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老年护理的需求急剧增加,护理本科生作为临床护士的后备军,对促进老年护理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目前我国护理本科生对于老年护理的从业意愿较低,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社会人口学资料、老年护理的职业特征、护理本科生的职业认同感以及主观规范这四个方面。

  • 标签: 护理本科生 老年护理 从业意愿
  • 简介:目的探讨概念图在护理本科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抽签法以班为单位将2011级护理本科生分为两组,一个班为试验组(151名),一个班为对照组(157名)。试验组在常规教学基础上应用概念图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教学方法。于基础护理学课程前后应用护理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对所有学生进行测评,用自设概念图教学方法的反馈和评价表对试验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课程结束后,试验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及自我管理能力、学习合作能力、信息素质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高于课程前(P〈0.05)。试验组学生对概念图教学方法评价的各条目得分均〉4分。结论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应用概念图有助于提高护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得到学生认可。

  • 标签: 教育 护理 学士 教学方法 概念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同步式教学法对护理本科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 2016级 2个护理本科班随机分为实验班( 48人)和对照班( 48人),实验班 开展同步式教学,对照班采用传统的授课模式。比较两班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评分情况。结果 实验班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均高于对照班(P< 0.05),析因分析结果显示,两班人文关怀能力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及两者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护理专业本科毕业生课程成绩、实习成绩与全国执业护士考试成绩的关系,建立护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基本胜任力的预测模型.方法在某省属护理院校收集228名护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课程成绩、实习成绩及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成绩,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构建其基本胜任力的预测模型.结果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成绩与23门课程成绩、4个科室实习成绩密切相关(r=0.147~0.589,P<0.05);其中外科护理学X1、内科护理学X2、计算机基础X3与社区护理学X4等课程成绩进入学生专业实务能力水平(Y1)多元逐步回归方程Y1=46.446+0.326X1+0.269X2+0.117X3+0.131X4(F=31.313,P=0.000),共同解释了总变异的36.2%;妇产科实习X5儿科实习X6与外科实习成绩X7进入专业实践能力(Y2)多元逐步回归方程Y2=44.744+0.367X5+0.136X6+0.321X7(F=28.852,P=0.000),共同解释了总变异的28.1%.结论加强计算机基础、护理专业课及临床实习的教学,有助于护理专业本科生基本胜任力的提升.

  • 标签: 教育 护理 学士 胜任力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回归分析
  • 简介:目的了解军校护理本科生健康相关行为现况,为优化管理提供科学资料。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某军校在校本科护理学生148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过去7d每天吃早餐的护生占93.92%,喝过1次以上牛奶或豆浆的占97.30%,伤害行为和网络成瘾的发生率较高。结论军校护生的健康危险行为不容忽视,学校应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时段开展各种健康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意识,养成健康行为。

  • 标签: 健康危险行为 军校 护理本科生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讨教学改革在护理本科生教学中的实践效果及对护生创新能力的影响。

  • 标签: 教学改革 护理 创新能力
  • 简介:目的了解并分析临床带教老师对本科护生实习评价现状,为本科护生实习评价改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临床带教老师对本科护生实习评价现状相关问题问卷”对四川省4家医学院附属医院的158名承担本科护生实习带教的临床教师进行调查。结果本科护生实习评价内容不统一、不规范;临床带教老师能采用多种途径、多种方法对本科护生进行实习评价;本科护生实习评价标准不健全、现有的评价标准来源不统一,可行性差。结论要针对本科护生实习评价现状的不足,不断完善本科护生实习评价系统,使这一系统更加规范、有序,以发挥其最大的整体功能。

  • 标签: 评价 临床带教老师 本科护生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本科生医学英语听力焦虑成因,评价学习策略的实施对其英语听力焦虑的缓解效果。方法2017年3月,采用专业英语听力焦虑问卷(theforeignlanguagelisteninganxietyscale,FLLAS)对某军医大学护理本科二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筛选出存有听力焦虑的8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问卷数据分析结果,教师在后续听力课堂的各个阶段实施根据焦虑成因安排的相应的教学内容,共20个学时,频率为1次/周,2学时/次,共10周。课程结束时,再次采用FLLAS对上述80名学生进行调查,并比较两次调查结果的差异。结果第一次问卷数据显示,所有受试者的20个题项总分为4341分,平均(2.71±0.14)分,语言背后的文化理解(非语言焦虑因子)和自身的英语语言水平(语言焦虑因子)的评分较高为(2.82±0.21)、(2.79±0.19)分。第二次问卷数据显示,所有受试者的20个题项总分为3784分,平均为(2.49±0.11)分,与第一次调查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P〈0.05),且各项因子的评分均优于第一次测试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教师以设计课程、把握课堂、减缓焦虑为切入点,综合教授听力学习策略,可以有效缓解护理本科生医学英语听力焦虑,但不同焦虑因子的缓解程度不同,需要进一步有针对性调整策略。

  • 标签: 护理专业英语 听力焦虑 听力学习策略
  • 简介:[目的]运用标准化体系对临床护理本科生进行带教,并通过此体系来评价护理本科生临床能力的提升情况。[方法]将标准化体系用于学生临床理论授课和临床实践授课评价中。在学生进入临床课程学习前及实习结束后分别通过学生自评的方式评价临床能力提升状况。[结果]采用标准化体系进行教学后护理本科生临床处置能力、临床沟通能力、临床科研能力、临床管理能力、职业心理素质得分均高于干预前。[结论]围绕临床能力标准化体系进行评价和带教可全方位提升护理本科生临床能力。

