,整个人类都是按24小时为周期进行作息,人体的生理指标,如体温、血压、脉搏,人的体力、情绪、智力和妇女的月经周期,体内的信号,如脑电波、心电波、经络电位、体电磁场的变化等等,都会随着昼夜变化作周期变化。

  • 标签: 生物钟 生理指标 周期性变化 生物节律 周期变化 形态结构
  • 简介:摘要:多样式护理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治疗效果的研究与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7月期间60例糖尿病和冠心病患者作为样本,实验组采用多元化护理理念,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理念,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结果实验组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满意度93.33%优于参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38);实验组患者餐后血糖、空腹血糖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多样性护理方式 糖尿病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生物反馈联合芒硝神阙穴贴敷治疗功能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功能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生物反馈联合芒硝神阙穴贴敷)和对照组(生物反馈治疗)每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便秘症状积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症状积分与症状总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症状积分与症状总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6.0%,优于对照组的7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联合芒硝神阙穴贴敷是治疗功能便秘的有效方法,具有安全好、易操作、治疗费用低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功能性便秘 生物反馈 芒硝 穴位敷贴
  • 简介:【摘要】随着人类对基因技术的了解,生物免疫细胞治疗的发展受到国内外的高度重视。生物免疫细胞疗法相继出现树突状细胞(DC)-CI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等,在于刺激人类免疫系统,改善它的反应能力,以达到打击肿瘤细胞的目的。但由于NK与CIK免疫细胞配送中涉及较为复杂和耗时长,难免存在污染的生物危害风险。鉴于此,本文系统性地对NK与CIK免疫细胞在配送中存在的生物安全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策略,为生物免疫细胞研究与配送的实施提供参考。

  • 标签: NK CIK 免疫细胞配送 生物安全性 应对策略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保护动机理论的综合护理干预对维持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的影响。方法:择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我院接受维持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中的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患者入院时间顺序予以分组,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30例)、保护动机理论的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30例),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ESCA评分、肾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存在对比意义。结论:保护动机理论的综合护理干预对维持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的肾功能有显著改善作用,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效果显著,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保护动机理论 综合性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 尿毒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及讨论精细化护理模式在ICU患者保护约束中的应用。方法:本次研究的起始时间为2021年1月份,研究的截止时间为2023年的6月份,时间为半年,分组采取随机平衡法,组别:甲组与乙组,每组设定病人的数量为80例,甲组的病人提供精细化护理模式,乙组的病人仅提供常规护理模式,观察两组病人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统计病人RASS、CPOT、GCS以及肌力评分ROC曲线结果,根据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给出最终结论。结果:在以不同的护理模式应用于两组病人后,乙组病人的身体约束率、约束时间、约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均显著高于甲组,P

  • 标签: 精细化护理模式 ICU患者 保护性约束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 人性化保护约束在 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ICU 于 2018 年 5 月 -2019 年 4 月收治的 76 例 ICU患者,按照入院顺序进行编号( 1-76 ),参照编号奇偶性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 38 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人性化保护约束进行临床干预,干预前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焦虑改善程度( SAS 评分)。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 76.32% VS 94.74% ,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 < 0.05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 SAS 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P < 0.05 ),以上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人性化保护约束在 ICU患者的 护理过程中可产生的运行效果,患者满意度显著提升,不良情绪得以改善,值得运行推广。

  • 标签: 人性化保护性约束 护理模式 ICU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探究血液透析患者构建动静脉内瘘采取保护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录的62例采用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患者,依据抽签法将患者分为31例对照组(常规护理)、31例实验组(保护护理),对比两组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生存质量评分等指标。结果  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生存质量评分:实验组指标数值高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护护理应用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中,可以有效延长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长,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保护性护理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护理中应用术中体温护理的效果与作用。方法:以2020年6月-2022年9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为范围,随机从中选取90例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分别进行术中体温护理与常规手术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负性情绪状态、护理满意情况以及体温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体温比对照组更稳定、更高,负性情绪更轻微、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且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更高(P<0.05),组间统计学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术中体温护理能够有效稳定需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体温,从而预防因低温引发并发症,有利于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升患者满意度,积极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术中体温护理 手术 老年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保护护理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9月到2022年9月收治的80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研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保护护理。结果:观察组血流量、内瘘完好率及使用寿命均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并发症率为2.50%,较对照组的20.00%更低,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保护性护理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应用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ICU护理管理中人性化保护约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06月-2023年08月ICU收治的80例重症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结果: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护理管理中运用人性化保护约束,可以有效预防抓伤、坠床、意外脱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的治疗安全。

  • 标签: ICU 护理管理 人性化保护性约束 不良事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护士对患者的健康,对患者服务的满意度以及患者整体的服务质量是至关重要的。由于护士是患者的直接接触者,因此在医院里,护士在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方面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何提高护理的工作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医疗服务成本,也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目的:探讨分层次多样化护理培训在中医科的应用效果。

  • 标签: 服务满意度 工作效率 医疗成本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ICU护理管理中人性化保护约束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期间选取我院ICU病房收治的患者共计90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于2019年7月开展,结束于2020年7月,为了分析护理管理中人性化保护约束的应用效果,本研究使用对比的方法,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有45例患者命名为对照组,另一组45例患者命名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接受临床护理管理,但方法不同,分别是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人性化保护约束,使用不同方法后对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并记录相关数据,主要包括:SDS评分、SAS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数据,同时将两组记录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后其SDS评分为(10.26±1.03)分、SAS评分为(9.27±1.14)分相对于对照组(23.29±2.33)分、(25.69±2.37)分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7.78%)相对于观察组(2.22%)较高,相比之下有明显区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护理管理中使用人性化保护约束模式,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同时还能够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ICU护理管理 人性化保护性约束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性化保护约束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ICU治疗的66例患者为探究对象,研究日期为2019年4月-2021年4月,将探究对象以数字双盲法分成两组,将组别命名为实验组、对照组,分别纳入33例。对照组干预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干预过程中实施人性化保护约束,比较各组不良事件情况、心理状况与护理质量。结果:实验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03%,明显较对照组的18.18%低,P<0.05;实验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实验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ICU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保护约束,可有效预防和降低不良事件情况,同时还可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是一种高质量的干预模式,应用价值理想。

  • 标签: 人性化保护性约束 ICU护理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影响精神科患者保护约束时长的相关因素。方法 实时收集2020年1~6月精神科保护约束患者141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保护约束时长的影响因素。结果 女性患者、精神分裂症、消极应对方式、身体威胁、语言威胁与保护约束时长成正相关(P<0.05),心理评估频率与保护约束时长呈负相关(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P<0.05,β=3.632)、精神分裂症(P<0.05,β=5.928)、消极应对方式(P<0.0001,β=1.196)、心理评估频率(P<0.0001,β=1.196)直接影响保护约束时长。结论 女性、精神分裂症、消极应对方式、心理评估频率少可能增加保护约束时长,采取针对措施有助于降低保护约束时长。

  • 标签: 精神科 住院患者 保护性约束时长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分析人性化保护约束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