  • 标签: 本科护生 标准体系 临床能力 教学 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本科实习护生共情能力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为针对性培养护生的共情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中文版杰斐逊共情量表(护生版)和艾森克人格量表(EPQ)对我国5地6所高等护理学院的五年制229名本科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精神质维度与共情能力总分及观点采择、情感护理呈负相关;内外向维度与共情能力总分呈正相关。[结论]实习护生的共情能力与人格特征具有相关性,改变其性格对于提高共情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本科实习护生 共情能力 人格特征 相关性
  • 简介:目的调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本科护士自我效能感状况与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选取2015年3—5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工作的本科护士116名,应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Self-EfficacyScale,GSES)进行调查。结果本科护士自我效能感得分(2.71±0.45)与国内护士常模(2.41±0.5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33,P〈0.01);本科护士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包括本科途径、年日班占比、每日与患者接触时间占比等。结论本科护士自我效能感处于中等水平;针对影响因素提出对策,以期改善本科护士的自我效能感,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本科护士 自我效能感 现状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步式教学法对护理本科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16级2个护理本科班随机分为实验班(48人)和对照班(48人),实验班开展同步式教学,对照班采用传统的授课模式。比较两班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评分情况。结果实验班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均高于对照班(P<0.05),析因分析结果显示,两班人文关怀能力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及两者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步式教学法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

  • 标签: 同步式教学法 人文关怀能力 护理本科
  • 简介:[目的]探讨教师标准化病人(TSP)在本科护生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培养24名TSP。选择285名护理本科学生为教学对象进行健康评估教学,第1周~第7周采用传统方法教学,第8周~第10周进行TSP参与健康评估教学。教学结束后对本科护生进行考试,分析比较两种教学的效果;同时,对本科护生和TSP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的问卷调查。[结果]不同教学的护生成绩总体呈正态分布,TSP教学护生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t=-7.503,P〈0.001)。TSP教学得到TSP和本科护生的认可和赞成。[结论]在本科护生健康评估教学中进行TSP教学效果明显,有待在护理学教学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教师标准化病人 本科护生 健康评估 教学效果
  • 简介:目的构建护理本科毕业生核心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为护理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依据胜任力冰山模型、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理论分析、小组讨论初步确定护理本科毕业生核心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采用Delphi法进行2轮专家咨询,确定各指标以及指标的权重分值,构建护理本科毕业生核心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结果2轮专家咨询积极性分别为91.30%和88.89%: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81、0.912,专家咨询可靠性和代表性好。经过2轮专家对指标的筛选和修正,护理本科毕业生核心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8项一级指标,35项二级指标。结论护理本科毕业生核心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较全面反映了护理人才培养标准,可以为护理本科生教育目标的设定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教育 护理 核心胜任力
  • 简介:摘要 【目的】调查护理本科实习生的临床能力,比较实习生自评和临床带教老师他评之间的差异,发现教育教学中的薄弱点,为进一步改革护理本科教育指明方向,提高护理本科教育质量。 【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我校 68对 2018届护理本科实习生及其临床带教老师,使用周厚秀等人研制的《护理本科生临床能力测评表》进行自评和他评。【结果】实习生临床能力评价中自评平均得分为 7.85±0.99( `x±s),他评平均得分为 8.48±0.89,均为良好及以上水平。 【结论】我校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能力水平得到实习生本人和临床带教老师认可,自评低于他评,护理沟通能力、临床管理能力和职业心理素质相比其他能力更为突出。

  • 标签: 护理本科 实习生 临床能力 自评与他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呼吸肿瘤内科护理学本科见习教学过程中慕课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22年01月--2023年01月在我院呼吸肿瘤内科进行临床见习的64名本科护理学生作为教学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学生设为对照组(n=32)、试验组(n=32),其中对照组本科护理学生给予传统见习教学,试验组本科护理学生给予慕课教学,比较两组考核成绩及教学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理论考核成绩、实践考核成绩较对照组更高(P<0.05);试验组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呼吸肿瘤内科护理学本科教学过程中值得引入慕课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改善教学质量。

  • 标签: 内科护理学 慕课教学 线上教学 线下教学 临床见习
  • 简介:[摘要]本文总结了护理本科生在外科实习带教中引入整体护理的实践经验,为整体护理带教模式进一步推广奠定基础。

  • 标签: [] 整体护理 设立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导师制在本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方法:以我院2023年1月~2023年12月的62名临床本科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实习先后分为传统组和导师组,每组各31名实习护生,传统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导师组采用全程导师制带教模式,实习结束时对比两组实习护生的考核成绩。结果:导师组实习护生的理论、操作考核分数及综合素质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传统组实习护生,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采用全程导师制带教模式可显著提升实习护生的综合素质和护理操作熟练程度,提高实习护生培训规范性,改善传统带教质量,可推广应用。

  • 标签: 本科护理实习生带教 全程导师制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教师职业态度对本科护生职业态度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09年7月至2010年3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科一区实习的180名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名。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工作5年以上、本科及以上学历的36名临床教师,根据护士职业态度量表评分并由高到低将其分为P1组和P2组,每组18名。P1组为职业态度优良带教组,P2组为职业态度一般带教组。观察组护生由P1组教师带教,对照组护生由P2组教师带教。实习前、实习结束前1周用护生职业态度问卷对两组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实习护生在实习前其专业态度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结束前1周,两组护生的专业态度评分分别为(8.72±0.85)、(4.72±0.6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52,P〈0.05)。结论临床教师只有加强自身对职业的忠诚及热爱,才能有效引导本科护生形成积极、稳定的职业态度。

  • 标签: 临床教师 本科护生 职业态度 影响